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46)
2023(13296)
2022(11157)
2021(10268)
2020(8155)
2019(18518)
2018(18134)
2017(34772)
2016(18530)
2015(20370)
2014(20405)
2013(20403)
2012(19674)
2011(18047)
2010(18318)
2009(16727)
2008(16273)
2007(14484)
2006(13098)
2005(12216)
作者
(55473)
(46519)
(45908)
(43946)
(29614)
(22330)
(20924)
(17858)
(17621)
(16597)
(16050)
(15585)
(15105)
(14898)
(14483)
(14320)
(13672)
(13397)
(13275)
(13209)
(12011)
(11466)
(11237)
(10814)
(10476)
(10350)
(10304)
(10003)
(9449)
(9111)
学科
(102964)
经济(102882)
管理(46405)
(45363)
(33799)
企业(33799)
方法(31730)
地方(31253)
中国(27574)
数学(27429)
数学方法(27214)
(25239)
业经(22012)
(20164)
地方经济(18400)
农业(17708)
(17047)
(16308)
(15344)
金融(15341)
环境(14641)
(14573)
银行(14551)
(14449)
贸易(14436)
产业(14299)
(14160)
(14136)
(13768)
技术(12776)
机构
学院(272279)
大学(269898)
(122866)
经济(120448)
研究(105118)
管理(97001)
理学(82167)
理学院(81014)
管理学(79732)
管理学院(79197)
中国(78592)
科学(63248)
(59195)
(54322)
(53043)
研究所(49148)
中心(46200)
(46100)
(42551)
财经(41620)
经济学(38994)
(38834)
师范(38446)
业大(38093)
(37975)
北京(37933)
(37549)
农业(35690)
经济学院(34739)
(34258)
基金
项目(177777)
科学(140258)
研究(131104)
基金(127481)
(111721)
国家(110789)
科学基金(93828)
社会(85052)
社会科(80730)
社会科学(80714)
(70577)
基金项目(67487)
(59216)
自然(57991)
教育(57968)
自然科(56570)
自然科学(56557)
自然科学基金(55558)
编号(51623)
资助(51189)
(45794)
成果(41896)
重点(41230)
(38519)
课题(37484)
发展(37146)
(36868)
(36581)
国家社会(35771)
创新(34647)
期刊
(149896)
经济(149896)
研究(88225)
中国(58890)
(43212)
学报(41259)
科学(40188)
(39231)
管理(37510)
大学(31016)
农业(29494)
学学(29256)
教育(28742)
(28194)
金融(28194)
经济研究(24854)
技术(24236)
业经(23692)
财经(21347)
问题(19674)
(18754)
(15717)
技术经济(14943)
(14623)
资源(14373)
世界(13983)
商业(13159)
国际(13064)
现代(12768)
科技(12567)
共检索到4300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赵峰  姜德波  
苏北地区有着相似的发展背景,产业结构趋同现象并没有阻碍地区经济发展,属于合意性趋同的范畴。从结构相似系数和区位商来看,对某些产业集群的形成还可能有正效应。对于苏北地区下一步的产业发展,应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大力调整区域产业结构,逐步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大力发展行业关联度大、有自主创新能力的行业;加快行业配套,延伸行业链,形成行业规模;进一步做大做强;加快产业转移和承接的速度,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的市场化整合,形成产业集聚优势。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传江  吕力  
本文以新经济地理学的第二代核心模型为分析框架来探讨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实证分析发现,长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趋同可以用"由中心向外围的制造业空间扩散"来解释,这种扩散与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有密切关系,伴随着制造业扩散过程中的产业结构趋同是经济发展中的必然现象。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周业安  章泉  
本文首次采用分量回归方法来研究中国城市间经济的趋同方式。已有文献研究大都采用条件均值回归的实证方法,无法从本质上揭示不同地区本身存在的异质性而导致的增长方式的差别,本文利用中国18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据,先采用OLS方法,然后采用Koenker和Hallock(2001)发展的条件分量回归的方法,对城市之间的经济趋同方式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与OLS方法不同,我们发现参数异质性的证据,表明不同城市的经济增长方式存在差异。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认为存在条件收敛,但分量回归的结论不支持这个预测。我们发现条件收敛不是普遍现象,增长率分布处于低分位点的地区存在条件收敛特点,但对于增长率分布处于高分位点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杜芳  
一个地区在开发中想要获得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关键是要拥有合理的产业结构。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有些地区间出现了产业结构趋同的问题,可能导致同一产业间的恶性竞争、重复建设以及资源的浪费,这时,就应当分析区域间产业结构趋同的原因,针对原因探求合理的优化区域间产业结构的方案,通过地区间产业的整合以达到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荣国  陈君  
区域产业结构趋同 ,是指各区域产业活动中 ,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 (包括区域内构成该体系的各子系 (即各部门 )的构成形式、比例以及各子系间所处地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趋于相同。区域产业结构趋同有特指 ,主要是指各地区工业结构变化中存在的趋同现象 ,并非指地区三次产业结构趋同 ,也不是指地区工农业结构或轻重工业结构的趋同。本文探讨的主要是由于地方利益、宏观调控不力等非市场原因形成的、抵消了宏观效益的产业结构趋同现象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耀  
产业结构趋同化提出于80年代中期,被认为是中国经济发展中多年存在的结构问题和区域问题之一。最近,这一问题在新一轮经济增长讨论中,再次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从迄今的理论研究和政策指向显示,“结构趋同”似乎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且不加区别地被赋予负面的价值判断。本文对此提出质疑,首先在界定一些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对度量方法进行评价,接着选取1980~1994年的统计数据作经验验证和分析,最后重点对结构趋同的性质展开讨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古和今  魏龙  
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演变密切相关。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区域经济发展为主导产业的调整升级提供了空间和动力。本文在评述相关增长理论的基础上,阐述了从结构演进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并论证了产业结构演进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高度关联性,提出了产业结构调整中政府和企业功能定位问题。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唯实  
根据中国大陆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运用SFA方法分析比较了1990~2008年中国各个省市区、全国及三大区域的全要素能源效率、产业结构和区域发展差异,在此基础上对区域发展差异的成因进行了计量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区域能源效率存在比较大的差异,东部地区全要素能源效率最高,其次是中部地区,效率最低的是西部地区;中国的全要素投入产出弹性大于1,说明中国整体的能源效率还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夏晴  何万里  
服务业利用外资占总利用外资的比重日益增加。本文对浙江省服务业外资与GDP、人均GDP、服务业比重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由此判断服务业外资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中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磊  
本文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演变特征,发现我国区域之间经济发展较不平衡,东中西三大地区经济分化趋势较为明显。在此基础上,基于经典β趋同理论,以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同性。研究认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总体上是存在趋同的,但要达到趋同所需的时间较长,而且由于区域之间消费、投资、政府调控等因素的差异化,会延长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实现趋同的时间。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樊杰  
本文探讨了能源资源富集、但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经济大区能源资源开发同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侧重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从实证的角度,阐述了能源开发对地区经济繁荣的意义和作用、富能地区经济系统的空间组织以及推动能源开发同可持续发展相互协调的区域政策要点。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小华  杨玉琪  
进入新发展阶段后,着力解决好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论文采用VIIRS夜间灯光数据表征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结合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从组态分析视角探究中国各省份内较大或较小经济差距的形成路径。研究发现:多中心及单中心的空间结构分别是省内较小差距和较大差距的必要条件,且分别存在三种和两种路径缩小与扩大省内各地级市间经济差距。研究结论在通过要素间的搭配、集中力量聚焦核心因素以缩小省内经济差距或避免扩大省内差距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秦义虎  
长江三角洲城市圈、珠江三角洲城市圈、京津冀城市圈、成渝城市圈、武汉城市圈是我国五个重要的城市圈;其中,除武汉城市圈外其他四个城市圈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俱乐部趋同,而且这种趋同和五大城市圈的工业化程度、内部经济结构及创新能力有很大关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源鸿  
为研究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趋同演化模式,文章利用哈肯模型分析系统参量对其进行分析,以我国29个省份2007—2016年间的区域经济发展协同值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前五年和后五年各省份协同水平的变化幅度较大。由此可见,区域比较优势对优化产业分工、加强区域联系、增强区域协同力和加快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星匀  
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经历了均衡、非均衡、协调以及多极化发展阶段,每一个发展阶段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是,每一个区域发展阶段都存在区域发展不协调、区域产业结构失衡等问题。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指出,新形势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按照客观经济规律调整完善区域政策体系,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增强创新发展动力,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增强其他地区在保障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边疆安全等方面的功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