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40)
2023(4432)
2022(3642)
2021(3300)
2020(2806)
2019(6383)
2018(6213)
2017(12145)
2016(6631)
2015(7239)
2014(7440)
2013(7493)
2012(7264)
2011(6583)
2010(6926)
2009(6572)
2008(6660)
2007(6172)
2006(5621)
2005(5346)
作者
(19353)
(16086)
(15950)
(15524)
(10150)
(7652)
(7318)
(6155)
(6068)
(5927)
(5488)
(5422)
(5260)
(5153)
(5109)
(5064)
(4851)
(4640)
(4625)
(4445)
(4401)
(4020)
(3830)
(3699)
(3660)
(3589)
(3583)
(3435)
(3293)
(3119)
学科
(35422)
经济(35383)
(20070)
管理(19066)
(17706)
企业(17706)
方法(12789)
数学(9866)
数学方法(9747)
业经(9602)
中国(8901)
产业(8827)
(8803)
地方(8600)
(8034)
(7671)
(7655)
理论(6902)
结构(6831)
(6089)
农业(5707)
技术(5660)
(5614)
银行(5608)
(5405)
地方经济(5245)
(5164)
金融(5164)
体制(5097)
(5063)
机构
大学(102262)
学院(101700)
(46801)
经济(45877)
管理(39300)
研究(34679)
理学(33437)
理学院(33094)
管理学(32649)
管理学院(32460)
中国(26661)
(21977)
(21737)
科学(19245)
(17082)
财经(17072)
(16650)
中心(15915)
经济学(15282)
(15265)
研究所(14873)
(13902)
北京(13864)
师范(13779)
经济学院(13685)
(13460)
(13388)
财经大学(12561)
(12500)
业大(12241)
基金
项目(62457)
科学(50363)
研究(48045)
基金(45608)
(38517)
国家(38190)
科学基金(33328)
社会(32223)
社会科(30743)
社会科学(30740)
(24728)
基金项目(23560)
教育(21745)
(20173)
自然(19500)
自然科(19017)
自然科学(19012)
编号(18994)
自然科学基金(18726)
资助(18625)
成果(16305)
(14986)
重点(14446)
(14116)
课题(13694)
国家社会(13443)
(13387)
发展(12725)
(12542)
教育部(12491)
期刊
(56477)
经济(56477)
研究(34404)
中国(20292)
(17010)
管理(16100)
科学(13180)
学报(13001)
(12549)
教育(12174)
大学(10481)
(10409)
金融(10409)
学学(9620)
业经(9401)
财经(9342)
经济研究(8957)
技术(8838)
(8330)
农业(7979)
问题(7858)
技术经济(5780)
商业(5475)
(5325)
图书(5259)
经济问题(5154)
现代(5042)
统计(4676)
(4605)
论坛(4605)
共检索到1598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孙新雷  
按照现代经济学的一般看法,一国经济的发展表现为三个层面的变化:即总量的增长、结构的演进和制度的改善,这三个层面最终又归结为国民生活福利水平的提高.其中,对经济结构的分析,大多又集中于产业结构的演进之上.“霍夫曼比例”有待修正著名的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曾依据近20个国家的时间系列数据,分析了制造业中消费资料工业与生产资料工业之间的比例关系随工业化的进程所发生的变化,并依此建立了所谓的“霍夫曼比例”说,即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与生产资料工业的净产值的比值.按照这一比例,一国工业化的进程被划分为四个阶段:(1)霍夫曼比例=5(±1);(2)霍夫曼比例=2.5(±1);(3)霍夫曼比例=1(±1);...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夏兴园  李洪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巨大潜力被大大激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历史性发展。一般说来,我国目前的经济总量供求关系明显缓解。据原国内贸易部对613种主要商品的调查统计,现在供过于求的商品占31.8%,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占66.6%,只有1.6%...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丁子信  
产业结构与劳动就业的相互影响,表明产业结构高级化与充分就业在一定时期内是有矛盾的,但从长远看,两者又是统一的。在我国产业结构迅速变动和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的双重背景下,应实行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效率目标在先、劳动充分就业的公平目标在后的产业政策和就业政策。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劳动就业以不影响产业结构高级化目标的实现为上限,产业结构高级化对劳动就业的影响以不引起社会动荡为下限。根据这一要求,找出实现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充分就业的对策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傅家荣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赵儒煜  
以克拉克为代表的产业结构理论认为,伴随着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有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进而向第三产业推移之势。而更有一种观点认为,当代某些发达国家已超越了工业社会,"服务化"是发展方向。但我们通过长期动态分析发现,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发达国家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的实践都证明,工业部门的发展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服务部门的恶性膨胀则非"经济发展"的伴生物,而是经济长期衰退甚至危机的孪生子;产业结构长期趋势是围绕占主导地位的工业部门波浪式循环发展,而非继起的;而经济增长较快的时期,就是工业部门增长较快、比重不断提高的时期。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优化税制结构的理论思考□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优化税制结构》课题组编者按:在当前世界各国经贸、科技一体化、税制趋同化趋势相当明显的情况下,研究“优化税制”及“优化税制结构”这一课题,对于我国加强税制建设,促进经济、科技发展,促进对外贸易往来,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国栋  张华  刘瑞文  
企业治理结构是一套基于产权博弈的制度安排。从专用性资源的产权角度而言,公司制企业制度诞生在物力资源居于统治地位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上,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社会主义的经济关系已经为人力资源的产权创新奠定了基础;从博弈的主体角度而言,"股东至上"的实质是资本剥削雇佣劳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产权本质是将企业的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在股东和员工之间进行有效的配置;从制度的安排角度而言,我国现行公司法囿于英美和日德模式,"新三会"和"老三会"的权责配置不对称,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会的权力制衡不健全。只有以政府服务为平台,构建终极所有权、劳动权和经营权鼎立的新秩序,现代企业制度才能真正完善起来。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健  
在金融发展中结构优化和总量增长具有同等重要性。改革以来,我国的金融发展在总量方面快速增长,但在结构方面却存在着严重缺陷,近年来结构性矛盾日益明显,继续走粗放型的总量增长之路已弊端过大,需要转变思路,以结构调整为重点推进中国金融的改革开放与发展。本文研究了形成金融结构的基础性条件,分析了影响金融结构变迁的主要因素,讨论了金融结构的分析指标和评价依据,阐明了金融结构的作用机理,试图通过理论层面的研究,探寻金融结构演进的内在规律,为我国主动调整和优化金融结构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朱广俊  刘佐  
优化税制结构的理论思考朱广俊刘佐(国家税务总局科研所100053)优化税制结构是指通过对税制构成要素改革、完善,最终实现税制优化的一个过程。它研究的是一国税制由哪些要素、按照什么样的目的、目标和形式组合才能使税制达到最优的程度。一般来说,要素构成譬如...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优化税制结构的理论思考□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优化税制结构》课题组(接上期)三、我国现行税制结构及实际运行优化程度分析(一)对1994年税制改革及税制优化的认识1994年税制改革标志着我国税制建设进入了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工商税制为中心的税...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邬大光  柯佑祥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陈建江  
产业改革的几点理论思考陈建江当前,理论研究滞后,严重影响、制约了改革深入进行。因此,针对行业改革、发展中的难点、热点问题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是当前摆在建筑经济理论和实际工作者面前重要而迫切的任务。这也是本刊的重点编报内容,我们将积极组织文章,陆续刊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朱冕  
近年来广东省内掀起了一股经济转型和产业转移的浪潮,金融在其中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本文通过对金融在河源市产业结构演进的作用和面临的挑战进行实证分析,提出金融机构跨地区联动经营、建立经济转型时期金融风险防范新机制等的对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曹慧  
商誉是企业自身在长期生产、经营中逐步形成的重要资产。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商誉在企业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目前商誉会计还没有完善的会计核算体系,如何对商誉进行科学的确认、计量和记录一直是会计界研究的焦点和难点。加强商誉会计理论的研究和探讨,对于规范和统一会计实务,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商誉的概念出发,对现有商誉会计理论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自创商誉的会计处理提出了相关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