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15)
- 2023(17561)
- 2022(14702)
- 2021(13627)
- 2020(11593)
- 2019(26703)
- 2018(26003)
- 2017(50110)
- 2016(26574)
- 2015(29998)
- 2014(29853)
- 2013(29875)
- 2012(27756)
- 2011(25092)
- 2010(24789)
- 2009(23077)
- 2008(22729)
- 2007(20018)
- 2006(17243)
- 2005(15688)
- 学科
- 济(132052)
- 经济(131932)
- 管理(75483)
- 业(72176)
- 企(58951)
- 企业(58951)
- 方法(56172)
- 数学(49964)
- 数学方法(49415)
- 中国(32413)
- 农(31098)
- 财(29597)
- 地方(26548)
- 业经(26044)
- 学(25294)
- 贸(23451)
- 贸易(23442)
- 易(22792)
- 制(22038)
- 农业(20155)
- 融(18513)
- 金融(18510)
- 务(18273)
- 财务(18225)
- 财务管理(18180)
- 银(18106)
- 银行(18067)
- 环境(17511)
- 和(17439)
- 企业财务(17338)
- 机构
- 大学(390960)
- 学院(389723)
- 济(176923)
- 经济(173778)
- 管理(150227)
- 研究(135921)
- 理学(130336)
- 理学院(128915)
- 管理学(126743)
- 管理学院(126026)
- 中国(103151)
- 京(81178)
- 科学(80608)
- 财(77503)
- 所(68268)
- 农(63246)
- 财经(62784)
- 研究所(62185)
- 中心(61795)
- 经(57252)
- 经济学(56658)
- 业大(56240)
- 江(56131)
- 经济学院(51011)
- 北京(51008)
- 农业(49762)
- 院(48716)
- 范(48346)
- 师范(47820)
- 财经大学(46899)
- 基金
- 项目(262299)
- 科学(208534)
- 基金(195137)
- 研究(187901)
- 家(170947)
- 国家(169640)
- 科学基金(145968)
- 社会(123704)
- 社会科(117630)
- 社会科学(117602)
- 基金项目(102563)
- 省(99755)
- 自然(94248)
- 自然科(92145)
- 自然科学(92115)
- 自然科学基金(90524)
- 教育(85577)
- 划(84515)
- 资助(80880)
- 编号(72586)
- 部(59577)
- 重点(59259)
- 成果(57953)
- 发(57139)
- 创(54418)
- 国家社会(52917)
- 教育部(51442)
- 创新(51082)
- 科研(50884)
- 课题(49697)
- 期刊
- 济(189846)
- 经济(189846)
- 研究(113910)
- 中国(71304)
- 学报(60305)
- 财(60044)
- 科学(56784)
- 农(56300)
- 管理(55573)
- 大学(46143)
- 学学(44018)
- 农业(38337)
- 融(34906)
- 金融(34906)
- 技术(33708)
- 经济研究(32805)
- 财经(32020)
- 教育(31092)
- 业经(28517)
- 经(27788)
- 问题(25072)
- 贸(21839)
- 统计(21398)
- 业(21018)
- 技术经济(20985)
- 世界(19458)
- 策(19120)
- 国际(18849)
- 理论(18698)
- 版(17793)
共检索到5729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居营 周可
本文通过考察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结构性的特征事实,构建农业、非农两部门DSGE模型,引入价格粘性异质性的假设,研究产业结构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并通过对价格粘性异质性的敏感性分析,探讨了产业结构升级对中国经济波动的"稳定器"效应。研究发现:由于服务业、工业、农业的部门价格粘性依次递减,产业结构升级下部门价格粘性增大是降低经济波动的主要因素;当面临外生冲击时,产业结构升级能够通过非农部门价格粘性的增大,来缓和部门间的价格调整,平抑资本投入的波动幅度,并改善部门间的劳动力要素配置,从而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对中国经济波动的"稳定器"效应。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邹宏元 罗然
本文应用附加短期和长期零约束的结构性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考察了汇率是中国经济波动的原因还是经济波动的稳定器。研究发现,从方差分解结果看,汇率冲击对中美相对产出、真实汇率、名义汇率、中美利率差的影响都不大,特别是汇率冲击对真实汇率波动和名义汇率波动的解释作用都比需求冲击小得多。从脉冲反应结果看,在石油价格冲击、生产力冲击和需求冲击影响下,真实汇率都朝着有利于吸收冲击的方向波动。因此,中美汇率不是导致中国经济波动的重要原因,而是吸收冲击的稳定器。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邹宏元 罗然
本文应用附加短期和长期零约束的结构性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考察了汇率是中国经济波动的原因还是经济波动的稳定器。研究发现,从方差分解结果看,汇率冲击对中美相对产出、真实汇率、名义汇率、中美利率差的影响都不大,特别是汇率冲击对真实汇率波动和名义汇率波动的解释作用都比需求冲击小得多。从脉冲反应结果看,在石油价格冲击、生产力冲击和需求冲击影响下,真实汇率都朝着有利于吸收冲击的方向波动。因此,中美汇率不是导致中国经济波动的重要原因,而是吸收冲击的稳定器。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新伟 王琦 王益君
本文以价格粘性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包含信息粘性与非信息粘性的产业菲利普斯曲线方程,利用产业中观数据测算并验证了我国三大产业中信息—价格双粘性问题,阐释了产业信息—价格双粘性特征对产业核心经济变量及福利损失的影响。结果显示:1.我国第一、第二产业具有信息—价格双粘性特征,不仅具有价格粘性,同时还具有信息粘性特征。2.不同产业信息粘性与非信息粘性对价格粘性的影响不同。第一产业中信息粘性对价格粘性的影响为80%,非信息粘性为20%,第二产业中非信息粘性对价格粘性的影响为47%-62%,信息粘性对价格粘性为38%-53%,第三产业中,非信息粘性对价格粘性的影响为100%。3.产业的信息—价格双粘性特征对产业经济变量及福利损失具有较大影响,其会增强产业核心经济变量的波动性,放大外生冲击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本文的研究有助于信息粘性理论的深化与拓展,也从另一个视角为我国产业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提供了新解释。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云 张四灿
宏观经济由不同产业构成,其整体波动是不同产业波动的综合效果,蕴含了不同产业自身的波动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复杂机制。文章在考虑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实际状况的基础上构建了三部门的新凯恩斯模型,分析了产业结构升级熨平经济波动的四种具体机制:粘性价格机制、部门需求转化机制、厂商价格策略互补机制和产业相对规模变动机制。通过数值模拟研究发现:考虑产业结构的三部门新凯恩斯模型明显优于单部门模型,能够较好地再现中国产业波动性大于总产出波动性的特征事实,文章模拟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升级能够降低宏观经济波动20%左右。文章的研究结论意味着,政府要实现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应注重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方福前 詹新宇
本文基于时变参数模型的经验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波动平稳化趋势有着显著的熨平效应,并且随着产业结构升级的不断推进,这种熨平作用亦趋明显。TGARCH模型的深入分析发现三大产业对我国经济波动幅度的影响是非对称性的:第一产业波动对经济总量波动几乎没有影响;第二产业波动对经济总量波动存在杠杆效应,而这种杠杆效应主要是由重工业带来的;但第三产业波动对经济总量波动存在明显的熨平作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餐饮业及除五大类之外的其他服务业对经济波动的熨平效应最为显著,而批发零售业、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因其自身的波动较大,对经济总量波动的熨平效应较小。本文结论的政策性启示是,为保持我国...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经济波动 熨平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鄢莉莉 吴利学
本文以中国经济现实为基础,构建并估计了一个具有投入产出结构的新凯恩斯多行业DSGE模型,分析了外生冲击对宏观经济、行业经济的差异性影响,以及投入产出结构、行业消费结构、价格黏性、要素密集度等行业异质性特征在宏观总量与行业波动中的作用。基于中国1996-2014年季度数据的校准和估计,我们发现:多行业模型与传统单行业模型模拟得到的外生冲击对宏观经济总量的影响总体一致,但外生冲击对行业经济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主要原因来自行业间在价格黏性、投入产出结构和要素密集度方面的差异及其相互作用。本文的多行业模型可以更好地分析中国宏观和行业经济波动,并作为相关政策实验的参考。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鄢莉莉 吴利学
本文以中国经济现实为基础,构建并估计了一个具有投入产出结构的新凯恩斯多行业DSGE模型,分析了外生冲击对宏观经济、行业经济的差异性影响,以及投入产出结构、行业消费结构、价格黏性、要素密集度等行业异质性特征在宏观总量与行业波动中的作用。基于中国1996-2014年季度数据的校准和估计,我们发现:多行业模型与传统单行业模型模拟得到的外生冲击对宏观经济总量的影响总体一致,但外生冲击对行业经济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主要原因来自行业间在价格黏性、投入产出结构和要素密集度方面的差异及其相互作用。本文的多行业模型可以更好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建宇 张谊浩
本文从实体经济可持续稳定发展视角,建立了多部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研究传统的单纯使用货币政策的"单支柱调控"与近年来加入宏观审慎管理的"双支柱调控"的宏观经济调节框架下,主要经济变量对资本流动、利率、技术等相关冲击下的反应程度,并进行福利损失比较,以此检验宏观审慎政策对宏观经济的"稳定器"作用。研究发现,引入宏观审慎管理实施"双支柱调控"后,对实体经济发展政策效应相对温和,既能够达到一定的宏观政策目标,又能够平抑政策传导波动,显示出宏观审慎作为宏观经济"稳定器"的作用。而单纯使用货币政策的"单支柱调控"背景下,在宏观经济过快上行方面,往往容易发挥比较显著的政策作用,但同时也非常猛烈;但应对经济下行则政策效应非常有限,甚至在一个相对长的区间趋于无效。福利损失分析结果显示,从发展可持续的视角出发,"双支柱调控"下的福利损失也显著低于单纯货币政策条件下的福利损失,体现了宏观审慎"稳定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消费者因经济波动而损失的福利。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赵恢林
人口流动是我国经济的热点问题之一,那么人口流动管制对我国宏观经济波动有什么样的影响?文章在标准RBC一般均衡模型中引入了异质性高低技能劳动,考察了人口流动管制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1)劳动人口流动管制对总产出和总消费都有负向影响,会增加低技能工资,降低高技能工资;(2)资本质量冲击、政府购买冲击不仅会使消费和工资水平下降,同时也会造成福利下降,其中单位政府购买冲击会使居民福利下降最大,低技能总福利损失大于高技能总福利损失;(3)通过方差分解发现人口流动冲击能解释产出波动的7.83%和投资波动的5.60%,同时还发现随着经济中高技能比重加大,单位人口流动负冲击对社会福利损失越大。文章基于人口流动管制异质性视角研究得出流动人口管制不利于经济增长和社会总福利,为我国流动人口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隋建利 龚凯林
本文通过构建包括11种结构冲击以及2种粘性机制的异质性部门(消费品部门、资本品部门)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NK-DSGE)模型,详细刻画了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冲击缘由及其传导机制。研究结论显示:(1)无论是消费品部门还是资本品部门,两部门产品市场以及劳动力市场的粘性程度都普遍较高。与产品市场相比较,劳动力市场潜存更高的粘性程度和更强的定价阻力。(2)微观部门异质性冲击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性。部门专有产品价格加成冲击对主要经济变量的影响方向截然不同,而部门专有技术冲击对主要经济变量的影响程度存在显著差异。(3)资本品部门技术冲击、投资边际效率冲击、消费偏好冲击、货币政策冲击能够解释超过90%的居民消费、居民投资、总产出波动。此外,结构冲击的边际贡献存在较强动态特征,投资边际效率冲击的贡献率普遍显著上升,货币政策冲击的贡献率普遍明显下降。(4)中国实际GDP增长缺口主要由投资边际效率冲击、消费偏好冲击以及货币政策冲击驱动,而名义加成冲击、技术冲击以及财政政策冲击的贡献相对较小,且由投资边际效率冲击以及消费偏好冲击所代表的需求层面冲击与货币政策冲击的贡献方向基本相反。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赵新伟
粘性价格与弹性价格机制是经济学中对市场价格确定的两种不同的假设,古典经济学认为市场中价格可以随着供求或者其他影响因素的调整而自由波动,而凯恩斯经济学则认为现实中价格具有粘性特征。那么现实中,粘性价格与弹性价格机制对一国经济变量的影响是怎样的呢?其对经济主体的福利损失情况影响又是怎样的呢?这是本文探讨的问题。本文以粘性价格微观理论为基础,将粘性价格纳入宏观经济的分析框架,构建了一个包含家庭、企业、中间产品部门、最终产品部门以及粘性价格部门的五部门DSGE模型,并利用我国1993Q1-2016Q4的季度数据,比较了在不同的粘性价格与弹性价格模型框架下,不同的价格确定模式对我国经济系统变量的影响,通过分析发现:第一,在粘性价格下,由于市场价格水平不能及时对冲击做出反应,各经济变量受政策冲击的影响比较大;而在弹性价格模式下,由于价格可以随着市场的状况进行及时调整,因此,经济系统受到的冲击比较小。第二,粘性价格框架下,宏观经济变量对于稳态值的偏离程度要远大于弹性价格框架下变量的偏离程度,从经济主体的福利损失来看,粘性价格框架下经济主体的福利损失要大于弹性价格框架下的福利损失。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新伟 余力
目前,将金融摩擦明确纳入粘性价格的分析框架内,研究金融摩擦对经济变量的影响方面,国内外学者做的不多。该文将粘性价格模型与金融摩擦结合起来,构建了一个包含金融摩擦与粘性价格的扩展DSGE模型,同时,利用我国1993年Q1-2015年Q4的季度数据,分析在粘性价格的条件下,金融摩擦对实体经济主要经济变量产出缺口、利率水平及通胀率的影响渠道及效果。通过分析发现:第一,粘性价格对金融摩擦的作用渠道与效果影响巨大。当经济中存在粘性价格时,经济变量特别是产出水平受金融摩擦的冲击比较大。第二,粘性价格与金融摩擦会使经济
关键词:
粘性价格 金融摩擦 经济波动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新伟 余力
目前,将金融摩擦明确纳入粘性价格的分析框架内,研究金融摩擦对经济变量的影响方面,国内外学者做的不多。该文将粘性价格模型与金融摩擦结合起来,构建了一个包含金融摩擦与粘性价格的扩展DSGE模型,同时,利用我国1993年Q1-2015年Q4的季度数据,分析在粘性价格的条件下,金融摩擦对实体经济主要经济变量产出缺口、利率水平及通胀率的影响渠道及效果。通过分析发现:第一,粘性价格对金融摩擦的作用渠道与效果影响巨大。当经济中存在粘性价格时,经济变量特别是产出水平受金融摩擦的冲击比较大。第二,粘性价格与金融摩擦会使经济产生比较明显的衰退,繁荣循环,增强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不利用经济的稳定增长。第三,粘性价格会使社会经济效率降低,产出水平下降。
关键词:
粘性价格 金融摩擦 经济波动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徐小君 陈学彬
本文基于汇率的黏性价格货币模型,对人民币汇率变化与中国经济波动之间的动态影响关系进行了经验研究。文章从理论模型中推导获得长期约束条件和符号约束条件,分别对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进行了识别和估计。主要结论包括三个方面:(1)汇率变化对经济波动起着减缓和稳定性的作用;(2)需求因素的外生冲击是导致经济波动的主要源头;(3)货币政策传导的汇率影响渠道作用效果不显著。本文的研究对于认识开放经济条件下汇率与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动态作用关系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汇率 经济波动 SVAR模型 符号约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