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13)
2023(14192)
2022(11874)
2021(10922)
2020(9130)
2019(20736)
2018(20533)
2017(40176)
2016(21955)
2015(24063)
2014(23707)
2013(23721)
2012(21517)
2011(19336)
2010(18874)
2009(17067)
2008(16424)
2007(14183)
2006(12130)
2005(10285)
作者
(64524)
(53739)
(53258)
(50628)
(33871)
(25833)
(24050)
(21199)
(20348)
(18842)
(18167)
(18042)
(16964)
(16812)
(16433)
(16428)
(16376)
(16072)
(15254)
(15132)
(13582)
(13040)
(12856)
(12119)
(12080)
(11841)
(11757)
(11746)
(10747)
(10715)
学科
(88397)
经济(88306)
管理(60616)
(59837)
(49357)
企业(49357)
方法(40675)
数学(35366)
数学方法(35031)
(24023)
中国(21646)
业经(21396)
(20929)
(19885)
地方(18566)
(16394)
贸易(16389)
农业(16127)
(15899)
(15176)
技术(14859)
产业(14394)
环境(13716)
(13492)
(13297)
财务(13239)
理论(13235)
财务管理(13221)
企业财务(12551)
(11907)
机构
大学(308035)
学院(307242)
管理(123588)
(121616)
经济(119209)
理学(108847)
理学院(107636)
管理学(105775)
管理学院(105255)
研究(103764)
中国(73322)
科学(67854)
(65217)
(56839)
(52331)
业大(52083)
(51352)
研究所(48583)
中心(45966)
农业(45141)
(42671)
财经(42562)
北京(40501)
(39354)
师范(38845)
(38811)
(37846)
经济学(36305)
(34658)
经济学院(33040)
基金
项目(223158)
科学(174515)
基金(161859)
研究(157194)
(143793)
国家(142632)
科学基金(121607)
社会(99361)
社会科(94309)
社会科学(94284)
(87878)
基金项目(87228)
自然(81145)
自然科(79234)
自然科学(79210)
自然科学基金(77806)
(74247)
教育(70634)
资助(65662)
编号(62440)
重点(50161)
成果(48633)
(48251)
(48039)
(46948)
创新(43776)
科研(43111)
课题(42676)
计划(42236)
国家社会(40857)
期刊
(125840)
经济(125840)
研究(84549)
学报(56238)
中国(51378)
(50653)
科学(49316)
管理(42981)
大学(41284)
学学(39382)
(36573)
农业(35164)
教育(28930)
技术(24250)
业经(22396)
(21721)
金融(21721)
经济研究(20945)
财经(19952)
(17927)
(17095)
科技(17047)
问题(16876)
(15291)
业大(15271)
技术经济(14745)
图书(14563)
商业(14473)
理论(14227)
现代(13500)
共检索到4226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贾敬全   陶冶  
从发展性、共享性和可持续性维度测算共同富裕指数,并基于2010—2019年长三角2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发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共同富裕的实现有着积极影响,且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测试后依然成立。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升级通过提高生产率、促进技术创新以及推动劳动力就业转移,促进了共同富裕的实现。异质性分析显示,相对于其他规模的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在Ⅱ类大城市中更明显。据此,应持续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缩小产业结构偏差;注重资源要素与优化产业结构相匹配,推动产品与产业创新;因地制宜,促进科学循环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韩谷源  张忠宇  邵皖宁  成春林  
将数字经济具象化,构建七部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通过冲击模拟研究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经济效应,并以209个地级市数据为样本,运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数字经济、产业结构升级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有助于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并从“共同度”“富裕度”两个维度推动共同富裕进程;产业结构升级是数字经济推动共同富裕的中介变量,数字经济发展越快的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对共同富裕的边际影响越强;从数字经济的二级指标看,数字技术、数字金融、互联网经济平台均有助于提升“富裕度”,但数字技术对“共同度”的影响不显著。对此,建议大力引导数字经济赋能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更重视解决数字技术的负外部性问题,让数字经济红利更好为全体人民共享,从而加快实现共同富裕目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凯  曹斌  李容  
本文用富裕度和共同度两个维度构建了测度共同富裕水平的指标体系,检验了产业结构升级水平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并进行了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升级水平显著的提高了共同富裕水平,在进行了工具变量法和变量替代法等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仍然成立。在此基础上验证了区域间产业结构升级耦合协调度的正向调节作用及经济发展水平、劳动生产率、新型城镇化水平的中介作用。在进一步的研究中,采用门槛效应和空间效应模型,发现产业结构升级对共同富裕水平的影响存在“边际”先递增后递减效应及正向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文婕   康玉梅  
文章基于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2011—2022年的统计数据,运用双固定效应模型探究新质生产力、产业结构升级对共同富裕的影响,进一步应用中介效应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检验其影响机制。结果显示,新质生产力、产业结构升级对共同富裕有显著正向影响;在新质生产力对共同富裕的影响中,产业结构升级发挥部分中介作用;技术创新与新质生产力的交互项对共同富裕发挥正向调节作用,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的交互项对共同富裕发挥负向调节作用。为此,应当全力提升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强化新质生产力嵌入深度;优化新质生产力发展环境;强化技术创新的正效应,防止贫富差距扩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健   王魏  
以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政策(简称“科技金融政策”)为准自然实验,选取2006—2022年中国27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借助双重差分模型,量化评估了科技金融政策赋能共同富裕的净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科技金融政策显著促进了共同富裕,该结论在经过安慰剂检验、倾向得分匹配等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科技金融政策通过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共同富裕;科技金融政策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入理解科技金融政策的经济效应,可为推动新时代共同富裕提供有益理论支撑和丰富经验证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明生   赵杉杉  
文章基于2010—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对要素替代弹性进行求解,从发展性、共享性和可持续性三个维度构建共同富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借助结构方程模型探究要素替代弹性、产业结构和共同富裕的内在作用机制以及各变量之间的影响路径。研究发现:在影响共同富裕的各变量中,产业结构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产业结构升级不仅能够直接促进共同富裕,还能够通过提高劳动收入份额对共同富裕产生正向影响。要素替代弹性既可以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和提高劳动收入份额促进共同富裕,也可以通过技术进步偏向影响产业结构和劳动收入份额,进而促进共同富裕水平提升。要素替代弹性的增长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有利于推进共同富裕实现,为探寻提升共同富裕水平的路径,建立促进共同富裕的顺畅通道提供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芳   蔡甜甜  
选取2011—2021年中国28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以及产业结构升级在其中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有助于推动共同富裕,且这一结论在历经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产业结构升级在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共同富裕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数字普惠金融和产业结构升级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数字普惠金融和产业结构升级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入理解数字普惠金融的社会经济效应,可为早日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芳   蔡甜甜  
选取2011—2021年中国28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以及产业结构升级在其中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有助于推动共同富裕,且这一结论在历经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产业结构升级在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共同富裕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数字普惠金融和产业结构升级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数字普惠金融和产业结构升级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入理解数字普惠金融的社会经济效应,可为早日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健   王魏  
以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政策(简称“科技金融政策”)为准自然实验,选取2006—2022年中国27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借助双重差分模型,量化评估了科技金融政策赋能共同富裕的净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科技金融政策显著促进了共同富裕,该结论在经过安慰剂检验、倾向得分匹配等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科技金融政策通过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共同富裕;科技金融政策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入理解科技金融政策的经济效应,可为推动新时代共同富裕提供有益理论支撑和丰富经验证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利   黄韵雪   汪发元  
文章利用2011—2022年中国27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基于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以城乡收入差距为切入点,实证检验了产业数字化、产业结构升级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结果显示:产业数字化、产业结构升级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了共同富裕;并且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随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在不同地区产生差异,产业数字化、产业结构升级分别在欠发达地区、发达地区的效果更显著;在产业数字化对共同富裕的影响中,产业结构升级和城镇化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曹雪彦  
选取2011—2022年中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样本数据,实证检验创新要素协同对共同富裕的影响,以及产业结构升级在二者间的作用机制。研究显示,创新要素协同不仅可以显著推动本地城市共同富裕,更对邻近城市共同富裕具有积极的空间溢出效应。异质性结果表明,东部地区城市创新要素协同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更明显。中介效应结果表明,创新要素协同可通过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实现共同富裕。由此,提出合理配置创新要素,实现要素市场一体化;助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推动创新要素协同均衡发展,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提供新思路。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曹雪彦  
选取2011—2022年中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样本数据,实证检验创新要素协同对共同富裕的影响,以及产业结构升级在二者间的作用机制。研究显示,创新要素协同不仅可以显著推动本地城市共同富裕,更对邻近城市共同富裕具有积极的空间溢出效应。异质性结果表明,东部地区城市创新要素协同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更明显。中介效应结果表明,创新要素协同可通过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实现共同富裕。由此,提出合理配置创新要素,实现要素市场一体化;助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推动创新要素协同均衡发展,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提供新思路。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卢艺文   杜林丰  
本文选取2010-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对不同地区和消费类型的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展开研究。研究发现,流通产业结构升级有利于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并且这种效应存在一定的区域异质性和消费类型异质性。具体来说,流通产业结构升级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缩小的作用在中部省份和基础性消费中更加显著。机制检验发现,流通产业结构升级可以显著的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而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换句话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在其中发挥了中介效应。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惠献波  
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引擎,科技金融为共同富裕实现注入了新活力。本文基于2006—2020年中国280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选用多期DID方法(Time-varying DID)实证检验了科技金融政策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果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科技金融实施能够显著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机制检验表明,产业转型升级是科技金融政策促进共同富裕实现的有效路径;异质性分析表明,科技金融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在区位条件优越、资本配置效率高、创新能力强及经济基础好的地区更为显著。本文研究结论为探寻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提供了理论支持和经验证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徐鹏杰  张文康  曹圣洁  
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作为共同富裕的有机构成,关系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本文在测算我国30个省(区、市)2006—2020年的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借助动态面板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产业结构升级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升级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均能显著提升农村富裕水平、缩小城乡差距,是推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有效手段,但同时也存在地区差异,东部地区的促进作用相对更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推动作用在新发展时期得到显著提升,产业结构升级则并未表现出明显的新时期效应;现代产业体系通过财税效应推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作用路径得到有效证实,而产业结构升级的这一影响路径并未得到验证。据此应持续推进产业结构内部的现代化升级;完善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的区域协调体制机制;不断深化改革,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并提高精准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