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47)
- 2023(18082)
- 2022(15388)
- 2021(14192)
- 2020(11818)
- 2019(26921)
- 2018(26667)
- 2017(50928)
- 2016(27789)
- 2015(30612)
- 2014(30648)
- 2013(30514)
- 2012(28479)
- 2011(26015)
- 2010(26188)
- 2009(24093)
- 2008(23359)
- 2007(20673)
- 2006(18422)
- 2005(16544)
- 学科
- 济(130817)
- 经济(130697)
- 管理(76800)
- 业(73233)
- 企(58480)
- 企业(58480)
- 方法(49605)
- 数学(42687)
- 数学方法(42304)
- 中国(36055)
- 农(32728)
- 地方(32256)
- 学(28117)
- 业经(28016)
- 财(26321)
- 农业(22394)
- 制(21432)
- 贸(21348)
- 贸易(21335)
- 易(20573)
- 环境(19314)
- 技术(18399)
- 地方经济(18279)
- 和(18155)
- 银(18054)
- 理论(18049)
- 银行(17980)
- 融(17878)
- 金融(17877)
- 行(17309)
- 机构
- 大学(403229)
- 学院(401479)
- 济(168786)
- 经济(165265)
- 管理(154392)
- 研究(145653)
- 理学(133102)
- 理学院(131517)
- 管理学(129346)
- 管理学院(128636)
- 中国(106127)
- 科学(90918)
- 京(87706)
- 所(74738)
- 财(72928)
- 农(72114)
- 研究所(68222)
- 中心(63764)
- 业大(63138)
- 江(59522)
- 财经(58390)
- 农业(56585)
- 北京(55820)
- 范(53735)
- 师范(53110)
- 经(52984)
- 院(52741)
- 经济学(51199)
- 州(48035)
- 经济学院(45851)
- 基金
- 项目(273124)
- 科学(213739)
- 基金(197132)
- 研究(194961)
- 家(174278)
- 国家(172841)
- 科学基金(146781)
- 社会(124114)
- 社会科(117744)
- 社会科学(117713)
- 省(106981)
- 基金项目(105040)
- 自然(95908)
- 自然科(93638)
- 自然科学(93615)
- 自然科学基金(91930)
- 划(90440)
- 教育(88207)
- 资助(80802)
- 编号(77584)
- 发(62419)
- 成果(62417)
- 重点(61874)
- 部(59281)
- 创(56289)
- 课题(54470)
- 创新(52617)
- 科研(51760)
- 国家社会(51206)
- 教育部(50254)
- 期刊
- 济(192600)
- 经济(192600)
- 研究(122809)
- 中国(78972)
- 学报(68283)
- 农(65479)
- 科学(61929)
- 管理(57376)
- 财(52937)
- 大学(50718)
- 学学(48062)
- 农业(44881)
- 教育(42064)
- 融(34836)
- 金融(34836)
- 技术(33975)
- 经济研究(31497)
- 业经(30991)
- 财经(29003)
- 问题(26158)
- 经(25064)
- 业(23004)
- 技术经济(20807)
- 科技(20230)
- 图书(19170)
- 商业(18699)
- 现代(18543)
- 版(18498)
- 理论(18094)
- 贸(17910)
共检索到6012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孙学涛
新常态背景下经济高质量发展将取代经济增长成为中国经济的主题。本文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5个方面构建中国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基于2004—2018年中国281个城市的数据,采用熵权TOPSIS法测算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各维度及其综合指标,同时采用SARAR模型分析产业结构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中开放维度和共享维度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贡献较大,并且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及其各维度均处于波动上升;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显著的结构红利,即产业结构高级化与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着显著的U形关系;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提升中存在着动态均衡效应,即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提升会促进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提升;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和开放维度影响相对较大。通过对中国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及其各维度的测度以及产业结构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为推动中国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提供政策参考。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城市经济 测度体系 产业结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段鑫 陈亮
促进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化解我国经济发展不充分和不均衡的战略选择。以黄河流域35个资源型城市为研究对象,基于双向固定模型实证考察了产业结构升级对资源型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从整体来看,产业结构升级能够显著提升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旧成立。(2)从区域来看,产业结构升级对黄河流域下游资源型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最强。进一步分析发现,产业结构升级对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门槛效应,不同的数字普惠金融水平下,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差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段鑫 陈亮
促进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化解我国经济发展不充分和不均衡的战略选择。以黄河流域35个资源型城市为研究对象,基于双向固定模型实证考察了产业结构升级对资源型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从整体来看,产业结构升级能够显著提升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旧成立。(2)从区域来看,产业结构升级对黄河流域下游资源型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最强。进一步分析发现,产业结构升级对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门槛效应,不同的数字普惠金融水平下,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差异。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红霞 王悦
本文基于1978~2017年中国大陆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考察经济制度变迁、产业结构演变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产业结构演变不仅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直接影响,还通过对生产要素的资源配置功能发挥作用,对经济发展产生间接影响;经济制度主要通过纠正资源错配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间接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此,应继续推进经济制度改革,释放"制度红利"以弥补"结构红利"的消解;各地区应视区情实施不同产业经济政策,东部重点发展高端制造业和现代化服务业,中西部应加快形成二三产业协同发展的双引擎,东北地区则要尽快找准契合地区经济实际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向。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涛 徐运保
数字金融作为数字化技术与传统金融服务结合的新型金融服务模式,通过影响金融资源配置对中国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重要作用。基于中国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11—2021年的面板数据,构建计量模型,实证检验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数字金融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数字金融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但对邻近城市会产生不利影响。(2)受经济发展阶段和产业发展层次的影响,东部地区和大城市数字金融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起到了一定作用;中西部地区和中小城市数字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有限。(3)消费需求增长、产业结构优化和节能减排是数字金融影响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其中,产业结构优化的促进作用最大。为此,要推进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数字金融+产业”的发展模式,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数字金融的步伐,避免“数字金融鸿沟”扩大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差距。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桂君 田宗博 宋砚秋
地方政府债务是连接财政与金融政策的重要工具,研究其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笔者基于五大发展理念构建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通过采用熵权TOPSIS法测算得到的中国2006—2019年279个城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与利用收支相抵法估算得到的中国地级市政府性债务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第一,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有利于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并且该结论通过了稳健性检验。第二,地方政府债务对于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区域和阶段上的异质性。第三,机制分析发现,地方政府债务扩张能够显著提升产业结构高度化的量,但未能增强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质,且不利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转换。第四,不同债务存量规模下,税收征管和地方举债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非线性影响,进一步明确了债务存量规模的“适度区间”。研究结论对探索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产业结构 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风慧 刘立峰
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迫切需要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而产业结构升级是优化经济结构,进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要路径。以2003—2016年中国23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测算出基于SBM模型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将其作为高质量发展的衡量指标,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两方面实证检验了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伴随产业结构升级进程,中国绿色TFP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且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对绿色TFP的影响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环境规制等控制变量产生的影响也因地区不同而不同。基于区域异质性和发展的阶段性,应实行差异化产业结构政策,并强化相关配套措施的联动协调,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耿雪洋
土地既是生产要素也是政府政策调节工具,探究土地要素配置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并深入探究其影响路径,可从土地要素视角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证支持。本文运用工业用地错配衡量土地要素配置,并在测算和分析经济高质量发展时空分布的基础上,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和面板门槛效应模型,探究工业用地错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测算结果表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整体水平呈上升趋势,其重力中心的动态轨迹先向东南移动,后向西南移动。实证分析发现,工业用地错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非线性抑制作用,且可通过中介变量产业高度化部分实现。滞后一期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全要素生产率、城镇化水平、消费水平、交通设施和政府干预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就异质性分析而言,在2012年之前、中部和西部地区、人口密集型地区,工业用地错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抑制作用更大。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耿雪洋
土地既是生产要素也是政府政策调节工具,探究土地要素配置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并深入探究其影响路径,可从土地要素视角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证支持。本文运用工业用地错配衡量土地要素配置,并在测算和分析经济高质量发展时空分布的基础上,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和面板门槛效应模型,探究工业用地错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测算结果表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整体水平呈上升趋势,其重力中心的动态轨迹先向东南移动,后向西南移动。实证分析发现,工业用地错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非线性抑制作用,且可通过中介变量产业高度化部分实现。滞后一期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全要素生产率、城镇化水平、消费水平、交通设施和政府干预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就异质性分析而言,在2012年之前、中部和西部地区、人口密集型地区,工业用地错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抑制作用更大。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向秋兰 蔡绍洪 张再杰
从产业结构演进视角对中国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的理论逻辑和发展战略进行深入研究。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在深刻认识把握中国处于新发展阶段的基础上,探索新型集约型与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和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的动力来源,最终实现创新、高效、公平、持续的经济发展目标。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产业结构“双协同”发展体系——产业结构合理化改造和高级化升级的有效协同、产业结构高效化提升和生态化发展的有效协同,是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可行之道。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绮莉 赵晋平 金子祺
文章基于Copula函数,使用非参数法和参数法对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联度进行了测算。非参数法和参数法的测算结果均表明,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与产业结构合理化相比,产业结构高度化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联度更高。此外,不论是使用非参数法还是参数法,结果均表明我国产业结构高度化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呈现上尾特征,二者在发展水平较高时的相关性更强。非参数法下产业结构高度化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联度为数间的相关性则呈现两端高、中间低的对称性特0.征840,3,参法下为0.7688。产业结构合理化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其关联度为0.7399。进一步进行异质性分析发现,我国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联度大于东中部地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绮莉 赵晋平 金子祺
文章基于Copula函数,使用非参数法和参数法对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联度进行了测算。非参数法和参数法的测算结果均表明,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与产业结构合理化相比,产业结构高度化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联度更高。此外,不论是使用非参数法还是参数法,结果均表明我国产业结构高度化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呈现上尾特征,二者在发展水平较高时的相关性更强。非参数法下产业结构高度化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联度为0.8403,参数法下为0.7688。产业结构合理化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相关性则呈现两端高、中间低的对称性特征,其关联度为0.7399。进一步进行异质性分析发现,我国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联度大于东中部地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建飞 韩延玲
数字经济可以通过提升技术创新、互联网普及程度和实体经济水平,进而赋能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文章基于2015—2018年中国28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综合指标体系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结合各城市数字经济指数,利用2SLS等估计方法实证研究了数字经济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提高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且存在门槛效应;从传导机制来看,数字经济能够通过提升技术创新、互联网普及程度和实体经济水平促进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倩莎 张琪
基于中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数字经济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正向作用;技术创新在二者之间存在中介效应;从门槛效应来看,当以市场化为门槛变量时,数字经济与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是一种非线性关系;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卫平 余奕杉
从长期看,产业结构调整是提升经济效率的重要途径,但是短期内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对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存在差异。基于中国28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两个维度,构建了产业结构与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计量模型,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GMM)方法分析了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对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产业结构合理化对城市经济效率提高具有显著正向作用,而产业结构高级化对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则受城市规模的制约;城市产业结构高级化的经济效率提升效应因产城关系的不匹配而存在人口规模门槛,城市需跨越一定的规模门槛后方能从产业结构高级化中获得效率增长效益;从区域层面看,中西部地区城市经济效率从产业结构高级化中获得结构红利的城市规模门槛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