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86)
2023(5491)
2022(4674)
2021(4287)
2020(3722)
2019(8307)
2018(8231)
2017(16349)
2016(9082)
2015(10109)
2014(10060)
2013(10057)
2012(9668)
2011(8674)
2010(8813)
2009(8025)
2008(8139)
2007(7517)
2006(6642)
2005(5955)
作者
(28019)
(23604)
(23367)
(22213)
(14601)
(11414)
(10725)
(9089)
(8846)
(8373)
(7959)
(7958)
(7419)
(7392)
(7346)
(7293)
(7117)
(7109)
(6687)
(6556)
(6008)
(5869)
(5704)
(5274)
(5199)
(5195)
(5123)
(5096)
(4833)
(4765)
学科
(44036)
经济(44004)
(26214)
管理(23668)
(20146)
企业(20146)
方法(19214)
数学(16721)
数学方法(16506)
(12800)
业经(10474)
中国(9912)
产业(9549)
地方(9354)
(9173)
农业(8440)
(8212)
(7779)
技术(7090)
(7046)
贸易(7043)
结构(6921)
(6803)
(6268)
理论(6151)
地方经济(5671)
环境(5278)
(5039)
(5032)
财务(5023)
机构
学院(136274)
大学(136144)
(59193)
经济(58118)
管理(51059)
研究(48566)
理学(44436)
理学院(43903)
管理学(43052)
管理学院(42820)
中国(35126)
科学(30871)
(29155)
(27958)
(25428)
(23816)
业大(23319)
研究所(23302)
农业(22274)
中心(21714)
(21052)
财经(19374)
经济学(18399)
北京(17937)
(17896)
师范(17629)
(17500)
(16909)
经济学院(16663)
(16238)
基金
项目(91860)
科学(72477)
基金(67022)
研究(64415)
(59541)
国家(59077)
科学基金(50122)
社会(42063)
社会科(40131)
社会科学(40120)
(36673)
基金项目(35520)
自然(32163)
自然科(31435)
自然科学(31429)
自然科学基金(30955)
(30437)
教育(29138)
资助(27854)
编号(24745)
(21222)
重点(21040)
(20206)
成果(19623)
(19103)
国家社会(17943)
创新(17890)
计划(17388)
课题(17320)
科研(17205)
期刊
(66075)
经济(66075)
研究(38749)
中国(27097)
(25478)
学报(24920)
科学(22630)
管理(19138)
大学(18849)
学学(17938)
(17686)
农业(17612)
教育(12961)
技术(12390)
业经(10947)
经济研究(10569)
财经(10083)
(9533)
(9503)
金融(9503)
(9042)
问题(9013)
技术经济(8266)
统计(7482)
(7395)
科技(6946)
业大(6904)
(6777)
(6755)
商业(6341)
共检索到2007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乌家培  李耀新  
认识生产要素替代效应发生的机制、条件、特征和规律,发展定量分析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自觉促成和控制生产要素替代,可使生产要素的组合方式达到动态最优,取得产业结构调整的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耀新  乌家培  
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质是实现产业间生产要素配置的优化,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生产要素的经济和技术优势。从生产要素组合原理、平衡原理、替代原理三大方面进行理论分析,力图为我国产业经济良性运行探索现实途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石振武  吴俊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明生   赵杉杉  
文章基于2010—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对要素替代弹性进行求解,从发展性、共享性和可持续性三个维度构建共同富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借助结构方程模型探究要素替代弹性、产业结构和共同富裕的内在作用机制以及各变量之间的影响路径。研究发现:在影响共同富裕的各变量中,产业结构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产业结构升级不仅能够直接促进共同富裕,还能够通过提高劳动收入份额对共同富裕产生正向影响。要素替代弹性既可以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和提高劳动收入份额促进共同富裕,也可以通过技术进步偏向影响产业结构和劳动收入份额,进而促进共同富裕水平提升。要素替代弹性的增长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有利于推进共同富裕实现,为探寻提升共同富裕水平的路径,建立促进共同富裕的顺畅通道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善高  雷昊  
[目的]在土地流转费用迅速攀升的背景下,系统研究土地流转费用上涨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有助于更好地实现农业规模经营和农业现代化。[方法]使用2012—2016年江苏省物价局调研的微观农户数据,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分析了土地流转费用上涨对土地转入户粮食生产的影响。[结果]土地流转价格上涨对土地转入户的农业生产决策和农业生产方式会产生显著影响。具体而言,面对土地流转费用上涨,土地转入户会调节粮食作物种植结构,表现为减少粮食作物种植比例而增加经济作物种植比例。同时,土地转入户还会调整作物种植品种,表现为减少普通粮食作物种植而增加优质粮食作物种植。此外,土地转入户在农业生产中还会优化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结构,表现为减少劳动力的使用而增加机械的使用。[结论]面对土地流转价格上涨,土地转入户会基于利润目标来采取相应的农业生产策略,因此土地转入户的农业生产收益会在一定范围内有所保证,但需要警惕的是土地流转价格上涨会使土地转入户减少粮食作物种植比例而增加经济作物种植比例,当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种植比例发生较大逆转时,这会影响我国粮食产量。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殷红  张龙  叶祥松  
本文采用有向无环图(DAG)方法和带有时变参数的因子扩展向量自回归模型识别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与全要素生产率(TFP)间的动态因果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产业结构高级化、工业结构技术化及服务业结构生产化对TFP具有较强的影响力,且产业结构高级化与TFP间存在显著的双向因果关系;从时变效应来看,不同经济时期产业结构高级化对TFP均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但TFP提高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冲击效应存在时变性,近年来TFP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带动作用开始凸显。另外,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可以有效对冲经济下行,工业结构技术化调整更有利于TFP提高,而服务业结构生产化对TFP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说明生产性服务业的技术外溢效应仍有待提升。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宋培  白雪洁  李琳  
构建多部门一般均衡模型,定量分析数字化赋能对要素替代和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机理,并利用中国2009—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展开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化赋能对要素替代和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受到家庭消费偏好、要素替代弹性以及产业要素密集型特征等多种因素影响;当前中国的数字化赋能会推动产业结构向服务化转型,促使工业部门使用资本替代劳动、服务业部门使用劳动替代资本,这意味着服务业将成为吸纳就业的主要部门;数字化赋能对要素替代和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和时间异质性;市场机制是数字化赋能发挥作用的关键渠道。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鹏  尤济红  
当前我国处于经济增速放缓和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积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优化产业结构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本文采用全要素生产率(TFP)分解法,在考虑劳动力质量和重新估算我国三次产业物质资本存量的基础上,探讨了1978—2013年劳动和资本要素在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配置效率,并对其配置的"结构红利假说"进行了再检验。研究发现:(1)由于统计方法问题,原本统计在第三产业中的房地产业开发投资实际上统计的是建筑工程进度投资,应归入第二产业,因此在按行业来估算三次产业物质资本存量时容易高估第三产业;(2)我国三次产业间资本边际产出率已经呈现收敛的趋势,至2013年,从高到低分别是第三产...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陆磊  
当前我国金融形势实际上可以用两个“替代”来描述:一是在全球范围内出现的货币替代,即人民币资产替代美元资产;二是中国居民的金融资产替代,即资本市场工具替代存款类金融资产。两大替代导致了中国金融结构的深刻变化,也意味着本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郭庆方  董昊鑫  
能源结构调整是能源领域发展的重要内容。能源产品之间的替代性是能源结构调整的内在逻辑和外在约束。能源产品替代途径大体存在4种模式,而具体能源产品利用的经济净效果则是能源产品替代最关键的环节。能源产品利用经济净效果存在较为复杂的影响机制,其发展路径既不是唯一的,也是不确定的。由于能源产品可替代性的复杂性,能源结构调整就需要谨慎,充分考虑短长期的差异和联系,既要在短期充分发挥每个能源品种的利用潜力,又要避免长期的"路径依赖"陷阱,实现能源结构科学有序调整。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于立宏  贺媛  
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是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两个关键路径。然而,其可行性取决于能源与要素以及能源间的可替代性。本文运用超对数成本函数和AES替代弹性估算了中国要素间(资本、劳动、能源)以及能源间(煤炭、石油、电力)的相关替代弹性。结果表明,中国能源间的替代、互补效应较弱,能源的自价格弹性亦很低;而劳动对能源的替代性较强,资本和能源之间先替代后互补。因此,应建立以市场化价格机制为核心的能源替代战略,以及依托于发展低碳产业和节能产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来实现经济增长模式转变。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姜春明  
在新的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下,90年代日本产业结构迎来了新的变革时期。这次产业结构调整表现为两大变化趋势:一是以内需为主导,在国内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新兴主导产业群;二是依据优势互补原则,在亚洲广设生产据点和销售网络,形成“国际分工型产业结构”。新产业结构的形成促进了亚洲国际分工正在由垂直型走向水平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范德成   肖文雪  
文章基于数字经济、绿色经济发展深刻影响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进程这一背景,首先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数据要素配置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采用Dagum基尼系数对数据要素配置水平的空间差异及主要来源进行分解测算;最后,基于2012—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探讨了环境规制的结构调整红利及数据要素有效配置的渠道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数据要素配置水平总体空间差异明显,且区域间差异为主要来源,区域内差异次之。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升级存在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型影响,数据要素配置也有显著促进作用。动态边际效应结果显示,在研究期内环境规制所带来的产业结构“调整红利”正在逐渐弱化,数据要素优化配置可充当环境规制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有效路径,且从子维度来看,数据传播共享的渠道效应最为显著。数据要素配置的网络外部性特征对环境规制和产业结构优化的调节作用在不同地区所呈现的阶段性特征不同。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余子鹏  刘勇  
产业结构演变是生产要素配置变动的结果。分析生产要素配置可以探讨产业结构及其变化,资本、劳动力平均产出和边际产出效率是产业间要素流动的内在原因,也是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力。计算我国三次产业生产要素产出效率,探索要素效率与产业结构演变的关系,探讨产业结构演变的潜力,为产业结构升级提供政策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郑晓舟  郭晗  卢山冰  
基于城市群视角,聚焦要素区际流动机制,探讨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阐述环境规制、要素区际流动与产业结构调整理论机制的基础上,构建环境规制综合指数、要素区际流动指数等,并基于中国十大代表性城市群2003—2018年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1)各类样本检验均表明环境规制能够显著促进产业结构调整;(2)整体样本下环境规制能够分别通过劳动区际流动、资本区际流动和技术区际流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3)分区域及不同环境规制水平样本下中介效应存在异质性:东部城市群和中环境规制组的3类要素区际流动在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均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中西部城市群仅劳动要素区际流动呈现显著的中介效应,高规制组3类要素区际流动中介效应均不显著。针对分析结果,本文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以期破解城市群资源环境难题,探寻城市群要素优化配置和产业结构调整路径,推动中国城市群高质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