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74)
2023(11868)
2022(9745)
2021(9030)
2020(7476)
2019(17358)
2018(16352)
2017(32506)
2016(16840)
2015(18687)
2014(18197)
2013(18552)
2012(17334)
2011(15666)
2010(15494)
2009(14528)
2008(14391)
2007(12308)
2006(10665)
2005(9789)
作者
(45792)
(38566)
(38424)
(36731)
(24682)
(18456)
(17284)
(14830)
(14511)
(13522)
(13216)
(12901)
(12238)
(12138)
(12003)
(11924)
(11361)
(11042)
(11024)
(10488)
(9550)
(9301)
(9004)
(8708)
(8621)
(8574)
(8341)
(7755)
(7601)
(7459)
学科
(89792)
经济(89715)
(50364)
管理(48911)
方法(42488)
(41124)
企业(41124)
数学(37823)
数学方法(37656)
中国(23917)
(23126)
(20850)
贸易(20843)
(20434)
(20372)
业经(18027)
地方(15350)
(15127)
农业(13718)
(13650)
财务(13646)
财务管理(13622)
(13620)
(13474)
(13356)
金融(13356)
企业财务(13155)
产业(12853)
(12355)
银行(12347)
机构
大学(255482)
学院(250852)
(127165)
经济(125542)
管理(100510)
理学(88380)
理学院(87548)
管理学(86658)
管理学院(86195)
研究(85802)
中国(66494)
(56984)
(51623)
财经(46975)
科学(44587)
经济学(43436)
(43199)
(40316)
经济学院(39570)
中心(37720)
研究所(36497)
财经大学(35663)
(33227)
北京(32605)
(32083)
(30997)
业大(30031)
(29950)
商学(29910)
师范(29711)
基金
项目(168701)
科学(137886)
基金(130776)
研究(125406)
(112167)
国家(111365)
科学基金(97739)
社会(88624)
社会科(84706)
社会科学(84689)
基金项目(68227)
(60068)
自然(59257)
自然科(58010)
自然科学(57997)
自然科学基金(57093)
教育(56598)
资助(53609)
(51383)
编号(46381)
(41177)
国家社会(39546)
重点(37751)
教育部(36932)
(36877)
成果(36871)
(35722)
人文(35598)
中国(34309)
创新(33422)
期刊
(129598)
经济(129598)
研究(79778)
(42600)
中国(40617)
管理(36975)
科学(33014)
学报(31980)
(27667)
大学(26017)
财经(24881)
学学(24652)
(24126)
金融(24126)
经济研究(23906)
(21631)
(19868)
农业(19137)
技术(18615)
问题(18498)
业经(18412)
教育(17845)
国际(17400)
世界(15024)
技术经济(13920)
统计(13180)
商业(12183)
(11928)
(11157)
现代(10855)
共检索到3637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顾雪松  韩立岩  周伊敏  
本文的主要贡献是揭示了母国与东道国的产业结构差异如何影响对外直接投资(ODI)对出口的作用,并从"中国—东道国"视角给出经验证据。在理论层面:基于ODI的四种基本类型,得到了ODI对出口产生替代效应或创造效应的条件;并分别从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低级化两个方向出发,论证了无论哪种类型的ODI,随着母国与东道国之间产业结构差异的扩大,ODI对母国的出口创造效应增强。在实证层面:通过108个东道国2003—2011年的面板数据,发现中国对东道国的ODI对出口具有创造效应,产业结构差异对出口具有负向影响;但是,随着产业结构差异程度的提高,ODI的出口创造效应增强。宏观层面的经验证据支持了理论分析,而且实证...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董康银  赵君  董秀成  
在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规模逐步扩大的前提下,厘清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碳排放的影响是当前亟需量化评估的重要议题。为此,本文基于全球68个国家2003~2021年的面板样本数据,采用空间计量回归方法,从空间溢出视角深入考察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碳排放及其强度的潜在影响和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各个国家碳排放与碳排放强度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2)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会加剧东道国温室效应,但会有效降低东道国的碳排放强度;(3)从机制分析来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碳排放的正向作用主要源于经济规模的增长和二产占比的提升,能源效率能够有效缓解温室效应。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马瑞  张爱群  
文章利用中国29个省市2003-2013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出口结构优化的区域差异。研究结果显示,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存在着正向效应,但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对外直接投资绩效的差异导致各省份OFDI的母国出口结构优化效应与全国总体平均水平存在着差异性,表现为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正向效应高于中西部地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红霞  李平  
外商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关系的理论研究可分为三个阶段,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相对独立的传统理论阶段,投资与贸易存在替代、互补关系的近期研究阶段,投资与贸易存在新型关系的理论新进展阶段。根据上述理论内容,若将行业限定于制造业,并仅考虑东道国的FDI流入与其出口贸易的联系机制,则从理论角度而言,双方存在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这对我国外资引导政策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王明益  毕红毅  张洪  
本文基于DFS模型的基本框架并进行适度扩展,主要论证了开放条件下外商直接投资与技术进步对一国出口产品结构的影响。理论研究基本结论为:外资进入东道国初期,东道国出口的资本密集型产品会增加;在外资进入较长一段时间后,若外资从海外母公司进口中间产品则不利于东道国出口产品结构升级,若外资在东道国设立研发中心,则有助于优化其出口产品结构。在理论假设基础上,本文以2002—2013年的中欧贸易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外资对我国出口产品结构的影响遵循"先促进、后减弱、再促进"的规律;从中长期来看,技术进步比外资更能促进我国出口产品结构的优化。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邹志新  赵奇伟  
本文首先对东道国对外开放程度对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影响的具体机制进行了阐述,然后在赵奇伟等(2007)所构建的理论模型的基础上进行经验分析。采用我国1997~2004年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的实证结果表明,相对于现有外资规模我国的对外开放程度滞后,是造成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为负的原因之一。文章最后针对提高对外开放程度以获取正向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建  张宏  
本文采用2003-2008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上升期的数据,运用面板数据回归方法对中国OFDI流量和东道国政府治理等变量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在反映东道国政府治理水平的六个指标中,"政府施政有效性"与中国OFDI流量显著正相关,"贪腐控制"与中国OFDI流量显著负相关,而"公民参政与政治人权"、"政治稳定程度"、"市场经济限制程度"、"司法有效性"等指标与中国OFDI流量关系不显著。这一结果反映出中国OFDI在快速上升的过程中,隐含着一定的制度风险。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王英  刘思峰  
近年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很快,对于其效应的研究可以更好地发挥对外直接投资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本文在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运用回归技术对1990—2005年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出口规模和出口结构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不仅促进了出口的增长,还促进了出口结构的优化。此外还得到了中国的出口是适应型的而非主动推进型的,以及出口结构的优化主要得益于自身经济发展的结论,并进而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辉群  卢进勇  
国际直接投资引起了世界各国经济和社会的变革,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对各国国内就业的影响和冲击。本文以东道国为视角,通过理论模型和计量分析两种方法,重点研究FDI对东道国国内就业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FDI对东道国就业结构具有深刻影响,这种影响取决于各部门所占的劳动比例、各部门中劳动生产率对劳动的弹性以及FDI在各部门中所占的比例;FDI对中国就业结构优化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黄友星  韩婷  赵艳平  
在国家间知识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文章基于2008~2016年跨国数据就知识产权保护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区位选择的东道国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展开检验与分析。文章研究结果发现,东道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强化显著促进了中国OFDI的流入,直接机制检验显示该刺激效应可通过降低东道国交易成本和投资失败风险两条渠道实现。与之相对,知识产权保护区位的空间溢出效应主要表现为国家间的竞争效应,他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提升会阻碍中国对东道国的OFDI,空间溢出机制检验表明该效应具有非对称性和全球性特征。关于OFDI进入模式和投资动机的异质性检验则显示,知识产权保护的OFDI促进效应对跨国并购和效率导向型投资的刺激作用较强,而对绿地投资、市场获取及技术导向型投资的带动作用较弱。文章可为中国知识产权涉外投资风险防控体系及预警机制的构建提供必要的实证依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项本武  
本文使用2000~2007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面板数据,采用GMM估计方法,检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分布的影响因素,揭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态效应。研究发现:东道国市场规模对中国在东道国的投资具有显著的负影响,而东道国工资水平的影响并不显著;以出口度量的双边贸易联系及双边汇率对中国在东道国的投资具有显著的正影响;从动态来看,前期投资对当期投资的影响并不显著,表明中国对东道国的直接投资缺乏连续性。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促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姬超  
基于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行业的两部门模型,刻画了中国不同所有制类型资本进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时的差异化行为逻辑。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能够显著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发展,前提条件是要素价格正确反映要素的相对稀缺程度。现实中,政府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大力支持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资本的相对价格,诱使中国资本尤其是国有资本偏向进入资本密集型行业,导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沿线国家的收入增进效应、就业改善效应、制度进步效应逐渐下降甚至消失,该结论在控制沿线国家发展阶段以及进行分样本检验时依然稳健。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晋丽  谭建新  
采用全国1990~2005年数据,运用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分国别与地区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母国出口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相关性;对外直接投资对出口贸易具有促进作用,但对于不同国别和地区影响程度不同;对外直接投资对出口贸易的影响程度在长期和短期具有差异,短期内的影响程度较小,长期内影响较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胡兵  邓富华  张明  
为了考察东道国腐败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本文采用2003-2011年中国对东道国直接投资的跨国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一些腐败水平较低的国家,腐败会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生明显的"摩擦效应",而在一些腐败水平较高的国家,腐败会作为一种次优选择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生一定程度的"润滑效应"。在采用动态面板GMM方法控制腐败的内生性问题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表明东道国腐败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是一定制度环境中腐败的"摩擦效应"和"润滑效应"这两种力量相互平衡的结果。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妍  范爱军  
基于2008—2020年CEPII-BACI数据库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探究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直接投资对东道国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会显著促进“一带一路”国家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在进行了内生性问题处理等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且该促进作用在中低技术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同质化产品中更为显著。(2)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通过提升“一带一路”国家产业结构和创新水平而促进其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同时“一带一路”国家的金融发展、制度质量和确定性程度会加强该促进作用。(3)进一步研究发现,较其他国家从“一带一路”国家进口产品的质量而言,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直接投资更能显著提高中国从其进口产品的质量,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直接投资增加了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之间的贸易互补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