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20)
2023(11361)
2022(9445)
2021(8569)
2020(7038)
2019(15637)
2018(15466)
2017(29958)
2016(15721)
2015(17659)
2014(17352)
2013(17447)
2012(16931)
2011(15559)
2010(15969)
2009(14940)
2008(14711)
2007(13471)
2006(12387)
2005(11471)
作者
(46427)
(38429)
(38243)
(35945)
(24330)
(18050)
(17303)
(14692)
(14412)
(13719)
(13027)
(12739)
(12356)
(12322)
(11863)
(11632)
(11332)
(11060)
(10984)
(10875)
(9813)
(9396)
(9189)
(8738)
(8692)
(8617)
(8601)
(8540)
(7654)
(7653)
学科
(77946)
经济(77888)
(47612)
管理(46370)
(37562)
企业(37562)
中国(26871)
地方(25258)
方法(23944)
(21998)
技术(20170)
数学(20019)
数学方法(19902)
业经(19553)
(15551)
(15151)
银行(15133)
地方经济(15050)
(14792)
农业(14777)
(14360)
金融(14359)
(13843)
(13805)
贸易(13788)
技术管理(13421)
产业(13390)
(13298)
(12981)
环境(12214)
机构
学院(233388)
大学(229974)
(104254)
经济(102163)
管理(88561)
研究(85019)
理学(74422)
理学院(73543)
管理学(72660)
管理学院(72187)
中国(66179)
(49924)
科学(48156)
(47821)
(42792)
研究所(38121)
中心(37985)
(37402)
财经(36661)
(33909)
(32991)
北京(32629)
(32537)
师范(32286)
经济学(31690)
(30744)
(30461)
业大(29140)
经济学院(28458)
财经大学(26843)
基金
项目(144720)
科学(115793)
研究(112731)
基金(102155)
(87159)
国家(86382)
科学基金(74373)
社会(73156)
社会科(69551)
社会科学(69540)
(59590)
基金项目(54137)
教育(50265)
(48765)
编号(45782)
自然(43431)
自然科(42378)
自然科学(42368)
自然科学基金(41632)
资助(39705)
(39084)
成果(37756)
(35988)
课题(33568)
重点(33188)
创新(32725)
发展(32574)
(32040)
(31446)
国家社会(29966)
期刊
(127664)
经济(127664)
研究(78219)
中国(54058)
管理(37600)
(33165)
(32668)
教育(30094)
科学(29943)
学报(28141)
(28003)
金融(28003)
业经(23041)
农业(22529)
技术(22258)
大学(22025)
经济研究(20643)
学学(20341)
财经(17943)
问题(17119)
(15736)
(13921)
技术经济(13717)
科技(13402)
商业(13156)
国际(12303)
(12125)
论坛(12125)
(12043)
现代(11611)
共检索到3779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友金  黄鲁成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申俊喜  
区域网络整合是美国硅谷的核心竞争优势。本文在阐析区域网络整合内容的基础上 ,着重分析了区域网络整合的经济效应 ,并针对我国高新区的发展现状 ,提出以区域网络整合为导向加快我国高新区的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梁燕雯  
高新区产业集群是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的温床,产业集群是获得竞争优势的一种有效机制。本文拟从产业集群的角度分析南宁高新区发展中的现状与存在问题,最后从区域创新优势就高新区的竞争力健康发展提出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嵩  黄明山  
产业群集是许多产业获得成功的经验。我国纺织服装业发展有许多问题,通过社会机制发展的纺织服装产业群集有利于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应在我国产业群集发展方向上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曾忠禄  
产业群集与区域经济发展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曾忠禄产业群集是指同一产业的企业以及该产业的相关产业和支持性产业的企业在地理位置上的集中。产业群集现象在西方国家比较普遍。研究产业群集特征,利用产业群集优势发展区域经济,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冀新   汤洁文  
高端化与创新融合纵深发展正逐步成为国家高新区新的发展方向。自2013年我国设立发展创新型产业集群以来,创新型产业集群成为国家高新区高端化和创新发展的又一影响因素。为厘清创新型产业集群对国家高新区的影响机制,选取113家国家高新区2013—2020年面板数据,其中以第二批和第三批获批设立创新型产业集群的53家高新区作为实验组,以同期未设立创新型产业集群的60家高新区作为对照组,采用双重差分法评估创新型产业集群政策实施对国家高新区高端化与创新能力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2015—2018年间,创新型产业集群设立政策对国家高新区高端化与创新能力影响均较为显著,但在2018年后对高新区创新能力的影响更为显著;增加R&D经费内部支出能显著促进高新区高端化水平与创新能力提升,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加能促进高新区高端化水平提升,但R&D人员投入对高新区高端化水平与创新能力提升作用有限;创新型产业集群设立对中部地区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较为明显,对中部和东北地区国家高新区高端化能力的提升作用较为明显。为此,应结合各国家高新区的区位优势,探索建立创新型产业集群差异化发展机制。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郭淑芬  张克军  
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与讨论是近年来的重要现象之一,本文初步评述了太原高新区区域创新体系的现状特点,研究认为区内创新体系的主要创新主体创新能力一般,投入不高,产出偏低,资金资源与人才资源均有待提高和优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徐冠华  
2006年6月2日,科学技术部部长徐冠华在"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高级研修班"上作了重要报告。报告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大会精神,阐述了新时期科技工作的基本思路和工作重点,并就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与发展的若干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本文摘编了报告的部分内容。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耕  
创新驱动战略是国家发展的核心战略。创新驱动是国家发展战略与高新区转型升级的双重统一。国家高新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困难在于创新生态体系不健全、创新合作联动机制不完善、创新发展模式相对僵化等方面。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国家高新区的转型发展需要以创新驱动理念为指导,构建创新生态环境体系以及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代瑞红  和金生  张自强  
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高新区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国家创造税收的重要来源,但同时也存在着功能错位、机制落后、协同度低和创新不足等问题。文章从问题出发,探索了基于产业集群的高新区发展模式,分析了高新区集群发展的条件,提出了高新区集群培育和发展的措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晶晶   周婕  
文章以国家高新区的设立为准自然试验,基于2001—2019年我国283个地级市的数据,采用渐进式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国家高新区设立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国家高新区设立显著提升了区域创新绩效,这一结论在经过PSM-DID、安慰剂检验等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创新要素集聚是国家高新区发挥创新效应的重要途径,国家高新区通过创新人才集聚和创新资本集聚两种渠道助力区域创新。拓展性分析结果表明,国家高新区政策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即设立国家高新区对相邻城市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霍影  张凤武  
创新驱动已经成为我国在"十二五"时期内能否完成产业结构调整和教育体制改革的关键因素。根据黑龙江省特色产业及高校学科群发展的现状,可以搭建黑龙江省装备制造技术创新研发工程平台、黑龙江省高校新药工程技术研发平台和中药新药研发技术平台、黑龙江省优势农产品生产与加工研发平台和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工程技术研发平台等四方面校企协同创新研发平台。相应的,建议配套组建先进装备制造学科群集群、新药开发学科群集群、农林产品精深加工学科群集群和黑色能源产业学科群集群等四个优势学科群集群。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舜  薛楠  王伟华  
以电子废弃回收和再生利用为核心的电子废弃物静脉产业,对于减少环境污染,实现产业和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我国电子废弃物静脉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高新产业园区发展电子废弃物静脉产业的比较优势,提出了相应对策与建议,并针对廊坊市高新区发展电子废弃物静脉产业作了可行分析。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胡俊峰  
在当前资源与环境约束性日趋严峻的背景下,高新区发展创新型经济,实现经济增长由物质投入推动转向创新要素推动是必然趋势。文章从禀赋科教资源优势明显,创新氛围基本形成,自主创新动力机制和能力已基本具备等方面分析江苏省高新区发展创新型经济的有利条件;并研究江苏省高新区发展创新型经济存在的障碍与成因,包括对引进大项目的过度偏好,外资企业比重过大,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有待完善,软环境和生态环境建设总体滞后等问题。提出推动高新区由开放优势向科技创新优势、向创新型经济发展的对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韩自顺  
南京高新区依托南京地区雄厚的科技力量和工业基础,坚持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在电子信息、生物工程与医药、新材料和航空航天等产业已具有一定规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