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11)
2023(15660)
2022(13186)
2021(12075)
2020(10272)
2019(23632)
2018(22977)
2017(43934)
2016(24114)
2015(26969)
2014(26843)
2013(26837)
2012(25058)
2011(22918)
2010(22741)
2009(21441)
2008(21435)
2007(19269)
2006(16780)
2005(15286)
作者
(73172)
(61589)
(61397)
(58200)
(38619)
(29493)
(27788)
(23920)
(23131)
(21690)
(21063)
(20366)
(19752)
(19511)
(19461)
(19063)
(18647)
(18278)
(17695)
(17639)
(15441)
(15320)
(14946)
(13879)
(13790)
(13774)
(13584)
(13535)
(12386)
(12298)
学科
(104431)
经济(104300)
管理(70431)
(68484)
(55096)
企业(55096)
方法(45905)
数学(40615)
数学方法(40291)
(29136)
中国(28972)
(28707)
(24246)
业经(23412)
(21606)
(21393)
贸易(21386)
(20859)
农业(18980)
地方(18609)
(17248)
财务(17217)
财务管理(17172)
(17082)
银行(17013)
(16988)
企业财务(16315)
(16236)
(16214)
金融(16210)
机构
大学(358971)
学院(355750)
(155433)
经济(152629)
管理(132495)
研究(128666)
理学(114568)
理学院(113212)
管理学(111457)
管理学院(110795)
中国(96842)
科学(78800)
(75947)
(70836)
(69163)
(66796)
研究所(60968)
中心(57313)
业大(57034)
财经(56493)
农业(54953)
(52658)
(51430)
经济学(49588)
北京(47860)
(45575)
经济学院(44855)
(43957)
师范(43355)
财经大学(42033)
基金
项目(239520)
科学(188211)
基金(176623)
研究(168240)
(157380)
国家(156126)
科学基金(131588)
社会(110085)
社会科(104572)
社会科学(104541)
基金项目(93105)
(91730)
自然(85305)
自然科(83356)
自然科学(83325)
自然科学基金(81964)
(78498)
教育(76253)
资助(72148)
编号(64525)
重点(55142)
(54147)
成果(52488)
(52146)
(50047)
国家社会(47116)
创新(47069)
科研(46453)
教育部(45903)
(45746)
期刊
(167367)
经济(167367)
研究(104496)
中国(69234)
学报(64107)
(62813)
科学(57078)
(55545)
管理(47955)
大学(47563)
学学(45334)
农业(42134)
(32031)
金融(32031)
教育(30259)
财经(29069)
经济研究(28419)
技术(27763)
业经(25915)
(25129)
(23337)
问题(22880)
(20074)
(18613)
技术经济(18099)
世界(17597)
国际(17316)
科技(16877)
统计(16242)
业大(16141)
共检索到5259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雪梅  
文章从产业结构变迁对全要素生产率作用的角度入手,分析了产业结构变迁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TFP高的地区与TFP高的地区相邻;TFP低的地区与TFP低的地区相邻;泰尔指数与TFP的增长呈负相关关系。结合实证结果和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几条政策建议,希望能够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提供一些启示。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金芳  金荣学  
本文利用1997—2016年中国大陆31省区面板数据,在较为全面地测度农业绿色生产率的基础上,借助空间杜宾模型,从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两个维度考察农业产业结构对农业绿色生产率的直接影响与间接溢出效应。结果发现,1998—2016年中国农业绿色生产率不断提高,其增长主要由技术进步驱动;东、中部省区农业绿色生产率整体水平较高,东北三省次之,而西部省区最低。省份间农业绿色生产率具有较强的空间依赖性,农业产业结构是影响农业绿色生产率增长的重要因素,一地区农业绿色生产率不仅受到本地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的直接影响,还受到邻近地区农业产业结构高级化的间接溢出。因此,新时期更应重视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与优化升级在农业绿色生产率增长中的重要作用,进而提升农业整体发展质量。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叶祥松  殷红  
产业结构的变迁与互动决定着经济增长的方式与质量。基于结构变迁模型量化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增长来源并厘清产业结构调整对TFP的影响机制,我们考察了产业结构调整与TFP间的动态因果关系与时变效应。结果显示:1999-2020年产业结构服务化对全产业TFP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工业结构技术化和服务业结构生产化对全产业TFP的影响分别呈现逐期递增与递减;高技术制造业对服务业TFP的驱动作用强于生产性服务业对工业TFP的驱动作用,二者差值总体呈U型波动趋势,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交通运输业与金融业对工业TFP的抑制效应尤为显著,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房地产业对工业TFP的促进效应较为显著,但房地产业及其关联产业对信贷资源的挤占会造成金融市场扭曲、不利于全产业TFP的提高。现阶段我国工业与服务业互动发展滞后于工业化发展进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应注重产业间结构与产业内部结构的同步优化,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并逐步向双向驱动转变。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璇  李长英  
本文基于2006—2017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Malmquist指数法测算全要素生产率,从产业结构变迁的两个维度——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出发,讨论了互联网发展背景下产业结构变迁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分析发现: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互联网发展均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但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作用相反。产业结构变迁与互联网发展的交互作用能够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但该促进作用存在显著的互联网门限效应,即只有互联网发展到一定水平时,产业结构变迁与互联网的交互作用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才由负转正,并在互联网发展水平提高时进一步增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韩英  马立平  
研究目标:探究京津冀产业结构变迁中的TFP变动情况。研究方法:采用窗口相邻联合参比Malmquist模型等多种DEA模型,从京津冀总量、三次产业和门类行业三个层面测算其TFP变化率,并对其变化率进行纯技术效率、规模技术效率、纯技术和规模技术变化的分解。研究发现:第一,总体上三地技术进步提升明显,要素生产能力差距缩小。第二,三地三次产业生产技术状况存在明显差异,第一产业三地区要素生产能力差距一直较大,整体上仍然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但资本深化现象较为明显;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三地区要素生产能力差距逐渐缩小,但天津第二产业技术效率改善最为明显,河北第三产业技术效率改善最为明显。第三,门类行业TFP变化率在三地间和行业间上存在较大异质性。研究创新:应用窗口相邻联合参比Malmquist模型测算决策单元较少时的TFP变化率。研究价值:丰富了TFP测算的研究层面和方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占锋  段小梅  
为了明确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效应,以成渝经济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全要素生产率(TFP)贡献视角,利用劳动力份额和产值变化分别构建比较静态和跨期动态产业结构变迁指标,借助STATA 13. 1统计软件,采用动态面板广义矩估计等定量方法研究2000—2017年成渝经济区经济增长中的产业结构变迁效应。结果表明:在成渝经济区经济增长和质量提升过程中,比较静态和跨期动态的产业结构变迁均呈现出显著的结构效应,且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经济增长不同时段的产业结构变迁效应存在显著差异,且结构效应逐渐由劳动力转移为主向以技术等其他要素转移为主变迁。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曲玥  
随着近年来我国快速的经济发展和工资水平的迅速上升,在某种程度上过度依赖低廉的劳动力来实现经济的增长在长期内是不可能持续的,所以迫切要求产业结构的升级以及增长方式的转变。本文通过采用2000—2007年中国制造业全部规模以上企业数据,计算并分析了我国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以及劳动力成本状况,结果发现,长期来看资本密集型产业更具有单位劳动力成本优势,因而进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升级是我国制造业今后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我们发现劳动密集型产业通过多年的发展成熟,其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较高,并且鉴于其在吸纳就业方面的重要优势,我们认为从短期和阶段性的时期来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存在和发展对我国...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静  刘志迎  
本文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引入一个非参数的分解框架,把中国各省区劳均产出指数分解成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劳均资本积累效应以及人力资本效应等四个部分;在指出传统DEA模型的缺陷后,用SBM模型求解了上述分解。最后对不同时期劳均产出收敛或发散的来源作了进一步的计量分析。结果显示:改革时期,劳均资本积累的产出效应逐步降低,生产率和人力资本的产出效应逐步上升,生产率的突出作用已经超过要素投入的作用,成为劳均产出增长中的首要力量,成为决定地区收入收敛或发散的主要原因。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向阳  潘妍  童馨乐  
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由追求高速增长转换为追求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高质量增长,产业结构升级成为推进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针对这一情境下如何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以带动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问题,以2004—2016年中国230个地级市数据为样本,重点从产业结构服务化、工业化和服务业结构高级化三个方面,构建固定效应模型检验了产业结构变迁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产业结构服务化并不能够带来全要素生产率的必然增长,只有产业结构服务化与服务业结构高级化同步进行才能带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2)工业化与服务业结构高级化进程都有利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3)产业结构变迁对不同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异质性,产业结构服务化能促进东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工业化则更有利于中西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以上实证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的基础上仍较为稳健。基于此,各地区在推进产业结构服务化的同时,更需要关注服务业的内部结构升级,并结合本地要素禀赋、经济基础与工业化水平等,建立更加完善的产业结构升级指标考核体系,以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符淼  
本文利用能源消耗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决定能源利用效率的关键因素和长期因素是全要素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导致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而单位GDP能源消耗不断降低的特殊现象.产业结构对能源消耗有显著的短期影响,当第一产业比例下降或第二产业比例上升时,能源消耗增加。市场化程度、对外开放程度对能源消耗的作用体现在全要素生产率中.2000年后能源消耗重新抬头并不否定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而是缺乏节能意识的负面影响抵消并逆转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正面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辉芳  
现代商贸流通业发展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但由于市场割裂及城乡流通发展差距的影响,我国商贸流通业产业结构亟待优化。本文从理论角度剖析了商贸流通业结构优化的技术效应情况,基于我国商贸流通业产业结构优化和技术发展背景,以全要素生产率(TFP)为切入点,计算了我国商贸流通业2010年、2020·年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TFP),采用超越对数下的随机前沿分析(B-SFA)预测了我国商贸流通业2030年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TFP)。本文指出,要提高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必须持续助力技术进步,推动技术与价值的双循环,进而带动商贸流通业结构优化。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邹心勇  赵丽芬  
合理评价中国经济增长情况对于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采用基于DEA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1978—2010年中国经济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评价,发现32年中国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年度平均增长率为1.49%,其增长主要来自制度变迁,这一结果与我们观测到的实际情况及众多文献均较为相吻合;值得注意的是,本文发现2006—2010年全要素生产率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可能是由地产拉动的传统的以资源投入为主经济增长的模式在2006—2007年达到阶段性高峰,而随后为应付金融危机而推出的刺激政策使其达到近年来的顶峰。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莎  
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于实现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基于2005-2019年中国30个省市样本数据,采用SBM方向性距离函数和Malmquist-Luenberger(ML)指数测度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引入空间杜宾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从空间维度分析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下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外溢机制以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显著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其中,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作用效果更为显著,产业结构合理化作用相对较弱;考虑到绿色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在不同门槛值下,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促进作用存在双门槛效应,而产业结构合理化存在单门槛效应。因此,建议从注重产业间融合发展、加强科技研发及提高创新水平等方面入手,实现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余泳泽  刘冉  杨晓章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产业结构升级作为经济转型的重要方向,应从加大要素投入向结构效率提升转变。通过分析产业结构升级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路径,总结出生产要素再配置效应、技术溢出效应和分工专业化效应三个机制。并采用静态和动态的面板模型,以三次产业结构升级、工业结构升级和服务业结构升级为主要变量,实证研究产业结构升级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和工业结构升级显著地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起反作用。由此,针对性地提出推进第三产业发展,促进工业经济
[期刊] 改革  [作者] 江永红  陈奡楠  
近年来,我国全要素生产率水平逐渐下降。产业结构服务化作为当今经济转型的重要方向,对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具有重要的解释意义。从产业结构服务化角度考察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速放缓原因时发现,2008~2016年我国产业结构服务化导致全要素生产率增速下降了27.6%,并且呈现显著的区域差异。服务化效率不高、生产要素重置效率低下、产业结构存在区域差异是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为此,我国应提升服务业高素质人力资本累积与配置效率,加强服务业区域合作,提升服务业效率,完善"去产能"财政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