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19)
2023(12717)
2022(11087)
2021(10350)
2020(8697)
2019(20219)
2018(19951)
2017(38714)
2016(21096)
2015(23578)
2014(23553)
2013(23387)
2012(21576)
2011(19490)
2010(19382)
2009(17796)
2008(17236)
2007(15095)
2006(13142)
2005(11666)
作者
(62565)
(51807)
(51555)
(48991)
(33021)
(25017)
(23325)
(20422)
(19759)
(18482)
(17844)
(17515)
(16566)
(16521)
(16156)
(16121)
(15589)
(15400)
(14865)
(14772)
(13018)
(12758)
(12663)
(11900)
(11688)
(11596)
(11386)
(11327)
(10511)
(10246)
学科
(88135)
经济(88039)
管理(58590)
(57311)
(48284)
企业(48284)
方法(40532)
数学(34292)
数学方法(33900)
中国(22999)
(22624)
(21537)
业经(20331)
(19977)
地方(18149)
理论(15862)
农业(15219)
(15124)
(14323)
贸易(14317)
(14162)
(13831)
技术(13688)
产业(12851)
环境(12667)
(12436)
财务(12376)
财务管理(12353)
企业财务(11771)
(11662)
机构
大学(305769)
学院(302285)
管理(120039)
(119877)
经济(117311)
理学(104862)
研究(104336)
理学院(103665)
管理学(101765)
管理学院(101251)
中国(74426)
科学(67168)
(66213)
(53037)
(52483)
(51137)
研究所(48826)
业大(47623)
中心(45598)
(43064)
财经(42725)
北京(41899)
(40618)
农业(40450)
师范(40150)
(38860)
(38140)
经济学(35996)
(35087)
师范大学(32644)
基金
项目(211644)
科学(165911)
基金(153357)
研究(152192)
(135113)
国家(134012)
科学基金(114226)
社会(94697)
社会科(89609)
社会科学(89584)
(82669)
基金项目(81648)
自然(75842)
自然科(74031)
自然科学(74009)
自然科学基金(72718)
(70210)
教育(69099)
资助(63651)
编号(61093)
成果(49573)
重点(47804)
(46101)
(45625)
(44000)
课题(42623)
创新(40912)
科研(40592)
教育部(39120)
大学(39016)
期刊
(129936)
经济(129936)
研究(88963)
中国(54923)
学报(51985)
科学(47362)
(45734)
管理(44338)
大学(38728)
(37844)
学学(36388)
教育(34029)
农业(32160)
技术(25214)
(21601)
金融(21601)
业经(21216)
经济研究(20991)
财经(20745)
(17813)
问题(17028)
(16425)
图书(16203)
科技(15449)
理论(14761)
技术经济(14715)
(14034)
现代(13714)
实践(13455)
(13455)
共检索到4326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高东方  
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合理演进实质是资源优化配置。从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和产业结构演变规律对就业结构的影响两个角度整理相关文献,并找出分析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具有代表性的指标选取和方法的应用,最后综述了有关促使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的文献。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阳  赵海珠  
文章使用1990~2020年宏观数据,对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失衡状况进行测度,继而探究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有所收窄,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均对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失衡产生显著影响,其中,第一产业影响最大,第三产业次之,第二产业最小。分因素看,经济发展、人力资本水平提高和老龄化程度加深会加剧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失衡,且作用依次递减;而城镇化、市场化、投资与消费增长和科技进步会改善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失衡状况,且作用依次递减。文章认为,要化解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失衡,须以解决第一产业劳动力冗余及配置低效为突破口,抓住“十四五”时期乃至2030年前后的关键时间窗口期,科学分析,综合施策,充分发挥有利因素作用,最大程度扭转不利因素的影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吴鹏  潘秋鸿  
以青岛市历年统计年鉴的数据资料为依据,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青岛市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变动趋势和相关性进行剖析,运用就业结构偏离度和就业弹性理论,对经济发展与就业拉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实现青岛市产业结构调整与充分就业目标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万明  石丽  
基于江苏省1978年至2010年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相关数据,本文研究了江苏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互动关系。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变动的协同性分析显示,江苏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逐步优化;运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等动态计量方法,建立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互动关系的分析模型,结果显示第三产业产值与就业人数之间存在显著的长期均衡关系,产值变动是引起就业变动的格兰杰原因。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建武  宋国庆  邓江年  
产业结构是解释经济增长的核心因素,而产业结构的演变则受到多种因素的作用,其中,劳动力要素是最为关键的要素,就业结构是衡量和影响产业结构演变的重要因素。我国目前和今后将面临产业结构较大的调整,必须在认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相互作用机理,以及相互作用条件的基础上,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劳动力市场政策等措施以实现产业优化和增加就业的两重目标。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谢君君  
本文结合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以海南省"十二五"期间产业与就业数据为基础,采用比较劳动生产率测算和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度互动分析发现,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战略的推进,海南省产业结构开始从建省时的"一、二、三"向"三、二、一"结构演变,呈良性发展趋势,就业结构从建省时的"一、三、二"转变为"三、一、二"结构,其中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过低,积蓄的大量劳动力亟待转移,第二产业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同性较差,就业比重过低;第三产业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同性最好,特别是以旅游业和房地产为主导的行业吸纳劳动力潜力较大。但行业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还有待进一步优化。建议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深入推进城镇化和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完善社会兜底保障机制等措施,进一步做好就业工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荣蓉  
文章基于1995—2013年安徽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时间序列数据,分别计算了安徽省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与结构偏离度。接着运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建立了分析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之间相互关系的计量模型。结果显示:安徽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发展失衡。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琳  阳吉运  高希  
基于产业结构演变理论,重点对湖南三次产业产值结构、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等层面分阶段进行横、纵向对比分析,得出湖南产业结构演变历程基本符合世界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产业结构渐趋合理,但与相邻省份广东相比,存在第一产业比重过高,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非均衡性更为严重等问题。探讨问题产生的原因后针对性地提出产业结构优化对策。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周兵  冉启秀  
本文认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具有密切的相关性,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变之间的协调关系即和谐问题对整个国民经济的长足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变之间存在不协调、不合理的地方,就业结构演变明显滞后于产业结构,大量劳动力滞留在农村,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健康顺利发展。因此,必须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就业结构转变的良性循环,在考虑扩大就业与产业发展问题时,注意二者之间的相互依赖性,产业政策调整要充分考虑其对就业结构和就业总量的影响。加快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扩大整个国民经济对劳动力的需求。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景占魁  
山西产业结构调整的回顾与反思○景占魁新中国建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山西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上曾下了很大功夫,那么,调整的效果如何?这其中有些什么值得吸取的经验教训?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又当采取何种对策,对现有的产业结构作进一步的调整,以促进山西经济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玉凤  高长元  
文章运用协整理论对我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变动的状况进行研究,分析得到的结论与对统计数据定性分析的结论相一致。第一产业的增加值与就业人数不存在长期稳定均衡的关系,第二、三产业的增加值与就业人数存在着协整关系,但对就业的促进带动作用不一样。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燕飞  曾国平  
本文从FDI与就业结构及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机制在我国的实践出发,重点分析了FDI与就业结构变动的关系,并通过对FDI、就业结构及产值结构的两两Granger因果检验,系统而深入地考察了FDI对我国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得出结论:FDI有利于促进第二产业就业及促进就业人口非农化;FDI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FDI对第三产业影响不足,不利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及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和升级。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邹璇  黎恢富  
本文根据1998~2013年制造业细分行业的产出与就业等数据,分别运用结构协调度和结构偏离度来测量制造业总体和制造业三大子行业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程度。结果发现制造业总体的协调度呈现出先恶化再改善的倒"U"型的走势,制造业三大子行业结构偏离度的走势虽各有特点,但与制造业总体协调度大体保持了一致性。此外,本文采用了偏最小二乘模型(PLS)对影响制造业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协调性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制造业发展战略、对外开放程度、市场化程度、劳动者素质和技术进步是影响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的主要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