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672)
2023(19667)
2022(16713)
2021(15411)
2020(12905)
2019(29357)
2018(29028)
2017(55315)
2016(30366)
2015(33526)
2014(33523)
2013(33286)
2012(31032)
2011(28357)
2010(28603)
2009(26352)
2008(25699)
2007(22721)
2006(20206)
2005(18122)
作者
(91935)
(76580)
(75876)
(72324)
(48672)
(36742)
(34363)
(30032)
(29152)
(27214)
(26089)
(25823)
(24522)
(24516)
(23728)
(23595)
(22647)
(22500)
(21947)
(21924)
(19271)
(19053)
(18713)
(17478)
(17257)
(17005)
(16993)
(16695)
(15542)
(15024)
学科
(141197)
经济(141071)
管理(84781)
(78979)
(63571)
企业(63571)
方法(56314)
数学(48950)
数学方法(48344)
中国(38061)
(34760)
地方(33952)
(31000)
业经(29729)
(28061)
农业(23804)
(22705)
(22564)
贸易(22549)
(21750)
环境(21319)
(20420)
理论(20263)
技术(19688)
(19057)
(19010)
金融(19008)
银行(18980)
地方经济(18877)
(18260)
机构
大学(438668)
学院(437938)
(180676)
经济(176883)
管理(167722)
研究(158173)
理学(144765)
理学院(143000)
管理学(140242)
管理学院(139458)
中国(115557)
科学(100608)
(95531)
(81894)
(79024)
(78067)
研究所(74897)
中心(69516)
业大(69181)
(65054)
财经(62522)
农业(62082)
北京(60760)
(58984)
师范(58295)
(57449)
(56726)
经济学(54619)
(52810)
经济学院(48903)
基金
项目(299623)
科学(234418)
基金(215987)
研究(212110)
(191579)
国家(190040)
科学基金(161231)
社会(134110)
社会科(127223)
社会科学(127190)
(117978)
基金项目(114303)
自然(106534)
自然科(103975)
自然科学(103951)
自然科学基金(102024)
(99762)
教育(96548)
资助(89661)
编号(84502)
重点(68226)
成果(67731)
(67704)
(64716)
(61446)
课题(59568)
创新(57448)
科研(56989)
计划(55831)
国家社会(55354)
期刊
(204112)
经济(204112)
研究(130092)
中国(87172)
学报(75863)
(71065)
科学(68181)
管理(62339)
(56578)
大学(55690)
学学(52673)
农业(48845)
教育(46324)
技术(37835)
(36767)
金融(36767)
经济研究(33485)
业经(32923)
财经(30719)
问题(27387)
(26548)
(25607)
技术经济(22732)
图书(22199)
科技(22091)
资源(21643)
统计(21353)
(20321)
商业(19920)
(19700)
共检索到6541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段鑫  陈亮  
促进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化解我国经济发展不充分和不均衡的战略选择。以黄河流域35个资源型城市为研究对象,基于双向固定模型实证考察了产业结构升级对资源型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从整体来看,产业结构升级能够显著提升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旧成立。(2)从区域来看,产业结构升级对黄河流域下游资源型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最强。进一步分析发现,产业结构升级对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门槛效应,不同的数字普惠金融水平下,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差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段鑫  陈亮  
促进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化解我国经济发展不充分和不均衡的战略选择。以黄河流域35个资源型城市为研究对象,基于双向固定模型实证考察了产业结构升级对资源型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从整体来看,产业结构升级能够显著提升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旧成立。(2)从区域来看,产业结构升级对黄河流域下游资源型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最强。进一步分析发现,产业结构升级对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门槛效应,不同的数字普惠金融水平下,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差异。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高志刚  李明蕊  
从供给侧改革出发,以黄河流域35座资源型城市为研究对象,探讨制度质量与政府创新支持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机制,并进行实证考察。结果表明:产权多元化、财政分权和政府创新支持均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正向影响,但现阶段经济开放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作用不明显,制度质量能通过激励政府创新支持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分析发现,不同制度质量水平下,政府创新支持对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差异。因此,为推动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需要优化制度质量,打破供给桎梏,提升资源型城市政府创新支持力度,增强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驱动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敦平  叶蕾  
文章从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5个维度构建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评价黄河流域58个地级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结果表明:黄河流域各城市经济发展质量总体水平不高,且存在上、中、下游梯度递增的空间分布特征。其中,在黄河流域58个地级市中,仅有19个地级市的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因子得分大于0,并且黄河上游地区各地级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因子得分相对较低,中游地区次之,下游地区相对较高,进一步的聚类分析将黄河流域各地区划分为经济发展质量水平较高、一般、较低三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油建盛   蒋兵   董会忠  
文章基于黄河流域65个城市2011—2020年的数据,采用中介效应模型、门槛模型以及空间计量模型等考察数字经济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内部效应及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发展数字经济可显著提升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水平;中介效应结果显示,产业多维演化是数字经济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媒介,产业多维演化通过了双重门槛检验,使数字经济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表现出非线性变化趋势;数字经济的正向溢出效应显著,分区域来看,数字经济在中游、下游地区是当地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动力,在上游地区未产生显著影响,且数字经济仅可带动下游地区邻近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秀平  李秋辰  王睿  
黄河流域历史悠久且旅游资源丰富,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基于产业结构视角,从七个维度界定了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并构建旅游产业结构优化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模拟三种发展情景下黄河流域9省区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综合指数水平,利用GIS技术探究旅游产业结构综合水平变化趋势及演化特征。结果表明:(1)2010—2019年,黄河流域9省区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不平衡,存在较强的空间分异特征,但各省区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差距在逐渐缩小;(2)2019—2025年,协调发展型情景下黄河流域9省区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综合指数均高于现状延续型和环境优先型情景;(3)2009—2025年,各省区旅游产业结构综合水平等级空间区域差异逐渐增大,呈现“东高—中低—西高”和“北高—中低—南高”的空间分布,通过比较,协调发展型情景下旅游产业结构综合水平等级效果较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秀平  李秋辰  王睿  
黄河流域历史悠久且旅游资源丰富,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基于产业结构视角,从七个维度界定了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并构建旅游产业结构优化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模拟三种发展情景下黄河流域9省区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综合指数水平,利用GIS技术探究旅游产业结构综合水平变化趋势及演化特征。结果表明:(1)2010—2019年,黄河流域9省区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不平衡,存在较强的空间分异特征,但各省区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差距在逐渐缩小;(2)2019—2025年,协调发展型情景下黄河流域9省区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综合指数均高于现状延续型和环境优先型情景;(3)2009—2025年,各省区旅游产业结构综合水平等级空间区域差异逐渐增大,呈现“东高—中低—西高”和“北高—中低—南高”的空间分布,通过比较,协调发展型情景下旅游产业结构综合水平等级效果较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弓媛媛  周俊杰  
基于2003—2017年黄河流域100个地级市的数据,利用Super-SBM模型测度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分别以产业结构优化和环境规制为门槛变量,实证检验环境规制和产业结构优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非线性关系。研究结论发现:(1)黄河流域城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且上、中、下游城市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异;(2)以产业结构优化作为门槛变量时,环境规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单门槛效应,且环境规制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3)当环境规制为门槛时,产业结构优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单门槛效应,随环境规制强度增加,产业结构优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抑制作用减弱。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有关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弓媛媛  周俊杰  
基于2003—2017年黄河流域100个地级市的数据,利用Super-SBM模型测度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分别以产业结构优化和环境规制为门槛变量,实证检验环境规制和产业结构优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非线性关系。研究结论发现:(1)黄河流域城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且上、中、下游城市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异;(2)以产业结构优化作为门槛变量时,环境规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单门槛效应,且环境规制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3)当环境规制为门槛时,产业结构优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单门槛效应,随环境规制强度增加,产业结构优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抑制作用减弱。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有关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慧  上官绪明  
金融创新是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文章基于空间Durbin模型,选取2011—2019年间黄河流域58个地级以上城市数据,系统地考察数字金融对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效应。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对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及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且化解内生性问题后,助推效应依然显著;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金融的使用深度对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低于覆盖广度和数字支持服务程度。提出推进黄河流域数字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黄河流域数字金融使用深度、构建协同服务机制等政策建议,以期实现助推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慧  上官绪明  
金融创新是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文章基于空间Durbin模型,选取2011—2019年间黄河流域58个地级以上城市数据,系统地考察数字金融对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效应。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对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及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且化解内生性问题后,助推效应依然显著;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金融的使用深度对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低于覆盖广度和数字支持服务程度。提出推进黄河流域数字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黄河流域数字金融使用深度、构建协同服务机制等政策建议,以期实现助推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的。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杰  张华泉  
依据新发展理念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以黄河流域2000-201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分析生态资本与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生态资本与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呈显著的正向关系,生态资本显著带动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其中森林覆盖率的贡献率最大;生态资本主要通过提高人均人力资本、劳动生产率以及降低单位GDP能耗对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间接的促进作用;生态资本的门槛效应显著,越过双重门槛值-0.200后,生态资本正外部性作用呈逐步减弱态势。应充分认识到生态资本价值及对黄河流域生态资本投资的必要性,将生态保护真正融入现代化经济建设,通过孕育高质量人力资本与高效劳动生产率、降低能耗等路径助推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韬   张俊丽   李立  
基于空间计量全局模型和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TWR),以2011—2019年黄河流域沿线9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为样本,测算其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在数字经济、环境规制及空间交互视角下对黄河流域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及空间效应进行分析,并对其发展路径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黄河流域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差异显著,数字经济、环境规制及其交互项对流域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均有显著的空间效应,且数字经济的空间效应较为明显。黄河流域应加快数字信息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黄河流域跨区域信息共享、资源互通,全面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推动政府治理模式转型,健全完善数字环境治理系统;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着力推进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城市群和都市圈建设,充分发挥资源禀赋优势打造新的流域经济增长点,提高流域竞争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韬   张俊丽   李立  
基于空间计量全局模型和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TWR),以2011—2019年黄河流域沿线9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为样本,测算其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在数字经济、环境规制及空间交互视角下对黄河流域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及空间效应进行分析,并对其发展路径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黄河流域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差异显著,数字经济、环境规制及其交互项对流域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均有显著的空间效应,且数字经济的空间效应较为明显。黄河流域应加快数字信息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黄河流域跨区域信息共享、资源互通,全面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推动政府治理模式转型,健全完善数字环境治理系统;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着力推进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城市群和都市圈建设,充分发挥资源禀赋优势打造新的流域经济增长点,提高流域竞争力。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军  车帅  
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下重大的国家发展战略,作为新型经济形态的数字经济能否助推黄河流域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有待探究的重要议题。鉴于此,运用内生增长数理模型厘清数字经济作用于高质量发展的机理,并构建流域内城市的数字经济指数和水资源约束下的高质量发展指数,基于2011—2018年流域内沿线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高质量发展的提升作用及传导路径。结果表明:(1)全流域内数字经济能够显著提升高质量发展水平,非资源型城市的提升效果相较资源型城市更佳。(2)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效应具有边际报酬后发递增优势,上游、中游城市相较于下游城市更为显著。(3)数字经济的作用效果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呈现“倒U型”特征,中等城市是未来发展数字经济的重点所在。(4)产业结构高度化、技术创新、技术效率是数字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传导路径,产业结构合理化则是重要的潜在作用渠道,分维度的互联网发展和普惠金融呈现一致的趋同效应。本文的政策启示是:要充分认识城市性质、城市区位以及城市规模的差异化影响,因地制宜强化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红利效应;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发展浪潮,助推产业结构升级与技术进步,为黄河流域未来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