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93)
- 2023(12310)
- 2022(10768)
- 2021(9922)
- 2020(8384)
- 2019(19162)
- 2018(19200)
- 2017(37429)
- 2016(19945)
- 2015(22572)
- 2014(22663)
- 2013(22669)
- 2012(20833)
- 2011(19065)
- 2010(19115)
- 2009(17540)
- 2008(16870)
- 2007(14665)
- 2006(13046)
- 2005(11484)
- 学科
- 济(104820)
- 经济(104734)
- 管理(57380)
- 业(52853)
- 企(44385)
- 企业(44385)
- 方法(41245)
- 数学(35709)
- 数学方法(35362)
- 地方(24363)
- 中国(21764)
- 农(21592)
- 业经(21522)
- 学(20598)
- 财(18127)
- 地方经济(15628)
- 农业(14623)
- 和(14530)
- 产业(14434)
- 制(14428)
- 理论(14375)
- 贸(14302)
- 贸易(14295)
- 环境(14119)
- 易(13758)
- 技术(13560)
- 融(11742)
- 金融(11740)
- 划(11630)
- 银(11373)
- 机构
- 大学(295743)
- 学院(293571)
- 济(126996)
- 经济(124455)
- 管理(119247)
- 理学(103668)
- 理学院(102521)
- 管理学(100753)
- 研究(100273)
- 管理学院(100227)
- 中国(71978)
- 京(62703)
- 科学(61161)
- 财(53353)
- 所(49864)
- 研究所(45523)
- 中心(44309)
- 财经(43657)
- 农(42303)
- 业大(41820)
- 江(41613)
- 北京(39922)
- 经(39537)
- 经济学(38642)
- 范(38382)
- 师范(38083)
- 院(36413)
- 经济学院(34562)
- 州(33970)
- 农业(32880)
- 基金
- 项目(201111)
- 科学(158782)
- 研究(147827)
- 基金(146530)
- 家(126655)
- 国家(125692)
- 科学基金(108596)
- 社会(94428)
- 社会科(89571)
- 社会科学(89547)
- 基金项目(78007)
- 省(77930)
- 自然(69905)
- 自然科(68201)
- 自然科学(68191)
- 自然科学基金(66946)
- 教育(66214)
- 划(65043)
- 资助(60719)
- 编号(59437)
- 成果(47784)
- 重点(44343)
- 部(44124)
- 发(43986)
- 创(41519)
- 课题(40574)
- 国家社会(38798)
- 创新(38715)
- 教育部(38132)
- 科研(37880)
- 期刊
- 济(143288)
- 经济(143288)
- 研究(89124)
- 中国(50756)
- 管理(44615)
- 学报(43321)
- 科学(41380)
- 财(38118)
- 农(38001)
- 大学(32903)
- 学学(30980)
- 教育(28332)
- 农业(26849)
- 技术(26065)
- 经济研究(23691)
- 业经(22069)
- 融(21910)
- 金融(21910)
- 财经(21538)
- 经(18546)
- 问题(18206)
- 技术经济(16663)
- 图书(16122)
- 理论(14829)
- 科技(14280)
- 统计(14079)
- 现代(13791)
- 商业(13479)
- 实践(13342)
- 践(13342)
共检索到4268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卫江 温家洪 李仙德
开展产业网络灾害经济损失评估研究,是理解产业网络脆弱性和潜在风险,科学指导灾前风险防范及灾后恢复重建决策的关键环节。本文从产业网络中灾害扩散的角度,对其造成的经济损失类型及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梳理。结果表明,产业物理损失方面,主要通过建立灾害强度参数与厂房建筑、生产设备及存货等物理损失程度间的脆弱性曲线进行评估。受灾产业中断损失方面,应关注其组合投入要素物理受损情景下的生产能力损失程度(PCLR)。产业网络灾害波及损失方面,主要存在微观“企业供应链网络”和宏观“产业链网络”二种研究尺度。其中,前者以微观企业
关键词:
产业网络 灾害 直接损失 间接损失 进展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吴吉东 李宁 温玉婷 胡爱军 崔维佳 张鹏
灾害的损失受灾前经济发展水平、灾种差异、灾后恢复重建策略、灾害管理水平和灾害保险体系完善程度等复杂因素的影响,加上基础数据精度、获取难度和校验的不确定性,目前还没有有效的灾害间接经济损失评估方法。而已有间接经济损失评估方法存在不足:首先,评估对灾害间接经济损失的构成、时空维界定模糊;其次,评估模型假设太多往往偏离灾后实际经济状况;最后,模型对灾害扰动的动态影响机制考虑不足,往往忽视灾后经济系统的弹性和部门生产容量的动态变化特征。因此,在进行灾害损失评估时应注意灾害对经济影响的动态机理,结合不同灾害类型对经济影响的特点和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合理设置相关参数,使模型更切合实际,从而更合理有效的评估灾害造成的间接损失。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宁 张正涛 陈曦 冯介玲
本文就当前国内外对灾害经济损失的认识、损失评估在灾害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评估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论证了灾害损失评估研究的重要性,区分了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的差异,阐述了间接损失评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的评估同等重要、通过合理的评估方法得到的直接和间接损失的评估结果既是防灾减灾的迫切需求,也有利于提高防灾减损的管理水平。灾害学与经济学相结合是有效改进评估方法并提高灾害经济损失评估水平的有效途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丽坤 陈培林
突发性重大灾害发生后对经济的危害和影响是多角度、多层面的,如何根据其经济危害性质实现不完全信息下的科学评价成为关键问题。文章从重大灾害经济损失构成与计量方法出发,综合运用统计理论、模糊数学、熵权TOPSIS方法,建立一套重大灾害经济损失评价指标体系及相应的评估方法技术,提出基于综合性经济损失指数的重大灾害分类分级模型,构建了重大灾害经济损失评估理论体系;并通过实例计算对方法的结果进行验证。
关键词:
熵 分级模型 可靠性验证 损失评估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宁 张正涛 陈曦 冯介玲
本文就当前国内外对灾害经济损失的认识、损失评估在灾害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评估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论证了灾害损失评估研究的重要性,区分了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的差异,阐述了间接损失评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的评估同等重要、通过合理的评估方法得到的直接和间接损失的评估结果既是防灾减灾的迫切需求,也有利于提高防灾减损的管理水平。灾害学与经济学相结合是有效改进评估方法并提高灾害经济损失评估水平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玉 宁大同 V.Smil
荒漠化灾害是自然过程与社会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本文在分析中国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与人为原因的基础上,运用货币估值技术,将荒漠化造成的各种损失进行定量或半定量估算,最后得出中国每年荒漠化灾害损失达541亿元,并指出人口剧增是造成荒漠化灾害的第一性压力,人为的不适当活动则是造成土地退化的直接原因。
关键词:
荒漠化 土地退化 货币估值 经济损失评估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希林 赵源
泥石流是地貌灾害的一种主要类型,泥石流灾害损失目前还无法准确统计,其一是因为对灾害损失的统计还没有分灾种细化,往往是按大类例如地质灾害甚至是按总类自然灾害来统计;其二是因为灾害损失统计也即灾情定量评估本身还存在一些科学技术问题尚未解决。灾害损失中的直接经济损失评估只是技术问题,而间接经济损失评估不仅涉及到技术问题,更重要的是尚有一些科学问题仍未解决。因此,目前还没有一种普遍认同的灾害间接经济损失评估方法。本文提出了两种方法,调查分析法:理论上可行,操作上困难,实际上只是一种设计方案;比例系数法:操作上可行,经验成分多,仍然是一种比较粗略的方法。就目前灾害研究水平和防灾减灾实际需要来考虑,比例系数法仍不失为一种有实用价值的灾害间接经济损失的评估方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婷婷 张洪军 马忠玉
生物入侵是生物多样性减少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同时还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包括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外来入侵物种造成经济损失评估的研究有助于相关政策的制定以及社会对生物入侵问题的认识与关注。从应用角度考虑,目前国内外对生物入侵造成经济损失的评估分为两类:一类是影响评估,即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丧失的评估;另一类是政策决策评估,即入侵物种防治的经济分析。文章对国内外生物入侵产生的经济影响、经济损失评估内容及方法、研究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未来研究趋势进行综述和展望,以期为该领域更深入的研究建立理论参考基础。
关键词:
生物入侵 经济损失评估 综述与展望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严立冬
农村灾害损失的经济评估研究严立冬农村灾害是指发生在农村区域内给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及农村居民人身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和损害的一种自然社会现象。任何农村灾害的发生都具有一定的后果,而每一种具体的农村灾害事件的后果如何,严重性怎样,损失多大,都牵涉到农村灾害...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鹏 李宁 吴吉东 刘雪琴 解伟
重大自然灾害的恢复重建的时间长短与灾害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大小直接相关,因而影响灾害造成的总损失。因此评估灾害的间接经济损失是灾后制定减灾政策的重要内容。投入产出模型是灾害经济影响评估应用最为广泛的模型,基于区域投入产出模型,结合湖南省经济状况和救灾政策,以月为时间间隔,模拟了1998年湖南省经济在洪涝灾害后的恢复情况,并用建筑业灾后恢复数据进行了比较验证。模拟结果表明在洪涝灾害中湖南省的间接经济损失为178.46亿元,占直接经济损失的39%。不同部门灾后恢复模拟结果有利于制定减灾战略、优化救灾和重建资源的分配,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对经济系统的冲击。尽管该模拟结果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结果表明投入...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苏鑫 邵薇薇 刘家宏 蒋云钟 邵蕊 王开博
洪涝灾害损失评估是进行洪涝灾害管理的重要手段,对于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鉴于当前研究存在多以静态评估为主、缺少高分辨率的国民生产总值(GDP)空间分布数据、产业关联损失评估对象较为单一等问题,该文模拟了设计暴雨情景下的城市洪涝过程,基于土地利用数据、兴趣点数据(POI)和随机森林回归模型得到了高分辨率的GDP空间分布数据。在Python环境下利用Arcpy库将城市洪涝演进过程与社会经济数据进行空间拓扑叠加,获取了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的发展过程,再利用投入产出模型量化了由于产业间关联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以位于广东省中山市和珠海市交界处的前山河流域为研究区,对50a一遇设计暴雨情景下洪涝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进行了动态评估,并量化了相应的产业关联经济损失。结果表明:洪涝灾害经济损失在不同行业的发展规律存在差异,积水量与积水深度最大的时刻并不一定是经济损失最大的时刻,间接经济损失在洪涝灾害损失中所占比例约为47%,部分行业间接经济损失甚至超过了直接经济损失,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该研究可以丰富洪涝灾害损失评估方法,为防灾减灾的决策部署和灾后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技术支持。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姜玲 邱志德
对城市洪涝灾害的间接经济损失进行界定,认为城市洪涝灾害的间接经济损失主要是由产业关联损失与资源关联损失所构成。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存量-流量机理、产业关联机理和空间维度传导机理分析城市洪涝灾害的间接经济损失机理。基于间接经济损失机理,分别提出直接与间接经济损失关联分析、城市产业部门关联分析和资源关联分析的间接经济损失评估方法。最后,利用城市产业部门关联分析的间接经济损失评估方法,以北京7·21暴雨洪涝灾害进行实证研究,得出在7·21暴雨洪涝灾害中,农业部门的间接经济损失为直接经济损失的2.43倍。
关键词:
洪涝灾害 间接经济损失 评估分析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江天久 李支薇 江涛 吴锋 佟蒙蒙
以广东省珠海市2009年10—11月双胞旋沟藻赤潮期的现场调查数据为基础,研究了赤潮灾害发生期近岸捕捞及旅游观光业直接经济损失的构成,并依据在该海域从事生产活动船只吨位的大小及经营的方式,分别构建了赤潮灾害对近岸捕捞及观光旅游业直接经济损失的评估模式。评估结果显示,这次赤潮造成以近岸捕捞为主的小型船只直接经济损失约为54万元,以旅游观光兼捕捞的中型船只直接经济损失约101万元,以捕捞为主的大型船只直接经济损失约61万元,上述经济损失合计约216万元。本文建立的评估方法填补了我国在有害赤潮对近岸捕捞及观光旅游业直接灾害经济损失精确评估的空白,对近海其它海洋灾害经济损失的评估也具有参考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谷莘 常相全 韩静轩
对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和破坏程度的评价和测度是进行地震应急和灾后重建决策的重要依据。文章首先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选择出地震灾害经济损失的评价指标;然后建立了基于神经网络的地震灾害经济损失评价模型并以收集的数据对网络进行了训练;最后应用训练好的网络对地震灾害经济损失进行了预测,并与回归分析的结果进行了比较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模型有较好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
地震灾害 神经网络 经济损失 评价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尹卫霞 余瀚 崔淑娟 王静爱
在气候变化与城市化背景下,暴雨洪水灾害损失风险加剧,给人口生命安全带来极大威胁,评估暴雨洪水灾害的人口损失成为灾害风险研究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基于灾害系统理论,归纳了基于"致灾因子(H)—承灾体(V)—孕灾环境(E)—人口损失(D)"的暴雨洪水灾害人口损失评估的概念框架;基于现有国内外典型研究,梳理了相应的指标体系和研究方法,以"影响指标—损失指标—分析方法"多维图显示,认为"综合影响因素—人口损失"关系分析是评估暴雨洪水灾害人口损失的核心。目前人口损失的评估方法依据其考虑的要素可划分为:基于"H-D"关系的脆弱性曲线法、基于"H-V-E-D"关系的多要素综合法和刻画过程的灾害系统模拟法等。着重从数据可获取性和方法有效性两方面进行综述,认为单一方法不能满足人口损失风险评估的需求,因此从灾害系统角度出发,从单一要素向多要素综合发展、从指标统计分析向过程动态模拟发展、从单一方法向综合集成方法发展是人口损失及风险定量评估的发展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