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257)
- 2023(18670)
- 2022(15965)
- 2021(14855)
- 2020(12609)
- 2019(28663)
- 2018(28434)
- 2017(55427)
- 2016(29749)
- 2015(33669)
- 2014(33299)
- 2013(32908)
- 2012(29814)
- 2011(26512)
- 2010(26580)
- 2009(24652)
- 2008(24618)
- 2007(21839)
- 2006(19331)
- 2005(17346)
- 学科
- 济(124642)
- 经济(124461)
- 业(107057)
- 管理(102016)
- 企(94458)
- 企业(94458)
- 方法(55359)
- 数学(45059)
- 数学方法(44421)
- 财(38803)
- 农(37847)
- 业经(36411)
- 中国(31054)
- 制(27705)
- 务(26776)
- 财务(26676)
- 财务管理(26627)
- 农业(25732)
- 企业财务(25186)
- 地方(23490)
- 技术(23129)
- 理论(22456)
- 学(21874)
- 和(21348)
- 贸(21126)
- 贸易(21115)
- 易(20498)
- 体(19937)
- 划(19900)
- 银(18868)
- 机构
- 学院(426113)
- 大学(422144)
- 管理(173770)
- 济(173696)
- 经济(170067)
- 理学(149620)
- 理学院(148096)
- 管理学(145687)
- 管理学院(144887)
- 研究(134493)
- 中国(104087)
- 京(89280)
- 财(83992)
- 科学(80490)
- 农(66373)
- 财经(66313)
- 所(65825)
- 江(63848)
- 中心(62229)
- 业大(60900)
- 经(60134)
- 研究所(59057)
- 北京(56159)
- 范(52982)
- 师范(52535)
- 经济学(51903)
- 农业(51588)
- 州(51267)
- 院(49077)
- 财经大学(49069)
- 基金
- 项目(284066)
- 科学(225423)
- 研究(211724)
- 基金(207041)
- 家(177933)
- 国家(176381)
- 科学基金(154164)
- 社会(134706)
- 社会科(127730)
- 社会科学(127698)
- 省(111557)
- 基金项目(109800)
- 自然(99261)
- 自然科(96972)
- 自然科学(96951)
- 教育(96770)
- 自然科学基金(95203)
- 划(92171)
- 编号(86526)
- 资助(84746)
- 成果(69556)
- 部(62821)
- 重点(62707)
- 创(60771)
- 发(60571)
- 课题(58838)
- 创新(56192)
- 制(55404)
- 国家社会(55155)
- 教育部(54582)
- 期刊
- 济(196474)
- 经济(196474)
- 研究(126090)
- 中国(78925)
- 管理(68491)
- 财(68264)
- 农(61998)
- 学报(59981)
- 科学(57488)
- 大学(47340)
- 学学(44716)
- 教育(43417)
- 农业(42598)
- 技术(40173)
- 融(38121)
- 金融(38121)
- 业经(34816)
- 财经(33025)
- 经济研究(29926)
- 经(28369)
- 问题(25867)
- 业(23326)
- 技术经济(22266)
- 理论(20609)
- 现代(20509)
- 商业(19908)
- 科技(19690)
- 财会(19690)
- 版(19075)
- 图书(18719)
共检索到6290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郝小娟
通过分析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对物价水平的作用机制,分别从协调成本、发展均衡度、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无效供给等方面解构两业联动在稳定物价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并有针对性地给出了相应对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睿君 董千里 申亮
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制造业升级、维持消费品物价稳定水平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制造业与物流业是市场经济中核心的供给范畴,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基于对消费品物价水平的现状分析,从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降低社会物流成本的角度入手,运用经济学理论对两业联动发展水平改善对物价稳定的积极影响以及促进物价稳定的作用进行了研究,指出两业联动通过促进产品供给能力增加、消费能力增加以及降低交易成本来影响物价,进而指出两业联动发展在稳定物价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研究结论指出联动发展对稳定物价的对策措施可以通过支持平台
关键词:
物流产业 产业结构 产业联动 企业管理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高锦
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的2009年,我国正式实施"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工程,目的是推动主辅分离,发展第三方物流,解决我国物流成本占GDP比重长期居高不下的问题,更好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通过对长三角、珠三角和四川省的"两业联动"新模式,以及制造业物流业的四个发展阶段进行分析,发现"主辅分离"在某些方面并未降低制造业物流企业对大型制造企业的依赖度,物流企业未成为真正的第三方物流,以致不能有效地降低社会物流总费用,并发现"边际决定论"能揭示制造业和物流业相关关系演化的原因和过程。最后,从"边际决定论"视角为未来
关键词:
制造业物流 制造业 联动发展 边际决定论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杨依杭 鞠颂东
从全球制造业的发展历程来看,制造业发展是物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而物流业发展又是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作为制造大国和强国,德国制造业出口对其经济增长贡献占2/3,而德国发达的物流业,对推动其制造业国际化起到了显著的作用。德国的物流业竞争力全球排名第一,其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有效推动了制造业进行业务流程改造,从而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进而增强了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推动了制造业的国际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骆温平
因为"物流产业"具有较大的非均质性与复合型特点,所以在研究与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时,需要划分物流产业。根据物流业的投入、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的机理与作用、联动对制造业的贡献等,可以划分出"传统"与"高端"物流。"传统物流"主要通过投入物流资产与运作性劳动力,利用规模经济降低运输、仓储等物流环节成本,通过专业化提高物流环节的运作效率。而"高端物流"主要运用系统优化或"背反"原理,整合与优化制造业的物流与供应链,降低制造业物流与供应链的总成本,同时通过创新物流与供应链方案、IT技术应用、双边关系与管理,创造新的价值。我国"传统"物流与制造业联动推进的关键是促进物流环节服务市场的公平竞争。"高端物流...
关键词:
物流业 制造业 联动机理 产业分类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顾占波 李松庆
指出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供应链模式,两业联动关系的发展遵从"合作关系—协调关系—战略整合关系"的发展模式,提出了树立共赢理念、建立信用机制、实现合理的利益分配和创建信息共享平台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
供应链管理 制造业 物流业 联动发展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丽萍 杨江龙
首先基于对物流业和制造业产业联动的文献梳理,理清了现阶段产业联动的研究现状。其次通过运用结构洞理论分析物流业和制造业的联动,得出在产业联动中各企业要时刻寻找竞争优势、抓住机遇、壮大自身实力的结论,进而加强产业间的互动融合,促进我国经济增长。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熊焱 周微
本文以江西省物流业与制造业的联动发展以及相关的政策作为研究对象,与现有研究不同的是,对于两业联动发展的研究,很多文献都是从正面去分析现状,数据量也偏少,笔者借用已有的一些研究成果,通过灰度关联模型来分析江西省物流业与制造业发展规模以及两业联动发展的现状。通过这些分析,揭示两业联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然后结合江西省的具体省情,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联动发展 灰度关联分析 物流业与制造业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光明
基于1978-2011年的广西年度数据,构建VAR模型对广西物流业与制造业的联动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广西物流业与制造业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这种关系仅为单向因果关系,物流业对制造业具有显著的长期推动作用,反之不论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制造业对物流业的影响均不显著,长期来看物流业受其自身发展的影响非常大。
关键词:
物流业 制造业 联动关系 VAR模型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兴
分析了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的机理和演化路径,建立灰色关联模型,对东莞1997-2011年的物流和经济发展数据进行了关联分析,并对东莞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思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制造业 物流业 联动发展 东莞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壮阔 刘亮 隋博文
立足于广西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发展实际,以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模式为研究对象,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联动发展模式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并进行初步评价;然后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联动发展模式开展综合评价与选择。结果表明,模糊层次分析法能对联动发展模式作出科学评价,可为选择适合广西的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模式提供有效的方法支持。
关键词:
制造业 物流业 联动发展 模糊层次分析法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董千里
从集成场视角分析和构建两业联动发展模式类型,提出基于关系维、集成维和过程维模式类型为评价基础的省域两业联动发展水平评价模型,通过FUZZY隶属度得到综合评价指标,即省域两业联动发展综合指数,并能从集成场视角构成的模式类型指出其模式完善的途径。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煜 骆温平 刘华荣
运用2004-2011年的面板数据,结合数据包络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我国八大经济区物流业与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及两者的关联度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除东部沿海和南部沿海经济区外,其他地区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明显低于制造业;技术进步是影响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因素;东部、南部和北部沿海经济区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水平较高,西南、长江中游和黄河中下游经济区次之,东北和大西北两业联动水平最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左毅
从产业联动视角研究了面向生产制造业提供服务的物流产业服务创新问题,在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和研究了产业联动视角下生产制造业物流服务创新机制,提出了产业联动下生产制造业物流服务创新模型,从内部激励因素和外部激励因素两个方面研究了生产制造业和物流服务业的联动机制,从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功能创新研究了物流服务创新的内容,并分析了产业联动对物流服务创新的作用,最后从增值型物流服务、生产制造产业物流和全程供应链一体化运作三个方面研究了产业联动视角下生产制造业物流服务创新的模式。
关键词:
产业联动 生产制造业 物流服务 创新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煜 高永琳 骆温平
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协调发展是区域经济增长和产业价值链提升的必然要求。它们之间的协调发展不仅是总量的同步增长,更是效率的适应与协同提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我国八大经济区的物流业与制造业的综合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发现物流创新不足导致我国物流业效率明显落后于制造业;从效率角度对八大经济区两业灰色关联度进行测量与比较分析,发现各省市区两业联动水平和区域整体两业联动水平存在显著的不一致。因此,加快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区域一体化对于物流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产业协调度研究——基于陕西省数据实证分析
我国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测度及影响研究——基于供需依赖性视角
基于灰色关联视角的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研究——以长三角为例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竞合关系研究——基于集成场的视角
不确定环境下物流技术创新的决策机制——基于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的视角
双业联动下物流业对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研究——评经济科学出版社《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的物流服务创新研究》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趋势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模式的识别与应用—集成场视角的案例研究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集成场中的联接键形成与运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