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46)
2023(9593)
2022(7924)
2021(7007)
2020(5818)
2019(12857)
2018(12425)
2017(24202)
2016(12746)
2015(13658)
2014(13319)
2013(13488)
2012(12671)
2011(11650)
2010(11604)
2009(10752)
2008(10110)
2007(9139)
2006(8169)
2005(7284)
作者
(39475)
(33245)
(33133)
(31355)
(20892)
(15781)
(14747)
(12911)
(12546)
(11642)
(11470)
(10690)
(10654)
(10410)
(10272)
(10226)
(9888)
(9549)
(9487)
(9395)
(8381)
(8192)
(8091)
(7607)
(7553)
(7396)
(7084)
(6745)
(6608)
(6472)
学科
(82496)
经济(82443)
管理(35016)
(33876)
方法(28340)
(26604)
企业(26604)
数学(25426)
数学方法(25322)
地方(20148)
(16339)
中国(16230)
业经(15791)
(14412)
地方经济(14382)
产业(13079)
(12848)
(11426)
贸易(11423)
农业(11105)
(11018)
(10905)
环境(10236)
技术(9315)
(9304)
(9088)
金融(9088)
结构(8346)
(8333)
(8307)
机构
学院(194691)
大学(193936)
(98053)
经济(96711)
管理(73539)
研究(71308)
理学(64629)
理学院(63896)
管理学(62956)
管理学院(62620)
中国(51493)
科学(42966)
(39100)
(38164)
(36534)
(36355)
研究所(33439)
经济学(32349)
财经(31576)
业大(31263)
中心(30672)
经济学院(29095)
农业(28913)
(28750)
(27850)
(25043)
北京(24106)
财经大学(23430)
科学院(22799)
(22475)
基金
项目(133698)
科学(106121)
基金(100030)
研究(90964)
(89274)
国家(88609)
科学基金(75599)
社会(63642)
社会科(60784)
社会科学(60771)
基金项目(53521)
(52006)
自然(48558)
自然科(47477)
自然科学(47462)
自然科学基金(46675)
(43229)
资助(39963)
教育(39311)
编号(32453)
(31066)
重点(30361)
(29238)
(28158)
国家社会(27815)
创新(26505)
科研(25397)
计划(25253)
教育部(24989)
发展(24818)
期刊
(109360)
经济(109360)
研究(56958)
学报(33851)
中国(33431)
(32217)
科学(30812)
(27410)
管理(27373)
大学(25225)
学学(24753)
农业(21542)
经济研究(20013)
财经(16878)
业经(16452)
(15789)
金融(15789)
技术(14960)
(14852)
问题(14583)
技术经济(12097)
(11108)
商业(10755)
(10570)
统计(10555)
世界(10012)
(9846)
科技(9230)
国际(9200)
经济问题(9143)
共检索到2818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常浩娟  
在分析1952-2011年我国经济波动趋势和产业结构演变的基础上,构建了经济波动与产业结构变动的计量模型,深入研究了产业结构变动对我国经济波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经济体制下,经济波动和产业结构变化所表现的特征差异较大,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变动频繁,波动幅度大,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推进,二者都趋于稳定;长期以来,我国经济波动和产业结构变动互为因果,互相依赖。从产业结构变化的合理化和高级化来看,产业结构高级化对我国经济波动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波动的抑制作用要弱得多。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波  倪国江  韩立民  
结构调整与经济波动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厘清结构调整与经济波动的关系对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产业结构视角分析了中国海洋渔业经济波动的引发动力,并采用动态面板模型检验判断了海洋渔业产业结构演进是熨平还是放大了海洋渔业经济波动。结果显示:(1)海洋渔业产业结构演进能引起海洋渔业经济波动,不同海洋渔业产业结构形态影响海洋渔业经济波动的差异明显;(2)海洋渔业产业结构高级化、加工系数影响海洋渔业经济波动的"杠杆效应"明显,且高级化的放大效果更加显著;(3)海洋渔业产业结构合理化、软化与养捕结构对海洋渔业经济波动影响的"熨平效应"显著,且合理化的抑制效果要高于养捕结构,但低于产业结构软化。为平稳推进海洋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文认为在推进产业结构高级化过程中,要注重产业结构合理化、软化对海洋渔业经济波动的熨平作用。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彭冲  李春风  李玉双  
本文在系统梳理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基于1978~2010年期间省际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考察了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波动的动态影响。主要结论:产业结构合理化冲击表现出弱逆周期性,从长期来看,经济波动的"坏日子"正好是产业结构进行合理化调整的"好日子",而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对经济波动具有"熨平效应";高级化冲击则呈强顺周期性,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均具有明显的正向效应,短期影响更为显著。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丁振辉  张猛  
产业结构变动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之一。Moore结构变动指数可以比较忠实地度量产业结构变动趋势,通过计算发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日本产业结构变动不尽相同。通过构造空间状态模型,本文检验了日本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发现在大部分时间内产业结构变动熨平了日本经济波动,而资本和劳动力冲击则是经济波动的主要来源。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小卷  
文章基于1978-2014年全国31个省份的数据,分别利用普通面板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考察了产业结构变动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和产业结构变动在总体上存在着空间相关性,产业结构变动是中国经济波动的重要原因,并且存在"结构性减速"现象。具体而言,普通面板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的回归结果都证实了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结构性加速"和"结构性减速"这两种不同的发展阶段。而当前的经济减速问题,归根结底是结构性原因引起的,人口结构的自然演变会引发就业结构、消费结构和投资结构等其他多种结构性经济变量的相应变化,进而引起经济结构性减速。文章所得结论的启示是,在遵循产业结构自然演进规律的同时,应积极推进产业内部结构的优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小卷  
文章基于1978-2014年全国31个省份的数据,分别利用普通面板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考察了产业结构变动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和产业结构变动在总体上存在着空间相关性,产业结构变动是中国经济波动的重要原因,并且存在"结构性减速"现象。具体而言,普通面板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的回归结果都证实了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结构性加速"和"结构性减速"这两种不同的发展阶段。而当前的经济减速问题,归根结底是结构性原因引起的,人口结构的自然演变会引发就业结构、消费结构和投资结构等其他多种结构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筱欣  蒋睿  
本文利用1978-2012年中国3 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一阶差分G M M模型,分阶段地考察了产业结构合理化与产业结构高度化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中国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均能有效抑制经济波动,该抑制作用的大小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有所差别。相比产业结构高度化,产业结构合理化更能有效缓解中国经济波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小卷  
文章基于1978-2014年全国31个省份的数据,分别利用普通面板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考察了产业结构变动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和产业结构变动在总体上存在着空间相关性,产业结构变动是中国经济波动的重要原因,并且存在"结构性减速"现象。具体而言,普通面板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的回归结果都证实了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结构性加速"和"结构性减速"这两种不同的发展阶段。而当前的经济减速问题,归根结底是结构性原因引起的,人口结构的自然演变会引发就业结构、消费结构和投资结构等其他多种结构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延军  温娇秀  吴静茹  
采用结构变动值K和Moore指数作为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变动的测量指标,并以总产出增长率和HP滤波后的波动成分作为衡量经济波动的指标,文章对我国产业结构变动与宏观经济波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显示:产业结构变动不是我国经济波动的格兰杰原因,而经济波动是产业结构变动的格兰杰原因;这说明产业结构变动不是我国经济波动的主要冲击来源,而我国的产业结构变动却受到了经济发展的影响。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何志妹  王学力  
区域的经济波动与其产业结构变动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本文以广东省1979 ̄2009年的三次产业的数据为基础,使用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定量研究广东省经济周期波动与产业比重相互间的传导效应以及影响程度。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猛  
国民经济是由各个产业组成的,经济波动也就是各个产业波动的综合结果,它综合了各个产业的自身波动特征和产业份额的影响。本文采用实际份额法,从中国经济波动的冲击源中分解出产业结构冲击,并且利用1952-200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测算。研究表明,中国经济受到产业结构不同程度的正向或负向冲击,宏观经济因此呈现出有规律性的扩张与收缩。从具体的影响程度看,中国经济波动中大约有15%~20%的部分应该归因于产业结构的冲击。本文的研究结果也意味着,宏观经济政策在优化产业结构时,须考虑产业结构调整对宏观经济稳定所形成的冲击,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不必是一蹴而就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姜永玲  张婧屹  史占中  
本文在阿西莫格鲁(Acemoglu)关于产业结构分布与经济波动关系研究的基础上,引入劳动力占比,实证分析了中国产业结构分布与经济波动之间的关系。基于中国投入产出表的数据,设定多种产业规模指标反映中国不同产业的关联度差异,既验证中国产业结构的不对称性,也探讨了产业层面潜在的波动形成源。通过Nadaraya-watson非参数估计回归,发现产业规模不对称时,产业部门的波动确实会导致宏观经济波动。由于高阶关联关系的存在,波动会有一定的持续性,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较大,产业波动可以解释9%的宏观波动原因。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明  任烜秀  
对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经济波动的关系,国内学者们多是从实证角度研究,发现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波动有较弱的抑制作用,这一结论需要理论论证并深入扩展。首先从理论上论证二者关系可知,一是产业结构合理化本身不能引起经济的波动,但它却影响经济波动的幅度。当经济受到负向冲击时,产业结构合理化能够抑制经济波动的幅度;当经济受到正向冲击时,产业结构合理化能够加剧经济波动的幅度,而不是学界普遍认为的抑制经济波动。二是经济波动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提高作用不确定。其次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状态空间嵌套门限回归模型从实证的角度验证了结论的正确性。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陈鹏  曹小衡  
经济波动与产业结构变动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动态关系。文章利用Moore结构变动指数测度了1961年至2008年间台湾总体产业结构变动情况,并采用CF滤波分离出台湾总体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波动的数据指标,并对其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论证了台湾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波动的因果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动态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