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09)
2023(17630)
2022(14901)
2021(13916)
2020(11591)
2019(26712)
2018(26324)
2017(50802)
2016(27216)
2015(30553)
2014(30355)
2013(30336)
2012(28460)
2011(25817)
2010(26132)
2009(24147)
2008(22922)
2007(20138)
2006(17953)
2005(16504)
作者
(78299)
(64873)
(64294)
(61304)
(41540)
(30999)
(29390)
(25348)
(24853)
(23266)
(22210)
(22064)
(20794)
(20511)
(20150)
(20142)
(19198)
(18694)
(18600)
(18547)
(16383)
(15864)
(15610)
(14795)
(14537)
(14518)
(14372)
(14177)
(13033)
(12851)
学科
(118741)
经济(118626)
(74344)
管理(74056)
(59917)
企业(59917)
方法(47675)
数学(41187)
数学方法(40819)
中国(39877)
(32609)
地方(29964)
(29575)
金融(29573)
(28859)
银行(28814)
(28029)
(27854)
业经(27373)
(25378)
(23368)
贸易(23347)
(23119)
(22697)
农业(21950)
技术(17957)
环境(17810)
理论(17712)
(17610)
(17415)
机构
大学(386140)
学院(383834)
(165334)
经济(161993)
管理(149596)
研究(138386)
理学(128160)
理学院(126701)
管理学(124865)
管理学院(124167)
中国(110397)
(84105)
科学(81536)
(74172)
(69427)
中心(63045)
研究所(63014)
(61669)
财经(59043)
(56385)
北京(54405)
业大(54248)
(53805)
(51316)
经济学(51040)
师范(50840)
(50040)
农业(47827)
(46222)
经济学院(46050)
基金
项目(257344)
科学(203142)
研究(191782)
基金(187150)
(162517)
国家(161142)
科学基金(137984)
社会(122334)
社会科(116142)
社会科学(116112)
基金项目(98673)
(98389)
自然(87060)
教育(86796)
自然科(85037)
自然科学(85018)
自然科学基金(83537)
(83238)
编号(77695)
资助(77654)
成果(63858)
(59100)
重点(57880)
(57832)
课题(53962)
(53612)
国家社会(50899)
创新(50071)
教育部(49912)
科研(48469)
期刊
(184386)
经济(184386)
研究(122272)
中国(79726)
学报(57280)
(56737)
管理(56079)
科学(54862)
(53823)
(49113)
金融(49113)
大学(43918)
教育(43281)
学学(41104)
农业(38742)
技术(32509)
经济研究(30424)
业经(29613)
财经(29056)
(25097)
问题(24142)
(20358)
(20099)
图书(19959)
世界(18893)
技术经济(18885)
理论(18837)
国际(18489)
科技(17771)
现代(17487)
共检索到5909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蔡红艳  阎庆民  
本文首先提出了在新兴市场国家内,度量行业成长性的模型。考察了我国资本市场内的资本流动与实体经济中的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着怎样的互动关系,以及股市资本在成长性不同的各行业间的分配状况。进而发现,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中各行业成长性的此消彼长并未在资本市场中得到体现,从中可见我国最具经济优势的行业并未在资本市场中得到有效的识别和发展。同时低成长行业的资本流动中,政府的非市场化扶持力度在起着更大的作用,我国金融市场中的资本流动存在着明显的扶持落后行业的非市场化行为,其结果必然是我国工业产业中高成长行业无法有效继续成长,而低成长行业依然在衰落、亏损中徘徊,进而导致整体工业的竞争力减弱。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史诺平  廖进中  杨炜娜  
文章基于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机制,从资金来源效率、运用效率、配置效率三方面,对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的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存在长期相关关系,而金融整体发展水平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仅存在单向因果关系,金融发展并不构成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因。这与金融体系的市场化改革滞后有关,应当加快改革,促使其在产业发展和产值结构调整中发挥更加主动和深入的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薛强  金桩  杨瑞成  
基于1980~2012年面板数据,利用VAR模型,对内蒙古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内蒙古产业结构优化率是存贷合计增长率与股票筹资额的格兰杰原因,但反向因果关系不成立;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了金融发展,但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调整无显著带动作用。因此,进一步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成为进一步提升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中金融服务水平与能力的关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徐敏  张小林  
本文利用金融包容指数测算普惠制金融发展水平,利用VAR模型检验我国1985-2012年普惠制金融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发现普惠制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之间存在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且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在短期内,普惠制金融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主要是通过产业结构合理化而非产业结构高级化,而在长期内则恰好相反;产业结构高级化推动了普惠制金融发展,而产业结构合理化却起了阻碍作用,但普惠制金融受产业结构合理化冲击稳态收敛的速度慢于产业结构高级化。因此,为了扩大普惠制金融发展规模,政府应逐步弱化对经济发展的干预程度,加快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步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良健,钟春平  
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 ,金融的发展能促进结构优化 ,同样地 ,金融抑制会阻碍结构的变迁与优化 ,两者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本文通过投入产出表、生产函数和比较分析说明金融抑制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障碍 ,因而在政策选择上 ,区域经济的发展应结合金融发展动态地促进结构的优化 ,实现两者的良性循环。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鱼飞霞  杜跃平  
本文以西安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金融化的客观进程为基础,试图探讨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变迁两者之间的关联关系和互动影响,为正确把握金融业发展方向,并以此促进地方经济和金融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国晓丽  
在对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关系进行研究述评及理论和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北京市1978-2009年的年度数据,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和回归分析方法对二者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北京金融发展指标与产业结构调整指标相互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金融发展对第三产业产值的贡献度大于第二产业,对第二产业的贡献度又大于第一产业。为了促进北京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协调促进,需要继续完善金融体系建设,提高金融风险防范意识与机制建设;积极发展资本市场,着力拓宽融资渠道;倡导"绿色信贷",优化信贷结构;并且继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雪梅  
山西是资源型经济大省,经济发展高度依赖煤炭等资源开发。单一的产业结构和粗放的发展方式,导致资源严重浪费、生态环境恶化。山西的经济结构决定了山西金融机构单一化、金融市场不完善、金融发展缓慢。实证分析了山西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山西的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不存在长期稳定的关联关系,互动作用不明显。最后基于综改区建设背景对金融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邱静  
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新兴产业的兴起和发展已成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产业导向和产业载体。新兴产业的发展依托于科技创新,而科技创新离不开金融。然而,我国在利用金融资源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过程中,大都将金融配置资源的功能定位在银行的信贷活动上,这不仅不利于产业结构的升级,还有可能产生阻碍作用。因此,如何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构建金融与科技相结合的融资机制,是扶植新兴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关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佳  谢芸芸  田发  
本文基于消费金融支付、风险管理、消费信贷、投资四大功能,结合作用机制与两阶段SYS-GMM估计方法来研究消费金融对产业结构高度化与合理化的影响。研究发现:(1)消费金融能够通过信用催化、资源配置、技术创新以及政策引导机制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生显著作用;(2)具体来看,消费信贷、储蓄作用于产业结构的估计效果最显著,其次为保险与投资;(3)相较于产业结构高度化,消费金融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效果更好。据此,应在扩大消费金融试点范围基础上把握其发展方向,以契合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注重金融产业与模式创新、强化居民投资与保险理念,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林春  
本文基于2000年-2012年全国30个省际的面板数据,对地区金融发展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以及加入技术创新后地区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地区金融发展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抑制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发展;地区金融发展和技术创新的联合作用有利于促进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而会抑制第二产业的发展。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尹林辉  付剑茹  刘广瑞  
采用中国1990~201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地区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是否会在不同的政府干预程度下产生显著的差异。检验发现,地区金融发展分别降低了第一、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率,提高了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率,从而优化了产业结构;但是,在政府干预程度越强的地区,地区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的优化作用受到越多的削弱。研究结果表明,目前中国的地区金融发展存在着过度的政府干预,从而影响了金融在产业发展中的资源配置功能,政府对金融干预的适度调整将有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王洋  
随着文献出版数量的激增与文献类型的扩展,图书馆大都面临着编目人员短缺、编目工作强度增大的困境。联机合作编目、编目业务外包是目前图书馆用来缓解编目工作压力的主要方法,但是这两种方法仍然无法解决重复编目、编目标准不统一、编目数据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构建跨行业编目共享模式,有利于避免大量的重复编目,提高图书馆新书书目的发布速度,减轻图书馆编目员的工作负担,必将成为未来编目工作发展的新趋势。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宁光杰  崔慧敏  付伟豪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各产业不断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关注受信息技术影响的劳动者如何通过跨行业流动实现再就业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实证分析地区—行业层面信息技术渗透度对微观劳动者跨行业流动的影响。研究发现:行业信息技术渗透度的提升会显著增加该行业劳动者跨行业流动的概率。一方面,行业信息技术渗透度的提升分别通过就业替代效应和结构效应提高常规任务从业者和非常规认知任务从业者的跨行业流动概率;另一方面,行业信息技术渗透度的提升会促使高、中技能水平劳动者跨行业流动。针对流动方向的分析表明,从事常规任务劳动者倾向于被动地“向下流动”,流向与原行业“技能距离”较远的行业,并承受一定的工资损失。本研究为科学评估信息技术发展对劳动就业的结构影响,以及制定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产业融合的就业配套政策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