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74)
2023(8295)
2022(7008)
2021(6408)
2020(5178)
2019(11699)
2018(11290)
2017(22219)
2016(12238)
2015(13520)
2014(13534)
2013(13356)
2012(12858)
2011(11875)
2010(12305)
2009(11131)
2008(11215)
2007(10336)
2006(9385)
2005(8467)
作者
(36153)
(30272)
(30201)
(28763)
(19584)
(14220)
(13650)
(11642)
(11517)
(11110)
(10466)
(10253)
(9969)
(9820)
(9820)
(9508)
(9149)
(8862)
(8846)
(8657)
(7818)
(7551)
(7450)
(6940)
(6938)
(6822)
(6789)
(6529)
(6141)
(6102)
学科
(57448)
经济(57402)
(33653)
管理(33601)
(26763)
企业(26763)
方法(18784)
地方(18569)
(16532)
数学(15856)
数学方法(15581)
中国(15301)
业经(13672)
(11426)
地方经济(11381)
(11271)
(11030)
农业(10982)
产业(10245)
(10158)
(9422)
贸易(9415)
(9038)
环境(8839)
技术(8650)
(8270)
(8212)
(8170)
金融(8168)
(8138)
机构
学院(180272)
大学(177892)
(77487)
经济(75858)
管理(68371)
研究(67910)
理学(58500)
理学院(57732)
管理学(56676)
管理学院(56296)
中国(50029)
科学(41541)
(38366)
(35322)
(34898)
研究所(31797)
(29710)
中心(29591)
(29447)
财经(26878)
(26073)
师范(25882)
(25135)
业大(24694)
(24219)
北京(24129)
农业(23103)
经济学(23039)
(22935)
师范大学(20749)
基金
项目(118764)
科学(95193)
研究(87948)
基金(85858)
(75062)
国家(74477)
科学基金(63536)
社会(56374)
社会科(53635)
社会科学(53623)
(47227)
基金项目(44631)
自然(40209)
(39841)
自然科(39243)
自然科学(39231)
教育(39060)
自然科学基金(38536)
编号(35290)
资助(34925)
成果(29385)
(28892)
重点(27687)
(25837)
课题(25808)
(24844)
发展(23814)
(23426)
创新(23286)
国家社会(23182)
期刊
(92409)
经济(92409)
研究(55794)
中国(36691)
(27497)
管理(26809)
科学(26752)
学报(25737)
(24543)
教育(19804)
大学(19440)
农业(18926)
学学(18378)
(17960)
金融(17960)
业经(15768)
技术(15451)
经济研究(14512)
财经(12921)
问题(12079)
(11338)
(10041)
(9657)
技术经济(9399)
资源(9208)
现代(9069)
国际(9059)
科技(8836)
统计(8795)
(8760)
共检索到2789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军  于友伟  
研究产业聚集在区域间合理分布是一个具有价值的学术命题。从区域的角度来看,推动产业聚集在区域间的合理分布是一种帕累托改进。我国应该从两个方面推动产业聚集在区域间的合理分布:发挥比较优势,培育中西部地区产业集群式发展;引导东部地区部分制造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具体的推进策略是:加强制度建设和政策引导、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间合理流动、建立区域间的经济利益协调机制、继续改善中西部地区的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条件、尽快提高中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本水平、大力发展中西部地区的配套产业。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赵大全  
区域发展战略既是解决地区发展不平衡矛盾的基本途径,又是解决地区发展不充分矛盾的重要手段。它是依据区域要素禀赋进行宏观资源配置的总纲领,是依托区域优势、突出主体功能、推进协调发展的总布局,是培育国家核心增长极、深度参与国际竞争的总抓手。本文在回顾区域发展战略演进的基础上,提出围绕人口分布与经济聚集匹配度来制定区域发展战略的政策见解。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军  杨浩昌  李廉水  
本文用2001—2012年中国省级制造业面板数据,研究了产业聚集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理论分析表明:产业聚集能有效推动协同创新,促进知识的产生;有利于知识和技术的溢出与扩散,从而推动技术创新。实证分析显示,在控制了科技人员投入、科技经费投入、外商直接投资和制度创新等条件下,产业聚集显著促进技术创新;分区域比较分析表明,产业聚集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产业聚集对技术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大于中西部地区。结合当前东部地区产业聚集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的事实,推导出地区间技术创新能力的差异将进一步扩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军  徐康宁  
本文利用省级面板数据,从收入和消费两个方面研究产业聚集对区域居民福利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控制了人力资本水平、资本投入和对外开放制度的条件下,产业聚集显著影响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产业聚集与居民福利水平存在"U型"关系,其对福利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只有产业聚集程度高于某个"门槛值"时,产业聚集对居民福利才有促进作用。以此为基础,结合中国产业聚集空间异质性特征,推导出居民福利的地区性差距将不断扩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少杰  
加快西部大开发,仅仅依靠内资的力量还欠单薄,外资的作用不容忽视。打破东部地区的引资垄断,扩大西部地区的外资存量,将有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聚集经济日益成为影响FDI流向的重要因素,相应的引资策略的重心要由优惠举措上升到产业环境上来。西部地区欲摆脱引资困境,须顺应FDI区位决策的发展趋向,通过培育区域性的产业聚集吸引外资流入,进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曲晨瑶  李廉水  程中华  
基于中国2005~201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产业聚集对中国制造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理论分析表明:产业聚集可以通过知识溢出、设施共享、人力资本水平提升和竞争加剧促进碳排放效率的提高。实证结果显示,在控制了对外开放、产权结构和环境规制等条件下,产业聚集能够显著促进碳排放效率的提高。分区域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东部地区产业聚集的促进作用大于东北部和中西部地区。基于上述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曲晨瑶  李廉水  程中华  
基于中国2005201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产业聚集对中国制造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理论分析表明:产业聚集可以通过知识溢出、设施共享、人力资本水平提升和竞争加剧促进碳排放效率的提高。实证结果显示,在控制了对外开放、产权结构和环境规制等条件下,产业聚集能够显著促进碳排放效率的提高。分区域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东部地区产业聚集的促进作用大于东北部和中西部地区。基于上述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军  张三峰  
鉴于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空间不平衡现象,本文从理论与实证两个层面研究产业聚集对区域公共福利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区位熵与区域人均教育支出和人均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呈U型关系;在处理模型中的内生性问题后,产业聚集对区域公共福利指数存在非线性的影响,临界值在区位熵为1.23~4.56之间。这意味着初始阶段的产业聚集将对社会服务性公共福利产生"挤出效应";而在超过临界值之后,政府将调整其公共支出结构,从偏向生产性投资转为偏向公共福利方面。因此,推进城镇化与产业聚集协同发展、引导产业适度转移、协调中央与地方政府对公共福利的供给责任,是提升区域公共福利及其均等化的有效措施。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胡凌云  洪怡恬  
传统经济学理论认为,金融、文化等产业的聚集能够带动地区经济增长。然而,对于物流产业聚集能否带动区域经济增长,学者们的观点并不一致。本文基于京津冀的面板数据,定量研究地区物流产业聚集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地区物流产业聚集水平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但相关系数较低。物流产业聚集水平越高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就越大。反之,物流产业聚集水平越低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越低;内陆城市的物流产业聚集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明显弱于沿海城市物流产业聚集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刚  李翔飞  
产业聚集一方面促进了产业向更加聚集化、专业化水平发展,另一方面促进了区域物流的顺畅流通。基于此,对产业聚集的区域物流发展进行分析,首先概述产业聚集区域物流发展,分析产业聚集区域化发展对物流发展的影响,从物流供应、物流仓储、物流加工、物流配送等方面对物流发展模式进行研究,最后探讨如何更有效地促进产业聚集的区域物流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蔡绍洪  李莉  汪劲松  
本文从复杂性系统自组织理论及生态物理学的视角,考察和研究了区域产业群落形成过程中产业生态位、产业集聚核、区域产业场、产业聚集势的作用和重要性,导出了产业聚集势及其势曲线随产业场的变化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分析和揭示了区域产业群落的生成机理和发展演化规律。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冠凤  
本文主要阐述金融集聚、FDI技术溢出对中国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影响,从实证角度证明通过金融功能的深化及FDI溢出效应,促进区域创新,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如果某地区FDI溢出程度高,金融集聚特征明显,则该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较快。基于对中国31个省份的金融聚集、FDI技术溢出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金融集聚变动和区域经济差距变动趋势之间存在着一致性,产业结构优化与金融集聚、FDI技术外溢、承接国际投资转移具有很强的正相关。金融集聚、投资规模、技术创新溢出效应对产业结构升级存在比较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金融集聚的促进作用更明显。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戴卫明  陈晓红  肖光华  
产业集群的形成由产品运输成本、企业生产成本、市场需求函数、区域效应和聚集效应等因素决定 ,当运输成本高于一定数值时 ,聚集不能形成。当运输成本低于这一数值时 ,则存在产业聚集现象 ;聚集虽很可能发生于有区域效应的地区 ,但聚集效应足够大时 ,聚集也可以发生于缺乏区域效应的地区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姜朋  梁俊娇  李羡於  郭文武  
本文将我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东部三大直辖市和东北三省五个区域,研究了其税负水平及差异状况、变化规律。研究发现,无论是总税负,还是货物和劳务税或所得税税负,在各区域之间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性。总体看来,税负水平从大到小依次为东部三大直辖市、东部区域、东北三省区域、西部区域和中部区域。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姜朋  梁俊娇  李羡於  郭文武  
本文将我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东部三大直辖市和东北三省五个区域,研究了其税负水平及差异状况、变化规律。研究发现,无论是总税负,还是货物和劳务税或所得税税负,在各区域之间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性。总体看来,税负水平从大到小依次为东部三大直辖市、东部区域、东北三省区域、西部区域和中部区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