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36)
- 2023(10497)
- 2022(8797)
- 2021(7889)
- 2020(6474)
- 2019(14717)
- 2018(14308)
- 2017(27492)
- 2016(14517)
- 2015(16118)
- 2014(16449)
- 2013(16510)
- 2012(16167)
- 2011(15009)
- 2010(15514)
- 2009(14587)
- 2008(14125)
- 2007(12766)
- 2006(11858)
- 2005(11380)
- 学科
- 济(91310)
- 经济(91216)
- 管理(37763)
- 业(37170)
- 地方(28188)
- 企(27889)
- 企业(27889)
- 方法(25631)
- 中国(24856)
- 数学(22078)
- 数学方法(21909)
- 农(21385)
- 业经(19445)
- 地方经济(17538)
- 学(16249)
- 制(15947)
- 农业(14679)
- 财(14399)
- 融(13662)
- 金融(13658)
- 产业(13278)
- 银(12833)
- 银行(12817)
- 发(12815)
- 行(12571)
- 贸(12196)
- 贸易(12183)
- 体(11943)
- 环境(11836)
- 易(11600)
- 机构
- 学院(223464)
- 大学(222100)
- 济(107443)
- 经济(105450)
- 研究(88052)
- 管理(79262)
- 中国(66417)
- 理学(66413)
- 理学院(65507)
- 管理学(64593)
- 管理学院(64155)
- 科学(50346)
- 京(48278)
- 财(47071)
- 所(45364)
- 研究所(40553)
- 中心(37947)
- 财经(36120)
- 农(35595)
- 江(35147)
- 经济学(34650)
- 经(32423)
- 北京(31739)
- 院(31384)
- 范(31345)
- 师范(31051)
- 经济学院(30741)
- 业大(28867)
- 州(28341)
- 农业(27077)
- 基金
- 项目(138805)
- 科学(109442)
- 研究(104273)
- 基金(99453)
- 家(86269)
- 国家(85551)
- 科学基金(72145)
- 社会(69256)
- 社会科(65757)
- 社会科学(65747)
- 省(54156)
- 基金项目(51977)
- 教育(45631)
- 划(45173)
- 自然(42237)
- 自然科(41155)
- 自然科学(41147)
- 编号(41011)
- 自然科学基金(40439)
- 资助(40288)
- 发(37913)
- 成果(34500)
- 重点(32212)
- 发展(31294)
- 展(30799)
- 部(30645)
- 课题(29944)
- 国家社会(29365)
- 创(28472)
- 创新(26805)
- 期刊
- 济(137041)
- 经济(137041)
- 研究(78122)
- 中国(50722)
- 农(34640)
- 财(34309)
- 管理(32278)
- 科学(31379)
- 学报(31102)
- 融(25055)
- 金融(25055)
- 大学(24174)
- 农业(23210)
- 教育(22973)
- 学学(22854)
- 经济研究(22706)
- 业经(21456)
- 技术(19852)
- 财经(19385)
- 问题(17857)
- 经(17045)
- 贸(13201)
- 技术经济(13192)
- 世界(12990)
- 国际(12052)
- 业(11874)
- 经济问题(11622)
- 商业(11533)
- 统计(11126)
- 现代(10825)
共检索到3664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高新才 朱智文
在对西部大开发战略进行再认识的基础上,从区域产业经济视角入手,构建了一个以产业结构变动为核心的区域经济增长模型,并对西北民族地区三次产业结构状况、产业结构转换的速度、产业结构效率等问题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缩小西北民族地区发展差距的根本在于调整、优化其产业结构,促进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成长,提高区域内资源配置的效率。
关键词:
产业结构 西北民族地区 区域发展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曦辉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近年来高强度的西部大开发,我国民族地区的经济结构已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其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也与从前大不相同。这对民族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民族教育要适应发展的形势,培养出大量的能满足改革开放需要和具有全球化视野的人力资源。
关键词:
民族地区 经济结构 教育结构 适应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钱争鸣 刘晓晨
本文从区域空间关联性出发,分析环境管制、产业结构调整和地区经济发展三者的关系,探讨环境管制对绿色经济效率的作用机制并验证其存在性及影响程度。研究发现,环境管制能够通过筛选效应、内部技术溢出和外部技术溢出,促使绿色经济效率形成"扩散效应"和"极化效应",进而影响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实证分析表明,绿色经济效率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环境管制对改善绿色经济效率具有时滞性,长期治污投资能显著提高绿色经济效率;从长期来看,环境管制能显著提高东、中、西部的技术进步,但"扩散效应"和"极化效应"在不同地区的效果各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钱利英 吴映梅 徐燕苗
地处我国西南的滇西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长期处于欠发达水平,而其产业结构却演进为"三、二、一"形式,欠发达的经济水平与表面高度化的产业结构形成鲜明对比。因此,从产业结构演进经典理论视角出发,采用产业结构多元化系数和区位商等指标为主的综合评价体系,深入分析滇西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演进的协调状况,在此基础上,筛选并提出滇西北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模式及对策建议,以期为该地区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姚旻
创意产业以创意为核心增长要素,是资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附加值高并具有可持续发展特性的产业形态。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特性契合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是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引擎。与传统产业耦合是发展西部民族地区创意产业的主要途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璩向宁
修建一条东起呼和浩特西至乌鲁木齐,沿中蒙边界延伸的公路。将会极大地改善新疆和内蒙古西部地区与沿海发达地区之间的交通状况和通达条件,增强西北民族地区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之间的联系,促进西北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
关键词:
内蒙古—新疆公路 经济联系 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邹平 武友德 周智生 吴映梅 赵波 陈长瑶
区域经济的发展就是要依托区域的优势和条件,合理配置区域生产要素,开发特色产品,培育特色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形成具有区域特点的特色经济,以推进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本文对西南民族区域产业结构的主要特征及特色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与评价,运用所提出并构建的指标体系识别出该区域的特色产业,提出了基于区域实际、加快特色经济发展、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支撑体系及针对不同类型区域的特色经济和特色产业发展的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绮莉 赵晋平 金子祺
文章基于Copula函数,使用非参数法和参数法对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联度进行了测算。非参数法和参数法的测算结果均表明,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与产业结构合理化相比,产业结构高度化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联度更高。此外,不论是使用非参数法还是参数法,结果均表明我国产业结构高度化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呈现上尾特征,二者在发展水平较高时的相关性更强。非参数法下产业结构高度化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联度为0.8403,参数法下为0.7688。产业结构合理化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相关性则呈现两端高、中间低的对称性特征,其关联度为0.7399。进一步进行异质性分析发现,我国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联度大于东中部地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绮莉 赵晋平 金子祺
文章基于Copula函数,使用非参数法和参数法对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联度进行了测算。非参数法和参数法的测算结果均表明,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与产业结构合理化相比,产业结构高度化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联度更高。此外,不论是使用非参数法还是参数法,结果均表明我国产业结构高度化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呈现上尾特征,二者在发展水平较高时的相关性更强。非参数法下产业结构高度化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联度为数间的相关性则呈现两端高、中间低的对称性特0.征840,3,参法下为0.7688。产业结构合理化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其关联度为0.7399。进一步进行异质性分析发现,我国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联度大于东中部地区。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甘路有 曾国良
经历了工业化、信息化之后,世界经济正在迈入"低碳化"的新时代。面对着全球新一轮产业革命浪潮的到来,如何推进四川民族地区低碳经济的发展,就成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文章从四川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和调整的必要性出发,结合该区域的实际状况,进而从转变思想观念、加快节能减排、加强技术创新、发展碳汇产业和完善法规制度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具体策略。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凌国平
本文分析了上海产业结构的现状,并从制造业环境、技术环境、基础设施环境及地域环境4个方面对产业结构发展的环境因素作了分析。在分析基础上,本文具体指出了3个产业的调整方向与经济发展的思路,并在最后提出在调整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产业结构 调整 政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玥 王文涛
山西省是我国的能源大省,长期以来因煤而兴,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以煤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也对山西省的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严峻挑战,转型发展势在必行。基于此,文章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了山西省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山西省产业结构优化的政策导向。
关键词:
产业结构调整 转型发展 经济发展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研究基地是以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为工作重点的学术研究机构。基地队伍以经济学院现任教师为主体,吸收部分外聘专家构成。基地研究人员大多参加了"985工程"二、三期建设,有着较为丰富的建设经验。基地以培育国家新学科、争取重大项目、注重社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