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36)
- 2023(10902)
- 2022(9675)
- 2021(9150)
- 2020(7678)
- 2019(17930)
- 2018(17840)
- 2017(34771)
- 2016(18966)
- 2015(21459)
- 2014(21415)
- 2013(21286)
- 2012(19537)
- 2011(17737)
- 2010(17600)
- 2009(15878)
- 2008(15534)
- 2007(13450)
- 2006(11793)
- 2005(10159)
- 学科
- 济(77906)
- 经济(77819)
- 管理(54091)
- 业(52189)
- 企(44318)
- 企业(44318)
- 方法(36290)
- 数学(30562)
- 数学方法(30187)
- 农(20462)
- 业经(18957)
- 学(18637)
- 中国(17853)
- 地方(16574)
- 财(16295)
- 理论(13996)
- 农业(13615)
- 和(13312)
- 技术(13308)
- 贸(13291)
- 贸易(13285)
- 易(12850)
- 制(12415)
- 产业(12405)
- 环境(11659)
- 划(10740)
- 务(10565)
- 财务(10501)
- 财务管理(10483)
- 教育(10275)
- 机构
- 大学(276437)
- 学院(273315)
- 管理(112460)
- 济(104353)
- 经济(102068)
- 理学(98393)
- 理学院(97290)
- 管理学(95563)
- 管理学院(95080)
- 研究(89961)
- 中国(63496)
- 京(59162)
- 科学(58606)
- 所(45145)
- 财(45095)
- 农(44153)
- 业大(42491)
- 研究所(41740)
- 中心(39911)
- 江(38691)
- 范(37607)
- 财经(37351)
- 师范(37253)
- 北京(37083)
- 农业(34791)
- 经(33937)
- 院(32678)
- 州(31814)
- 师范大学(30293)
- 经济学(30171)
- 基金
- 项目(193734)
- 科学(152781)
- 研究(140847)
- 基金(140643)
- 家(122787)
- 国家(121822)
- 科学基金(104747)
- 社会(87451)
- 社会科(82775)
- 社会科学(82754)
- 省(75904)
- 基金项目(75780)
- 自然(69554)
- 自然科(67925)
- 自然科学(67908)
- 自然科学基金(66686)
- 划(64150)
- 教育(63963)
- 资助(57533)
- 编号(57378)
- 成果(46508)
- 重点(43056)
- 部(42243)
- 发(41391)
- 创(40683)
- 课题(39174)
- 创新(37853)
- 科研(36954)
- 教育部(35976)
- 大学(35627)
- 期刊
- 济(112275)
- 经济(112275)
- 研究(76761)
- 中国(46941)
- 学报(45147)
- 科学(42011)
- 管理(40278)
- 农(39962)
- 大学(33551)
- 财(31405)
- 学学(31398)
- 教育(30265)
- 农业(28374)
- 技术(23003)
- 业经(19617)
- 融(18136)
- 金融(18136)
- 图书(17258)
- 财经(17163)
- 经济研究(17121)
- 问题(14888)
- 经(14606)
- 科技(14600)
- 业(13959)
- 理论(13895)
- 技术经济(13494)
- 实践(12946)
- 践(12946)
- 版(12862)
- 现代(12710)
共检索到3819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丹宁 唐晓华
产业网络是一种新型的组织协调方式,是产业组织理论的创新。本文在网络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从主体、行为、资源三个网络要素出发,构建了产业网络的组织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本文选取"嵌入式"、"浮游式"、"主导式"、"群居式"、"竞争式"、"合作式"、"紧密式"和"开放式"八个标准对产业网络进行分类。同时,本文还研究和探讨了产业网络分类体系的动态性问题,提出了"游离态"和"稳定态"的概念,并进一步分析了产业网络分类体系的动态转化路径。
关键词:
产业网络 分类体系 动态性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春芳 石晓华
介绍了目前国内网络信息的特点及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现状 ,分析了传统文献揭示方式———线性方式的缺陷 ,提出了建立网络信息分类体系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
网络信息 分类组织 信息管理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左少凝 柳晓春
网络信息的特点和网络用户查询、利用网络信息资源不方便、低效率的现实状况 ,使人们再度重视传统分类法组织信息的优势和功能。而传统分类法本身的局限性 ,有望通过计算机、超文本等技术的改造得以减弱或消除。研究者的理论论述和应用设计表明 ,传统分类法在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与揭示中大有用武之地。
关键词:
因特网 信息资源 分类法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余义芳
在网络信息分类组织研究中存在着诸多选择和适度两大问题 ,前者如是选用《中图法》 ,还是重起炉灶 ?后者如一级类目及其层次如何设置和展开才算适度 ?这些问题都是网络信息分类组织研究中需要重视的前沿课题
关键词:
网络信息 分类组织 研究 课题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勇军 黄柏青
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是知识化、信息化和全球化的结果,被赋予了许多新的使命,它具有高固定成本投入与低再生产与复制成本、需求的不确定性等经济与政治属性。围绕"创意→投入→生产→销售→最终消费者购买"这一基本产业链过程,逐渐形成了一个融合市场、科层和网络治理机制的组织网络。这一网络围绕文化产业链、生态和政治与地理空间的展开会有更为具体的网络形态,并形成多级网络构成。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 组织网络 治理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强自力
网络分类目录提供浏览方式的信息查询途径,具有直观、信息质量高等优点。网络分类目录采用的分类法有主题分类法、学科分类法、分面组配法和体系分类法。体系分类法包括杜威十进制法、国际十进制法、国会图书馆分类法和中图法。
关键词:
网络分类目录,分类法,搜索引擎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刘延章
《中图法》不适于组织网络信息 ,应建立全国统一的网络信息分类法。编制网络信息分类法应摒弃以科学分类为依据的原则 ,必须把实用性和易用性放在首位。只有自然语言同人工语言相结合 ,才能编制出高质量的网络信息分类法。参考文献 35。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Stephen P.Borgatti Pacey C.Foster 任博华 董春艳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综述并分析了组织研究中新兴的网络范式。首先,我们围绕着现有的研究领域组织文献,对近期研究成果进行了常规的综述。然后,我们对这些研究进行分析,建立了一组区别网络研究的维度,包括因果关系的方向、分析的层次、解释目标和解释机制。在此基础上,我们用后两个维度建立了一个2×2的表格,把网络结果研究交叉分类成4个典型:结构性社会资本,资源的社会可得性,蔓延和环境塑造。我们注意到,与网络领域的传统研究相比,越来越多的研究更关注于对主体的理解。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兰文巧
按照网络内成员联系的紧密程度,产业集群可分为紧密型产业网络组织、松散型产业网络组织两种类型。本文通过对辽宁镁质材料产业集群、浏阳花炮中小企业集群等7个产业集群的网络联系程度、GEM模型、创新能力、产品、形象、集群规模、效益竞争力等数据进行算术平均修正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紧密型产业网络组织较之松散型产业网络组织的产业集群竞争力更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产业网络组织的集群竞争力提升的相关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思洁
随着竞争的全球化,很多企业开始着力打造自己的产业网络,希望通过良好的产业网络增强自己的竞争力。然而产业网络结构作为静态的结构结果并不能对企业的竞争力产生直接影响,而是首先应该通过网络结构助力打造整个产业整体的组织能力,从而才能动态的适应环境的变化要求。基于此,文章从产业网络密集度、产业网络异质性以及产业网络中心性三个维度对产业网络结构与产业组织能力关系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产业网络 产业网络结构 产业组织能力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思洁
随着竞争的全球化,很多企业开始着力打造自己的产业网络,希望通过良好的产业网络增强自己的竞争力。然而产业网络结构作为静态的结构结果并不能对企业的竞争力产生直接影响,而是首先应该通过网络结构助力打造整个产业整体的组织能力,从而才能动态的适应环境的变化要求。基于此,文章从产业网络密集度、产业网络异质性以及产业网络中心性三个维度对产业网络结构与产业组织能力关系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产业网络 产业网络结构 产业组织能力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柯颖 王述英
从产业组织的角度看,企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必然导致企业内部及企业之间合作方式及水平的相应变化,进而引起产业组织形态的演进。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模块化技术在产品设计、研发、生产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以及大量面向外部契约供应商的外包子系统的出现,使模块化生产网络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新兴的产业组织形态,并由此产生了较传统市场明显相异的产业组织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