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64)
2023(10311)
2022(8775)
2021(7956)
2020(6576)
2019(14751)
2018(14261)
2017(28365)
2016(15306)
2015(16258)
2014(15844)
2013(15595)
2012(14469)
2011(13088)
2010(13045)
2009(12028)
2008(11632)
2007(10396)
2006(9311)
2005(8142)
作者
(44440)
(37201)
(36964)
(35210)
(23394)
(17797)
(16693)
(14387)
(14091)
(13215)
(12659)
(12044)
(11781)
(11596)
(11587)
(11416)
(11272)
(11188)
(10637)
(10615)
(9377)
(9021)
(8968)
(8485)
(8338)
(8269)
(8100)
(8014)
(7383)
(7288)
学科
(64786)
经济(64725)
管理(47834)
(46310)
(37262)
企业(37262)
方法(27083)
数学(24050)
数学方法(23815)
(19632)
(18225)
中国(16128)
业经(15483)
环境(14245)
地方(14199)
(13399)
贸易(13396)
(13061)
(13037)
农业(12743)
(12323)
产业(11964)
技术(11399)
(11092)
财务(11080)
财务管理(11063)
企业财务(10586)
(10495)
(10482)
(10059)
机构
学院(216644)
大学(213521)
(96677)
经济(95038)
管理(86360)
理学(75566)
理学院(74815)
研究(74295)
管理学(73731)
管理学院(73368)
中国(55627)
科学(45474)
(43565)
(42705)
(41072)
(37300)
业大(34908)
研究所(34090)
中心(33980)
财经(33925)
农业(32515)
(32204)
(30874)
经济学(29653)
(27103)
经济学院(27000)
北京(26826)
(25845)
师范(25475)
(25156)
基金
项目(150757)
科学(119967)
基金(111485)
研究(106196)
(98641)
国家(97859)
科学基金(84086)
社会(70967)
社会科(67696)
社会科学(67679)
(59646)
基金项目(59385)
自然(54917)
自然科(53628)
自然科学(53612)
自然科学基金(52725)
(49952)
教育(47057)
资助(44969)
编号(40479)
(34113)
重点(34056)
(33260)
(32155)
成果(30939)
创新(30122)
国家社会(29934)
科研(28988)
教育部(28270)
计划(28217)
期刊
(102527)
经济(102527)
研究(60778)
中国(37583)
(36187)
学报(35448)
科学(32882)
(31716)
管理(30514)
大学(26546)
学学(25655)
农业(24401)
(20825)
金融(20825)
业经(18505)
经济研究(17848)
财经(16581)
技术(16261)
教育(15343)
(14391)
问题(13834)
(12480)
(11219)
商业(11123)
技术经济(11095)
科技(11050)
(10138)
(9919)
统计(9827)
国际(9750)
共检索到3107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伟娜  
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提升环境效率是政府层面协调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从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空间结构变迁、产业内部结构异质化三个层面厘清产业结构调整影响环境效率的内在机制,进而从技术创新、产业空间集聚和异质化结构三个角度提出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绿色路径设计。应通过逐步推进三次产业内部结构高级化、渐进式推动产业空间结构升级、促进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型突破等措施,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对环境效率的正向影响。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伟娜  
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提升环境效率是政府层面协调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从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空间结构变迁、产业内部结构异质化三个层面厘清产业结构调整影响环境效率的内在机制,进而从技术创新、产业空间集聚和异质化结构三个角度提出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绿色路径设计。应通过逐步推进三次产业内部结构高级化、渐进式推动产业空间结构升级、促进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型突破等措施,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对环境效率的正向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浩  兰甜甜  
文章基于2006—2018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模型探究环境规制、产业结构调整(幅度与质量)对能源效率的动态效应及其异质性,并运用动态面板门限模型实证考察了在不同的产业结构调整强度下环境规制与能源效率之间的联系。研究发现:环境规制与能源效率二者间呈“倒U”型关系;与产业结构调整幅度相比,调整质量更有助于提升能源效率;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调整(幅度与质量)的融合发展对提升能源效率具有更强的效果;同时,环境规制对能源效率的作用具有明显的产业结构调整门限效应,即当调整幅度与质量高于门限值时,环境规制能更加显著地增加对能源效率的正效应。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薛亮  
一、产业政策是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宏观调控方式改革开放以来,下放经济管理权限,扩大地方、部门和企业自主权;较大幅度地缩小指令性计划,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逐步减少行政手段,重视经济手段的运用,对于克服集中计划比较僵硬的弱点,增强经济活力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利益主体多元化和改革不配套,又出现了投资和消费的某些失控、严重的重复建设等过于分散的现象。因此,在国家直接计划调控范围大大缩小的条件下如何实现有效的宏观调控,把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两者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夏英哲  
从根本上说,产业结构的形成和调整是一个市场过程,但由于市场经济所固有的盲目性或生产无政府状态的弊端,仅仅依靠市场机制的调节还不能顺畅而有效地形成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经济结构或产业结构,为了形成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经济结构或产业结构,除了发挥市场机制调节的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外,还需要国家从宏观经济的角度实行调节,以适当的产业政策促进形成合理、优化的经济结构或产业结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2003年以来,针对经济生活中出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充分发挥产业政策在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膨胀、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方面的作用,取得了明显效果。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第一、三产业增速明显加快,经济增长的产业结构支撑趋向均衡,产业结构演进总体上继续向合理方向发展。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原毅军  谢荣辉  
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质是企业行为的改变。污染减排政策可通过影响企业的行为选择驱动产业结构的自发调整。本文运用1999-2011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借助门槛效应检验和面板门槛回归模型验证了中国污染减排政策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倒逼效应以及两者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污染减排政策能够作为一个有效的倒逼机制,显著驱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但污染减排政策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倒逼效应并非单调递增(递减)的,当以工业废气排放强度作为门槛变量时,工业废气排放强度的逐渐降低,会对产业结构调整产生先抑制后促进的影响,两者之间符合倒"U"型关系。即较低的污染减排政策强度不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而当污染减排政策趋紧时,其对产业结...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部课题组  
1 990年以来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正在按专业化方向加速变动 ,但是其产业结构的综合素质仍然普遍较低 ,并且与东部的差距拉大。影响西部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化的因素 ,主要包括市场条件、制度条件和技术条件。促进西部产业结构调整 ,应当加快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 ,创造良好的体制条件 ;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调整的新途径 ;走适合区情的产业发展路子。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冰 孙华臣  
本文采用动态面板门限模型分析能源消费对产业结构调整的门限效应.在此基础上以京津冀鲁为例模拟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对产业结构的动态影响。研究发现: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能源消费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存在单门限效应.且这种效应会发生由负向到正向的趋向性变化。如果不考虑技术进步和能源消费结构变化的影响.实施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政策.短期内不利于产业结构高级化;考虑技术冲击和能源消费结构变化.会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但能源消费结构调整会弱化技术进步带来的正向冲击。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杨华  
结构性减税不仅仅是税收负担的减轻,也是促进我国经济内生增长的有效途径。因此,要深化增值税改革,促进第三产业发展,限制和淘汰落后产能,扶持新型、环保型产业的发展;加大对科技研发、自主创新、技术改造等税收优惠力度;鼓励和引导向中西部地区投资,调整区域产业布局;完善出口退税、引进外资等相关税收政策;加大对农业科技、农业机械购置等税收优惠力度,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切实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梁维平  张弘  王安  李虹  
一、北京产业政策体系设计原则与目标 (一)北京产业政策研究的出发点和依据国务院产业政策要点的颁布与实施,已经产生积极效应,并推动了我国各省市、自治区以及部门的产业政策研究的工作。根据国家产业政策要点,北京市也制定了相应的实施办法,明确了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产业结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林新康  王瑞林  李彦龙  
一、产业结构的现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兰州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从实际情况出发,对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最突出的变化是: 1.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一是农业内部结构由过去偏重于种植业逐步向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方向转变。1990年,种植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62.4%,比1980年下降19.5个百分点,而林牧副渔各业的产值逐年提高。二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已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1990年与1980年相比,企业数增长6.6倍,总产值增长15.7倍,从业人员增长3.7倍。农村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等非农产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9.8%。三是农村...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武海峰  牛勇平  
产业政策的国际性体现在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产业政策是指以本国产业为政策对象、在竞争优势战略指导下的、符合国际产业发展和国际经济规则的政策体系 ;根据我国产业的特点 ,应长期坚持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重点 ,以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为龙头 ;及产业政策的国际性在三次产业中都应得到体现 ,以提高三次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尤安山  
从战后50年代到目前,就整体经济发展而言,韩国共经历了“经济恢复”(1953-196l年)、经济发展(1962-1979年)、经济调整(1979-至今)三个时期.但就具体产业结构和政策的调整来看,则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50年代的进口替代阶段(1953 -1962年),重点是保护和促进以轻纺工业为中心的非耐用消费品工业的发展,借以满足内部消费需求,稳定经济和社会;第二、6o年代的出口导向阶段(1962-1972年),主要是将经济的发展重点由内部市场转入国际市场,由抑制出口变为以出口带动经济运转,通过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快工业化步伐和资本积累;第三、70年代的重化工业发展阶段(197...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韩楠  
本文从产业结构和环境污染两大系统以及影响这两大系统的各个子系统出发,构建反映产业结构对环境污染影响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在对模型进行有效性检验后,预测中国环境污染的发展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通过系统参数变量的适当调控,分析调整产业结构、科技投入强度和能源消费强度等不同调控方案对未来环境污染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按照现有系统发展规律,至2022年,工业废气排放量、废水排放量和固体废物产生量分别预计达到1176190亿标立方米、146.98亿吨和115.57亿吨。2适当调整产业结构、增加科技投入强度和降低能源消费强度能够使得环境污染物排放显著下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