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83)
2023(8843)
2022(7481)
2021(6900)
2020(5818)
2019(13192)
2018(13250)
2017(25248)
2016(14082)
2015(15706)
2014(16113)
2013(15641)
2012(14838)
2011(13440)
2010(13867)
2009(12839)
2008(13113)
2007(12264)
2006(10878)
2005(10149)
作者
(41702)
(34871)
(34533)
(33012)
(22129)
(16497)
(15773)
(13262)
(13248)
(12956)
(12064)
(11686)
(11542)
(11247)
(11183)
(10667)
(10379)
(10335)
(10239)
(9941)
(9105)
(8688)
(8498)
(8141)
(7934)
(7856)
(7852)
(7672)
(7104)
(6889)
学科
(57408)
经济(57314)
管理(46315)
(42764)
(37104)
企业(37104)
方法(20757)
(18376)
(17847)
数学(16817)
数学方法(16587)
(15823)
业经(15446)
中国(15062)
(12885)
(12583)
地方(11964)
(11411)
财务(11383)
财务管理(11343)
产业(10914)
体制(10879)
企业财务(10797)
(10512)
银行(10484)
理论(10421)
技术(10385)
农业(9992)
(9989)
(9927)
机构
学院(208427)
大学(207334)
(84847)
经济(82966)
管理(75731)
研究(70911)
理学(64291)
理学院(63490)
管理学(62315)
管理学院(61926)
中国(53908)
(44118)
(43572)
科学(42759)
(36530)
(34559)
(33570)
财经(33271)
研究所(32506)
中心(31567)
(29859)
业大(29068)
北京(27720)
(27558)
师范(27240)
(27013)
经济学(26564)
农业(26104)
(25688)
财经大学(24446)
基金
项目(131433)
科学(103734)
研究(98090)
基金(94592)
(82030)
国家(81338)
科学基金(69437)
社会(62405)
社会科(59104)
社会科学(59088)
(52557)
基金项目(49825)
教育(45856)
自然(43620)
(43479)
自然科(42557)
自然科学(42541)
自然科学基金(41844)
编号(39638)
资助(38397)
成果(33888)
重点(30410)
(29436)
(29249)
(29153)
课题(29020)
(27993)
创新(26197)
(25863)
国家社会(25632)
期刊
(103290)
经济(103290)
研究(65415)
中国(45524)
(36288)
学报(32285)
(31784)
管理(30895)
科学(30269)
教育(25330)
大学(25009)
学学(23454)
农业(20804)
(20202)
金融(20202)
技术(18473)
财经(17381)
业经(17268)
经济研究(15753)
(15088)
问题(13591)
(10697)
(10269)
技术经济(10216)
(10092)
现代(10042)
科技(9888)
商业(9563)
财会(9480)
(9159)
共检索到3241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戴文益  
一、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产业政策调节机制与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及其表现方式现阶段,我国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从而决定了我国经济运行机体是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的结合体。计划经济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建立的,反映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要求的经济制度和国民经济管理制度,决定了经济机体本身的性质,在经济运行中的相应形式为计划机制。计划机制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主要体现为产业政策调节机制,具体地说,就是在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化大生产中各种产业之间,产业内部之间的产业经济活动,需要通过一定的计划性指标和手段加以调节和协调,以保证整个国家宏观产业结构能够向各地保持有计划按比例地协调发展和产业素质的提高。...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张哲  
现有的关于三次产业演变的结构调整理论不能给特定区域的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具体的措施。区域分工和专业化是结构调整,特别是战略性结构调整的基础。结构调整对分工和专业化的经济增长效应具有放大作用。健全高效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区域分工和专业化不断演进的前提条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盈曦  郭其友  
在出口退税分化政策条件下,文章加入有差别的出口退税率扩展一般均衡模型为出口退税分化政策条件下的工业产业内部结构调整机制的理论模型,并基于中国实施出口退税率分化政策后的18年间的出口退税率和工业产业内部结构调整的面板数据对该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出口退税分化政策条件下的工业产业内部结构调整机制是有效的。有鉴于此,在全球经济"再平衡"背景下,应继续完善适时、合理、有效的出口退税分化政策,与中国"十二五"规划的产业发展战略相配合,对资源性产业、低技术制成品业、中技术制成品业和高技术制成品业中各类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何莉  刘斌  覃力  
资本引导资源在产业间配置形成了产业结构,从而奠定了政府产业结构调整的物质基础。本文通过剖析与我国产业政策相悖的、阻碍资本形成和流动及流向的税制梗阻,尝试寻求一条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税制改革之路。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金碚  吕铁  李晓华  
在对我国工业化发展阶段及其与产业结构变动的关系进行分析后,本文认为,工业特别是重工业比重高是由我国的发展阶段决定的;总体上判断,我国工业的比重仍处于合理范围;我国重化工业的高速增长有其合理性;当前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不是各层次产业之间比例的高低,而是由产业的发展方式粗放和发展质量低下引发的相关问题。据此提出,"十二五"时期,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应该放在解决可能会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些重大产业发展问题上,如科学发展、充分就业、产业升级、增强竞争优势等。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森  
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是一个同时进行的过程,但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异步性。研究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探究如何更好地调整产业结构,从而带动经济快速发展,解决经济增长结构性障碍的关键所在。基于此,本文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以期为推动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性意见。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郑加梅  
构建环境规制通过技术创新、FDI、对外贸易和绿色消费等供需双方的响应和行为变化而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多元机制分析框架,并利用省级动态面板数据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调整不仅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而且通过引导对外贸易升级对产业结构调整产生积极的间接效应。此外,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调整具有显著的正效应。然而,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及其路径存在地区差异。东、中部地区的环境规制能够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但西部地区的作用不显著。发挥环境规制的产业结构调整效应,需要鼓励和支持绿色消费,并在环境和产业政策选择上考虑区域异质性。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萍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进展顺利、成果丰富,在国家大力支持与鼓励下,应用型高校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教育专业化、职业化、产业化、终身化发展迅速。但以适应产业化发展为导向的高校专业结构设置仍存在诸多缺陷,高校专业结构设置与实际情况不相适应的问题仍然相当突出。随着社会经济结构改革不断推进,高校专业结构设置需要做出相应调整,才能做到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一致。应深入探究高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内在关联性,并以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与资源配置情况为导向,指导高校专业结构设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宁  
金融体系的信息揭示机制在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金融体系缓解信息不对称的作用机理,运用数理模型论证了完善的金融体系通过信息揭示机制可以有效地规避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引导投资者将更多资金向新兴产业转移,进而促进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有必要完善金融体系,并提高金融体系揭示信息的准确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江小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调整产业结构的手段和结构变动的原因发生了深刻变化,国家指令性计划配置资源已经失去主导地位,资源配置行为主体、结构目标和变动途径都形成了多元化的特征,在这种大背景下,中央政府试图以产业结构政策引导结构变动的总体方向。然而从“七五”计划时期开始,虽然有日趋扩展和细化的产业结构政策相继实施,我国工业结构中的一些主要失调关系却并未随之改善,甚至有激化的趋势。因此,有必要对产业结构政策的实施情况进行实证分析,区别它们的预期效应和实际效应,分析产生异态的原因,并通过改变实现机制,提高产业政策的有效性。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杜学武,杜慧云  
建立适应物价变动的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机制是医疗价格改革的根本所在。长期以来,总是将医疗价格与市场经济分割开来,总是以“福利性” 忽视了医疗服务本身的经济性,因此,医疗服务价格总是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长期下去将会拖垮医院。所以,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机制亟待建立。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赵松  
核心提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提出:“完善城乡基准地价、标定地价的制定与发布制度,逐步形成与市场价格挂钩动态调整机制。”这既体现了中央对公示地价体系的高度重视,也指出了本领域工作亟须完善的重点方向。本文在梳理公示地价的内涵、定位及其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问题及其成因,并提出了初步思考和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周婕  
金融体制是保证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转换的直接推动力,但现有的金融支持力度尚不能满足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业经济转型的关键因素。鉴于此,文章以河北省为例,从河北省农村产业结构和金融体制优化的现状调查入手,发现金融体制优化对河北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产生重大影响,主要表现在金融供给总量不足、金融中介种类单一、资金支持周期较短及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等方面。为优化河北省农村金融体制,提出提高金融供给总量、开展多样化金融服务、完善长期贷款制度和加强政策支持力度等4个方面等建议,以期为河北省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产业竞争优势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周婕  
金融体制是保证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转换的直接推动力,但现有的金融支持力度尚不能满足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业经济转型的关键因素。鉴于此,文章以河北省为例,从河北省农村产业结构和金融体制优化的现状调查入手,发现金融体制优化对河北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产生重大影响,主要表现在金融供给总量不足、金融中介种类单一、资金支持周期较短及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等方面。为优化河北省农村金融体制,提出提高金融供给总量、开展多样化金融服务、完善长期贷款制度和加强政策支持力度等4个方面等建议,以期为河北省农村产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