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00)
2023(6651)
2022(5842)
2021(5246)
2020(4732)
2019(11237)
2018(11053)
2017(22556)
2016(12307)
2015(13891)
2014(14224)
2013(14484)
2012(13818)
2011(12583)
2010(12654)
2009(11866)
2008(11960)
2007(11122)
2006(9416)
2005(8442)
作者
(37416)
(31321)
(31285)
(29922)
(19528)
(15024)
(14432)
(12326)
(11612)
(11178)
(10595)
(10424)
(9902)
(9888)
(9817)
(9800)
(9783)
(9349)
(9084)
(8893)
(7826)
(7820)
(7735)
(7148)
(7042)
(7040)
(6936)
(6868)
(6303)
(6282)
学科
(59946)
经济(59901)
(35089)
管理(32909)
方法(28201)
(27964)
企业(27964)
数学(25005)
数学方法(24830)
(16210)
(13926)
中国(13492)
地方(12986)
业经(12596)
(11656)
(10962)
(10785)
贸易(10784)
农业(10444)
(10422)
产业(10026)
(8610)
财务(8595)
财务管理(8571)
技术(8533)
(8502)
(8193)
银行(8167)
企业财务(8129)
(8001)
机构
学院(186128)
大学(186022)
(82198)
经济(80619)
管理(71766)
研究(63805)
理学(62017)
理学院(61330)
管理学(60384)
管理学院(60032)
中国(46949)
科学(39190)
(39099)
(35316)
(33695)
(33176)
研究所(30235)
中心(29357)
业大(28752)
财经(28540)
(28116)
农业(26810)
经济学(25940)
(25711)
北京(24583)
经济学院(23721)
(23608)
师范(23354)
(22465)
(22077)
基金
项目(121986)
科学(95483)
研究(88224)
基金(87814)
(76277)
国家(75687)
科学基金(64169)
社会(55929)
社会科(53200)
社会科学(53182)
(48596)
基金项目(47022)
自然(40870)
(40688)
教育(40036)
自然科(39877)
自然科学(39864)
自然科学基金(39187)
资助(36317)
编号(35867)
成果(28828)
(28017)
重点(27905)
(27466)
(25449)
课题(24541)
创新(23858)
科研(23506)
教育部(23221)
国家社会(22895)
期刊
(88628)
经济(88628)
研究(52301)
中国(31878)
(30187)
学报(29139)
(27690)
科学(27038)
管理(24346)
大学(21539)
学学(20439)
农业(20146)
技术(16203)
(15314)
金融(15314)
业经(15261)
教育(15236)
经济研究(14557)
财经(14411)
问题(12642)
(12516)
(11074)
技术经济(10775)
商业(10016)
统计(9854)
(9653)
理论(8986)
(8974)
(8882)
科技(8435)
共检索到2672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苏明吾  
本文应用博弈论的分析方法,建立一个解释产业结构趋同成因的理论模型,分析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原因以及地区利益障碍和产业协调政策的重要性。通过分析我们认为,消除地区利益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障碍作用,关键是能否在尽快完成体制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基础上,建立有效的地区利益协调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韦智兰  陈君  封永梅  
产业结构趋同问题伴随着我国经济快速稳定发展时期而出现。产业结构趋同的成因主要有两类观点:一类观点归结为体制原因,体制弊端是产生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现象的主要的内在根源。另一类观点则归结为非体制原因。这两类观点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阐述了产业结构趋同的成因,同时也为我们找到对策提供了依据。即:产业结构趋同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原因,在一定时期也会有几个原因同时导致,不能简单的判断为那一个单方面的原因。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晓凤  
国际贸易理论阐释了在完全分工与贸易互利性的双赢理念。现实的国际贸易实践却是:在关乎国计民生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农业以及能带来高额利润的高科技产业和其它产业,出现了国与国之间同构的现象。出口相似性指数和产品相似系数都显示了这种同构日趋严重,文中的博弈模型论证了产业结构的同构引发了国际市场上激烈的竞争,致使各国之间的贸易摩擦风起云涌,呈现出广泛性的特征。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胡荣涛  张许颖  苏明吾  
地区利益始终对地方政府行为是一种基本的制约因素 ,地方政府有关产业调整和发展的博弈行为是在追求地区利益中开始和结束的 ,因此 ,各级地方政府对自身利益的不懈追求是形成产业结构趋同现象的深层次原因。为了印证这个结论 ,本文分析了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之间、地方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三个博弈模型 ,并就如何消除产业结构调整中地区利益的障碍作用提出了若干政策性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何伟  
本文通过建立“重复投资困境博弈模型”和“引入外部影响能发挥比较优势的投资博弈模型” ,论证了在“个体行为理性”原则下 ,每个投资主体策略选择不可能达到帕累托最优 ,重复投资不可避免 ,必须引入外部激励约束机制 ,对不按资源禀赋优势投资的地区实行重罚 ,才能走出“重复投资困境”。作者建议 ,国家应针对西部各省市区的优势定位和扮演的角色 ,按照产业政策与区域政策相结合的原则 ,制定具有地区特色的产业政策 ;尽快健全全国性的经济信息网络 ,突出发展特色经济 ;正视地区利益多元化的现实 ,在地区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找到平衡点 ,使双方都能获得最大利益 ;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加强宏观管理 ,避免产业结构趋...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江世银  
我国区域产业结构是在计划作用下逐渐形成的。改革开放以来 ,由于逐步引进了市场机制 ,同时也强化了地方保护主义和地区利益驱动 ,从而产生了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区域产业结构趋同会对区域经济发展造成消极影响 ,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后果。本文从我国区域产业结构形成的历史、演变态势、趋同的危害和深刻的复杂原因等方面进行了探析。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文举  范合君  
历史上我国各个省份都建立了自己独立的工业体系,传统产业结构出现了趋同。随着经济的发展,新兴产业也出现了结构趋同现象。但是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产业结构趋同的原因不同。本文从政治晋升的角度,用博弈论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对我国地区间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结构趋同现象进行经济机理分析,指出在政治晋升的驱动下,传统产业在地区间的分工协调会出现失灵,产业结构趋同现象很难纠正;新兴产业由于存在模仿的后发优势,各地会一哄而上,导致新兴产业的趋同。但是产业结构趋同也并不是没有好处,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产业结构趋同对经济增长存在正面影响。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燕武  王俊海  
首先利用一个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理论框架,揭示地方政府行为与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之间的关系,认为在单一的中央政府依托相对绩效考核的晋升激励假设下,不同类型的地方政府会采取模仿战略来最大化自身利益,进而导致地区产业结构趋同。而放松假设后,地方政府的行为将出现分化。接下来,本文根据1999—2007年中国省际间工业产业结构相似系数的变动情况,对理论推导的结论进行实证检验,并得出:近年来导致我国产业结构趋同的关键因素并非地区间相对绩效竞争的结果,而是由GDP增长率等绝对绩效指标带来的晋升激励扭曲。此外,地方政府追求财政收益控制权的行为,将有利于地区产业结构的差异化。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名远  
通过演进博弈模型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决策内在行为机理给予理论分析,并以此剖析其结构趋同效应、成因和策略选择。研究表明,资源禀赋和转型升级型产业结构趋同通常为合意性趋同,而外部引进和羊群跟随型通常为非合意性趋同;战略性新兴产业内在特征及发展要求,以及现行制度性缺陷是造成战略性新兴产业非合意性结构趋同的主要原因;遵循区域生产力布局、实现传统主导优势产业裂变或内涵式转型升级、实施区域产业经济利益补偿与分享、加快区域行政性资源配置向市场化配置转变是有效规避这一结构趋同的策略选择。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马云泽  刘春辉  
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具有一定程度上的趋同现象,主要存在于三次产业的宏观结构中,当把研究进一步推进到工业行业内部的中观结构甚至是工业内部具体优势产业的微观结构时,产业结构的相似系数则大大降低。京津冀地区主要城市间的专业化分工,基本上是建立在各主要城市资源差异和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尽管有些产业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竞争,但在许多情况下竞争是适度的,很少存在所谓的由于重复建设而导致的恶性竞争。后金融危机时期,为克服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现象,实现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罗若愚  赵洁  
运用产业结构相似性系数这一指标分析成渝地区产业结构问题,用区位熵方差测度区域内工业行业的区际分工程度。分析表明:该区域产业结构存在相当程度的趋同现象,虽然趋同程度存在递减趋势,但区域竞争格局下的相关政策仍为未来的产业过度竞争埋下隐患。从3个不同层面对成渝地区产业同构问题给予正确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从"市场拓展型"政府角色定位,加强内生性战略和内生性市场机制的培育、由产业合作向外溢性公共政策合作转变、构建区域合作发展机制实现由行政区经济向城市群带动型区域经济转变以及加强产业集群建设等角度出发,给出相关政策选择。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任毅  东童童  邓世成  
国家级新区作为示范区和增长极,其发展优劣关乎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全国经济的走向。基于2007—2015年上海浦东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的工业二位数产业数据,对两个新区产业结构趋同问题进行分析与比较,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研究发现,浦东新区的优势产业集中分布于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而滨海新区的优势产业则相对分散;两新区工业二位数产业结构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趋同现象,划分产业大类后发现趋同主要存在于资本密集型产业。实证结果表明,这种产业趋同在一定程度上是合意的;未来浦东新区与滨海新区在各自工业二位数产业部门的专业化水平将逐步提升,但产业趋同问题将依然存在,两新区在资本密集型产业中的趋同将更加明显,在技术密集型产业中各有优势,不会出现明显的产业趋同问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丙毅  徐鹏杰  
本文以山东省农业产业产值数据为依据,通过对不同区域农业产业结构相似程度的比较和实证分析,认为农业产业结构不仅具有同构特征而且这种同构趋势正在日趋强化。然而,农业产业结构趋同不利于区域间产业分工与协作,也不利于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和农业经济水平的提高。因此,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政府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农业产业结构趋同问题,并制定有效政策,尽力避免这种趋同现象。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王春业  聂佳龙  陈翠翠  
生产要素能够在同一市场中自由流通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行政地区垄断无疑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行政地区垄断总是与地方政府的利益联系着,产业结构趋同迫使地方政府为了地方利益最大化滥用行政权力限制市场竞争,产业结构趋同能够催生出行政地区垄断。同时由于我国反垄断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和对行政地区垄断的打击力度相对不足,在客观上纵容了行政地区垄断。解决产业结构趋同背景下的行政地区垄断之道是创新法律制度,即建立诱导地方政府发展地方优势产业的克拉克机制和加强打击行政地区垄断的省际诉讼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