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006)
2023(23022)
2022(19532)
2021(18028)
2020(15203)
2019(34813)
2018(34443)
2017(65846)
2016(35878)
2015(40243)
2014(40001)
2013(39353)
2012(36308)
2011(32725)
2010(33181)
2009(31131)
2008(30720)
2007(27492)
2006(24487)
2005(22030)
作者
(103584)
(85802)
(85678)
(81245)
(54775)
(40942)
(38948)
(33620)
(32589)
(30987)
(29147)
(28913)
(27404)
(27362)
(26549)
(26431)
(25438)
(25222)
(24733)
(24598)
(21484)
(21180)
(21019)
(19778)
(19346)
(19171)
(19149)
(19071)
(17346)
(17002)
学科
(152074)
经济(151883)
(114718)
管理(112383)
(98593)
企业(98593)
方法(66691)
数学(55624)
数学方法(54782)
(43430)
中国(42464)
(41938)
业经(39541)
地方(32279)
(30957)
农业(29398)
(28682)
(27670)
财务(27565)
(27543)
贸易(27521)
财务管理(27509)
理论(26950)
(26662)
企业财务(26077)
技术(25492)
(24901)
(24512)
银行(24468)
(23458)
机构
学院(514291)
大学(511594)
(208250)
经济(203808)
管理(201398)
理学(172839)
理学院(170982)
研究(169377)
管理学(167791)
管理学院(166845)
中国(130602)
(109493)
科学(102719)
(99781)
(84776)
(83203)
财经(78708)
(77954)
中心(77325)
研究所(76274)
业大(74442)
(71302)
北京(69609)
(67044)
师范(66383)
农业(64912)
经济学(62866)
(62864)
(61861)
财经大学(58039)
基金
项目(338432)
科学(266828)
研究(249290)
基金(244466)
(212291)
国家(210452)
科学基金(181650)
社会(157221)
社会科(149065)
社会科学(149027)
(133178)
基金项目(127987)
自然(117322)
教育(115971)
自然科(114636)
自然科学(114606)
自然科学基金(112543)
(111364)
编号(102247)
资助(101801)
成果(83348)
重点(75901)
(74356)
(74063)
(71188)
课题(71041)
创新(66105)
国家社会(64429)
科研(64225)
教育部(64155)
期刊
(235328)
经济(235328)
研究(153153)
中国(103234)
管理(79586)
(78315)
学报(76762)
(76314)
科学(71704)
教育(60230)
大学(59298)
学学(55791)
农业(52315)
(48564)
金融(48564)
技术(48185)
业经(40586)
财经(38932)
经济研究(37119)
(33499)
问题(30948)
(29152)
技术经济(26388)
统计(25847)
图书(24518)
(24214)
商业(24124)
(23854)
现代(23595)
科技(23398)
共检索到7745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朱江  
作为连接生产与消费的中介部门,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本质上要求与生产和消费部门高度耦合。本文基于灰色关联度模型以及耦合协同视角定量评估了我国流通业的发展水平。整体来看,现阶段我国流通业与农业生产部门耦合较差,与消费部门的城乡、区域耦合差异是制约我国流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实证结果表明,我国流通业发展质量呈现不断上升趋势,技术进步以及市场化水平提升是提高我国流通业发展水平的重要原因,而城乡发展差距则会制约流通业发展质量的提升。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张虎   张毅   向妍  
本文利用2011-2019年中国省级区域的面板数据建立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产业协同集聚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营销机制。研究发现产业协同集聚不仅显著促进了本地区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而且还通过知识和技术等外溢效应带动邻近地区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但空间效应在区域和行业上存在明显的异质性。本中拓宽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和测度,从理论和实证角度探究了产业协同集聚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直接效应,为依据产业协同集聚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晓云  陈金燕  苏义坤  
绿色经济、数字经济是后疫情时代经济复苏的两大议题。本文分别从公共耦合和内容耦合角度出发,运用修正耦合模型对我国30个省区的绿色经济与数字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进行测度与分析。结果显示:(1)绿色经济与数字经济都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现象,并且数字经济的两极分化程度较绿色经济更为严重;(2)绿色经济与数字经济的发展水平均呈增长趋势,但绿色经济的增长速度明显不及数字经济;(3)绿色经济与数字经济的公共耦合协调水平较低且呈现出"东部高,中西部低"的空间分布格局;(4)绿色经济与数字经济的内容耦合协调度上升幅度明显,但需避免内部子系统间的差异扩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晓云  陈金燕  苏义坤  
绿色经济、数字经济是后疫情时代经济复苏的两大议题。本文分别从公共耦合和内容耦合角度出发,运用修正耦合模型对我国30个省区的绿色经济与数字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进行测度与分析。结果显示:(1)绿色经济与数字经济都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现象,并且数字经济的两极分化程度较绿色经济更为严重;(2)绿色经济与数字经济的发展水平均呈增长趋势,但绿色经济的增长速度明显不及数字经济;(3)绿色经济与数字经济的公共耦合协调水平较低且呈现出“东部高,中西部低”的空间分布格局;(4)绿色经济与数字经济的内容耦合协调度上升幅度明显,但需避免内部子系统间的差异扩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晓云  陈金燕  苏义坤  
绿色经济、数字经济是后疫情时代经济复苏的两大议题。本文分别从公共耦合和内容耦合角度出发,运用修正耦合模型对我国30个省区的绿色经济与数字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进行测度与分析。结果显示:(1)绿色经济与数字经济都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现象,并且数字经济的两极分化程度较绿色经济更为严重;(2)绿色经济与数字经济的发展水平均呈增长趋势,但绿色经济的增长速度明显不及数字经济;(3)绿色经济与数字经济的公共耦合协调水平较低且呈现出“东部高,中西部低”的空间分布格局;(4)绿色经济与数字经济的内容耦合协调度上升幅度明显,但需避免内部子系统间的差异扩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罗婷   张永庆   龚银银   郑苏江  
借鉴协同学理论,分析高技术产业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复合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协同作用,探究复合系统耦合协同动态演化过程。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2009—2021年复合系统耦合协调水平,采用Moran’s I指数对其空间相关性进行分析,运用哈肯模型确定了复合系统演化过程中的序参量,并进一步探究复合系统之间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1)2009—2021年高技术产业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地区差异显著,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和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均优于大西北综合经济区;(2)2009—2021年高技术产业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处于良性耦合低度协调状态,呈现显著的空间正向自相关特征,但各综合经济区耦合协调程度不一;(3)高技术产业是复合系统协同演化的快参量,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起主导作用的序参量,两者之间存在双向协同增长效应;(4)高技术产业可以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和和产业集聚机制,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殷春武  
为更加准确预测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发展趋势,文章在探讨单一预测模型建模原理的基础上,基于灰关联度能有效刻画曲线间相似程度的原理,给出了基于灰关联度的第三产业发展趋势的组合预测权重确定模型,实证分析了基于灰关联度的第三产业发展趋势组合预测模型要比单一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高。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黄晗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实证研究了制造业发展水平、城镇化程度、基础设施状况、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对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制造业发展水平、城镇化程度、基础设施状况、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对物流业发展均有较强的关联性,其中制造业发展水平为影响物流业发展的最优因素,基础设施状况次之,城镇化程度、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分列其后。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为我国发展与优化物流业提供了决策参考依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穆晓央  王力  黄巧艺  
中国经济发展正处于由高速增长转变为高质量增长的关口,物流业作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也进入了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关键期,而能否协调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以新疆为例,从经济环境、规模水平、投入水平、产出效应4个维度构建物流业内部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从时空双维角度对2007年~2017年新疆14地州市物流业耦合协调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1年间新疆物流业发展水平持续优化但耦合协调度不高且呈现空间异质性,14地州市物流业协调发展差距并未缩小且各地州在滞后系统及阻力因素上均有差异,新疆物流业高质量发展任重道远。据此,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何震  
一国金融监管制度的优化和变迁总与同一时期的金融发展水平即金融结构相关联。金融结构演化过程中伴随着金融监管优化,金融监管制度的不断优化,实际上也是金融结构不断演化发展的结果。在前期研究基础上,本文构建金融结构演化与金融监管优化的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对2005-2015年中国金融结构演化与金融监管优化耦合关系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胡春春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碳减排问题已经引起了世界性的关注。一般而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碳排放量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而在诸多影响碳排放的因素中,人口因素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本文通过选择较全面的人口因素衡量指标,基于一种较新的灰色关联度模型对影响广东省碳排放的人口、经济、技术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人口规模、人口城镇化率是影响广东省碳排放量增长的主要因素,而技术水平对广东省碳排放量的影响甚微。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珍珍  陈功玉  
文章从灰色关联模型入手,计算了1995-2007年我国制造业不同行业与物流业的关联程度及协调度,实证结果表明制造业不同子行业与物流业的关联程度存在差异,物流业各衡量指标与制造业发展的关联程度存在差异,其中货运量的大小、国家线路运输总长度与制造业的发展关联程度较大。制造业各衡量指标与物流业发展的关联程度存在差异,其中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与物流业的关联程度最大。制造业不同子行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程度存在时间演化的趋势,从1995-2007年总体上存在M型的波动趋势,由不协调往趋于协调又回到不协调状态。制造业不同行业应该不断协调其与物流业的关系,做到物流供给与需求的相互匹配。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梁军  赵方圆  
基于灰色关联模型设计用于评价产业互动发展状况的产业关联协调指标体系,测度并比较中国东、中、西部地区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互动发展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区域差异与变动趋势。研究表明,三大区域传统产业对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胁迫因素均体现为传统产业的工业总产值和R&D经费内部支出;但新兴产业对传统产业发展的主要胁迫因素存在地区差异,东部为新兴产业利润总额和工业总产值,中部为企业数量和利润总额,西部为R&D经费内部支出和工业总产值。总的来看,尽管两类产业互动发展的关联度都在中等以上水平,但整体协调度均不高,且区域间存在明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和平  解晓龙  
灰色系统理论在处理"小样本、贫信息"不确定性系统方面取得了广泛应用。为进一步提高GM(1,1)模型的预测精度,文章基于数据维度、初始值及原始数据三个影响因素角度构建了等维信息GM(1,1)模型、初始改进GM(1,1)模型和拟合模型,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对三个模型的权重进行设置,在此基础上形成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的组合预测模型,最后将该模型应用到江西省GDP预测研究中。结果表明,灰色关联度分析的赋权方法是科学有效的,在不同时期组合优化使用不同的模型有助于整体上的预测精度提高。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佘凡   王小兵  
制造业与数字经济协同发展带来产业运行效率的提升以及生产方式的转变,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基于此,本文利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测算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与数字经济水平,并结合耦合协调模型、障碍度模型、Dagum基尼系数及莫兰指数探究二者耦合关系及其区域间差异、差异来源和空间效应。研究发现:(1)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数字经济水平耦合协调度呈逐年上升态势,但其耦合水平以勉强耦合和初级耦合为主,且表现出“东高西低”“沿海高于内陆”的不均衡空间特征;(2)互联网普及率、移动互联网用户数等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及外资开放度、创新贡献度是制约各省份耦合协调度的关键因素;(3)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与数字经济耦合协调度的区域差异逐渐减小,区间差异是其主要来源;(4)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与数字经济耦合协调度在空间上具有显著正相关性,并呈现出一定集聚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