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158)
2023(19208)
2022(15978)
2021(14669)
2020(12178)
2019(27861)
2018(27190)
2017(52803)
2016(28523)
2015(31855)
2014(31623)
2013(30934)
2012(28188)
2011(25211)
2010(24884)
2009(22627)
2008(21796)
2007(19240)
2006(16696)
2005(14629)
作者
(82624)
(68753)
(68183)
(64981)
(43667)
(33005)
(31054)
(26943)
(26257)
(24342)
(23412)
(23234)
(21890)
(21611)
(21336)
(21271)
(20589)
(20365)
(19758)
(19707)
(16992)
(16786)
(16760)
(15808)
(15386)
(15221)
(15146)
(14943)
(13871)
(13501)
学科
(116847)
经济(116724)
管理(83655)
(79177)
(65850)
企业(65850)
方法(53501)
数学(46439)
数学方法(45852)
(31508)
中国(31363)
(29332)
业经(27298)
(25742)
地方(23585)
农业(20855)
(20758)
(20167)
贸易(20151)
环境(19912)
(19522)
理论(19117)
(18966)
财务(18886)
财务管理(18848)
技术(18525)
企业财务(17939)
(17783)
(16885)
(16865)
机构
大学(405394)
学院(403396)
(162616)
管理(159611)
经济(159259)
理学(139104)
理学院(137626)
研究(135891)
管理学(135049)
管理学院(134360)
中国(99923)
(85940)
科学(85001)
(73006)
(67537)
(67400)
业大(62104)
研究所(61762)
中心(61558)
财经(59565)
(58187)
(54308)
北京(53588)
农业(53150)
(52535)
师范(51914)
(50261)
经济学(49855)
(47011)
经济学院(45112)
基金
项目(283914)
科学(223915)
基金(207251)
研究(204401)
(182235)
国家(180772)
科学基金(155506)
社会(129863)
社会科(123182)
社会科学(123148)
(110622)
基金项目(109547)
自然(102326)
自然科(99963)
自然科学(99937)
自然科学基金(98145)
教育(93869)
(93406)
资助(85415)
编号(81765)
成果(64989)
重点(64134)
(62412)
(61024)
(58905)
课题(56321)
创新(55022)
科研(54735)
国家社会(54081)
教育部(53477)
期刊
(172856)
经济(172856)
研究(116353)
中国(73718)
学报(67191)
科学(61135)
(60665)
管理(58894)
(55424)
大学(51140)
学学(48268)
教育(42961)
农业(41997)
技术(35083)
(32897)
金融(32897)
财经(29248)
业经(29131)
经济研究(28376)
(25182)
问题(22941)
(21803)
图书(20051)
科技(19478)
技术经济(19302)
(19164)
理论(18666)
商业(18099)
现代(17798)
统计(17407)
共检索到5784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慧慧  
依据面板门槛模型的相关设定,利用中国2000—2015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以产业结构和市场化进程为门槛变量,以产业结构为门槛依赖变量,构建面板门槛模型,运用面板数据的分析方法,深入研究产业结构与环境污染水平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发现:第一,产业结构与环境污染水平之间呈倒"U"型关系,即随着产业结构的转型与优化,环境污染水平先上升后下降,环境质量先恶化后改善;第二,在产业结构和环境污染水平的关系中,市场化进程存在明显的门槛效应,当市场化进程较高时,产业结构的提高有助于降低环境污染水平,使环境质量得以提升;当市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赵国春  刘奥莉  
本文在分析市场化进程影响产业结构升级作用机制的框架基础上,采用2008-2018年跨省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方法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实证验证。总样本回归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升级是一种动态持续的过程,并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四个市场化进程指标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符合理论预期,另外,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溢出效应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原因在于东部地区较早利用地理区位、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等优势发展起来,制造业集聚和生产性服务业(交通运输、金融服务机构等)集聚能够形成明显的规模报酬以及技术和服务外溢效应,从而带动整个东部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丹  李骄  
本文基于2006-2017年流通产业的省级面板数据,构建以市场化程度为门限变量的面板回归模型,对外资进入影响流通产业结构的门限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外资进入影响流通产业结构的机制发现,市场经济发展程度、政府与市场关系、资源要素市场发展程度和中介组织与法制环境建设是外资进入影响的主要途径;门限效应的实证分析发现,外资进入对流通产业结构变化存在双重门限的影响,其中外资总额占流通经济比例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而对流通产业结构显著优化,但在市场化程度较低门限下阻碍结构优化,同时反映出流通产业结构对外资总额比例的反应较为敏感;外资注册资本占流通资本比例对流通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较为缓和,在不同市场化门限下的改善效果均为正,但优化程度和弹性值均低于外资总额占比指标。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曾倩  曾先峰  刘津汝  
中国通常使用命令控制型、市场激励型和公众参与型这三种环境规制工具来控制污染。选用2004—2016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这三种环境规制工具在不同产业结构区域的治污效果存在差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程度越高,公众参与型工具改善环境质量的效果越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程度越低,命令控制型工具的治污效果越好。因此,我国应该改变传统"一刀切"的环境治理方式,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程度较高的地区要适当加大公众参与型政策的强度,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程度较低的地区要合理增加命令控制型政策的力度,因地制宜地提高环境质量。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曾倩  曾先峰  岳婧霞  
产业结构的区域差异将引致不同环境规制工具改善环境质量的效果出现差别。本文通过理论研究提出假设:在产业结构低级化地区,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工具改善环境质量的效果最好,市场激励型工具次之,信息披露和公众参与型规制工具再次之;而在产业结构高级化地区,信息披露和公众参与型规制工具改善环境质量的效果最佳,市场激励型工具次之,命令控制型工具再次之。本文采用2004—2016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并通过稳健性检验进一步证明这一结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卜洪运  黄杰  
产业结构和环境质量协调发展研究对促进经济和环境共同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先对产业结构和环境质量耦合原理进行分析,然后通过设计京津冀产业结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用基于耦合理论的协调度模型,实证分析了京津冀产业结构和环境质量的协调关系。结果显示,2000-2008年京津冀产业结构和环境质量处于濒临失调阶段,2009-2015年京津冀产业结构和环境质量则上升到勉强协调。最后通过GM(1,1)与二次指数平滑相结合的不等权组合预测方法对协调度预测,结果显示未来七年协调度一直在0.59以下,即京津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徐彤  
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框架,使用2000~2007年陕西省10个地区面板数据,考察陕西省经济增长、环境污染及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自西部大开发以来,随着陕西省经济不断增长部分工业污染物排放量出现先下降、再回升的变化趋势,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和增量较少,在经济增长水平中等的地区工业污染水平在快速上升,只有经济增长达到较高水平时工业污染物的排放量才会开始下降;同时,全省支柱产业大多数为高污染行业,第二产业迅速发展,第三产业却增长缓慢。因此,陕西省具有高污染特征的产业结构是环境质量恶化的主要原因,而向环境友好型产业结构调整是陕西改善环境质量的主要突破口。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潘宇  
文章利用1978—201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研究环境污染程度、经济发展水平与结构错配之间的因果关系,以构建的基准模型实证分析环境污染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对结构错配的影响。研究结论为:第一,环境污染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是结构错配的格兰杰成因,但结构错配并不是环境污染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格兰杰成因,即环境污染程度、经济发展水平与结构错配之间存在单项的格兰杰因果关系;第二,结构错配指标为负,第三产业增加值比第二产业增加值小,但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却比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大,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存在结构错配问题;第三,环境污染程度与结构错配短期内呈"U"型关系,但长期负相关,即降低环境污染程度有利于结构错配的改善;第四,经济发展水平与结构错配之间表现为"U"型关系,即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结构错配先恶化后改善。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张超  
立足于金融自由化改革,借助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2001~2019年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探究金融自由化对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金融自由化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向着合理化和高级化的方向发展,且这一影响作用存在区域差异性,东部地区作用最强,西部地区次之,而中部地区作用不显著。进一步的面板门槛效应检验发现,以金融自由化为门槛变量时,金融自由化对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影响存在双重门槛效应,未跨越第一个门槛值时,这一影响作用表现为抑制;介于两个门槛值之间时,这一影响作用由抑制变为促进;跨越第二个门槛值后,这一影响作用依然为正,但促进程度有了明显的降低。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徐升艳  邬径纬  
利用2007—2016年间全国247个地级城市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方法,讨论了地价扭曲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内在机制,并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地价扭曲强化了产业的结构刚性,使粗放型产业难以淘汰,阻碍了产业结构升级,不利于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万永坤  董锁成  
国内外对环境质量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都是从经济发展或人均收入的角度分析了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忽略了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质量之间的互相影响,而且也没有揭示出二者相互作用的机理。从产业结构调整的视角来分析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质量互相耦合的机制与演变机理,并以甘肃省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产业结构调整虽然促进了经济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压力;而且不同产业由于性质差异对于环境产生压力也各不相同,因此,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才能实现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的和谐统一。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蒲艳萍  
本文通过对投资、技术进步、市场化程度、产业结构变动、实际工资等因素对我国就业量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与检验的结果显示,90年代以来,资本投资增加、产业结构变动及实际工资上涨是拉动就业增加的主要因素,市场化程度提高抑制了就业增加。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投资、产业结构变动对就业的贡献度逐渐下降,工资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逐渐增加,市场化对就业的抑制作用逐渐减弱。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蒲艳萍  王宇兰  
本文通过对投资、技术进步、市场化程度、产业结构变动、实际工资等因素对我国就业量的影响进行的实证分析和检验结果显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资本投资增加、产业结构变动及实际工资上涨是拉动就业增加的主要因素,市场化程度提高则抑制了就业量的增加。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资本投资、产业结构变动对就业的贡献度逐渐下降,工资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逐渐增强,市场化对就业的抑制作用逐渐减弱。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秦学志  张康  
本文通过将居民消费内生化,构建投入产出扩展模型,侧重考察当前居民收入、消费及产业结构对我国政府投资效应的影响,并结合相关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平均消费扩张效应对投资产出约有44%的贡献;政府投资不同产业部门对经济拉动的能力存在差异;政府投资所拉动的经济增长在各产业间分布极不均衡。基于实证结果,本文认为拉动居民消费和升级产业结构是我国政府投资谋求长期增益的有效途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恒  
本文基于2000-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从市场化的视角对金融发展进行量化,并实证检验流通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二维度下的金融发展支持。基于分区域静态面板模型分析发现,金融市场化显著推动东部、中部和西部的流通产业合理化进程,但存在地区异质性;金融市场化显著推动东部地区的流通产业结构高级化进程,对中部和西部的影响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基于动态面板模型的系统GMM估计发现,金融市场化在流通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过程中的当期和滞后期转化比例分别为60.93%和 53.31%,金融市场化支持流通产业结构转型是动态过程。最后提出注重金融市场化在助推流通产业结构转型中的动态影响以及打破金融抑制为流通产业结构转型提供市场化的金融支持与驱动等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