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31)
- 2023(7910)
- 2022(6921)
- 2021(6478)
- 2020(5358)
- 2019(11931)
- 2018(11944)
- 2017(22552)
- 2016(12680)
- 2015(14455)
- 2014(14558)
- 2013(13830)
- 2012(12613)
- 2011(11222)
- 2010(11572)
- 2009(10451)
- 2008(10108)
- 2007(9313)
- 2006(8242)
- 2005(7679)
- 学科
- 济(46710)
- 经济(46656)
- 管理(33803)
- 业(32660)
- 企(26894)
- 企业(26894)
- 中国(16036)
- 农(15566)
- 方法(15468)
- 业经(13066)
- 财(12999)
- 数学(12352)
- 数学方法(12104)
- 制(11633)
- 地方(11450)
- 理论(10510)
- 农业(10088)
- 产业(9976)
- 学(9226)
- 贸(9190)
- 贸易(9183)
- 技术(9050)
- 易(8864)
- 务(8237)
- 体(8214)
- 财务(8208)
- 财务管理(8175)
- 银(8063)
- 银行(8053)
- 教学(7849)
- 机构
- 学院(174580)
- 大学(161107)
- 济(66139)
- 经济(64508)
- 管理(59749)
- 研究(54857)
- 理学(49696)
- 理学院(49157)
- 管理学(48143)
- 管理学院(47856)
- 中国(42515)
- 京(34605)
- 科学(32693)
- 财(32523)
- 江(29529)
- 所(27933)
- 技术(25868)
- 中心(25566)
- 职业(24895)
- 财经(24734)
- 研究所(24443)
- 州(24425)
- 范(24216)
- 师范(23987)
- 农(23909)
- 北京(22063)
- 经(21998)
- 业大(21526)
- 院(20068)
- 经济学(19837)
- 基金
- 项目(104212)
- 研究(84806)
- 科学(81382)
- 基金(69710)
- 家(58579)
- 国家(58003)
- 社会(50142)
- 科学基金(49799)
- 社会科(47380)
- 社会科学(47372)
- 省(45676)
- 教育(41593)
- 编号(39103)
- 基金项目(36371)
- 划(36194)
- 成果(31687)
- 自然(29640)
- 自然科(28878)
- 自然科学(28872)
- 资助(28805)
- 课题(28649)
- 自然科学基金(28332)
- 年(25147)
- 发(24647)
- 重点(24303)
- 项目编号(22755)
- 创(22414)
- 性(22379)
- 部(21705)
- 规划(21577)
共检索到2726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忠见
在从就业市场供需结构、专业能力、自身期望等三个层面分析了高职生就业的结构性问题及其产业的原因的基础上,探究解决高职生就业结构性问题的策略:政府、高校、社会三者要各司其职,良性互动,有效配合,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职业咨询机构、高职院校、家庭,甚至中小学,形成职业指导合力,有效指导高职生准确定位,积极主动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关键词:
产业结构调整 高职生 就业问题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飞
服务社会既是高职教育的重要功能,也体现了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反映了高职教育的宗旨和目标。当前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进程中,社会的劳动力结构和就业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作为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最为密切的教育类型之一,高职教育理应适应这种转变,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文章在此背景下,分析了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高职教育服务社会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优化专业结构,加强职业教育层次上移和人才培养体系的贯通和融合,以及促进职业教育机制的协同创新等方面论述了提升服务社会能力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
产业结构 高职教育 服务社会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历幸
在经济不景气背景下,产业结构调整立法具有充分的现实基础。相关产业结构调整立法应当具有合理、公平、适度、可操作、即时等价值目标,应当促进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和主导产业的高新技术化,加大对符合循环经济理念的产业的支持,促进能够增加就业的产业的发展。我国的国家立法机关应当有意识地将产业结构调整立法作为当前的重要任务之一。
关键词:
经济不景气 产业结构调整立法 产业结构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改英
和谐社会发展背景下,农村产业化面临新的发展问题,需要进行产业化调整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笔者认为,现阶段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要不断加强农产品的附加价值,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标准,并通过加强科技投入,使以往粗放式农业发展向精细化农业发展的方向靠拢,同时,还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农村 产业结构 调整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贾立江 范德成 武艳君
如何针对于低碳经济的发展,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是进一步促进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重要举措。本文利用通径分析方法和面板协整模型,探讨了各个行业发展和能源消费的依赖关系,揭示了在节能和碳排放约束下产业结构调整的特征。研究结果发现,第三产业产值的比重通过第一产业产值的比重作用于单位GDP碳排放的间接通径系数,也说明第一产业产值的比重下降,和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上升是目前最为有效的一个方式。工业内部行业的结构调整以实际工业总产值和碳排放强度之间的弹性较高、能源使用效率提高对碳排放强度影响较低的行业进行调整,如有色金属、化纤、食品行业进行调整。而对实际工业总产值和碳排放强度之间的弹性较低、能源使用效率提高对...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成学真 雷霄雯
从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增长影响的角度,以兰州市各产业产值就业弹性为切入点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兰州市三次产业的发展虽然保持着比较高的速度,但各产业产值就业弹性均在不断下降。过去十几年间,第一产业所能吸收的劳动力非常有限,第二产业产值的增长不仅不能促进就业增长,而且释放出大量失业工人,第三产业已经成为拉动就业的主要力量。为避免出现经济增长和失业并存的局面,有必要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变以增加就业。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就业 产业产值 就业弹性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殷宝庆 颜青
扩大就业战略背景下,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2016年浙江省四所高职院校毕业生的问卷调研,探讨就读大学期间的学习绩效对其初次就业薪资水平与就业满意度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大学阶段学习成绩高低、有无顶岗实习经验对高职生初次就业薪资与就业满意度都没有显著的解释力;学用相关性对高职生初次就业薪资与就业满意度产生显著正向作用;社团干部经验正向影响薪资水平,社团活动参与程度正向影响就业满意度;拥有资格证书类别的不同,对高职生初次就业表现的影响也存在差异。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魏艳秋 和淑萍
本文基于浙江省1986-2015年的样本数据,首先计算了浙江省三大产业就业贡献度以及产业结构偏离度。结果表明第一产业发展对增加社会劳动力就业已经开始出现负作用—"挤出效应",第三产业吸纳就业贡献度最大,成为拉动社会就业的主力军,第二产业次之。其次,采用OLS方法对浙江省产业结构变动引起的就业影响效应进行实证分析与协整检验,并建立了计量模型。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产业结构变动方向对就业产生积极拉动效应,与就业呈正相关;产业结构变动速度对就业产生负面抑制效应,与就业呈负相关;拉动效应和抑制效应双重作用后的净效应促进社会就业增加。最后,为促进浙江省充分就业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就业效应 协整检验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魏艳秋 和淑萍
本文基于浙江省1986-2015年的样本数据,首先计算了浙江省三大产业就业贡献度以及产业结构偏离度。结果表明第一产业发展对增加社会劳动力就业已经开始出现负作用—"挤出效应",第三产业吸纳就业贡献度最大,成为拉动社会就业的主力军,第二产业次之。其次,采用OLS方法对浙江省产业结构变动引起的就业影响效应进行实证分析与协整检验,并建立了计量模型。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产业结构变动方向对就业产生积极拉动效应,与就业呈正相关;产业结构变动速度对就业产生负面抑制效应,与就业呈负相关;拉动效应和抑制效应双重作用后的净效应促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就业效应 协整检验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中耀 李坤
本文通过构建静态消费理论下的ELES模型预测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方向,进而计算出17个主要部门的感应度和感应系数,并以三次产业消费需求进行分类,最终预测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研究表明:我国应进一步加大第二产业结构比重,适度扩大第三产业结构比重,降低第一产业结构比重,以满足居民消费需求。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婷
本文通过构建静态消费理论下的ELES模型预测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方向,进而计算出17个主要部门的感应度和感应系数,并以三次产业消费需求进行分类,最终预测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研究表明:我国应进一步加大第二产业结构比重,适度扩大第三产业结构比重,降低第一产业结构比重以满足居民消费需求。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刚 许朝山 郑云娟
产业供给侧改革对高职专业供给侧改革提出了新要求。在对常州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及其两者偏离度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常州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的适应性进行剖析,并从调整战略、优化结构、打造特色、完善机制等四个维度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常宇靖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给我国健康产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但是,我国健康产业的发展面临着新的困难:整体规模亟需提升、发展观念亟需更新、发展模式亟需创新科技驱动以及亟需政府支持和引导。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我国健康产业的发展要加快建立促进健康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不断更新健康产业发展理念,进一步扩大健康产业发展规模,激发科技创新对健康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婧群
经济发展带动产业结构升级,给经济各个方面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就劳动力就业问题而言,产业结构升级对劳动力数量和技能的要求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劳动力就业结构。高校毕业生是我国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结构升级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挑战。针对我国当前产业结构升级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现状进行研究,重点研究"双困"大学生就业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当前"双困"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现状,提出提升"双困"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双困”大学生 就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慧娟
本文重点分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我国农村会计管理所存在的问题,从会计委托引入代理服务、会计管理制度、会计审计工作力度以及财务管理透明度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以期有利于我国农村会计管理的长久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