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62)
- 2023(14175)
- 2022(12212)
- 2021(11059)
- 2020(9373)
- 2019(21134)
- 2018(20544)
- 2017(40287)
- 2016(21564)
- 2015(24028)
- 2014(24063)
- 2013(23825)
- 2012(22214)
- 2011(20132)
- 2010(20400)
- 2009(19354)
- 2008(18688)
- 2007(16890)
- 2006(14780)
- 2005(13399)
- 学科
- 济(109534)
- 经济(109451)
- 管理(60626)
- 业(58735)
- 企(47327)
- 企业(47327)
- 方法(42787)
- 数学(37300)
- 数学方法(36955)
- 农(26348)
- 中国(24842)
- 地方(24683)
- 财(24213)
- 学(22491)
- 业经(22162)
- 制(18310)
- 农业(17720)
- 贸(17091)
- 贸易(17085)
- 易(16510)
- 地方经济(15681)
- 务(15073)
- 财务(15038)
- 财务管理(15003)
- 银(14692)
- 银行(14656)
- 融(14574)
- 金融(14572)
- 和(14280)
- 产业(14260)
- 机构
- 学院(318534)
- 大学(316507)
- 济(140919)
- 经济(138199)
- 管理(118519)
- 研究(110884)
- 理学(102164)
- 理学院(100984)
- 管理学(99188)
- 管理学院(98599)
- 中国(82512)
- 科学(67467)
- 京(65779)
- 财(62538)
- 所(56896)
- 农(54145)
- 研究所(51646)
- 中心(50278)
- 财经(50160)
- 江(47848)
- 业大(46834)
- 经(45379)
- 经济学(45044)
- 农业(42614)
- 北京(41115)
- 范(40616)
- 经济学院(40493)
- 师范(40153)
- 院(39362)
- 州(38023)
- 基金
- 项目(209417)
- 科学(164864)
- 基金(152268)
- 研究(151370)
- 家(133172)
- 国家(132131)
- 科学基金(112596)
- 社会(97864)
- 社会科(92909)
- 社会科学(92884)
- 省(82345)
- 基金项目(80281)
- 自然(71886)
- 自然科(70209)
- 自然科学(70188)
- 自然科学基金(68973)
- 教育(68971)
- 划(68796)
- 资助(62394)
- 编号(60100)
- 成果(48686)
- 重点(47844)
- 发(47067)
- 部(46265)
- 创(43664)
- 课题(41651)
- 国家社会(40920)
- 创新(40884)
- 科研(40078)
- 教育部(39660)
共检索到4711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胡晓鹏
本文从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内在依存关系入手 ,探讨了经济增长的系统性特征。研究发现 :经济增长本身不仅有系统演进的特征 ,也具有系统内阶段性的特征。在此基础上 ,剖析了经济增长系统演进的外生路径和内生路径 ;最终提出发展中国家的重心是提升经济增长系统。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系统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先柱,左理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徐冬林
本文对我国1978~2002年产业结构变化状况和产业结构变化趋势进行定量分析,考察产业结构变动引起各产业部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作用的相应变化。实证检验表明,这一时期我国产业结构变动基本符合工业化发展的演变规律,但从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看,产业结构转换仍滞后于总量增长的要求;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需要着力解决"三农"问题、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因素分析 经济增长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顾剑华
本文运用偏离—份额模型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法,对广西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明生 梅如笛
一国产业结构对该国的经济增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间的相关关系已成为学术热点问题。本文以国民经济的三次产业结构为基础,以国内生产总值为经济增长整体指标,对中国改革开放至今的数据进行研究分析。运用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力度,并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得出三次产业与经济增长及三次产业内部的因果关系。三次产业的优化发展,尤其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存在紧密关系。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周期波动 产业结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健 卫平
人口红利变动和产业结构变迁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本文在测量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基础上,运用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人口红利、产业结构变迁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在经济增长率较低时,总抚养比下降会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经济增长率达到相对较高水平时,总抚养比上升直至人口红利消失并不会抑制经济增长。同时研究还发现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仅取决于自身,而且还与经济增长速度有一定关系。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本文提出相应对策建议来提高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关雪凌 丁振辉
本文从产值和就业两个角度梳理了1955~2009年间日本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动过程,发现三次产业升级进程明显,特别是在第二产业内部,日本制造业升级更加突出。本文定义了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两种指标衡量,计算结果显示日本产业结构一直处在向高级化和合理化转变的过程中。通过检验日本47个县55年面板数据产业结构指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发现,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对经济增长均有正面影响,但是在不同阶段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同。最后在借鉴日本产业结构发展的基础上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孙鹏 陈钰芬
文章将产业结构变迁分为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测算了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数和产业结构高度化指数,利用1978~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区域间差异。结果表明:中国中西部地区存在一定程度"虚高度化"现象。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而变化。当前,中国产业结构高度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要大于产业结构合理化,但是产业结构合理化的相对重要性却在不断提升;从区域层面看,东部地区产业结构高度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最大,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低。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翼 何有良
笔者应用偏离-份额法(SSA)将要素重置效率从生产率中分解出来,实证研究了1978年~2008年中国产业结构变迁过程中要素重置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在此基础上,利用分行业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分别对1990年~2008年中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变迁的要素配置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产业结构变迁带来的要素重置效应推动了中国经济增长,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随时间的变动呈现出三阶段的变化趋势;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变迁过程中,轻工业和服务业增长的要素重置效应更为明显。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慧 平芳芳
基于河南省1978~2012年期间的年度时间序列数据,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合理化指标进行了测度,并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等计量方法,实证检验了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河南产业结构高级化、合理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合理化能够带动经济增长,同时,产业结构高级化能促使产业结构朝更合理化的方向发展。结合产业结构的发展现状,为河南省经济增长的提升以及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发展提出简要的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娟 孙潇
本文通过分析山东省三大产业结构发展特点及趋势,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两个维度,分析山东省产业结构变迁的特点,进而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产业结构变迁对山东省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山东省产业结构变动促进经济增长的"结构红利效应"并没有消失,其产业结构布局仍然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且合理地配置资源对经济增长带来的促进作用仍然大于产业结构升级带来的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娟 孙潇
本文通过分析山东省三大产业结构发展特点及趋势,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两个维度,分析山东省产业结构变迁的特点,进而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产业结构变迁对山东省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山东省产业结构变动促进经济增长的"结构红利效应"并没有消失,其产业结构布局仍然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且合理地配置资源对经济增长带来的促进作用仍然大于产业结构升级带来的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孙早 鲁政委 李晓玲
结构主义将经济增长理解为结构转换的过程 ,新古典主义通过生产函数的概念将增长处理为要素投入与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制度主义则将制度视为经济增长的源泉。本文的经验分析表明 ,上述三种理论对西部长期增长过程的刻画都不尽准确 ,一个健康的结构与制度互动关系才是决定西部长期增长的关键。而这一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政府 ,特别是中央政府的意志内在决定的。
关键词:
产业结构转换 市场制度变迁 地区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纪平
通过构建相关指数进行分析,表明重庆直辖以来产业结构变迁的高级化性质明显,而合理化程度存在着反复变动。在核算资本存量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基础上,分解出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效率影响的"结构红利"。结果表明,直辖以来产业结构变迁为重庆经济效率提高贡献一半以上份额。综合分析产业结构与结构效应变化过程特征,发现由于市场交易效率限制了要素自由流动,结构效应更多是由政策推动各产业发展的结果。
关键词:
产业结构变迁 全要素生产率 结构红利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潘明清
改革开放以来,西藏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其过去传统以农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根据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将西藏产业结构变迁过程分为4个阶段,并对各阶段产业结构调整的经济增长贡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西藏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很大。
关键词:
产业结构变迁 经济增长 贡献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