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05)
- 2023(8755)
- 2022(7788)
- 2021(7156)
- 2020(6439)
- 2019(15071)
- 2018(14840)
- 2017(29612)
- 2016(16426)
- 2015(18641)
- 2014(18704)
- 2013(18925)
- 2012(18026)
- 2011(16214)
- 2010(16182)
- 2009(14922)
- 2008(15025)
- 2007(13661)
- 2006(11631)
- 2005(10228)
- 学科
- 济(73040)
- 经济(72978)
- 业(43127)
- 管理(41132)
- 企(33607)
- 企业(33607)
- 方法(32644)
- 数学(28693)
- 数学方法(28421)
- 农(21771)
- 地方(19506)
- 财(16692)
- 中国(16490)
- 学(16069)
- 业经(15833)
- 农业(14541)
- 制(12922)
- 贸(12486)
- 贸易(12482)
- 易(12022)
- 技术(11005)
- 产业(10759)
- 和(10684)
- 理论(10057)
- 地方经济(9955)
- 务(9929)
- 财务(9908)
- 财务管理(9880)
- 环境(9836)
- 融(9411)
- 机构
- 学院(235407)
- 大学(235393)
- 济(97477)
- 经济(95345)
- 管理(89191)
- 研究(81324)
- 理学(76937)
- 理学院(75998)
- 管理学(74712)
- 管理学院(74267)
- 中国(59457)
- 科学(51962)
- 京(50719)
- 农(44577)
- 财(42380)
- 所(42199)
- 业大(38832)
- 研究所(38623)
- 中心(37965)
- 江(37188)
- 农业(34851)
- 财经(33868)
- 范(32310)
- 师范(31954)
- 北京(31933)
- 经(30429)
- 经济学(29846)
- 院(29779)
- 州(29232)
- 经济学院(27269)
- 基金
- 项目(158908)
- 科学(123435)
- 研究(115857)
- 基金(112153)
- 家(98208)
- 国家(97387)
- 科学基金(81954)
- 社会(71039)
- 社会科(67272)
- 社会科学(67251)
- 省(65485)
- 基金项目(60837)
- 划(53880)
- 自然(53209)
- 教育(52704)
- 自然科(51829)
- 自然科学(51815)
- 自然科学基金(50894)
- 编号(47605)
- 资助(45871)
- 成果(38101)
- 发(36454)
- 重点(36294)
- 部(34827)
- 课题(33437)
- 创(33060)
- 创新(30933)
- 科研(30776)
- 计划(29730)
- 大学(29226)
- 期刊
- 济(107837)
- 经济(107837)
- 研究(66738)
- 中国(43901)
- 农(39314)
- 学报(38959)
- 科学(35802)
- 财(33318)
- 管理(29080)
- 大学(28986)
- 学学(27259)
- 农业(26343)
- 教育(23824)
- 技术(20662)
- 业经(19331)
- 融(18613)
- 金融(18613)
- 经济研究(16464)
- 财经(16291)
- 问题(15733)
- 业(14583)
- 经(14136)
- 技术经济(12494)
- 资源(11989)
- 版(11793)
- 科技(11780)
- 统计(11240)
- 商业(11097)
- 林业(10937)
- 图书(10905)
共检索到3439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晓 张建平
产业结构转换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演变的基础过程,这是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构建反映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的指标体系,应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吉林省各地区现有产业结构的水平和特点进行实证研究具有一定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建议在制定产业政策和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时要充分考虑地区间要素禀赋和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的差异,以实现经济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保障产业结构调整高效运行。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玉玲 杨九铃
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产业结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经济总量增长从主要由第一、二产业带动转为主要由第二、第三产业带动,进入“高服务化”阶段。但是与广东省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产业结构调整已成为吉林省经济适度、持续、稳定发展所面临的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要实现吉林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就必须对产业结构进行有效地调整。
关键词:
产业结构 调整 对策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赵新宇 郭欣
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县域经济快速发展,逐渐成为推动本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以农村工业化为主要方式的县域经济发展也导致了县域产业结构的巨大变化。作为一种较小尺度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有别于城市,以及更大范围的区域经济,因此其产业结构变化具有独特的规律。以吉林省县域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际数据,具体分析县域经济发展中各产业所发挥的作用,并揭示其产业结构演化的特点,有利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进而成为推动吉林省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关键词:
县域经济 吉林省 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李延敏 刘德颖
产业结构是税源结构的基础,它决定了税收收入的规模,优化税源结构主要应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来实现,税收也可以通过调整收入规模,以优化的税源结构支持和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针对吉林省第三产业的发展,利用主成分分析及因子分析法研究吉林省产业结构与税收收入的关系表明:吉林省应加快以金融、服务等行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的发展;通过所得税优惠,鼓励第三产业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尹义坤 雷庆勇 李思
本文拟对吉林省玉米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首先从发展现状入手分析,针对玉米产业结构调整是否需要调整、调整依据和主导部门选择问题,从理论与实证双重角度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为:吉林省需要进行玉米产业结构调整,而且该产业主导部门应该选择饲养业。
关键词:
吉林省 玉米产业结构调整 主导产业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娜
本文主要从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互动以及产业结构的内部协调角度来考察吉林省就业问题。根据1997-2004年统计数据,分别对吉林省三次产业产值比重与就业比重、三次产业就业吸纳弹性、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要优化三次产业结构及其内部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大力发展就业吸纳弹性大的行业,以解决吉林省的就业问题。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刘玉玲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吉林省产业结构有了很大改善,地区经济总量增长从主要由第一、二产业带动转为主要由第二、三产业带动,进入“高服务”阶段。但是与沿海经济发达省份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产业结构调整已成为吉林省经济适度、持续、稳定发展所面临的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特点 对策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李秀霞 徐龙 江恩赐
以四平市区为研究区域,2002—2010年数据为基础,利用偏离-份额分析模型,测算了四平市产业结构与土地利用结构的效益,通过比较分析和灰色关联度模型探讨了两者的关系。结果表明:四平市产业结构与土地利用结构出现"错位",今后应根据产业结构演变规律优化产业结构,并从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角度,运用地价杠杆及政策引导产业选址,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李晓英 李蕾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经济持续增长的核心要素。由于新旧动能尚未理顺,吉林省产业结构仍未得到合理调整,经济长期中低速发展,整体经济出现了明显下滑。在此背景下,如何发挥有限的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合理分配好财政资金,抓住创新驱动发展机遇,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努力建成特色新兴产业集群,形成一批具有持续竞争力和支撑力的产业体系,对于未来吉林省产业结构优化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构建产业结构优化指数,运用因子分析方法,找出哪些财政支出方向对产业结构优化指数影响较大,可以明确财政投入方向,进而有针对性地采取促进吉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财政对策。
关键词:
财政支出 产业结构 吉林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兴汉
一 吉林省位于东北区中部、世界上最肥沃的黑土地带南缘、松辽大平原之上。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日平均气温>10℃的积温为2800℃~3000℃;全年降水量400~700毫米,雨热同季。这种气候条件与美国玉米带的依阿华州相似,非常适宜玉米、大豆、水稻的生长。平原面积,耕地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60%左右。人均占有粮食居全国之首,是我国生产粮食的主要基地,是大豆、甜菜、向日葵集中产区之一。1983年全国选择了六十个商品粮基地县,其中吉林省占6个(榆树、农安、德惠、怀德、梨树、扶余)。现已初步建成了农业技术推广、良种繁育、小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向群 杜娟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董本云 李海峰 许春燕
本文根据历年GDP值及三次产业结构的具体数据,建立了经济增长率与三次产业贡献率的关系模型,实证分析了吉林省产业结构转变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为促进我省经济发展、帮助政府制定宏观政策寻找新的思路。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春山
产业结构问题是我国当前亟须解决的重大问题,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我国经济均衡增长的关键。基于此,本论文在对产业结构演变规律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形成产业结构动态优化模型体系,运用于吉林省的实证研究,为吉林省产业结构动态优化提供政策参考。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动态优化 需求导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冲 刘鹏飞 孙磊
文章通过构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借助灰色关联分析法和CRITIC法并基于科技创新基础条件等五个维度对吉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科技经费支出和研究与发展(R&D)项目当年投入人员是高校科技创新的两个重要基础条件,持续增加R&D成果应用及科技服务项目经费投入可有效优化资源配置,改善科技创新基础条件。同时,通过增加R&D成果应用及科技服务项目投入、提升专利成果转化运用效益和增加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人员等方式,实现高校科技创新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爱群 蒋成林 王艺霖
依据比较优势理论,可以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农业产业化比较优势评价指标体系。依据这一指标体系进行排序,可以看出吉林省农业产业化比较优势的特点:1)吉林省农业生产比较优势明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比较优势不明显;2)吉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规模不小,但效益较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