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864)
2023(18423)
2022(15415)
2021(14385)
2020(12117)
2019(28221)
2018(27710)
2017(52979)
2016(28500)
2015(32260)
2014(32060)
2013(31825)
2012(29540)
2011(26852)
2010(26884)
2009(24977)
2008(24430)
2007(21495)
2006(18924)
2005(16987)
作者
(82856)
(69542)
(69075)
(66117)
(44123)
(33296)
(31444)
(27037)
(26270)
(24581)
(23621)
(23217)
(22087)
(22020)
(21787)
(21693)
(20487)
(20236)
(19989)
(19941)
(17286)
(17072)
(16879)
(15867)
(15667)
(15584)
(15334)
(14803)
(14070)
(13677)
学科
(139706)
经济(139576)
管理(79635)
(76716)
(61731)
企业(61731)
方法(58884)
数学(52516)
数学方法(51777)
中国(35894)
(33681)
(30354)
地方(29362)
业经(27629)
(26234)
(23788)
贸易(23774)
(23058)
(22669)
农业(22533)
环境(18917)
理论(18779)
(18412)
(18324)
(18298)
金融(18294)
财务(18260)
(18225)
财务管理(18215)
银行(18186)
机构
学院(414766)
大学(413896)
(184371)
经济(180854)
管理(159169)
研究(145309)
理学(137619)
理学院(136043)
管理学(133499)
管理学院(132728)
中国(109613)
(88039)
科学(87307)
(80329)
(73176)
(67252)
研究所(66538)
中心(65465)
财经(64514)
(60687)
业大(60102)
(58681)
经济学(58353)
北京(55626)
农业(52630)
(52486)
经济学院(52469)
(52277)
师范(51716)
(47903)
基金
项目(277967)
科学(220358)
基金(204771)
研究(199084)
(179509)
国家(178137)
科学基金(153381)
社会(129385)
社会科(122952)
社会科学(122922)
基金项目(107394)
(106987)
自然(99473)
自然科(97287)
自然科学(97262)
自然科学基金(95533)
教育(91423)
(90415)
资助(85410)
编号(78104)
重点(62985)
成果(62120)
(61993)
(60880)
(57524)
国家社会(54849)
课题(54286)
创新(53926)
教育部(53299)
科研(53296)
期刊
(200984)
经济(200984)
研究(122699)
中国(78093)
学报(62808)
(62358)
(60069)
科学(60059)
管理(59731)
大学(48147)
学学(45709)
农业(40949)
技术(38373)
教育(37448)
(35643)
金融(35643)
经济研究(34179)
财经(32496)
业经(30222)
(28210)
问题(27461)
统计(23936)
(23199)
技术经济(22751)
(22068)
(21317)
世界(20116)
决策(19261)
国际(19012)
(18568)
共检索到6144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于斌斌  
本文基于一个两部门经济增长模型,利用2003-2012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统计数据,运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对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率提升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论显示,空间溢出效应是考察产业结构调整与生产率提升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从整体层面看,中国城市经济增长动力已由产业结构调整转换为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并且产业结构"服务化"倾向的高级化调整是导致中国经济发展进入"结构性减速"阶段的重要原因。同时,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率提升的经济增长效应受到经济发展阶段和城市人口规模的约束:工业化阶段的地区经济增长更多地依赖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而城市化阶段的地区经济增长则可以从产业结构的合理...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翔  邓峰  
在经济增长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和面板门限模型,实证检验了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和门限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各区域的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科技创新是促进经济增长的稳定动力,而产业结构优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并不稳定,其中,产业结构服务化的优化调整不利于经济的增长,是使我国经济进入"结构性减速"的重要原因,科技创新是缓解结构性减速的关键。进一步的门限效应分析表明,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增长均存在正U型关系。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纪生  
在考虑科研投资溢出效应的基础上,采用空间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不同农业科研投资结构对农业生产率增长的作用。结果表明:种植业科研投资的生产率效应被突出地表现出来,渔业、畜牧业的科研投资并没有得到有效重视,增加畜牧和渔业的科研投资能够改善科研投资的配置效率。在当前农业劳动力已出现结构性短缺的情况下,需要注重发挥技术的替代效应,加强对农机的科研投资。公务费、经营费、基建费和其他费用支出已影响到科研的资金使用,增加科研业务费用,适当减少这部分支出的比例,有助于农业科研投资效率的提高,试验与发展研究的公共投资比例过高,基础与应用研究投资不足,限制了企业对农业科研投资的参与。我国农业的公共科研投资应更多地集中...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凯风  李政青  吴伟伟  
基于2005~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以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将区域金融集聚和能源效率内生化,建立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实证检验金融集聚、能源效率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与交互影响。实证结果发现,区域金融集聚、能源效率直接带动经济的增长,但在经济较为落后的中、西部地区,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并未得到体现;同时发现,发挥金融集聚与能源效率的协同作用对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凯风  李政青  吴伟伟  
基于2005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以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将区域金融集聚和能源效率内生化,建立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实证检验金融集聚、能源效率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与交互影响。实证结果发现,区域金融集聚、能源效率直接带动经济的增长,但在经济较为落后的中、西部地区,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并未得到体现;同时发现,发挥金融集聚与能源效率的协同作用对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程中华  李廉水  刘军  
本文构建了环境规制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框架,并采用2003—2014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统计数据,以地理距离作为空间权重矩阵,运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了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结论表明,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显著的全局空间正相关性和局部空间集聚效应。环境规制显著促进了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但这种促进效应受城市经济发展阶段的限制。环境规制对工业化中期和后期阶段城市的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且对中期阶段城市的促进作用更强,但对工业化初期阶段城市的促进效应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程中华  李廉水  刘军  
本文构建了环境规制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框架,并采用2003—2014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统计数据,以地理距离作为空间权重矩阵,运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了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结论表明,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显著的全局空间正相关性和局部空间集聚效应。环境规制显著促进了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但这种促进效应受城市经济发展阶段的限制。环境规制对工业化中期和后期阶段城市的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且对中期阶段城市的促进作用更强,但对工业化初期阶段城市的促进效应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霍忻  
"入世"以来,中国与世界市场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对外直接投资迅猛发展,逐步由对外直接投资大国向对外直接投资强国过渡,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进行国内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基于2010—2012年六个行业的产值比重、对外直接投资与外商直接投资行业存量占比、贸易总额占比、固定资产投资和研发投入比重等相关数据,基于面板数据模型就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调整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国三次产业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着显著的影响,并且在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行业这种效应表现得尤为明显,进而为中国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创造了有利条件。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霍 忻  
“入世”以来,中国与世界市场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对外直接投资迅猛发展,逐步由对外直接投资大国向对外直接投资强国过渡,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进行国内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基于 2010—2012年六个行业的产值比重、对外直接投资与外商直接投资行业存量占比、贸易总额占比、固定资产投资和研发投入比重等相关数据,基于面板数据模型就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调整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国三次产业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着显著的影响,并且在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行业这种效应表现得尤为明显,进而为中国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创造了有利条件。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丽君  
通过对中国工业的市场化进行数量化测度并与产业结构合理化等变量进行比较,综合考虑了空间效应与地区因素,采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空间系统GMM检验方法与动态空间面板SDM模型最优,分地区后的模型更优;产业结构合理化的空间相关性显著下降;工业劳动力的空间流动对工业市场化而言有过度的倾向等。提出应提高企业向"外围"扩散的经济租金、增强分散力、促进空间优化等政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丽君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于斌斌  
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的。本文构建了金融集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一个理论框架,并采用2003-2012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统计数据,以地理距离为空间权重矩阵,运用解释力更强的动态空间面板模型检验了金融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论显示,金融产业集聚对于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受产业发展阶段和城市规模的限制:(1)金融集聚对东、中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存在显著的促进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但对西部地区的促进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2)金融集聚能显著促进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的产业结构升级和空间溢出效应,但对小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明显的负向影响,且空间溢出效应并不显著;(3)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和控制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将促进中国城市的产业结构升级。上述发现为优化金融结构、产业结构调整等宏观决策提供了研究基础。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于斌斌  
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的。本文构建了金融集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一个理论框架,并采用2003-2012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统计数据,以地理距离为空间权重矩阵,运用解释力更强的动态空间面板模型检验了金融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论显示,金融产业集聚对于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受产业发展阶段和城市规模的限制:(1)金融集聚对东、中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存在显著的促进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但对西部地区的促进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牛鸿蕾  江可申  
利用1997—2010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基于STIRPAT的扩展形式,运用空间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碳排放效应。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将空间自相关性纳入传统模型中,并且未采用简单的三次产业划分法描述产业结构,而是将生产部门细分为五类行业。结果表明:我国各省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存在空间维度上的依赖性和异质性,产业结构高级化进程受经济规律和发展实际的限制,这影响了减排效果的发挥;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但工业发展的高能耗、高污染特征仍非常明显,农业和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别与二氧化碳排放量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于斌斌  
本文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分析框架,利用2003—2012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统计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了中国城市生产性服务业模式选择的经济增长效应。结果显示,中国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的专业化集聚、多样化集聚与经济增长都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模式选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受到行业结构、地区差异和城市规模的约束:低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中小城市选择专业化集聚模式可以促进经济增长,而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更适合选择多样化集聚模式。生产性服务业的多样化集聚模式在全国层面和区域层面(东部、中部、西部)都能够推动经济增长,而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对中部地区的经济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