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40)
2023(9472)
2022(7457)
2021(6778)
2020(5520)
2019(12329)
2018(11852)
2017(24437)
2016(12557)
2015(14097)
2014(13887)
2013(14051)
2012(13063)
2011(11736)
2010(12075)
2009(11972)
2008(10852)
2007(9902)
2006(9175)
2005(8430)
作者
(35606)
(29174)
(29155)
(28018)
(18254)
(13698)
(13496)
(11135)
(11031)
(10489)
(9919)
(9655)
(9377)
(9093)
(9048)
(9047)
(8606)
(8514)
(8296)
(8272)
(7471)
(7338)
(6892)
(6783)
(6700)
(6519)
(6487)
(6309)
(5828)
(5702)
学科
(59036)
经济(58998)
(37885)
管理(34368)
(30316)
企业(30316)
(26337)
金融(26336)
(25042)
银行(25032)
中国(24894)
(24308)
方法(22305)
数学(19937)
数学方法(19783)
(17225)
(17101)
业经(16019)
(15874)
地方(15341)
产业(12647)
(11577)
贸易(11562)
(11328)
农业(11311)
中国金融(11303)
(11192)
(10077)
财务(10057)
财务管理(10039)
机构
学院(184874)
大学(181410)
(85534)
经济(83906)
管理(69010)
研究(61432)
理学(58708)
理学院(58169)
管理学(57410)
管理学院(57077)
中国(54885)
(42246)
(37421)
财经(33301)
科学(32863)
(29981)
(29749)
中心(29544)
经济学(28230)
(27216)
研究所(26497)
经济学院(25797)
(25118)
财经大学(24774)
北京(24195)
(22727)
(22692)
(22379)
业大(22335)
金融(22248)
基金
项目(114747)
科学(90783)
研究(89272)
基金(82228)
(69440)
国家(68839)
科学基金(59141)
社会(58652)
社会科(56006)
社会科学(55990)
(46005)
基金项目(42975)
教育(39762)
(37507)
编号(36290)
自然(33917)
资助(33654)
自然科(33061)
自然科学(33054)
自然科学基金(32477)
成果(29793)
(28030)
重点(26169)
课题(25823)
(25809)
(24995)
国家社会(24428)
发展(23711)
(23507)
(23353)
期刊
(95813)
经济(95813)
研究(60656)
(36205)
金融(36205)
中国(33916)
(30480)
管理(26542)
(23835)
学报(22037)
科学(21936)
大学(17907)
业经(17234)
学学(17105)
财经(16908)
经济研究(16628)
教育(16117)
技术(15678)
农业(15246)
(14706)
问题(13604)
(11378)
商业(10397)
理论(10214)
国际(9738)
技术经济(9643)
现代(9195)
统计(9066)
实践(9043)
(9043)
共检索到2857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芮  
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是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文章通过对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历史回顾和国际比较,指出强调用服务业取代制造业的"去工业化"发展战略不能作为当前我国产业调整的指导方针。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为了增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竞争力,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应该是推动不同产业之间的相互融合而非替代,同时结合当前城镇化的发展趋势合理布局产业。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近乐,蔡晨雨  
产业结构转型事关经济发展的方向与质量,在当前我国面临产业结构调整巨大压力的背景下,以军民融合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转型成为一种新的选择。分析了军民融合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的路径,并以陕西省为例,针对产业结构现状和5个“并存”的问题,选取航空航天产业为代表,运用并行多重中介模型,实证研究了军民融合发展促进陕西省产业结构转型的路径,提出了军民融合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曹卫  郝亚林  
产业融合可以带来更好的产业绩效和巨大的经济增长效应 ,同时也在“新经济”背景下 ,国际范围内产业融合导致的全球性产业结构变动 ,正通过国际分工影响着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面对工业化和“新经济”的双重挑战 ,产业竞争格局将产生重大变动。构建并发展基于传统产业、有中国特色的融合型产业体系将是新时期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选择。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费洪平  
面对国际产业分工格局和贸易环境变化、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快的新形势,面对国内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和消费结构升级的新趋势,面对我国传统比较优势弱化、结构性矛盾加剧、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新问题,我们必须改变以往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与路径,着力突破能够有效提升国际分工地位和价值链层级的研发设计、营销网络、品牌培育、供应链管理等制约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环节,大力推动产业发展从规模扩张为主向质量提升为主转变,由加工制造向创新创造转变,由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加快促进产业向高端化、信息化、集群化、融合化、生态化、国际化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费洪平  
面对国际产业分工格局和贸易环境变化、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快的新形势,面对国内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和消费结构升级的新趋势,面对我国传统比较优势弱化、结构性矛盾加剧、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新问题,我们必须改变以往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与路径,着力突破能够有效提升国际分工地位和价值链层级的研发设计、营销网络、品牌培育、供应链管理等制约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环节,大力推动产业发展从规模扩张为主向质量提升为主转变,由加工制造向创新创造转变,由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加快促进产业向高端化、信息化、集群化、融合化、生态化、国际化方向发展,进一步拓展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供应链,加快构建产业新体系,全面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章潇萌  杨宇菲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转型不应过度追求与发达国家历史经验相一致的转型路径,对外开放带来的国际分工造成了当前发展中国家转型路径的多样性。本文在一个两国、三部门模型框架下,使用中、美两国数据,分析对外开放对我国产业结构转型路径的影响。文章发现,1992~2014年我国农业占比的下降主要来自国内因素驱动,而对外开放对解释这一时期内我国制造业占比的迅速增长和持续偏高起到了重要作用,是造成我国当前产业结构转型路径区别于发达国家历史经验的主要原因之一。从趋势上看,对外开放效应的重要程度逐渐减弱,本国效应的重要程度逐渐增强,长期内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仍需立足内需。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孙长青  
产业结构调整是全世界都面临的问题,我国也不例外。通过从我国产业结构演变的历史和存在的问题两方面,分析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现实依据,并与当前的实际形势相结合,讨论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径选择。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薛继亮  
技术选择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显著影响,将为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动力。本文利用2003~2011年中国统计数据,在测度技术选择系数的基础上,实证研究了技术选择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作用机理。结果发现:中国的整体产业发展技术不断进步,带来资本深化和产值增加,进而导致产业不断转型升级。其中技术选择系数对行业人均产值具有正向影响,并且中国产业结构转型伴随着技术选择的准确越来越快。这说明了合适的技术选择将会较大的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但是技术选择路径是自主创新还是技术引进还需进一步关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高京平  孙丽娜  
通过数字经济发展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数字经济发展可以为产业结构升级提供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商业应用模式创新、产业融合创新及需求侧结构创新等支持。然而,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数字技术的依赖效应、数字经济的垄断性、企业创新动力不足、复合型数字技术人才供给不足及数字化公共服务体系缺失等因素降低了数字经济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基于此,我国应从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加强平台反垄断,加大需求侧改革,加强数字技术人才培养,加快数字经济与三次产业融合等方面提升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海奇  张晶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金融科技发展为我国产业结构优化与产业升级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使用我国2011—2019年省际面板数据,建立工具变量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研究金融科技发展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渠道。实证检验发现,金融科技发展能够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与产业升级,并且使用多个工具变量的稳健性检验仍支持这一结论。机制分析发现,金融科技发展通过发挥需求侧的恩格尔效应和供给侧的鲍莫尔效应,显著促进了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双进程。进一步的异质性检验表明,从空间角度,金融科技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的促进效应自东向西呈现U型特征;从时间角度,2015年之后金融科技发展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作用明显增强,并且能够显著降低产业结构不合理程度。本文建议积极发挥金融科技的普惠金融功能,通过增加创业机会、缓解融资约束、鼓励科技创新、缩小城乡差距,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与产业升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奕飞  侯诺抒其  姚凯  
本文基于2001-2020年我国30个省市区(西藏、港澳台地区除外)数字经济与三次产业结构的平衡面板数据,建立多层次线性回归模型HLM,研究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基准回归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层次高级化具有正向影响,而对产业结构合理化有负向影响,且回归分析结果通过了稳健性检验。据此,提出了以生产性服务业融合为驱动、以数字平台为基础、以数字化人才集聚为拉动、多元协同为驱动等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国琴  
文章从理论和经验两个角度系统分析了FDI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机制和路径,研究发现:FDI一方面通过产业关联、模仿示范和人员流动等三种机制来影响产业内部的结构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则通过主动选择和被动竞争等两种机制来影响产业间的结构转型升级。但是实证结果分析表明,FDI对于我国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内部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不足,而对于第二产业内部的结构转型升级影响过大,从而导致了三次产业间的结构不合理,为了改变这一格局,我们建议加大第一产业对FDI的优惠力度,降低第三产业对于FDI的进入壁垒,同时改变第二产业对于FDI的吸收策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郭浩淼  王鑫  
在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产业结构演变情况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总结了我国产业结构变动和升级的主要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供给因素、社会需求因素、技术进步、对外开放、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政府政策六大因素。在此基础上就"新常态"下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重点和途径进行了分析讨论。本文认为"新常态"下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重点和途径有:做大做强工业,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着力扩大需求,增强产业结构升级的拉动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和升级传统产业;把创新驱动作为"新常态"下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推动力。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吴福象  马健  程志宏  
产业融合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明显的提升作用。本文以上海市六大支柱产业为例并通过大量的统计分析和计量检验,结果支持了这一基本判断。本文研究还发现,产业融合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提升作用,主要是通过信息技术嵌入和改造传统产业来实现的,并最终在产业结构转换值、就业结构转换值、经济效益转换值、摩尔结构转换值以及结构熵指数等方面有所反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