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24)
2023(14537)
2022(12506)
2021(11525)
2020(9775)
2019(21994)
2018(21743)
2017(42247)
2016(22905)
2015(25212)
2014(24780)
2013(24801)
2012(22636)
2011(20372)
2010(19991)
2009(18045)
2008(17439)
2007(15185)
2006(13050)
2005(11163)
作者
(68503)
(57263)
(56753)
(53885)
(36111)
(27555)
(25547)
(22517)
(21632)
(20155)
(19283)
(19229)
(18104)
(17937)
(17556)
(17516)
(17369)
(17123)
(16351)
(16197)
(14469)
(13870)
(13752)
(12917)
(12859)
(12573)
(12505)
(12458)
(11490)
(11346)
学科
(93784)
经济(93696)
管理(66628)
(65887)
(54070)
企业(54070)
方法(44252)
数学(38594)
数学方法(38231)
(25541)
中国(22562)
(22478)
业经(21468)
(21182)
技术(19473)
地方(18811)
农业(17373)
(17371)
贸易(17366)
(16857)
(15656)
环境(15144)
(14364)
产业(14330)
财务(14299)
财务管理(14281)
理论(14228)
(13914)
企业财务(13598)
(12915)
机构
大学(328058)
学院(327066)
管理(131556)
(131372)
经济(128804)
理学(115841)
理学院(114568)
管理学(112617)
管理学院(112055)
研究(110315)
中国(77562)
科学(71882)
(69315)
(60842)
(55933)
业大(55657)
(55436)
研究所(51834)
中心(49016)
农业(48356)
财经(46065)
(45522)
北京(43036)
(42093)
(41241)
师范(40689)
(40013)
经济学(39576)
(36845)
经济学院(36122)
基金
项目(236770)
科学(185392)
基金(172437)
研究(166110)
(153444)
国家(152237)
科学基金(129865)
社会(105338)
社会科(100126)
社会科学(100099)
(93105)
基金项目(92830)
自然(86934)
自然科(84923)
自然科学(84900)
自然科学基金(83417)
(78632)
教育(75057)
资助(70348)
编号(65451)
重点(53333)
(51411)
(50947)
成果(50445)
(50057)
创新(46761)
科研(45670)
计划(45038)
课题(44856)
国家社会(43670)
期刊
(134638)
经济(134638)
研究(89819)
学报(59744)
中国(55431)
(53874)
科学(52645)
管理(45894)
大学(43896)
学学(41938)
(39846)
农业(37622)
教育(30524)
技术(28411)
业经(23163)
经济研究(22359)
(22313)
金融(22313)
财经(21852)
(19440)
科技(18911)
(18783)
问题(18040)
技术经济(17311)
业大(16265)
(16017)
图书(15169)
商业(14977)
理论(14957)
现代(14259)
共检索到4509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程中华  刘军  李廉水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对中国雾霾减排至关重要。基于2003-2016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统计数据,采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产业结构调整与技术进步对雾霾减排的影响效应。研究结论表明:从整体层面看,在产业结构调整的雾霾减排效应当中,产业结构高级化的雾霾减排效应较强,而产业结构合理化对雾霾减排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弱。在技术进步的雾霾减排效应当中,技术效率改善的雾霾减排效应较强,而科技进步对雾霾减排的促进作用相对很弱。同时,这些雾霾减排效应还受到城市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阶段的约束。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的雾霾减排更多地受益于产业结构高级化发展,而中等城市和小城市可以从技术效率改善中获得更强的雾霾减排效应。工业化初期阶段城市的雾霾减排更多地受益于技术效率改善,而工业化中期阶段城市和后期阶段城市可以分别从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发展中获得更强的雾霾减排效应。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胡春力 ,石何  
一、研究产业结构的两个着眼点研究产业结构问题可以有两个着眼点:一个是各生产部门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一个是结构的质量,即由于社会生产的技术基础更新而引起产业结构发生质的变化。生产结构中的数量比例关系在社会生产的技术水平、技术结构没有突破性变化的情况下是相对稳定的,此时生产结构的平衡是以数量平衡为基础的。以此为着眼点来研究产业结构问题的目的,在于判断制约生产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部位所在,力求通过发展瓶颈部门来满足对短线产品的需求,从而达到均衡生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殷晓彦  崔占峰  
技术进步是否能够降低污染物排放量并促进生态环境污染治理水平的提高,是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所必须探究的重要问题。这一作用与技术进步的有偏性密切相关。论文从宏观角度入手,选取2003—2017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考察了偏向性技术进步对生态环境污染治理影响及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地区技术偏向性进步指数的提高显著减少了污染物排放量,提高了生态环境污染治理水平,且这一结果在不同区域间未见差异。多元中介效应检验证明,这一促进作用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实现。考虑稳健性问题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殷晓彦  崔占峰  
技术进步是否能够降低污染物排放量并促进生态环境污染治理水平的提高,是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所必须探究的重要问题。这一作用与技术进步的有偏性密切相关。论文从宏观角度入手,选取2003—2017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考察了偏向性技术进步对生态环境污染治理影响及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地区技术偏向性进步指数的提高显著减少了污染物排放量,提高了生态环境污染治理水平,且这一结果在不同区域间未见差异。多元中介效应检验证明,这一促进作用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实现。考虑稳健性问题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马建平  
基于中国1980—2013年碳排放、经济、能耗、环境等数据,构建气候效应分解模型,将气候效应分解为规模效应、传统意义的结构效应、低碳意义的结构效应、传统意义的技术效应和低碳意义的技术效应。协整分析显示,主要正向气候效应是经济增长带来的规模效应,主要负向气候效应是能耗强度下降和低碳环保技术投资带来的双重技术效应,高排放行业增加和低碳能源占比上升带来的正、负结构效应都较低,其中负向结构效应低于正向结构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长征  吉星  
文章在测算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产业结构调整驱动因素的理论分析框架,从异质性视角分析技术进步率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技术进步率异质性对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此外研发强度、国际贸易水平、市场化程度和居民收入水平也是驱动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因素,但这些因素对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的影响存在差异性。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健  徐海成  
基于1978~200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协整分析、G ranger因果分析,并用脉冲响应函数对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动态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调整不相协调;技术效率是第一、第二产业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对第二产业的调整影响比较大,但对第三产业的影响力度比较小;技术进步是深化和优化产业结构根本途径,合理的产业结构促进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进一步提高。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原毅军  谢荣辉  
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质是企业行为的改变。污染减排政策可通过影响企业的行为选择驱动产业结构的自发调整。本文运用1999-2011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借助门槛效应检验和面板门槛回归模型验证了中国污染减排政策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倒逼效应以及两者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污染减排政策能够作为一个有效的倒逼机制,显著驱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但污染减排政策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倒逼效应并非单调递增(递减)的,当以工业废气排放强度作为门槛变量时,工业废气排放强度的逐渐降低,会对产业结构调整产生先抑制后促进的影响,两者之间符合倒"U"型关系。即较低的污染减排政策强度不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而当污染减排政策趋紧时,其对产业结...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原毅军  谢荣辉  
本文将相关因素对污染减排的影响效应分解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生产技术效应和污染治理技术效应,运用2001-2010年国内工业中36个行业工业SO2和工业烟尘两种主要废气排放的相关数据,分析了工业规模变化、工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对工业废气减排的贡献,并依据分析结果指出工业规模的扩大不利于工业废气的减排,而工业结构调整、生产技术和污染治理技术进步均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工业废气减排,并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规模效应的抑制效应,其中污染治理技术的进步对工业废气的污染减排起了主导作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吕晓萌  张永亮  
本文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利用扩展的列昂惕夫逆矩阵计算全国、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技术进步对总产出增长的贡献率,并在此基础上计算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调整的贡献率,解释了由技术进步给区域产业总产出带来变化的原因,以及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波及效应。结果表明:三个区域的三大产业的技术进步对总产出贡献率基本大于全国平均水平,京津冀地区和长三角地区第二产业技术进步对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最大,贡献率第二大的是第三产业;对于珠三角地区,技术进步对第三产业总产值提升的贡献率最大,其次是第二产业;三大产业的技术进步效应主要来自其自身。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成艾华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工业污染排放量仍在持续增加,环境质量并没有得到显著的改善,但由于环境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贡献,污染排放的增长幅度已出现明显减缓的势头。为了定量评价这两种作用的影响,本文引入环境效应分解模型,对1998-2008年中国工业SO2减排的动态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998-2008年中国工业减排的环境净效应中,环境技术效应贡献了环境净效应的-97.76%,而结构调整效应对环境的改善并不大,仅为-6.33%。从各年度环境净效应的分解结果看,环境技术进步效应在各年度仍发挥了主要的作用,年均占到-90.03%。但值得肯定的是,从2005年开始的"十一五"时期,结构效应...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祝丽云  李彤  马丽岩  刘志林  
文章应用2013—2015年京津冀地区的城市面板数据,从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两个维度实证分析产业结构调整对雾霾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雾霾污染与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呈现"U"型曲线关系,现阶段处于拐点的右侧,与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数显著正相关;与经济增长速度呈现倒"N"型曲线关系,不符合环境库兹涅茨假说;与经济规模、对外开放程度显著负相关,与房屋建筑施工面积显著正相关。据此,需进一步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向知识、技术导向型服务业升级,加强对外开放水平,推广绿色建筑,降低扬尘污染。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少甫  白羽  
对1997~2012年中国分省域碳排放的数据进行详细测算,发现碳排放具有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利用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发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和能源结构碳强度对碳排放的影响较为突出。通过检验发现建立空间杜宾模型是最优的。结论: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优势创新产业集群,推广清洁技术的利用,改善以煤炭为主不合理的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并充分考虑区域间的集聚效应,在碳减排活动中充分加强区域协作。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封思贤  居维维  任琇卿  
科学测度居民的通胀预期水平,是宏观调控部门有效引导公众形成合理预期并实现物价稳定的核心技术环节。在对各种测算方法进行理论比较的基础上,本文运用我国1997—2013年的季度数据,实证分析了净差额统计测算法、概率测算法、计量模型测算法等在我国的适用性。结果发现:不同特征的通胀预期有着不同的测算原理;我国公众的通胀预期属于适应性预期,具有黏性特征,是一种有限理性的预期;基于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的方法更适合于测度并预测我国居民的通胀预期水平。我国应从健全物价预期统计调查体系、加强与公众信息沟通、提高央行货币政策独立性等方面提高通胀预期管理效率。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肖挺  刘华  
产业结构调整引起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势必影响到环境污染的问题。本文通过将产业结构调整分设为产业结构均衡以及产业结构优化两类指标,以1998—2012年期间数据为样本分析了产业结构调整对我国二氧化硫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均衡化对于工业硫排放有着明显的限制作用,但产业结构优化除了对东部地区人均排放量有所抑制之外,基本呈现的是加剧节能减排问题的严重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