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34)
2023(8197)
2022(7232)
2021(6607)
2020(6104)
2019(13883)
2018(14052)
2017(28919)
2016(15712)
2015(17943)
2014(18343)
2013(18679)
2012(18025)
2011(16470)
2010(16629)
2009(15821)
2008(15778)
2007(14517)
2006(12711)
2005(11552)
作者
(48097)
(40302)
(40168)
(38575)
(25129)
(19228)
(18566)
(15891)
(14882)
(14348)
(13593)
(13338)
(12762)
(12750)
(12640)
(12464)
(12454)
(11965)
(11697)
(11503)
(10109)
(10078)
(9968)
(9253)
(9079)
(8965)
(8934)
(8904)
(8055)
(8003)
学科
(74265)
经济(74201)
(43610)
管理(42738)
方法(35513)
(33572)
企业(33572)
数学(31847)
数学方法(31632)
(20797)
中国(19556)
(17723)
(15297)
(15044)
贸易(15039)
业经(14983)
(14607)
(14565)
地方(14447)
农业(13219)
(12358)
银行(12318)
(11807)
(11332)
金融(11330)
产业(11034)
(10601)
(10190)
(10105)
财务(10089)
机构
学院(241988)
大学(241960)
(106990)
经济(104953)
管理(91789)
研究(82727)
理学(78942)
理学院(78065)
管理学(76883)
管理学院(76449)
中国(63538)
(51287)
科学(50502)
(49287)
(43442)
(41698)
财经(39446)
研究所(39385)
中心(37235)
业大(35752)
(35737)
(35513)
经济学(33910)
农业(33227)
北京(32863)
经济学院(31002)
(30456)
师范(30141)
(29327)
财经大学(29094)
基金
项目(153605)
科学(120104)
基金(111316)
研究(110680)
(96894)
国家(96137)
科学基金(80930)
社会(70236)
社会科(66727)
社会科学(66706)
(59634)
基金项目(59319)
自然(51916)
自然科(50624)
自然科学(50609)
(50551)
教育(49994)
自然科学基金(49700)
资助(46563)
编号(45121)
成果(36166)
重点(35023)
(34981)
(34619)
(31349)
课题(30741)
科研(29683)
教育部(29581)
创新(29460)
人文(28767)
期刊
(118671)
经济(118671)
研究(71501)
中国(40336)
(37232)
学报(37196)
(36629)
科学(34699)
管理(32249)
大学(27364)
学学(26013)
农业(24879)
(23324)
金融(23324)
业经(20737)
经济研究(20190)
财经(19794)
技术(19561)
教育(18483)
(17104)
问题(16827)
商业(14082)
(13659)
技术经济(13342)
(13127)
统计(12815)
理论(12498)
(11273)
实践(11143)
(11143)
共检索到3538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立平  陈首丽  
上世纪80年代至今,除个别年份外,反映能源产出效率的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低于1,即GDP增长速度基本均高于能源消费增长速度。能源消费水平的变化一方面取决于技术进步带来的能源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也受到产业结构的影响。文章主要采用脉冲响应分析就产业结构变化对能源消费的影响进行统计分析。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斌  
本文通过测算出我国1980-2009年产业结构系数,以政府支出、税收、产业结构系数为变量,运用VAR模型分析政府支出和税收对产业结构的动态冲击效应,得出结论:政府投资支出和税收对产业结构的变动有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具有滞后性;产业结构的变动有25%的贡献度由政府投资支出和税收来解释。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金龙  张磊  
商业保险发展和人口结构息息相关,人口结构因素是影响商业保险发展的重要变量。在我国人口状况变化的过程中,人口结构变迁的主要趋势体现在人口年龄结构的老龄化、人口教育结构的高等化以及人口城乡结构的城镇化等。基于中国1990年到2011年的年度数据,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考察了中国人口结构变化对商业保险的动态冲击效应,研究表明:中长期内,老年抚养比、教育深化度和人口城镇化率对商业保险发展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少儿抚养比对商业保险发展有反向影响。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刘雅然  付雯雯  
一、金融危机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影响(一)金融危机对我国汽车产业的直接影响。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汽车产业产销开始下降、出口减少。从2008年汽车产销总体变化情况来看,上半年表现总体平稳,三季度后产销下滑加剧,特别是11月、12月产销同比快速下降,造成四季度产销同比双双呈现负增长,进一步加快了全年汽车产销增速回落。从各季度产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吴韡  缪海斌  
转轨时期中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可能会影响人民币汇率调整路径。本文运用Blanchard&Quah提出的对结构性冲击影响进行长期约束的方法,在实际冲击与名义冲击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民币汇率的冲击效应。结果表明,产业结构调整是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一个重要来源,并且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冲击效应具有明显的结构性特征。实际有效汇率和名义有效汇率波动吸收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和非农产业变化冲击的时期大体相同,分别为4、9、10和4个季度(期),但相较于对实际有效汇率的冲击,各产业结构调整对名义汇率的冲击效应更为显著,服务业的发展有利于弱化制造业和农业发展对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压力。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卫平  任安然  李健  
本文利用中国1978~2012年相关统计数据,从协调性和冲击性视角,对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预测结果显示在2015年中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均已进入"三二一"发展模式;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系处于失衡状态,就业结构的变动显著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变动;VAR模型证实就业结构变动对产业结构产生了较大且相对持久的影响,是产业结构变动的重要原因,而产业结构变动对就业结构产生了较小且短暂的影响,进一步证实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发展不一致。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义根  冯开文  
为提升金融集聚和产业结构优化对区域生态效率的促进作用,实现区域的绿色发展,本研究利用我国30个省市2004—2014年的面板数据,分析金融集聚、产业结构优化对区域生态效率的影响机制,并构建PVAR模型,采用GMM的方法进行了估计,然后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的方法分析了东中西部金融集聚对生态效率影响的区域差异。结果显示:金融集聚和产业结构对区域生态效率都有一个稳定持续的正向影响,脉冲响应呈现出东部地区冲击效应大、持续时间长、下降速度快的特征,而中西部的响应并不明显;方差分解表明金融集聚贡献稳定增加,呈现出中部贡献最大、东部次之、西部最小的格局,而产业结构则呈现出西部贡献最大、中部次之、东部最小的格局。基于此,一方面改善金融发展的社会环境和加强金融人才的引进,引导新兴产业和生态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中西部地区要积极承接东部的产业转移,优化自身产业结构,实现优化全国产业分工格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庆元  陈海龙  
文章借助灰色关联理论与Granger因果理论对能源消费结构演进与产业结构调整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产业结构调整是能源消费结构演进的重要拉动因素,能源消费结构演进单向服务于产业结构演进,产业结构调整是能源消费结构演进的重要推动因素,据此可以认为我国真正意义上的能源经济尚未形成。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宇峰  汤余平  
本文通过投入产出模型和RAS法分析产业结构调整对缓解能源区域经济冲击的影响,并给出了短期规划和长期规划产业结构水平的最优收敛路径。在当前产业结构水平下,能源价格上涨对区域经济有较大的冲击效应,但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能源区域经济的冲击效应将逐渐弱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姜延书  夏友富  
面对国际市场对中国大豆产业的严重冲击,如何提升中国大豆产业的竞争力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对我国大豆进口猛增的代价及根源进行了剖析,提出了规范进口且高度重视现有跨国资本垄断格局、政府加强对大豆产业链的支持和补贴力度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魏庆琦  赵嵩正  肖伟  
为了应对交通运输需求上涨和能源危机的挑战,有必要挖掘结构性节能潜力。文章选取1988~2008年GDP、各模式运输周转量和能耗量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交通运输结构、能源强度和经济的交通运输依存度具有长期均衡关系,并由此建立VEC模型。对VEC模型进行脉冲响应分析表明,交通运输结构优化不仅有利于降低能源强度和经济的交通运输依存度,也对自身进一步优化具有促进作用,同时这些影响具有长期持续性。鉴于此,提出了促进交通运输结构优化的政策建议,包括:体制改革、模式协作、市场细分和需求管理等。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高川  黄健柏  
基于SVAR模型,考量次贷危机前后外部冲击对工业品价格指数的动态影响及结构性传导。结果表明: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外部冲击对我国工业品价格指数的影响呈现增强趋势,并且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冲击是最重要因素;在结构特征上,外部冲击效应具有不完全性,对生产资料PPI的影响较大,对生活资料PPI的影响较小,显示外部冲击效应的传导具有不完全性,黏滞在生产流通领域不能顺利传导至消费领域。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斌  齐鹰飞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去全球化浪潮不断冲击世界经济,中国经济也深受影响。与此同时,大量研究将金融危机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加速归因于产业政策的积极作用,而忽略了去全球化冲击对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本文采用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的分析框架,构建一个包含可贸易部门和不可贸易部门的开放经济DSGE模型分析去全球化冲击对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结果显示,去全球化冲击在部门间的非对称影响是金融危机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加速的重要影响机制之一,从而旨在加速产业转型的产业政策的作用效果可能被高估。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斌  齐鹰飞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去全球化浪潮不断冲击世界经济,中国经济也深受影响。与此同时,大量研究将金融危机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加速归因于产业政策的积极作用,而忽略了去全球化冲击对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本文采用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的分析框架,构建一个包含可贸易部门和不可贸易部门的开放经济DSGE模型分析去全球化冲击对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结果显示,去全球化冲击在部门间的非对称影响是金融危机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加速的重要影响机制之一,从而旨在加速产业转型的产业政策的作用效果可能被高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