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87)
2023(7169)
2022(5957)
2021(5299)
2020(4445)
2019(9669)
2018(9387)
2017(18574)
2016(9846)
2015(10360)
2014(10077)
2013(10132)
2012(9343)
2011(8410)
2010(8144)
2009(7359)
2008(6942)
2007(6114)
2006(5135)
2005(4328)
作者
(29921)
(25252)
(24997)
(23597)
(15501)
(12124)
(11253)
(9862)
(9459)
(8578)
(8569)
(8128)
(7931)
(7726)
(7720)
(7714)
(7704)
(7595)
(7128)
(7071)
(6402)
(6141)
(6017)
(5734)
(5645)
(5521)
(5441)
(5323)
(5084)
(4922)
学科
(46297)
经济(46259)
(29829)
管理(28280)
(23162)
企业(23162)
方法(20931)
数学(18800)
数学方法(18717)
(12968)
业经(11236)
产业(10891)
(10481)
中国(10067)
(9574)
贸易(9573)
地方(9313)
(9274)
结构(8891)
农业(8855)
(8268)
技术(8148)
(7739)
环境(6780)
(6246)
财务(6245)
财务管理(6237)
(6088)
企业财务(6000)
(5812)
机构
学院(144033)
大学(142502)
(66238)
经济(65417)
管理(57536)
理学(51587)
理学院(51055)
管理学(50333)
管理学院(50100)
研究(49021)
中国(35208)
科学(31295)
(30436)
(28419)
业大(26150)
(25798)
(24880)
农业(24469)
研究所(23247)
中心(21895)
财经(21880)
经济学(20953)
(20001)
(19420)
经济学院(19261)
(17595)
经济管理(17190)
北京(17139)
商学(16749)
商学院(16613)
基金
项目(106407)
科学(84517)
基金(79910)
(72180)
国家(71626)
研究(70710)
科学基金(61264)
社会(48961)
社会科(46857)
社会科学(46847)
基金项目(43419)
(41873)
自然(40789)
自然科(39897)
自然科学(39884)
自然科学基金(39248)
(35077)
资助(31299)
教育(30722)
编号(25339)
重点(24087)
(24071)
(23262)
(23065)
创新(21627)
国家社会(21312)
计划(21304)
科研(20760)
(19877)
教育部(19672)
期刊
(66845)
经济(66845)
研究(36400)
学报(27619)
(26218)
科学(24716)
中国(21101)
大学(20181)
学学(19836)
管理(19600)
(17834)
农业(17675)
业经(12698)
经济研究(12556)
财经(10616)
(10106)
金融(10106)
技术(9680)
(9507)
商业(9346)
(9274)
问题(9202)
科技(7996)
技术经济(7755)
业大(7624)
(7307)
(6891)
统计(6846)
(6660)
农业大学(6556)
共检索到1915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史丹  张金隆  
一、问题的提出 能源是国民经济中必不可缺少的要素产品,能源需求总是伴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增长。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常用能源弹性系数和能源消费强度表示,前者表示二者之间增量的关系,后者则表示二者绝对量之间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能源消费出现了两个特点: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郭志军  李飞  覃巍  
通过对能源消费与三次产业结构的时间序列进行分析,发现三次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消费有影响。利用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发现从短期看,三次产业的变动对能源消费的影响程度为正,影响大小依次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但是从长期看,第一产业的变动对能源消费的效应为负,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变动对其效应为正。第二产业变动对能源消费的长期效应大于短期效应,而第三产业的变动对能源消费的短期效应为1.3162,长期效应为0.578。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瑜琼  殷敏  贾明月  
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对能源消费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运用时间序列回归分析法,考察了1990年~2010年期间浙江省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并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瑞  丁日佳  尹岚岚  
本文首先给出了1985年以来能源强度的变化趋势,然后基于29个省(市)1985-2004年的截面时间序列数据建立了能源强度与产业结构之间的Paneldata模型,定量分析了不同时期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强度的影响,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纪玉俊  赵娜  
基于中国2000~2013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以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产值之比度量产业结构变动,在将地区市场化水平纳入分析框架的前提下,采用门槛回归分析方法,对产业结构变动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考察。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消费存在显著的基于地区市场化水平的"双门槛效应",即产业结构变动与能源消费之间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关系,随着地区市场化水平的提高,产业结构变动对降低能源消费的作用越来越大。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纪玉俊  赵娜  
基于中国20002013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以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产值之比度量产业结构变动,在将地区市场化水平纳入分析框架的前提下,采用门槛回归分析方法,对产业结构变动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考察。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消费存在显著的基于地区市场化水平的"双门槛效应",即产业结构变动与能源消费之间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关系,随着地区市场化水平的提高,产业结构变动对降低能源消费的作用越来越大。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冯卓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实证分析了辽宁省产业结构变动与能源消费的关联度以及三次产业能源消费量与能源消费总量的关联度,通过分析得出辽宁省第二产业对能源消费量的影响最大。本文对辽宁省的实证研究为其产业结构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产业结构优化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世奇  朱平芳  
该文在上海2007年和2012年投入产出表基础上,引入大气污染和能源消费模块。通过矩阵计算得出完全排放系数与完全消费系数计算表明产业结构调整对三种主要大气污染物减排的贡献各不相同,化石能源仍然是造成大气污染的重要原因。总的来看,上海各行业大气污染的减排效应非常明显,其原因是清洁能源消费大幅增加。这一研究结果验证了近年来上海市政府在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方面政策效果显著。在此基础上,笔者建议上海制订和完善提高和改善重点行业化石能源使用效率的政策,加强区域统筹协调,深化地区联防联治。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世奇  朱平芳  
该文在上海2007年和2012年投入产出表基础上,引入大气污染和能源消费模块。通过矩阵计算得出完全排放系数与完全消费系数计算表明产业结构调整对三种主要大气污染物减排的贡献各不相同,化石能源仍然是造成大气污染的重要原因。总的来看,上海各行业大气污染的减排效应非常明显,其原因是清洁能源消费大幅增加。这一研究结果验证了近年来上海市政府在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方面政策效果显著。在此基础上,笔者建议上海制订和完善提高和改善重点行业化石能源使用效率的政策,加强区域统筹协调,深化地区联防联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诗源  王林  
目前,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已逐渐成为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而居民消费结构变动是引导产业结构转型的重要力量。因此,本文结合居民消费理论,通过构建自回归模型对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变动对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全国层面上,产业结构转型中59.1%的变化由自身变化来阐述,3.2%的变化由居民消费结构变化来阐述;我国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转型中70.5%的变化由自身变化来阐述,即我国东部地区居民消费结构变动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较弱;优化我国中部地区居民消费结构可以显著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西部居民消费结构中87.5%的变化由自身变动来阐述,而12.7%的波动通过产业结构变化来解释。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毛健  
消费分为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本文主要指生活消费。消费水平是影响产业结构变动的重要因素,描述我国现阶段的消费水平,并将其与产业结构变动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对推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一、消费数量消费生活资料数量多、结构齐全和消费的社会...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帅通  袁雯  
节能减排是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了给上海碳排放政策的制订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并提出合理的应对策略,采用IPCC 2006年提出的各类能源排放二氧化碳量的计算方法,根据近年来上海工业能源消耗和GDP增长及产业结构变化相关数据,分析了上海城市的碳排放变化趋势,探讨了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变动对碳排放量的影响。研究表明,能源结构的变动尤其是高排碳的煤类能源比重下降,热、电等能源比重上升,是上海万元GDP碳排放量下降的主要原因。针对能源结构的发展趋势,提出继续优化能源结构,降低煤类能源比重,鼓励使用电、热类能源,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尤其是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利用上海周边资源开发潮汐能等新能源促进能源类型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文玺  
中日韩三国能源消费对其经济发展,对世界经济形势和能源市场都起着重要作用。在分析中日韩三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基础上,构建了1990-2010年三国能源消费面板数据库,并分别在静态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框架下,考察了影响三国能源消费的因素。研究结果显示,GDP和人口对三国能源消费总量均为显著正相关,三国能源消费呈现总量递增、构成改变、效率提高的发展趋势;人口对能源消费的影响超过GDP的影响;经济增长和城市化是影响中国能源消费的主要因素,人口是决定日韩两国能源消费的主要因素;第三产业对三国能源消费的影响均呈下降趋势,中国第二产业对能源消费的影响较高;上一期能源消费量的大小对本期的消费量具有显著正的影响。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丽峰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产业结构不断得到调整,能源消费量也逐年增加。运用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理论,分析了我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关系、三次产业及工业内部结构与能源消费的关系、能源密集型产品与能源消费的关系,通过分析得出结论:从2003—2005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大于1,2006年虽有所回落,但仍高达0.87,能源消费的增长速度快于经济增长速度;虽然单位产值能耗在逐渐降低,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差距很大;我国产业结构特点决定了能源消费特点,工业是主要的能源消费者,其中高耗能行业又是耗能大户;能源密集型产品能耗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基于以上分析,主要从工业方面提出了节能降耗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