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67)
2023(13459)
2022(11508)
2021(10506)
2020(9145)
2019(21004)
2018(20859)
2017(40063)
2016(21625)
2015(24700)
2014(24548)
2013(24275)
2012(22825)
2011(21024)
2010(21722)
2009(20295)
2008(20079)
2007(18478)
2006(16243)
2005(14440)
作者
(64583)
(54389)
(54285)
(51440)
(34614)
(25869)
(24471)
(20991)
(20299)
(19555)
(18595)
(18233)
(17456)
(17363)
(16822)
(16788)
(15994)
(15989)
(15734)
(15492)
(13703)
(13454)
(13277)
(12500)
(12256)
(12181)
(11972)
(11891)
(10963)
(10863)
学科
(112438)
经济(112355)
管理(63898)
(62076)
(52015)
企业(52015)
方法(45346)
数学(39841)
数学方法(39204)
中国(25457)
地方(25436)
(25070)
业经(22788)
(21795)
(20644)
技术(20569)
(17295)
农业(16747)
理论(16479)
(16268)
贸易(16258)
地方经济(16073)
(15645)
(14953)
产业(14636)
(14558)
金融(14555)
(14496)
银行(14460)
环境(14061)
机构
学院(324194)
大学(322930)
(142029)
经济(139243)
管理(124234)
研究(111670)
理学(106967)
理学院(105735)
管理学(103638)
管理学院(103014)
中国(82629)
科学(68233)
(67847)
(61073)
(57467)
(52952)
研究所(52226)
中心(50087)
(49997)
财经(48753)
业大(47095)
经济学(44314)
(43939)
北京(42895)
(42096)
师范(41697)
农业(41526)
经济学院(39710)
(39581)
(39379)
基金
项目(210688)
科学(166512)
研究(153255)
基金(151606)
(131977)
国家(130921)
科学基金(112302)
社会(97769)
社会科(92780)
社会科学(92754)
(84883)
基金项目(79795)
自然(71943)
教育(71206)
(70679)
自然科(70367)
自然科学(70345)
自然科学基金(69093)
资助(62544)
编号(61184)
成果(49914)
(48158)
重点(48131)
(47377)
(46090)
创新(44342)
课题(43719)
国家社会(40132)
科研(39752)
教育部(39524)
期刊
(161874)
经济(161874)
研究(95762)
中国(64233)
学报(48474)
管理(48361)
(48165)
(47063)
科学(46631)
大学(36672)
教育(34984)
学学(34635)
农业(32496)
技术(31689)
(27751)
金融(27751)
经济研究(26769)
业经(25211)
财经(24726)
(21489)
问题(20788)
技术经济(19860)
统计(19153)
(18281)
(18086)
科技(16386)
商业(15807)
决策(15655)
(15629)
(14824)
共检索到4856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佟岩  唐晓华  
本文重点分析产业技术进步路径转换过程和条件问题。从系统论的角度来说,经济、技术、组织、制度等因素(ETSI),都对产业技术进步从模仿学习到自主创新的转换有决定性的影响。这种ETSI的内在相关性也决定了政府促进产业自主创新政策的实施内容、重点、以及措施上的可能选择范围。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弘  蔡卫星  
自主创新是中国政府的国家战略,政府采购被视为落实这一战略的重要手段。从经济学上分析,由于外部效应的存在,自主创新需要政府扶持;而政府采购以其独特的内在效应,成为支持自主创新的有效手段。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林杰  
文章分析了自主创新能力内涵,给出了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FUZZY理论建立了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并以房地产业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应用。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子君  
本文将 FDI(国外直接投资 )和 LICENSIING(技术许可 )作为其潜在的渠道 ,建立了技术引进的模型 ,此模型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模型中的主要的假设 ,模型的结论以及模型的政策意义都与实际经验的观察相一致。本文的主要结论是 :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 (LDC)而言 ,技术许可比 FDI所带来的技术外溢更有效 ,L DC或者依赖 FDI或者依靠技术许可作为其技术引进的主要来源。没有相应管制时倾向于依赖 FDI。考虑制定何种政策以达到社会福利的最优化时 ,人力资本的水平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钱水土  周永涛  
本文从金融发展的视角分析FDI技术溢出对我国自主创新的影响,运用1998-2007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构建面板门槛模型。研究发现,FDI对我国自主创新还不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但FDI对我国自主创新的影响显著存在基于金融发展程度的"双门槛效应"。截止2007年,仅北京、浙江、上海三个省份的金融发展程度跨越了更高的门槛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金永红  乐可登  
本文借鉴宏观经济学的IS-LM模型,分别讨论了风险投资资金需求曲线和资金供给曲线,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关于风险投资的宏观供需模型。运用该风险投资供需模型,详细分析了促进风险投资产业发展的技术引导政策和资金支持政策的作用机理和影响机制,并讨论了该模型对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的作用和意义。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程崇祯  周世民  
现代社会是“匿名社会”,市场中普遍存在信息不对称,企业信誉因而被需求。一般而言,一个经济主体有积极性考虑长远利益时,信誉就高;若经济主体倾向于追求短期利益,信誉就低。品牌是基于产品自身而对消费者的一种承诺,它增强了消费者对产品的可信度。信誉和品牌都是企业跨期积累的结果。本文分析了这种跨期积累选择下,信誉与品牌之间的关系。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齐晓丽  金浩  梁慧超  
利用1998~2007年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分析了以专利申请受理量表示的自主创新与经济增长总量的关系及其在东中西部间的区域差异。结果显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要求自主创新的产出能力也越高,但是自主创新产出能力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在各地区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周兵  戴贵宝  任政亮  
基于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2005-2014年产业集聚与制造业自主创新的面板数据,分别采用GMM方法与面板门槛进行回归分析并实证检验。GMM的检验结果表明制造业自主创新的一阶滞后期对当期的制造业自主创新有着积极的正向促进作用,存在较大的"惯性",产业集聚对制造业自主创新起着负向效应。而以产业集聚作为门槛变量进行门槛回归的结果则表明地区差异较为显著,东部和中部的产业集聚具有三重门槛,而西部则具有二重门槛。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孙曰瑶  
科技开发不是自主创新的目的,而是创建品牌的手段。只有创建新的品类级品牌,我国才能在过剩的市场竞争中摆脱价格竞争,进入良性循环。为此,本文对品牌的经济学属性进行了理论分析,认为在价格一定的情况下,通过提高品牌品类度,采取精确的品牌策略,厂商不仅可以获得盈利的短期均衡,而且可以获得持久的长期均衡。而要提高品类度,关键是采取与对手品牌所在品类相反的分异方向,这就需要在自主创新战略中,实施以品牌品类创新为导向的品牌工程。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明星  孙跃  朱敏  
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源是企业竞争能力,企业技术水平、人力资本、物质资本是影响企业竞争能力的决定性因素。企业技术水平提高的途径主要有两种:模仿引进和自主创新。但技术创新并不只是实力强大、技术先进企业的“专利”,技术模仿引进战略和技术自主创新战略在各个企业发展过程中不是绝对的,受外部一系列约束条件的影响。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江  吴玉鸣  
基于2011~2020年中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研究数字经济究竟促进了自主创新还是模仿创新。结果表明,数字经济促进了自主创新和模仿创新,该结论在处理内生性、替换被解释变量以及滞后解释变量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发现,数字经济通过增加人力资本积累和研发资本投入促进自主创新;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对自主创新的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和知识产权保护较强的地区显著,对模仿创新的促进作用在中西部地区和知识产权保护较强的地区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省域间自主创新存在负向空间溢出,数字经济对自主创新的正向空间溢出并不显著。因此,应强化数字核心技术供给,畅通数字创新渠道;缩小区域数字鸿沟,推动数字经济均衡发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释放知识产权保护红利。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骅  谢科范  
将科技保险实施效应引入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研究之中,并将原有科技环境细分为培育性科技环境与自发性科技环境,以科技保险作为衔接宏微观科技环境的桥梁。运用我国首批科技保险试点城市之一的武汉市科技保险实施中的相关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两类科技环境与科技保险实施效应间的内在关系,以及三者与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关联效应。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尹航  石光  李柏洲  
军工企业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增强核心竞争力,必须明确地定位创新型企业的发展目标,转型升级军工企业的科技创新模式。本文基于军工企业的自主创新特征,剖析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从研发能力、生产能力、投入能力、成果能力和管理能力等视角设置测评指标,建立Entropy-Topsis评价模型,继而测评25个典型军工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验证测评指标和评价模型的科学性和适用性。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董微微  李北伟  
创新是经济过程与技术过程双重作用的结果,二者缺一不可,创新者兼具科学家与企业家的特质,能够有效推动科学技术转化为具有经济效益的现实生产力。创新的本质特征是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使创新活动存在着风险的同时具有巨大的潜在效益。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单一主体从事创新活动面临的创新风险较大,而多主体的创新集聚能够有效整合创新资源,分担创新风险,共享创新收益,进而降低创新不确定性,提高创新成功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