- 年份
- 2024(16202)
- 2023(23189)
- 2022(19728)
- 2021(18049)
- 2020(15509)
- 2019(35407)
- 2018(35054)
- 2017(67457)
- 2016(36707)
- 2015(41225)
- 2014(40789)
- 2013(40382)
- 2012(36895)
- 2011(33264)
- 2010(33460)
- 2009(31736)
- 2008(31225)
- 2007(28134)
- 2006(24721)
- 2005(22301)
- 学科
- 济(150057)
- 经济(149866)
- 业(118722)
- 管理(116118)
- 企(102997)
- 企业(102997)
- 方法(68572)
- 数学(57248)
- 数学方法(56470)
- 财(45747)
- 农(43527)
- 中国(40448)
- 业经(40055)
- 制(34401)
- 融(31250)
- 金融(31244)
- 务(30881)
- 财务(30777)
- 财务管理(30712)
- 银(30701)
- 银行(30633)
- 学(30014)
- 地方(29982)
- 农业(29572)
- 行(29278)
- 企业财务(29186)
- 理论(27314)
- 贸(27082)
- 贸易(27063)
- 易(26262)
- 机构
- 学院(525342)
- 大学(523314)
- 济(211172)
- 经济(206573)
- 管理(205987)
- 理学(176774)
- 理学院(174869)
- 管理学(171724)
- 研究(171409)
- 管理学院(170768)
- 中国(135003)
- 京(110932)
- 科学(105566)
- 财(102477)
- 农(88648)
- 所(86574)
- 财经(81099)
- 中心(80247)
- 江(79642)
- 研究所(78141)
- 业大(77865)
- 经(73447)
- 北京(69816)
- 农业(69542)
- 范(66261)
- 师范(65567)
- 经济学(64206)
- 州(64076)
- 院(62141)
- 财经大学(60000)
- 基金
- 项目(348539)
- 科学(273886)
- 研究(253483)
- 基金(252729)
- 家(219876)
- 国家(218028)
- 科学基金(187998)
- 社会(159707)
- 社会科(151438)
- 社会科学(151400)
- 省(137164)
- 基金项目(133137)
- 自然(122786)
- 自然科(119948)
- 自然科学(119917)
- 自然科学基金(117798)
- 教育(117124)
- 划(114194)
- 资助(105177)
- 编号(103659)
- 成果(84119)
- 重点(77901)
- 部(76495)
- 发(73859)
- 创(72994)
- 课题(71319)
- 创新(67866)
- 科研(66905)
- 教育部(65694)
- 国家社会(65605)
- 期刊
- 济(234703)
- 经济(234703)
- 研究(152410)
- 中国(101347)
- 财(82727)
- 学报(82552)
- 农(81144)
- 管理(78548)
- 科学(74734)
- 大学(62753)
- 学学(59280)
- 融(56232)
- 金融(56232)
- 农业(54755)
- 教育(53465)
- 技术(47061)
- 财经(40464)
- 业经(39776)
- 经济研究(36950)
- 经(34761)
- 问题(30428)
- 业(30324)
- 技术经济(26714)
- 图书(26060)
- 统计(25316)
- 版(25083)
- 理论(24989)
- 科技(23884)
- 现代(23815)
- 商业(23731)
共检索到7820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陶长琪 周璇
在产业融合的背景下,本文依据信息产业与制造业间的耦联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空间效应开展定量研究,并以此量化产业融合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和细化产业耦联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机理及作用力度。结果表明:除广东省和江苏省外,我国信息产业与制造业间的耦联协调度属普遍不协调,归因于产业转型时期低下的耦联效率;区域产业耦联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表现出空间相关性及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致性,这得益于东部发达的经济体、中部"两型社会"的创新政策特权和"中部崛起战略"以及西部和谐的政府管制政策。综上,我国应深化产业的耦联效应;发挥省域高新技术的竞合优势;维护知识密集型高技术产业的主导地位。而化解信息技术的空间壁垒...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单元媛 罗威
产业融合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而技术融合引发产业融合,电子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加快了产业融合。本研究以电子信息业与制造业技术融合为例,利用专利系数法对中国电子信息业与制造业技术融合度进行了测算;运用灰色关联系数法分析了技术融合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联关系,得出了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与制造业的技术融合度处于中等融合程度、技术融合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较大影响的结论。因此,政府应通过鼓励技术创新来促进产业融合、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同时还应放松管制,提供宽松的宏观环境。
关键词:
产业融合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技术融合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徐盈之 孙剑
基于产业融合的理论,本文首先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主要国家制造业各行业与信息产业的融合度进行了比较分析,同时利用面板数据回归的方法分析了信息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对制造业产业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信息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度低于大多数发达国家;制造业的产业绩效与该产业融合度呈明显的正相关,产业融合成为提高制造业绩效新的切入点;市场结构水平、所有权结构与产业融合对制造业绩效共同起推动作用;市场开放度虽然对制造业绩效也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并没有和产业融合表现出很好的协同性。本文据此得到了若干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启示。
关键词:
信息产业 制造业 产业融合 产业绩效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单元媛 罗威
作为产业发展的新趋势,产业融合具有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效应。生产性服务业是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的结果。本文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产品和业务融合度进行了测算,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出产品与业务融合度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明显影响的结论,最后提出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产业融合 生产性服务业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陶长琪 齐亚伟
本文从系统演化的动力学出发,研究融合背景下信息产业结构演化的动力机制,在哈肯模型和主成分分析法的基础上建立信息产业融合创新与产业结构的协同演化方程,并以中国30个省市电子信息制造业的数据展开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产业融合创新是信息产业结构演化的序参量,信息产业融合创新与产业结构协同发展,两者的协同作用促进信息产业的成长,但目前中国信息产业结构和产业融合都不存在着自增强的正反馈机制。
关键词:
融合 信息产业 产业结构 协同演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晓钟 陈涵乐 张小蒂
本文基于产业融合的相关理论,利用投入产出法估算浙江及全国信息产业与制造业各个行业的融合度,构建基于SCP分析框架估算产业融合对产业绩效影响的模型,从横向和纵向两个层面比较分析浙江省信息产业与制造业各行业的融合度及产业融合对制造业各行业绩效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信息产业与制造业各行业的融合度总体趋于上升;产业融合度、国有企业占比和市场开放度与产业绩效呈正相关关系,但市场集中度与产业绩效呈负相关关系。从分阶段来看,2010-2012年阶段相比于2005-2007年阶段,产业融合度对产业绩效的正向作用更为明显。为此,本文提出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信息产业竞争力、推进"互联网+制造"计划、发挥产业集聚的优势、增强企业创新能力等建议,以期进一步提升产业融合对制造业产业绩效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信息产业 制造业 产业融合 产业绩效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泽华
结合我国投入产出表的一般分类方法,将信息产业划分为信息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基于重庆2007、2012和2015年的投入产出表分别测算信息制造业与信息服务业对本地制造业的前向与后向关联作用和发展趋势,以及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在综合考虑本地信息产业相关数据的基础上,对信息产业对制造业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重庆信息产业内部存在明显的发展不均衡,并因而产生对制造业影响的结构性差异。最后根据差异的表征与原因分析及对应的产业发展特点,提出针对性的改善建议。
关键词:
信息产业 制造业 影响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鑫静 程钰 王建事
基于产业融合的相关理论,研究利用投入产出法探讨1992-2012年中国信息产业与制造业各行业的融合趋势,采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研究产业融合对于制造业产业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与信息产业的融合度总体呈上升趋势;不同制造业行业与信息产业的产业融合度差异较大;产业融合度与制造业各行业的产业绩效呈正相关关系,而国有企业占比、市场集中度以及市场开放水平与制造业各行业的产业绩效均呈负相关关系。研究提出加强信息产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挥产业集聚优势、有效引导外商投资等政策建议,旨在推进制造业与信息产业深度融合,探寻产业融合下提升产业绩效的最优路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吴敏洁 徐常萍 唐磊
本文以2005~2017年中国省域制造业面板数据为样本进行分析,发现环境规制抑制中国制造业的产业结构升级。区域异质性的实证结果显示,环境规制对中国东部地区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存在一定的正向影响;环境规制对中部和西部地区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具有负向影响。鉴于此,东、中、西部地区宜采取差异性的环境规制政策,从而更有利于制造业的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傅为忠 金敏 刘芳芳
在工业4.0时代,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加速了高技术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的融合发展。基于这样的背景,文章通过建立耦联评价模型对20062015年我国高技术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的产业融合度进行测度,实证结果表明两大产业融合发展状态良好,融合度呈波动上升趋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产业融合的效应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产业融合对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产业深加工度、产业生产效率、技术创新能力、产业绿色发展水平有显著的正向作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曹兴 刘新琨
文章基于中国30个省份2009—2021年面板数据,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熵权法,测算了先进制造业与信息服务业耦合发展水平以及先进制造业升级水平;采用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对先进制造业与信息服务业耦合发展水平的产业升级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中国先进制造业与信息服务业的协调发展总体上对先进制造业产生正向的产业升级效应。从区域层面来看,北部沿海地区升级效应相对更强,除南部沿海地区外的其他区域升级效应均显著;(2)两大产业融合发展呈现出动态演进的过程,耦合协调度逐步提高,且沿海区域的产业耦合协调发展水平普遍优于内陆地区的发展水平;(3)中国先进制造业升级水平从2016年开始出现了明显的上升趋势,整体上由2009年的0.249提高到了2021年的0.503。为进一步推动先进制造业升级,政府应鼓励先进制造业与信息服务业的深度互动融合,建立融合型产业新体系,完善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关键技术的研究,增强产业融合技术发展新动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卉
文章验证了我国制造业各产业部类的产业结构调整增幅变动,并针对产业结构变动效应显著的部类进行灰关联分析。结果证实:我国OFDI制造业中的劳动密集性部类的产业结构调整效应较为显著,各个产业投资流量规模程度要高于投资的存量。OFDI制造业向第三产业的结构调整呈现出稳定的调整上扬趋势,仓储运输服务产业内部所涉及的各个部类和要素投入流动性最为显著。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灰色关联 产业结构调整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路红艳
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知识、技术密集型行业,与制造业的关系密切,对促进制造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根据生产性服务的特点,分别从创新角度探讨了生产性服务作为知识创新的创造者、传播者,引领制造业创新的作用机理;从价值链角度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作为价值链中利润高端环节,改善价值链结构,促进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从OEM向OBM转化的途径;从产业融合角度探讨了生产性服务通过促进产业链上不同环节之间功能的互补和融合,优化制造业结构的作用。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 创新 价值链 融合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张捷 陈田
传统意义上的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而更多地表现出一种互相融合的趋势。利用WIOD数据库中我国1995-2011年的投入产出表,从服务业与制造业双向融合的角度分别计算出我国服务业整体以及三大生产性服务业(商务服务业、运输业、邮政通讯业)与制造业的正向融合度与反向融合度。然后以14个分行业制造业为截面构造面板数据,从服务业整体与分行业两个方面,探究服务业与制造业的正向融合、反向融合对于制造业产业绩效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我国服务业与制造业的正向融合和反向融合均对制造业产业绩效的提升有显著的促进作
关键词:
产业融合 制造业 服务业 产业绩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生产性创意服务与制造业融合的产业升级效应分析——对整体和分行业的中介效应检验
信息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融合的研究——基于数字经济背景的实证分析
制造业服务化能否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基于技术创新和服务需求的中介效应分析
环境规制对制造业升级的空间效应分析——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实证研究
房价、金融发展与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基于动态面板的经验分析
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对制造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基于制造业细分行业的实证分析
内部研发和外部研发耦合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基于山东制造业的实证研究
外部性、产业结构与产业增长——来自中国装备制造业省级面板数据的门槛效应分析
资本结构的收入效应分析——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