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270)
2023(24919)
2022(21264)
2021(19839)
2020(16758)
2019(38354)
2018(37822)
2017(71412)
2016(39002)
2015(43804)
2014(43604)
2013(42935)
2012(40106)
2011(36403)
2010(36903)
2009(34276)
2008(33944)
2007(30399)
2006(26775)
2005(24422)
作者
(114049)
(95202)
(94564)
(90174)
(60776)
(45831)
(43039)
(36900)
(36046)
(34307)
(32503)
(32253)
(30563)
(30413)
(29739)
(29417)
(28172)
(28135)
(27545)
(27312)
(23937)
(23487)
(23176)
(21793)
(21420)
(21303)
(21300)
(21003)
(19314)
(19026)
学科
(166571)
经济(166403)
管理(111975)
(107750)
(89166)
企业(89166)
方法(68613)
数学(58588)
数学方法(57798)
中国(47222)
(44384)
(41013)
业经(37484)
(36992)
地方(36537)
(32138)
(30885)
贸易(30863)
(29902)
农业(29702)
(27281)
银行(27203)
理论(27052)
技术(26414)
(26231)
金融(26227)
(26045)
(25247)
财务(25147)
(25112)
机构
大学(557990)
学院(555969)
(227732)
经济(222792)
管理(210703)
研究(196830)
理学(180301)
理学院(178172)
管理学(174780)
管理学院(173763)
中国(149248)
科学(121266)
(120710)
(105394)
(101128)
(94302)
研究所(91588)
中心(88431)
(84788)
财经(82942)
业大(82332)
北京(77266)
(75247)
(75143)
师范(74350)
农业(73664)
(71390)
经济学(69139)
(68079)
经济学院(61946)
基金
项目(367068)
科学(287565)
研究(266264)
基金(264806)
(232254)
国家(230312)
科学基金(196214)
社会(167205)
社会科(158344)
社会科学(158305)
(143266)
基金项目(138459)
自然(127630)
自然科(124686)
自然科学(124651)
教育(123378)
自然科学基金(122441)
(121093)
资助(110339)
编号(108050)
成果(89444)
重点(83181)
(80616)
(80137)
(76748)
课题(75972)
创新(71450)
科研(70222)
国家社会(68829)
教育部(68793)
期刊
(258195)
经济(258195)
研究(167410)
中国(116580)
学报(90907)
(85961)
科学(82983)
(81967)
管理(81063)
大学(68436)
教育(66187)
学学(64028)
农业(58617)
(53240)
金融(53240)
技术(49930)
经济研究(41740)
财经(41233)
业经(41177)
(35578)
问题(33042)
(32724)
图书(30121)
(28064)
技术经济(27987)
统计(26955)
(26567)
科技(26061)
理论(24971)
世界(24914)
共检索到8514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昌忠泽  陈昶君  张杰  
本文使用1996—2017年中国30个省际面板数据,通过多元回归模型分析,考察了中国四大板块经济区的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及其差异性,研究发现:(1)从全国层面来看,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资本和劳动力投入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显著为正;(2)从区域层面来看,技术进步对东部和东北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适用于东部和东北部,但在全国范围内仍可以区别不同情况去贯彻实施;(3)中国四大板块经济区要素禀赋不同,产业结构升级路径具有相对特殊性。其中东、中、西部地区的资本投入和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劳动力投入在东部地区表现为正向显著,东北部地区为负向显著,中、西部地区表现为不显著。本文最后结合中国四大板块经济区独特的要素禀赋状况,提出了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唐勇  龚新蜀  
采用中国四大经济区2000~2012年的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自主创新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协整检验显示两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ECM模型也表明两者之间存在密切的因果关系;自主创新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短期和长期都有着积极的正向作用,但不同区域又存在显著差异;自主创新对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结构及环境保护等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具体层面也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也存在区域差异。本文最后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魏燕  龚新蜀  
本文利用我国2000~2009年中国31个省(市、区)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扩展型C-D函数对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与就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面板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我国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程度与就业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是形成区域就业差异的长期原因。但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程度对区域就业量的短期影响在四大经济区中又是不稳定的。因此,准确把握不同区域特点,以就业优先为指导,以技术进步为动力,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方向,才是实现就业问题解决的重要途径。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吉亚辉  罗朋伟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通过区域经济协调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通过产业协调解决发展不充分的问题,是新时期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两个重要途径。以全国四大板块制造业为研究对象,构建产业协调指数和区域经济协调指数,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二者之间的耦合度和协调度。研究发现,东部地区产业协调指数最高,中部地区最低,西部地区介于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之间,从产业层次上来看,中部地区产业结构与西部地区相似程度较高,优势并不明显,与东部地区差异程度也不大,因此从产业的分工协作角度考虑,东西部之间的直接合作更有利于地区间产业的协调发展,产业的有序转移可以"跨过"中部地区实现东西之间的直接"对话"。与产业协调指数呈不完全正相关的区域经济协调指数在全国四大板块表现各异,中部地区最大,而东部地区最小,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介于二者之间。但中国四大板块的产业协调与区域经济协调的耦合度和协调度均处于极高水准,说明在整个经济系统中,产业协调发展与经济协调发展和谐一致,实现经济协调发展要以产业协调发展为前提条件,反过来,产业协调发展又受到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二者相互和谐一致。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云松  齐兰  
通过我国四大经济区域2006—2015年面板数据,运用工具变量法实证分析了区域金融化水平提升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以及存在不同程度地方政府干预金融业行为时,这种影响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研究发现:(1)区域金融化水平提升对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促进作用,且欠发达相较于发达地区边际贡献效应更大。(2)地方政府干预属地金融业运行导致金融功能抑制与市场化配置机制扭曲,削弱了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且财政收支压力越大的地区负面影响越严重。因此,要建立金融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良性循环机制,其核心在于加快区域金融市场化改革进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云松  齐兰  
通过我国四大经济区域2006—2015年面板数据,运用工具变量法实证分析了区域金融化水平提升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以及存在不同程度地方政府干预金融业行为时,这种影响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研究发现:(1)区域金融化水平提升对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促进作用,且欠发达相较于发达地区边际贡献效应更大。(2)地方政府干预属地金融业运行导致金融功能抑制与市场化配置机制扭曲,削弱了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且财政收支压力越大的地区负面影响越严重。因此,要建立金融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良性循环机制,其核心在于加快区域金融市场化改革进程,将财政体制改革纳入同一分析框架,实现与区域金融化演进的协调有序推进。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马微  惠宁  
中国处在经济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的攻关期,如何借助金融的力量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经济提质增效,是现阶段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结合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背景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前进态势,从理论和经验证据两方面考察与中国当前产业结构升级需求相匹配的金融结构,并对影响金融市场运行的市场环境给予特别关注。研究发现: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密切相关;金融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越强,越能为技术创新聚集资金,从而助力产业结构升级;良好的市场环境有助于金融市场的有效运行,进一步放大了金融市场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积极影响。借此提出完善金融结构和市场环境以助力产业结构升级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占国  孙久文  
本文在梳理产业集聚经济效应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产业集聚的经济效应,并结合我国制造业产业集聚的现实,得出结论与启示:将产业集聚政策纳入地区发展政策;促进传统产业集聚向中西部进行整体性转移;提高产业集聚的自主创新能力,避免陷入低水平技术陷阱等。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唐勇  龚新蜀  卢豫  
本文选取2000~2011年中国四大经济区的省际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探讨了利用FDI对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生技术外溢正效应的条件及效果。分析结果显示,人力资本在FDI技术外溢过程中起着核心作用,在人力资本配合下,FDI技术溢出对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不同的经济区域又存在显著差异: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已成功跨过FDI技术外溢的人力资本积累门槛,但中部地区还没达到这一临界值。最后,本文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将我国建设成创新型国家建言献策。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佳宁  罗重谱  
经济工作安排是对经济发展战略的具体落实。31个省(区、市)经济决策表现为2014年经济工作重点任务的安排,既有共性也有差异性。对其进行比较,可以为确立一地经济工作重点和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提供诸多有益启示:坚持贯彻落实中央相关会议精神与一地发展实际相结合;坚持以改革为统领,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以新型城镇化为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坚持以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为抓手,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坚持以改善民生为旨归,使民众分享改革成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新建  房俊峰  谢姝琳  
文章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7)最新数据,选取我国四大板块26个省区的相关指标,对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回归分析,考察了四大板块之间及其内部的人力资本差异程度,为制定实施区域人力资本投资政策提供依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虹含  贺宁  汪存华  杨茂  
基于2008-201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驱动效应进行了面板回归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与产业结构合理化均呈负相关关系,即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不利于产业结构合理化;而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分别与产业结构高级化呈正相关关系,即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对产业结构高级化有积极促进作用;同时,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交互项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显著为负,即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匹配程度较低,对产业结构高级化产生了阻碍作用。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文翔  周明生  
中国正处于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的增速换挡期,为了消化前期刺激性的宏观经济政策,此时期的重要任务是经济结构调整,供给侧改革是进行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创新是供给侧改革的重点所在,是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途径之一。创新有两种选择路径:一种是内源式的发展路径,主要方式是通过自主创新;另一种是外源式的创新路径,主要方式是技术引进,不同的技术创新方式,对产业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国有企业作为重要的市场参与主体,在促进技术创新,特别是自主创新进而优化产业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文翔  周明生  
中国正处于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的增速换挡期,为了消化前期刺激性的宏观经济政策,此时期的重要任务是经济结构调整,供给侧改革是进行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创新是供给侧改革的重点所在,是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途径之一。创新有两种选择路径:一种是内源式的发展路径,主要方式是通过自主创新;另一种是外源式的创新路径,主要方式是技术引进,不同的技术创新方式,对产业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国有企业作为重要的市场参与主体,在促进技术创新,特别是自主创新进而优化产业结构方面有一定的正外部性效应,研究基于外部性的视角,运用中国2000~2014年的面板数据,分析自主创新、技术引进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自主创新能促进中国产业结构高级化,并促进产业结构的均衡发展,技术引进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具有负向影响,而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效应不确定,国有企业通过创新的外部性机制,通过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能间接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对高级化的影响效应有限。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欧阳红兵  黄冠华  
本文运用沪深A股、创业板与中小企业板三个市场上2010~2014年的平衡面板数据,基于生命周期视角探讨股权激励与创新投入的关联性。研究发现:对于三个市场,经营者股权激励与创新投入之间存在正U型曲线关系,拐点分别为0.658、0.569和0.605;对于A股而言,企业在成长期两者之间存在正"U"型曲线关系,拐点在0.496,而在成熟期呈线性负相关,在衰退期则表现为线性正相关;对于三个市场,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两者之间存在线性正相关关系,在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则表现为正"U"型曲线关系,拐点分别为0.576、0.578和0.585。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