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52)
2023(12332)
2022(10516)
2021(9512)
2020(8331)
2019(18902)
2018(18329)
2017(35826)
2016(19719)
2015(21763)
2014(21663)
2013(21661)
2012(20402)
2011(18497)
2010(18289)
2009(17092)
2008(17092)
2007(15537)
2006(13561)
2005(12271)
作者
(61911)
(51615)
(51565)
(49014)
(32553)
(25160)
(23440)
(20291)
(19506)
(18345)
(17588)
(17157)
(16585)
(16411)
(16392)
(16178)
(15928)
(15363)
(14983)
(14972)
(13227)
(12732)
(12624)
(11880)
(11733)
(11519)
(11397)
(11365)
(10554)
(10370)
学科
(88305)
经济(88211)
(59516)
管理(57322)
(50976)
企业(50976)
方法(39474)
数学(34908)
数学方法(34609)
(24479)
(23270)
业经(21393)
中国(20581)
(18971)
地方(18166)
(17133)
(16509)
贸易(16505)
(16393)
财务(16377)
财务管理(16337)
(16013)
企业财务(15606)
农业(15443)
技术(13339)
产业(12952)
(12771)
银行(12708)
(12290)
金融(12288)
机构
大学(291558)
学院(290049)
(123336)
经济(121030)
管理(110038)
研究(103264)
理学(95512)
理学院(94378)
管理学(92771)
管理学院(92250)
中国(76863)
科学(66791)
(61793)
(60685)
(54718)
(54210)
业大(50253)
研究所(50222)
农业(48662)
中心(46838)
(44042)
财经(43599)
(39574)
经济学(38432)
北京(38403)
(36881)
(35484)
经济学院(34985)
师范(34903)
(34217)
基金
项目(198778)
科学(155288)
基金(145383)
研究(135440)
(130751)
国家(129695)
科学基金(109157)
社会(87233)
社会科(82871)
社会科学(82841)
(78327)
基金项目(77872)
自然(73448)
自然科(71788)
自然科学(71761)
自然科学基金(70547)
(66662)
教育(60979)
资助(59400)
编号(51806)
重点(45843)
(43908)
(43714)
(41690)
成果(40560)
计划(39746)
科研(39197)
创新(39079)
教育部(36542)
(36480)
期刊
(131623)
经济(131623)
研究(80190)
学报(55697)
(53542)
中国(53128)
科学(48724)
(43270)
大学(40270)
管理(39417)
学学(38630)
农业(35705)
(25711)
金融(25711)
技术(22838)
财经(22273)
业经(22135)
经济研究(21987)
教育(21788)
(19889)
(19311)
问题(18217)
(15444)
技术经济(15420)
业大(14479)
科技(14335)
(14096)
商业(14076)
统计(13673)
(12808)
共检索到4207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秉成  刘新  
本文首先建立了产业结构对财务业绩影响的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以1995年至2000年我国工业财务数据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产业结构对国有工业与三资工业财务业绩差异的影响。分析结论认为,产业结构对国有工业整体财务业绩起高估作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宋泓  柴瑜  
90 年代以来, 三资企业的进出口在我国外贸总额中所占比重迅速上升。针对这种态势,本文从产业间和产业内贸易的角度,实证分析了三资企业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 以及与我国国内企业之间的角色转换,进而指出了它们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不论在出口支撑和进口替代产业间贸易,还是在产业内贸易中,三资企业都已取代我国国内企业而处在领头位置, 并起着主导作用。我国经济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三资企业化”过程,影响远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宋泓  柴瑜  
随着外资流入的不断增多,三资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采用“战略对比法”具体分析了三资企业对我国工业结构效益的影响,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不论与我国所有工业企业相比,还是与剔除三资企业后的我国国内企业相比,三资企业都降低了我国工业结构的整体效益。因此,本文建议,一方面,应加强对三资企业的产业引导,提高其产业前后向关联水平及相应的带动影响;另一方面,应大力扶持我国国内企业的发展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谭策天  何文  曾勇  
本文构建了一个两区域、两要素和两部门的NEG理论模型,解释工业生产效率的区域差异及其变化通过产业转移影响产业结构空间布局的过程和效果。基于全国233个地级市2009—2018年的数据,应用空间杜宾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一个地区工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会显著提高(降低)本地(外地)的第二产业比重,并显著降低(提高)本地(外地)的第三产业比重;第二产业比重和第三产业比重受到工业生产效率影响的总效果由强至弱分别是中部、西部和东部地区;一个地区的工业技术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超过特定门槛后,将会强化生产效率对产业吸引力的影响。各地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同时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在制定产业发展政策时应充分考虑自身的优劣势。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我国化学工业产业结构分析和产业结构调整化工部计划司结构分析课题组一、化学工业“八五”产业结构现状的分析(一)“八五”时期化工产业结构明显改善1.产品结构调整力度加大,适销对路品种增加较快。“八五”期间,化学工业进一步明确实施以发展石油化工、加快农用化...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宋泓  柴瑜  
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巨型跨国公司投入的增多,三资企业在我国工业中的分布结构发生着一些重要的变化:一方面,它们响应我国产业政策的引导,缓慢地向能源、原材料和基础工业部门倾斜;另一方面,它们在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或资本技术双密集型产业替代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在不同的行业中,三资企业和我国国内企业的相对竞争力差别很大,因此,这种变化将会对我国产业和企业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晓钟  张军  
本文利用1996年到2006年的数据和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估算了我国五个高新技术产业三资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索洛剩余和各要素对产出的贡献率,结果发现在不同高新技术产业三资企业中,劳动力、资本和技术进步对产出增长的贡献份额是有差异的,但我国总体上是属于资本投资驱动型增长。详细地分析了技术进步对不同高新技术产业三资企业产出增长贡献份额不同的原因,并探讨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为我国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提供有益的思路。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岳平  
我国三资企业工业结构特征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王岳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以世人瞩目的高速度发展,工业化水平迅速提高。与之相伴随的是三资企业在中国经济活动中的影响越来越大。目前国内已经有较多的文献对中国引进外资以及三资企业的总量、投资方式、产业结构、地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匡远配  唐文婷  
以2012年不变价格测度各省市的产业结构合理度和高度化值,建立合理化度-高度化值评判矩阵并进行区域划分,得出的结论是:中国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是不断向好的,但是离标准模型还有差距;同时,产业高度值一直是递增的。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值呈现"总体上分异、区域内聚类发展"的特征。需要依靠技术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因地制宜选择产业发展路径,以及建设产业平台,寻求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并驾齐驱"的冯·诺依曼路径。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俞肖云  
The paper analyses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China during the Tenth Fiveyear Period. It also forecasts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by the end of the Period.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吕晓萌  张永亮  
本文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利用扩展的列昂惕夫逆矩阵计算全国、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技术进步对总产出增长的贡献率,并在此基础上计算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调整的贡献率,解释了由技术进步给区域产业总产出带来变化的原因,以及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波及效应。结果表明:三个区域的三大产业的技术进步对总产出贡献率基本大于全国平均水平,京津冀地区和长三角地区第二产业技术进步对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最大,贡献率第二大的是第三产业;对于珠三角地区,技术进步对第三产业总产值提升的贡献率最大,其次是第二产业;三大产业的技术进步效应主要来自其自身。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余典范  
本文运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聚类分析方法对我国区域产业结构进行了深入的实证研究,总结了我国区域产业结构的特征。并进行了国际比较和各区域产业结构的内部分析,对区域产业结构进行了大致的定位。揭示了我国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和本质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全国产业结构“面”上的调整,对实施区域产业结构“点”上的调整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妍  
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创新活动发展迅速。国有控股企业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居主导地位。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活动发展最为迅速,在某些方面已领先国有控股和三资企业。三资企业科技创新活动始终保持较高水平,发展较平稳。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伟  张辉  黄泽华  
本文在深入探讨产业结构高度基本内涵的基础上,设立了一种既可用于横截面数据比较、也可用于时间序列比较的产业结构高度指标。本文认为,产业结构高度表面上是不同产业的份额和比例关系的一种度量,本质上是一种劳动生产率的衡量。本文研究发现:(1)若以现代工业化为标准,那么从产业结构高度的视角来看,2005年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大约走完了1/3;(2)各省区的产业结构高度呈现明显的层次性,东北沿海地区的产业结构高度显著地大于中西部地区;(3)从1998年开始,产业结构高度呈现超乎寻常的高速变化,中国经济也逐渐步入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良性轨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