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67)
2023(7956)
2022(6588)
2021(6277)
2020(5178)
2019(11987)
2018(11479)
2017(22476)
2016(12051)
2015(13404)
2014(13203)
2013(13593)
2012(12958)
2011(11998)
2010(11664)
2009(10738)
2008(10654)
2007(9046)
2006(7852)
2005(7313)
作者
(34809)
(29158)
(28915)
(27955)
(18524)
(13951)
(13167)
(11186)
(11065)
(10272)
(10194)
(9651)
(9481)
(9437)
(9412)
(9053)
(8658)
(8547)
(8220)
(8082)
(7521)
(7106)
(7050)
(6627)
(6562)
(6504)
(6496)
(5922)
(5851)
(5826)
学科
(61244)
经济(61198)
(30943)
管理(30111)
方法(27724)
数学(25170)
数学方法(25033)
(24450)
企业(24450)
中国(17786)
(17194)
贸易(17187)
(16937)
(13736)
(12995)
业经(12035)
(11328)
(10778)
产业(10586)
(10552)
地方(10093)
(9604)
金融(9604)
(9589)
银行(9578)
(9300)
(8668)
出口(8658)
出口贸易(8658)
农业(8581)
机构
大学(181235)
学院(178238)
(90354)
经济(89168)
研究(69114)
管理(65413)
理学(56781)
理学院(56112)
管理学(55375)
管理学院(55035)
中国(53896)
科学(38625)
(38603)
(38179)
(34913)
研究所(31956)
财经(31786)
经济学(31372)
中心(29603)
(29331)
经济学院(28473)
(28264)
(24601)
北京(24557)
财经大学(24172)
(23833)
业大(23748)
农业(22392)
(21270)
科学院(21122)
基金
项目(120094)
科学(96485)
基金(92353)
研究(85394)
(81620)
国家(81118)
科学基金(68979)
社会(59050)
社会科(56538)
社会科学(56527)
基金项目(47528)
自然(43074)
(42292)
自然科(42159)
自然科学(42147)
自然科学基金(41510)
资助(39290)
教育(37793)
(37034)
编号(29926)
(28997)
重点(27618)
(26890)
国家社会(26789)
中国(25955)
教育部(25126)
(24930)
成果(24324)
创新(23589)
人文(23541)
期刊
(92099)
经济(92099)
研究(57282)
中国(31904)
(28087)
学报(28086)
科学(27069)
(25215)
管理(24932)
大学(21533)
学学(20662)
(20081)
金融(20081)
经济研究(17707)
农业(17451)
财经(17189)
(15123)
(14875)
问题(13440)
国际(13028)
技术(12981)
业经(12525)
世界(11931)
教育(11274)
(10304)
技术经济(9417)
统计(9247)
(8129)
经济问题(7771)
商业(7588)
共检索到2650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潘敏  缪海斌  
转轨时期作为中国经济结构最重要内容的产业结构调整可能诱发通货膨胀缺口持久性的变化。本文将通货膨胀缺口作为通货膨胀持久性的替代变量,采用新凯恩斯混合菲利普斯曲线模型对1996~2010年期间中国通货膨胀的持久性特征进行了考察,并运用Blanchard-Quah结构分解方法分析了产业结构调整对通货膨胀缺口持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现有研究的结果相比,单变量和多变量模型评估的中国通货膨胀缺口持久性都显著较低。通货膨胀缺口受第一、二、三产业结构冲击减弱至0的时期分别为3、3、2个季度;第一产业的发展对通胀缺口持久性的短期冲击为正,第二、三产业的冲击为负;总体而言,第一和第二产业的发展弱化了通货膨胀缺口...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雅炯  
本文通过改进的预期通货膨胀率模型,将城镇居民调查问卷中未来物价变动预期的定性数据,转换为有效的预期通货膨胀率。同时,本文对通货膨胀预期的性质进行了结构性分析,结果表明,核心通货膨胀内涵下的通货膨胀预期变动符合理性预期假说,食品价格内涵下的通货膨胀预期变动更具备适应性预期的特点。通货膨胀预期的持久性较差,实际核心通货膨胀对通货膨胀预期不具备持续影响,而来自食品因素的实际通货膨胀对通货膨胀预期有持久的影响,但通货膨胀预期对实际通货膨胀的反馈效果并不稳定。因此,在充分重视核心通货膨胀变动的基础上,货币政策的持续性和稳定性显得尤为重要。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吴韡  严春晓  缪海斌  
本文从经济结构变化的视角,对中国通货膨胀持久性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采用传统的AR方法还是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方法估计,中国通货膨胀持久性在2000年之后都出现了明显的减弱,减弱的幅度在10%左右。除通货膨胀预期和外部汇率变化冲击因素的影响外,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加权经济增长率等经济结构变化因素对通货膨胀率的影响亦非常显著,其中,第二产业加权经济增长率的减缓对中国通货膨胀持久性的减弱发挥了主导作用,第一产业与通货膨胀持久性负相关,而第三产业的加快发展将有利于弱化中国通货膨胀持久性。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郭志  王鹏  
通货膨胀水平以及通货膨胀持久性在不同部门和不同区域之间的差异对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是央行实施货币政策时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明显,城乡通货膨胀持久性存在着差异。本文通过经济数理模型和实证分析对中国城乡通货膨胀的持久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通货膨胀受到扰动冲击后在农村波动的时间长,在城市波动的时间短。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郭志  
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复杂,中国面临较大的通货膨胀压力。弄清通货膨胀持久性是长记忆性还是短记忆性,关乎通货膨胀的治理。本文运用SETAR模型、ARFIMA模型分别测量不同指标、不同样本期间的通货膨胀持久性。定基比CPI是发散的,环比CPI具有短记忆性,同比CPI指标具有局部发散、局部长记忆性的特点。整体上高通货膨胀时期比低通货膨胀时期有更强的持久性。CPI指标测量的物价区间、指标前后间的关系及1999年前后中国经济特点等都会影响通货膨胀持久性。环比CPI度量的通货膨胀持久性更有代表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成思  刘志刚  
通胀率持久性在通胀率动态研究中备受学界的关注,并且直接影响现代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终解方程式。本文对我国通胀率持久性的统计特性做了严谨的计量检验和分析,应用“格点拔靴(自举)”中值无偏估计和Exp-Wald未知断点检验来捕捉我国物价波动持久性的特征。统计结果显示,通胀率持久性在高通胀时期走高,而在物价波动减小的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显著减弱。我们讨论了这一发现对相关货币政策分析机制的含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平  王黎明  
通货膨胀持久性是通货膨胀的动态特征之一,与货币政策实施效果密切相关。为了扩展和完善我国传统通货膨胀理论,本文对通货膨胀持久性的相关研究进行系统的归纳和综述,在分析通胀持久性来源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估计持久性水平的"单变量"方法和"多变量"方法,并分析经济结构、价格机制或货币政策变化对通胀持久性的影响。同时,文章通过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描述了通胀持久性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指出制订货币政策时低估通胀持久性的危害。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郭志  胡日东  
同比指标和环比指标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指标;检验发现CPI同比指标为非平稳的,CPI环比指标具有滞后12阶的季节性。取对数差分后的同比指标和取对数滞后12阶差分的环比指标是完全相同的指标,在运用AR模型度量通货膨胀的持久性时是选择前者还是后者没有差异。实证结果表明中国的通货膨胀持久性水平在1999年1月前后有明显变化,在1991年1月之前通货膨胀受到冲击后持续的时间要长于1999年1月之后的。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煜  
本文应用HP滤波方法估算了我国的潜在产出与产出缺口,并通过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实证分析了产出缺口与通货膨胀率的关系。结果显示,1994年以来我国通货膨胀预期不是适应性的,而是围绕着一个固定值波动,也就是说,我国存在着传统型的菲利普斯曲线。根据以上结论,本文给出了针对当前经济形势的政策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煜  
本文给出了产出缺口与通货膨胀率关系的理论框架,应用HP滤波方法估算了我国的潜在产出与产出缺口,并通过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实证分析了产出缺口与通货膨胀率的关系。结果显示1994年以来我国通货膨胀预期不是适应性的,而是围绕着一个固定值,也就是说我国存在着传统型的菲利普斯曲线。根据以上结论,本文给出了针对当前经济形势的政策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明  谢家智  
借鉴开放经济条件下新凯恩斯混合菲利普斯曲线,采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构建一个包含本地区产出缺口、国内其他地区产出缺口和国外产出缺口的三缺口通货膨胀模型,实证分析产出缺口对中国地区通货膨胀的影响,同时分东部和中西部考察区域差异。实证研究结论表明,国内外产出缺口显著影响我国地区通货膨胀。较之中西部地区更多受到国内产出缺口的影响,东部地区则更多受到国外产出缺口的冲击。而且,国内地区间的通货膨胀压力传导在东部地区较中西部更明显。另外,政府的反需求管理措施存在时滞,且政策调控主要降低了本地区产出缺口形成的通货膨胀压力。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田娟  
在分析总需求与总供给因素的基础上,文章认为本轮通货膨胀主要起源于总供给的结构性失衡。其实质在于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低下,以及政府对农业价格的长期管制。由于农产品价格长期低于其价值,因此必然存在调高农产品价格的客观要求,从而导致结构型通货膨胀。此轮结构性通货膨胀既是中国长期以来二元经济局面未得以改观的后果,也是产生全面性通货膨胀的隐忧所在。因此,利用紧缩的货币政策抑制总需求,同时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扩大有效供给,成为应对此轮通货膨胀的必要和有效的政策组合。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吴军  田娟  
本文从总需求和总供给的经济结构两个层面对我国通货膨胀形势进行了剖析,表明我国当前源于总需求层面的通货膨胀压力已为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锁定,目前的通货膨胀主要来源于经济结构层面。本文用部门间CPI的离散程度来表示结构性通货膨胀的数量特征,运用部门瓶颈模型分析了其形成机制,表明其根源在于农业部门发展的相对滞后,进而从收入分配角度解释了结构性通货膨胀的自我维持机制。在此基础上本文就抑制通货膨胀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刘强  张赛茵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通货膨胀持久性的非参数测度方法:中位数回返方法。相对于现有的持久性测度方法,该方法不需要模型假定和参数估计,具有较强的稳健性。我们利用2001年1月至2014年2月的月度CPI同比数据,对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及八大类分指数的持久性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通货膨胀具有较强的持久性。具体到某个行业来看,烟酒及用品类的通胀持久性最强,其次是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以及居住类。相对而言,衣着类、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的通胀持久性最弱。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刘强  张赛茵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通货膨胀持久性的非参数测度方法:中位数回返方法。相对于现有的持久性测度方法,该方法不需要模型假定和参数估计,具有较强的稳健性。我们利用2001年1月至2014年2月的月度CPI同比数据,对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及八大类分指数的持久性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通货膨胀具有较强的持久性。具体到某个行业来看,烟酒及用品类的通胀持久性最强,其次是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以及居住类。相对而言,衣着类、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的通胀持久性最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