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76)
2023(12258)
2022(9749)
2021(8709)
2020(7114)
2019(16464)
2018(16237)
2017(31962)
2016(17576)
2015(19740)
2014(20020)
2013(19840)
2012(18357)
2011(16594)
2010(16758)
2009(15704)
2008(15765)
2007(14437)
2006(12585)
2005(11417)
作者
(51894)
(43503)
(43197)
(41521)
(27483)
(20600)
(19809)
(16906)
(16360)
(15390)
(14610)
(14487)
(13764)
(13696)
(13640)
(13485)
(13299)
(12863)
(12520)
(12458)
(10843)
(10713)
(10651)
(9889)
(9832)
(9752)
(9538)
(9516)
(8721)
(8640)
学科
(83328)
经济(83261)
管理(46860)
(46808)
(37323)
企业(37323)
方法(34467)
数学(29458)
数学方法(29199)
中国(24066)
(22776)
业经(19549)
地方(19228)
(18186)
(16811)
农业(15274)
(14495)
(13417)
产业(13414)
贸易(13412)
理论(13101)
(12906)
(11719)
(11531)
银行(11502)
(11215)
金融(11212)
环境(11049)
(11038)
(11012)
机构
学院(261252)
大学(260752)
(111042)
经济(108659)
管理(97425)
研究(89907)
理学(83969)
理学院(82977)
管理学(81563)
管理学院(81081)
中国(65998)
(55363)
科学(55160)
(49174)
(45401)
(43803)
研究所(41343)
中心(40741)
(39746)
财经(39603)
业大(38279)
(35816)
经济学(35706)
(35462)
师范(35116)
北京(34711)
农业(34533)
(32559)
经济学院(32375)
(31778)
基金
项目(172152)
科学(135706)
研究(126527)
基金(123978)
(107587)
国家(106712)
科学基金(91120)
社会(81587)
社会科(77386)
社会科学(77362)
(68062)
基金项目(65815)
教育(57667)
(57220)
自然(56787)
自然科(55440)
自然科学(55425)
自然科学基金(54436)
编号(51722)
资助(49371)
成果(42003)
(39761)
重点(39420)
(37967)
课题(36112)
(35629)
国家社会(33888)
创新(33333)
教育部(32431)
科研(32412)
期刊
(123982)
经济(123982)
研究(77116)
中国(47341)
(40371)
学报(39957)
(38152)
科学(37578)
管理(33955)
大学(30095)
学学(28450)
农业(27002)
教育(26371)
技术(22350)
(21782)
金融(21782)
业经(21046)
经济研究(20128)
财经(19996)
问题(18693)
(17410)
(14265)
技术经济(13610)
商业(12994)
(12746)
现代(12631)
(12555)
统计(12112)
理论(11721)
科技(11491)
共检索到3805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士锋  
在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变动和城市化进程两者之间是互相影响,关联发展的,产业结构和城市化之间通过间接和直接的途径进行关联。本文阐述了产业结构变动与城市化相互关联的两个路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刘艳  
重庆城市化滞后于其产业结构高度化,两者互动性差,没能够协调发展。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政策导向是重庆城市化滞后的根本原因之一,要实现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就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就业结构高度化落后于产业结构高度化是重庆城市化滞后的另一重要原因,应加快城市经济发展,特别要发展第三产业,增强城市的就业吸纳作用,从而推进城市化进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程庆生,李昌中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周爱兰  谭民乐  
本文在分析城市化进程与产业结构演变规律基础上,结合宁夏城市化发展与产业结构变动的过程及现状,运用2000年至2010年宁夏的相关数据对城市化发展与产业结构变动的相关性进行分析,进而建立回归分析模型,对宁夏产业结构变动对城市化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针对宁夏城市化发展与产业结构演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学功  樊明智  
城市化水平的提升是区域内产业结构变动的必然反映,二者之间是一种耦合与协同的关系。通过相关性分析和与一般模型对比分析,因非农产业企业规模与布局、政策制度等原因,许昌市城市化水平的提升明显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变动。加强县域优势产业、着力发展第三产业、重视教育培训、构建协调的推拉制度体系是促进产业结构变动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主要对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栋  
文章首先研究上海市郊区现阶段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所遇到的难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速现阶段上海市郊区城市化的途径,即“三个集中”。“三个集中”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内涵,文章认为现阶段上海“三个集中”的内涵主要体现为“人口集居、产业集聚、土地集约”。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尉东  
该文使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城市化与产业结构之间关系进行了因素关联分析研究,并以浙江城市化与产业结构为样本,提出作为社会经济的一个子系统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关系。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林  张正河  
产业结构与城市化进程的协调程度直接影响到区域城市化发展水平。本文通过中国省际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度的计算分析,能够清晰地得出由于省际间的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度的不同,使各省之间的城市化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协调度好的,城市化水平就高;协调度差的,城市化水平就低。因此,协调度差、失调的省份必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才能促进城市化进程,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江辉  
文章利用1997~2008年影响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有关产业结构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以Eiews6.0统计软件为分析工具,分析了中国产业结构因素对城市化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二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化有着显著的直接影响,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化的推进作用明显,而第一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不显著,并对此提出了相关对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向阳  金东来  
文章在江西省城市化子系统与产业结构子系统发展的时间序列数据基础上,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协调度模型对江西省城市化与产业结构进行定量分析,并据此对江西省城市化与产业结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艳军  李诚固  孙迪  
综合分析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城市化响应的历史路径,划分四个阶段,即自然经济发展与早期城镇发育阶段、近代工业结构形成与城市兴起阶段、重工业基地建设与城镇体系发展阶段以及现代产业结构演进与城市结构调整阶段。认为资源禀赋及其地域组合、交通区位条件变化、外部势力的介入、国家计划投资以及对外贸易与外商投资等是驱动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城市化响应的历史变化的主要因素。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郭晓丽  姜登国  
城市化与产业结构演变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两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本文以1990-2010年山东省聊城市城市化水平与三次产业数据为基础,分析山东省聊城市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与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及其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聊城市城市化的发展与第一产业的变动呈负显著相关,与第二、第三产业的变动呈正相关关系,城市化总体呈现增长态势,产业结构也趋向更加合理。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王垚  年猛  王春华  
本文以新经济地理学框架下的城市最优规模理论为指导,以中国为例估计出人均产出水平与城市规模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即随着人口的增加,人均产出水平先上升,随后下降。城市偏离最优规模会造成聚集收益的损失,而未达到最优规模的城市经济收益损失要大于超过最优规模的城市(即人口过度聚集)产生的经济收益损失。同时,城市最优规模水平随着产业结构的不同而变化,由于服务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高于工业,因此工业比重高的城市最优规模水平低于服务业占据主导地位的城市。除此之外,城市最优规模水平还受到市场潜力、技术与知识水平、资本积累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傅振邦  陈先勇  
从城市化、产业结构变动与城乡收入差距的相互影响的机理出发,基于湖北省1978~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本文对这三者进行了动态计量分析。研究表明,城市化水平和产业结构变动是影响湖北省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城市化和第二产业变动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都具有长期的正的冲击效应;但城乡收入差距对城市化和产业结构变动没有明显的冲击效应,城市化推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但产业结构的变动对城市化的冲击效应并不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