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241)
2023(17465)
2022(14978)
2021(13791)
2020(11511)
2019(26275)
2018(25620)
2017(49704)
2016(26425)
2015(29621)
2014(29160)
2013(28780)
2012(25863)
2011(23045)
2010(22879)
2009(21203)
2008(19632)
2007(16807)
2006(14537)
2005(12545)
作者
(73079)
(60518)
(59800)
(57070)
(38313)
(29076)
(27568)
(23863)
(23113)
(21273)
(20652)
(20156)
(18914)
(18863)
(18825)
(18230)
(18091)
(17832)
(17170)
(17146)
(14694)
(14683)
(14609)
(13795)
(13662)
(13399)
(13225)
(13128)
(12046)
(11877)
学科
(109327)
经济(109225)
管理(77186)
(74876)
(63243)
企业(63243)
方法(50182)
数学(44061)
数学方法(43481)
中国(31407)
(27784)
(27573)
金融(27570)
(27236)
地方(26383)
(25983)
银行(25947)
业经(25623)
(24959)
(20977)
(20832)
农业(18724)
(18635)
(18570)
财务(18562)
贸易(18558)
财务管理(18525)
理论(18087)
(18016)
企业财务(17651)
机构
学院(363528)
大学(362575)
管理(147812)
(147683)
经济(144639)
理学(129324)
理学院(127982)
管理学(125709)
管理学院(125052)
研究(116653)
中国(91168)
(75288)
科学(71377)
(65657)
(55942)
中心(55075)
财经(53949)
(53474)
业大(52694)
研究所(51288)
(50770)
(49144)
(47010)
北京(46836)
师范(46579)
经济学(45058)
(43437)
(42152)
农业(41711)
经济学院(40868)
基金
项目(258535)
科学(205069)
研究(190128)
基金(188695)
(163417)
国家(162089)
科学基金(141148)
社会(121415)
社会科(115283)
社会科学(115255)
(101513)
基金项目(100239)
自然(91430)
自然科(89346)
自然科学(89326)
自然科学基金(87681)
教育(87093)
(84727)
编号(77289)
资助(77237)
成果(60509)
重点(57810)
(56643)
(56165)
(54390)
课题(52556)
创新(50735)
国家社会(50215)
科研(49266)
教育部(49075)
期刊
(152449)
经济(152449)
研究(103028)
中国(64859)
管理(53565)
学报(53497)
科学(50347)
(49625)
(47343)
大学(41571)
(39867)
金融(39867)
学学(39373)
教育(37484)
技术(33052)
农业(32710)
业经(26408)
财经(25686)
经济研究(24970)
(22030)
问题(19725)
技术经济(17657)
理论(17508)
科技(17455)
图书(17043)
商业(16768)
(16711)
统计(16596)
实践(16045)
(16045)
共检索到5170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许欢   孔庆峰  
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已经成为推动价值链升级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ADB数据库,分析制造业与服务业产业关联情况对RCEP成员国区域价值链升级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1)产业融合显著促进区域价值链升级。(2)产业融合对价值链升级的效果与服务业和制造业的类型有关。工业机器人的大量应用是产业融合促进区域价值链升级的重要中介。本文在使用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后发现:技术创新在工业机器人促进区域价值链升级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调节作用。此外,行业上、下游的关联程度也是影响产业升级的重要因素,本文对此进行扩展分析,以期全面反映RCEP成员国间产业融合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最后,对RCEP成员国间加强区域经济联系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本秀   吴福象  
本文基于竞争成功函数和共容利益假设构建产业链创新链互动理论模型,从资本积累和就业极化两方面分析机器人应用对产业链创新链融合的影响,并使用中国2006—202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构建计量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机器人应用能够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融合,主要作用机制包括资本积累效应和就业极化效应;进一步地,在积极应用机器人、就业政策完善的欠发达地区和创新基础薄弱的行业中,机器人应用对产业链创新链融合的促进作用更大,且以不同规模企业为主体的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均受到机器人应用的促进。本文主要揭示了机器人应用对产业链创新链融合的作用机制和异质性影响,可为优化产业创新发展环境提供经验支撑与政策依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黄亮雄  林子月  王贤彬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全球正经历着“机器换人”浪潮,为发展中国家打破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分工体系,推动全球价值链重构提供了契机。本文立足于发展中经济体,运用双边随机前沿模型,基于2009-2019年CEPII BACI六位码进出口产品数据和世界银行WDI数据库,核算全球33个发展中经济体和33个发达经济体的全球价值链议价能力指数,衡量其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并检验发展中经济体与发达经济体间工业机器人应用水平差异对二者之间全球价值链议价能力指数差异的影响。结果表明,发展中经济体与发达经济体之间工业机器人应用水平差异的缩小,显著降低了二者之间的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差异,推动全球价值链朝着更有利于发展中经济体的方向重构。从机制看,发展中经济体缩小与发达经济体的工业机器人应用水平差异,能够显著降低其与发达经济体在技术水平上的差异,增加新企业进入数量,从而降低与发达经济体间的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差异。进一步发现,工业机器人应用能够通过上下游行业关联产生更大的全球价值链重构效果。本文为发展中经济体更好地应用工业机器人突破与发达经济体对立的二元结构,改善全球价值链不利地位,实现“弯道超车”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诗韵  徐承红  
工业机器人的大规模部署与人工智能带来的技术革新,推动着地方高度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工业机器人正在经历从自动化工具到智能化工具,甚至向创新工具转变的过程。理论分析认为其通用性特征和技术进步效应有助于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以国际机器人联盟数据构建面板平滑转移回归(PSTR)模型进行检验,结果显示:(1)工业机器人冲击对中国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存在单门槛效应,空间上可大致划分为以胡焕庸线为界、东高西低的冲击区。(2)随着冲击的不断增大,物质资本集聚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正效应受到抑制,工业劳动力集聚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负效应得以增强。(3)物质资本集聚和工业劳动力集聚的弹性受冲击影响在胡焕庸线以西地区边际递增,在胡焕庸线以东地区边际递减,最终收敛。(4)工业机器人在吸引人力资本集聚、技术要素集聚和引导消费结构改变的过程中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红英  
加大工业机器人应用是促进我国制造业智能化升级的重要手段。基于中国的工业机器人安装数据,实证分析工业机器人应用对我国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影响,结果表明:工业机器人应用与我国整体及分行业制造业的价值链攀升均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工业机器人应用显著促进我国制造业价值链攀升。工业机器人应用与我国整体制造业价值链攀升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工业机器人应用与我国低端制造业价值链攀升也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但与中、高端制造业价值链攀升仅有单向因果关系。长期来看,工业机器人应用对我国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影响是显著而持续的,而制造业价值链攀升对工业机器人技术发展的反向驱动效应则较为短暂。基于此,应重视工业机器人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推动作用,打造智能机器人全产业链推动制造业高端化发展,完善工业机器人开发和应用的政策保障机制。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艳秀  毛艳华  
文章首先构建了纵向测量法RTA深度指标,用横向测量法和纵向测量法测算了G20(43个国家)在2016年前签订的153个RTA的深度,并分析了其特点和RTA深度变化趋势;其次分析了RTA深度及单项条款深度与双边增加值贸易之间的关系,并用工具变量法进行了稳健性检验。检验结果显示:RTA的签订、缩短关税削减时间表、提高争端解决机制、服务贸易、电子商务条款的规范性和深度可以显著促进所有成员价值链贸易的出口; RTA深度的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投资和竞争政策条款深度的提高对不同样本国家(地区)间贸易的作用表现出异质性和不对称性,RTA深度的提高、知识产权保护、竞争政策条款深度的提高对发达-发展中成员、发达成员间的贸易有促进作用,对发展中-发达成员、发展中成员间的贸易有抑制作用;投资条款深度的提高会抑制发达成员间的贸易。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宋跃刚   王紫琪  
深化区域服务贸易协定是促进双边经贸合作、破解多边贸易体制的内在治理结构失衡局面、推动多重利益诉求下全球价值链重构的重要引擎。本文基于2000—2020年OECD-ICIO数据库、TiVA数据库、DESTA数据库的匹配数据,检验区域服务贸易协定深度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重构的影响效果及作用机制,并探究其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的区域化效应与韧性提升效应。研究发现:第一,区域服务贸易协定深度能够通过“贸易成本节约效应”“技术溢出效应”与“制造业投入服务化效应”重构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第二,在发展程度相近、同一大洲的缔约双方中,制造业全球价值链重构阶段为中期时,区域服务贸易协定深度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的重构效果更为显著;第三,区域服务贸易协定深度不仅实现了生产环节的再分配,且促进了地理分工格局的再分布,推动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向区域化演进;第四,区域服务贸易协定深度在重构制造业全球价值链过程中能够兼顾安全性与稳定性,提升全球价值链韧性。本文不仅有效补充了区域服务贸易协定深度在制造业全球价值链领域的理论研究,且为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进而推动制造业全球价值链韧性提升提供了政策依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严建云  
福绵服装产业在全球价值产业链下获得的利润十分的低,大部分收入都来自于加工制造。福绵服装产业需要对企业进行全面的升级,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以及采用保守的前进策略,提高生产技术努力为产业升级做贡献,而且相关部门需要进行区域协调创设良好的发展环境,为福绵区服装产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崔日明  郭贞贞  
在深挖区域贸易协定质量内涵、梳理区域贸易协定质量测度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了区域贸易协定质量测度指标,将东亚区域贸易协定质量研究范围置于RCEP框架下,采用世界银行PTAs数据库数据,测算了东亚区域贸易协定的质量。根据测算结果,从覆盖力指标和法律约束力指标两个维度,按照总体、区域、国家、条款进行分类,多角度分析东亚区域贸易协定质量,归纳出东亚区域经济体深度一体化特征,为推进RCEP框架下的东亚区域各经济体间的高质量贸易投资合作、提升其在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地位,提供有借鉴的参考。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成新轩   丰义  
在全球价值链(GVC)收缩趋势日益显著的背景下,区域贸易协定对中国产业链的安全稳定起着关键作用,研究区域贸易协定通过何种经济效应和政策机制对中国产业链安全稳定产生影响。首先,梳理全球价值链概念的演进历程及其对当前全球经济格局的深刻影响。其次,通过分析产业链发展新趋势,研究全球产业链重塑对贸易格局的影响。最后,提出了从融合新旧动能入手,发掘数字经济中的中国优势;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契机,加快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建设;以构建复杂的全球价值链为中心,增强获取贸易利益的能力等对策建议。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胡超   李泰霖   邱悦  
针对全球价值链分工日益深化与区域贸易协定(RTA)不断增加的局面,在测算全球价值链参与度的基础上,利用WTO区域贸易协定数据库的资料,参照对RTA条款深度的划分,实证检验了RTA对经济体全球价值链参与度的影响。整体上,RTA对经济体的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不同深度水平的RTA影响效应有所差别。其中,“WTO+”比“WTO-X”条款对经济体价值链参与度的影响更大,且RTA对发展中国家价值链地位提升的影响大于发达国家。地理距离、区域竞争在RTA对经济体价值链参与度影响中发挥着一定的调节作用。地理距离越近,RTA对价值链分工参与度的影响越大;RTA达成得越早,越有利于发挥RTA建立的竞争优势,保护本国在他国的市场地位。机制检验表明,RTA可通过降低关税壁垒和促进对外投资推动经济体价值链地位的提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晓霞   冯正强  
选取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数据,实证检验人工智能对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工智能显著提升了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这一作用在“一带一路”沿线省份中尤为显著。传导机制分析发现,人工智能通过技术进步、产业融合间接影响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嵌入。门槛检验显示,人工智能对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影响存在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和人力资本质量的门槛效应,在跨越门槛值后,人工智能的赋能效应显著增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晓霞   冯正强  
选取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数据,实证检验人工智能对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工智能显著提升了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这一作用在“一带一路”沿线省份中尤为显著。传导机制分析发现,人工智能通过技术进步、产业融合间接影响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嵌入。门槛检验显示,人工智能对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影响存在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和人力资本质量的门槛效应,在跨越门槛值后,人工智能的赋能效应显著增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韩剑  许亚云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使得亚太地区贸易投资便利化和自由化程度大幅度提高,但给该区域的深入合作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整合和重构亚太地区现有的贸易协定,在更大范围内促进产业分工的深化和区域价值链的融合,是未来促进该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最重要议题。本文分析了亚太地区自由贸易协定网络演变的特征事实,实证检验并模拟了亚太地区不同路径下贸易协定整合的潜在收益。研究发现,亚太地区自由贸易协定网络的复杂程度远高于世界整体水平,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和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表现出了明显的相互竞争与制衡关系;RCEP整合并优化了成员国间已有的多个协定,在内容深度上也有很大提升。RCEP显著促进了成员国的出口贸易,不同整合路径下域内成员获得的潜在收益存在较大差异;相对于美国重返亚太地区,中国参与亚太区域贸易协定整合的正面影响更大;RCEP预期将促进绝大多数成员国的GDP增长,而对非成员国的GDP存在负面影响。本文最后提出进一步整合和重构亚太地区贸易协定的路径和对策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赖朝安  侯延行  文雄辉  
针对专利文本挖掘领域,提出一种构建SAO链的规则,将专利文本使用SAO链进行特征表示,充分利用技术的层次和内容两部分信息,使专利文本相似度计算更加准确,然后围绕该方法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技术预见方法体系。最后,以工业机器人领域为例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分析专利网络得到该领域的技术发展路径图,通过专利地图识别出该领域的五个技术机遇,为企业和政府提供可借鉴的情报信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