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77)
- 2023(15591)
- 2022(12936)
- 2021(12112)
- 2020(10118)
- 2019(23252)
- 2018(22967)
- 2017(44755)
- 2016(24343)
- 2015(27484)
- 2014(27620)
- 2013(27161)
- 2012(25002)
- 2011(22119)
- 2010(22623)
- 2009(21188)
- 2008(20174)
- 2007(18070)
- 2006(16077)
- 2005(14618)
- 学科
- 济(98869)
- 经济(98755)
- 管理(69674)
- 业(69231)
- 企(58168)
- 企业(58168)
- 方法(41738)
- 数学(35347)
- 数学方法(34847)
- 中国(33035)
- 融(28109)
- 金融(28108)
- 农(27496)
- 银(27007)
- 银行(26963)
- 财(26392)
- 行(25920)
- 业经(24821)
- 地方(23118)
- 制(22494)
- 学(21537)
- 农业(18457)
- 理论(17787)
- 务(17544)
- 财务(17460)
- 财务管理(17420)
- 贸(17333)
- 贸易(17318)
- 易(16802)
- 企业财务(16616)
- 机构
- 大学(344477)
- 学院(343363)
- 济(136988)
- 管理(133865)
- 经济(133833)
- 研究(115908)
- 理学(114878)
- 理学院(113611)
- 管理学(111515)
- 管理学院(110927)
- 中国(92251)
- 京(74405)
- 科学(71543)
- 财(63939)
- 所(58480)
- 农(54789)
- 中心(54074)
- 研究所(52945)
- 江(51292)
- 财经(50885)
- 业大(49985)
- 北京(47520)
- 经(45965)
- 范(45865)
- 师范(45412)
- 农业(42622)
- 州(42535)
- 院(42034)
- 经济学(41408)
- 财经大学(37718)
- 基金
- 项目(229150)
- 科学(179568)
- 研究(169373)
- 基金(164926)
- 家(142829)
- 国家(141597)
- 科学基金(121535)
- 社会(105839)
- 社会科(100317)
- 社会科学(100289)
- 省(89956)
- 基金项目(87386)
- 自然(78007)
- 教育(76884)
- 自然科(76195)
- 自然科学(76180)
- 划(74945)
- 自然科学基金(74815)
- 编号(69652)
- 资助(68197)
- 成果(57455)
- 重点(51273)
- 部(49770)
- 发(49707)
- 课题(48125)
- 创(47411)
- 创新(44196)
- 科研(43304)
- 项目编号(43222)
- 国家社会(43079)
- 期刊
- 济(153974)
- 经济(153974)
- 研究(105067)
- 中国(67310)
- 学报(54131)
- 农(51040)
- 管理(50279)
- 科学(49575)
- 财(48857)
- 融(43426)
- 金融(43426)
- 大学(41279)
- 教育(39614)
- 学学(38630)
- 农业(34527)
- 技术(29481)
- 业经(25423)
- 财经(25227)
- 经济研究(23974)
- 经(21674)
- 问题(20596)
- 图书(18789)
- 理论(17902)
- 业(17095)
- 技术经济(16568)
- 科技(16278)
- 实践(16252)
- 践(16252)
- 现代(16007)
- 版(15722)
共检索到5181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赵丙奇 陈慧芳
本文分析了金融对产业结构高度化的作用,提出了我国应通过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发挥间接金融和直接金融的各自优势,来促进产业结构高度化。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孔凡超 林春艳 孟祥艳
以1997~2014年中国31个省份为研究样本,采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Kernel密度估计以及空间马尔科夫链方法,研究中国产业结构高度化的空间差距及其分布动态演进。研究表明:中国产业结构高度化空间分布的总体差距、地区内差距和地区间差距均呈缩小趋势,空间差距的主导因素具有阶段性变化特征;中国产业结构高度化水平在样本考察期内不断提升,但分布不均衡现象显著;空间马尔科夫转移概率与邻域空间滞后类型显著相关,产业结构高度化的"俱乐部趋同"现象明显,"溢出效应"高于"短板效应",各地区空间转移表现出差异化演变趋势。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孔凡超 林春艳 孟祥艳
以19972014年中国31个省份为研究样本,采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Kernel密度估计以及空间马尔科夫链方法,研究中国产业结构高度化的空间差距及其分布动态演进。研究表明:中国产业结构高度化空间分布的总体差距、地区内差距和地区间差距均呈缩小趋势,空间差距的主导因素具有阶段性变化特征;中国产业结构高度化水平在样本考察期内不断提升,但分布不均衡现象显著;空间马尔科夫转移概率与邻域空间滞后类型显著相关,产业结构高度化的"俱乐部趋同"现象明显,"溢出效应"高于"短板效应",各地区空间转移表现出差异化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名远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用经济新常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高度化的战略选择。本文通过D函数指标,测度出1952—2016年中国产业结构高度化演变情况并进行了区域和国别比较,借助多元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影响中国产业结构高度化的需求侧和供给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产业结构高度化面临许多结构性问题,产业结构高度化还处于低级发展阶段且落后于高收入水平国家,供给侧因素比需求侧因素对产业结构高度化影响更为显著。在此基础上,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层面提出了加快推进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路径选择。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月友 凌永辉 徐从才
本文研究"苏南模式"在不断创新、发展、演进过程中的所有制结构变迁对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影响。研究表明:(1)改革开放以来苏南所有制结构变迁对提升该地区产业结构高度化水平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2)与苏南所有制结构变迁的三个历史阶段相对应,所有制结构对产业结构高度化的促进作用在时序上呈现出显著的阶梯形递增趋势;(3)集体经济在乡镇企业民营化改制后并未消失,而是创新性地发展为农村新集体经济,在新阶段推进产业结构高度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认为所有制结构协同发展促进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基本逻辑在于产权特征差异,当所有制结构趋于协同时,基于产权特征差异的产业定位恰好能够发挥优势互补作用。
关键词:
“苏南模式” 所有制结构 产业结构高度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有川 孙博 尹宏玲
以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途径——产业结构高度化为切入点,在分析产业结构高度化实现的两种方式,即产业结构横向高级化和产业结构纵向高级化的基础上,仅以空间经济为视角,运用阿隆索(W.Alonso)的竞标地租理论,分析了产业结构横向高级化、产业结构纵向高级化分别对城市工业和服务提供空间的影响,指出了城市生产性空间布局的演变有其内在规律性,以及违背产业发展规律而强行重组城市空间的危害性。只有根据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实现方式并结合产业类型,有针对性地提供发展空间才有助于社会经济发展。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周璇 陶长琪
本文创新性地提出技术融合式创新的概念,并构建前向知识溢出和后向知识溢出角度的垂直式知识溢出空间权重矩阵和两区制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探究技术融合式创新对产业结构高度化的驱动机理和空间效应。结果显示:技术融合式创新具有区域集聚性特征;本区域内技术融合式创新的外部性能显著驱动周边区域的产业结构高度化;省域(除西藏之外的我国30个省份)高技术产业对中低技术产业存在显著的垂直式知识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还表明,省域高技术产业主要通过技术溢出的形式向邻近区域的中低技术产业发生后向知识溢出,促进邻近区域中低技术产业的产业结构高度化;省域中低技术产业主要通过模仿创新的形式吸取邻近区域高技术产业的前向知识溢出外部性,促进中低技术产业的产业结构高度化;制度质量、外贸依存度、R&D人员投入和金融发展度正向作用于技术融合式创新,进而促进产业结构高度化。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桤伦
对外贸易竞争力是构成一国经济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对1990年代以来我国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变动情况进行实证分析并指出现实差距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比较优势为基础、实行顺市场型的贸易和产业政策,以产业内升级为导向、不断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技术含量和以融入跨国公司国际生产分工体系与价值链网络为路径、切实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等建议措施。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辉
国家的经济增长不仅来源于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也来源于产业升级的结构效应。本文旨在分析我国产业结构高度化进程中的产业演进机制,并探讨加速工业化进程的增长路径。通过对我国产业结构高度分析,明确我国当前仍处于工业化加速阶段,第二产业主导性仍非常强。我们从投入产出的角度分析1978-2014年支撑我国产业结构高度化进程的产业演进机制并对各阶段的主导产业进行分析,还模拟了各阶段产业间要素流动机制(结构效应)。结果发现:我国经济增长的驱动力主要来自于第二产业内部的资本要素流动,并且第二产业部门间的要素流动处于相对封闭阶段,尚未对第三产业形成充分带动。我国经济增长路径上可以优先考虑创新经济来加速工业化进程,方...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翔
本文从商贸流通业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两个角度,系统地研究了商贸流通业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一方面,商贸流通业能通过直接、间接就业效应促进农业农村劳动力不断非农化,从而使产业结构不断趋于合理化;另一方面,商贸流通业增长能有效提升整体产业规模,且商贸流通业结构升级能有效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进一步高度化。
关键词:
商贸流通业 产业结构 合理化 高度化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石琳
资源型城市转型在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中扮演重要角色。从产业结构高度化和资源类产业的投入产出关系两个维度,对东北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产业结构升级问题进行评估和分析,研究发现:东北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高度发展相对滞后,大部分仍处于工业化加速阶段,产业结构转型面临经济增速放缓和产业结构高度发展不充分的双重挑战。东北资源类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推动作用低于全国水平,在国民经济中仍然发挥关键作用,但配置效率不高,从而加剧了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困难。从分省情况看,辽宁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高度较高,但资源型产业的行业间作用较大,转型压力总体较小;吉林对资源型产业的依赖较小,产业结构高度次之,转型面临一定压力;黑龙江产业结构高度较低,对资源型产业的依赖程度大,转型压力最为艰巨。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转型 产业结构高度化 东北地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磊 徐涛
产业结构的演变是一个不断从低级向高级转变的过程。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判别可以通过比较两个产业结构系统的相似程度,主要有两种方法:相似判别法和距离判别法。基于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国际比较,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国与发达国家在产业结构水平上的差距,通过分析美国、日本产业结构演变过程的特点,对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
产业结构 高度化判别 比较研究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向华丽 张友业
基于2014年中国流动人口监测数据及与之相对应的214个地级市的统计数据,采用多层线性模型方法,分析了城市产业结构高度化对流动人口收入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产业结构高度化水平的提升,流动人口的平均收入水平呈倒U型增长;产业结构高度化水平每提升1个单位,性别和户籍收入差异将分别缩小3%和增加2. 5%,教育收入回报率将增加0. 4%。为此,应为流动人口提供适当的职业培训,使其获得产业结构升级所需要的劳动技能;加快推进流动人口的"就地城镇化"和"就地市民化"进程;为流动人口增收提供更加健全的制度环境。
关键词:
城市产业结构高度化 流动人口 收入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黄湘燕 锁箭
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的演进无疑构成其经济发展和起飞的基本内容。产业结构演进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各产业之间在发展规模上量的比例关系,即结构均衡协调;二是指各产业间的联系方式或关联形式,构成产业结构质的方面,即产业结构达到自身高度化或发展的高级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