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47)
2023(8668)
2022(7269)
2021(6424)
2020(5313)
2019(11984)
2018(11527)
2017(22863)
2016(12063)
2015(13262)
2014(13333)
2013(13334)
2012(12947)
2011(11937)
2010(12368)
2009(11469)
2008(11370)
2007(10374)
2006(9424)
2005(8808)
作者
(36697)
(30723)
(30639)
(29498)
(19879)
(14653)
(13897)
(11819)
(11568)
(11196)
(10744)
(10196)
(10091)
(10039)
(9911)
(9561)
(9136)
(8939)
(8596)
(8568)
(7960)
(7534)
(7523)
(7042)
(7003)
(6957)
(6896)
(6359)
(6273)
(6056)
学科
(80557)
经济(80509)
管理(35596)
(34922)
(29450)
企业(29450)
方法(25783)
数学(22271)
数学方法(22099)
地方(20887)
中国(16557)
业经(15977)
地方经济(14955)
(14610)
(14340)
(12972)
产业(12222)
(12084)
(9992)
金融(9992)
农业(9853)
(9799)
(9640)
银行(9629)
(9604)
贸易(9599)
(9318)
(9221)
(9020)
(8907)
机构
学院(189633)
大学(188097)
(93750)
经济(92108)
研究(70182)
管理(70095)
理学(60194)
理学院(59474)
管理学(58628)
管理学院(58242)
中国(51142)
科学(39984)
(39484)
(38868)
(35558)
研究所(32175)
财经(31856)
经济学(30768)
中心(29682)
(28768)
(28583)
(27946)
经济学院(27371)
(24963)
北京(24541)
业大(24466)
(23798)
财经大学(23562)
师范(23560)
(22611)
基金
项目(120471)
科学(96275)
基金(89212)
研究(87089)
(77575)
国家(77007)
科学基金(66065)
社会(59247)
社会科(56493)
社会科学(56477)
(46500)
基金项目(46300)
自然(40910)
自然科(39981)
自然科学(39971)
自然科学基金(39332)
教育(38627)
(38611)
资助(37138)
编号(32444)
(28520)
重点(27515)
(26915)
成果(26132)
国家社会(25268)
(24833)
发展(23663)
课题(23612)
教育部(23394)
(23354)
期刊
(111986)
经济(111986)
研究(61259)
中国(34579)
(29814)
管理(29584)
学报(27252)
科学(26977)
(25522)
大学(20997)
学学(20287)
经济研究(19648)
(18334)
金融(18334)
财经(17604)
农业(17008)
业经(16287)
技术(16260)
(15535)
问题(14497)
教育(14088)
技术经济(11845)
(11220)
统计(10250)
世界(10165)
商业(10013)
国际(9647)
现代(9369)
(9265)
经济管理(9164)
共检索到2904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虹  王帅  李晨光  陈挺  
近年来中国电价的普遍性、连续性下调可能诱导资源向高耗能产业聚集,不利于产业结构优化。本文使用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分别在电价管制和电价市场化两类情景下分析电价调整对高耗能产业及新动能产业的影响。研究发现:(1)对国民经济各行业的“普遍性降电价”会导致高耗能产业增加值占比出现较大幅度上升,而仅对新动能产业的“精准性降电价”可以在促进新动能产业发展的同时避免高耗能产业盲目过快增长。(2)若同时对高耗能产业提高差别电价等绿色电价加价标准,虽然有效降低了高耗能产业产出,但也会对新动能制造业产生不利影响。(3)若政府将电力行业利润或电力消费税收入用于补贴新动能产业投资,不仅可以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还可能产生社会福利上升的双重红利效应。因此,应对新动能产业“精准性降电价”,加大高耗能产业差别电价实施力度,进一步发挥电价杠杆作用。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袁铖  
加入 WTO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冲击是全方位的 ,突出地表现在技术和经济体制两方面。加快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 ,营造公平竞争的经济环境 ,是我们的政策选择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琳  
知识经济的兴起,给我国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契机。湖南作为我国的一个发展中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但科技实力相对雄厚,成为发展知识经济的首要条件。本文认为,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应成为湖南发展知识经济的切入点,并提出了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产业结构调整战略。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万江  
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过程,结构调整与经济总量对产业经济发展具有同等重要性。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机制是产品需求收入弹性和生产率上升率,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过程本质上就是根据涨落原理促进产业由微涨落发展到巨涨落,形成新型稳定态产业。本文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动态过程、产业结构调整的资源-产品模型和连锁效应作了分析,研究了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数量经济特征。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周明生  谈镇  
宏观调控的加强和优化有赖于国有经济控制力的增强。国有经济应当进入有利于发挥自身优势的领域,相应地退出那些容易暴露其弱点的领域。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还需进行多方面探索。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延军  温娇秀  吴静茹  
采用结构变动值K和Moore指数作为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变动的测量指标,并以总产出增长率和HP滤波后的波动成分作为衡量经济波动的指标,文章对我国产业结构变动与宏观经济波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显示:产业结构变动不是我国经济波动的格兰杰原因,而经济波动是产业结构变动的格兰杰原因;这说明产业结构变动不是我国经济波动的主要冲击来源,而我国的产业结构变动却受到了经济发展的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莲莲  姜俊平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作为内陆省份的山西,面临实现工业化与发展知识经济的双重压力和双重挑战,同时也是一次世纪性的机遇。根据知识经济的要求,山西产业结构仍然处于低级阶段。必须当机立断,发展知识经济,使山西产业结构调整从适应性调整转向战略性调整。以期达到增强山西经济的发展后劲和兴晋富民的目的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袁铖  
作者认为,应以积极的姿态,从社会化大生产的高度来看待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给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也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切入点、重点和手段,是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应注重的三个基本问题。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宋立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制定"十二五"规划建议的重要着力点。"十二五"时期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可以归纳为三个结构,即推动需求结构、产业结构以及内外结构、区域结构与城乡结构的联动调整。因此,"十二五"时期应该将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重点、战略抓手和基本推进路径,优先推进。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付一婷  刘金全  刘子玉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创造性地提出了宏观治理的新理念与新方式。本文对宏观经济治理体系转变与升华的必然性进行论证,并探究这种转变的时机把握、能力跃升和体系创新,为我国顺利完成"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提供对策建议。新体系优化了政策目标:长期目标由速度目标转向质量目标、调控范围由点目标放大至区间目标、调控方式从总量调控精细化到结构调控、调控力度由"大水漫灌"式优化至精准调控;明确了各项政策的任务分工:强调了六项子类政策间的交互作用与下一阶段产业政策的核心地位;提升了政策间的协同作用:确保政策间的协调配合与时间一致性,并进一步保证总量调控与结构调控的协调平衡能力。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积业  
维持产业间的合理比例关系是一种适应产业现状的调整。要实现“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必须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推进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如按市场需求培育新经济增长点,正确选择支柱产业,合理利用外资与引进先进技术,以及深化改革,克服结构调整的体制障碍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黎  张红伟  
文章通过建立VAR与VEC模型,对信贷周期、产业结构与宏观经济波动之间的长期稳定关系和短期波动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三者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误差修正机制,其中产业结构与经济波动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而信贷周期与宏观经济波动则不存在显著的格兰杰因果关系;产业结构、信贷周期在长短期内对宏观经济波动均存在正面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