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15)
- 2023(17093)
- 2022(14271)
- 2021(13402)
- 2020(11371)
- 2019(26176)
- 2018(25536)
- 2017(48681)
- 2016(26287)
- 2015(29231)
- 2014(28831)
- 2013(28651)
- 2012(26416)
- 2011(23880)
- 2010(23428)
- 2009(21713)
- 2008(21259)
- 2007(18643)
- 2006(15835)
- 2005(14008)
- 学科
- 济(113499)
- 经济(113379)
- 管理(72560)
- 业(70441)
- 企(56724)
- 企业(56724)
- 方法(52285)
- 数学(46613)
- 数学方法(46099)
- 中国(32663)
- 农(29505)
- 财(27988)
- 业经(24128)
- 学(22701)
- 贸(22534)
- 贸易(22525)
- 易(21946)
- 地方(21774)
- 制(20410)
- 农业(19584)
- 务(17526)
- 财务(17484)
- 财务管理(17442)
- 企业财务(16571)
- 技术(16556)
- 银(16450)
- 银行(16389)
- 环境(16167)
- 融(15883)
- 金融(15880)
- 机构
- 大学(377657)
- 学院(374892)
- 济(161007)
- 经济(158064)
- 管理(145047)
- 研究(131962)
- 理学(126340)
- 理学院(124898)
- 管理学(122735)
- 管理学院(122052)
- 中国(98545)
- 科学(81806)
- 京(80062)
- 财(69881)
- 农(67944)
- 所(66708)
- 研究所(61250)
- 中心(60462)
- 业大(59421)
- 财经(56927)
- 农业(53976)
- 江(53269)
- 经(51965)
- 经济学(50686)
- 北京(49970)
- 院(47400)
- 范(46766)
- 师范(46150)
- 经济学院(45909)
- 财经大学(42514)
- 基金
- 项目(261178)
- 科学(206024)
- 基金(193473)
- 研究(182083)
- 家(172127)
- 国家(170805)
- 科学基金(145761)
- 社会(118818)
- 社会科(112938)
- 社会科学(112908)
- 基金项目(102519)
- 省(99754)
- 自然(96389)
- 自然科(94281)
- 自然科学(94250)
- 自然科学基金(92590)
- 划(85722)
- 教育(82261)
- 资助(79168)
- 编号(70166)
- 重点(59483)
- 部(57905)
- 发(56511)
- 成果(55281)
- 创(54504)
- 创新(51107)
- 科研(51037)
- 国家社会(50875)
- 计划(49591)
- 教育部(49299)
- 期刊
- 济(165344)
- 经济(165344)
- 研究(105663)
- 中国(67021)
- 学报(64713)
- 农(60006)
- 科学(59054)
- 财(53819)
- 管理(51337)
- 大学(48160)
- 学学(45827)
- 农业(40568)
- 融(30772)
- 金融(30772)
- 技术(30560)
- 教育(29138)
- 经济研究(28456)
- 财经(28003)
- 业经(26287)
- 经(24222)
- 问题(23837)
- 业(22828)
- 贸(19510)
- 统计(19480)
- 技术经济(18617)
- 版(18572)
- 科技(17671)
- 策(17662)
- 世界(17178)
- 商业(16766)
共检索到5383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梁向东 魏逸玭
基于2000-2014年间中国255个城市有关数据,考量产业结构升级对中国人口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显示,产业结构升级对中国城市人口流动整体呈负向影响,加剧了人口不合理分布。结果表明:服务业对人口流动的带动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劳动者收入低,难以承担整个家庭的流动成本;户籍制度等政策性限制提高了迁移成本。鉴此,应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大城市多样化、中小型城市(镇)专业化,优化区域产业分工,提高劳动收入,减少对人口流动的隐性政策性限制等,以促进人口有序有效流动,改善我国人口空间分布。
关键词:
产业结构升级 人口流动 人口分布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梁向东 魏逸玭
基于2000-2014年间中国255个城市有关数据,考量产业结构升级对中国人口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显示,产业结构升级对中国城市人口流动整体呈负向影响,加剧了人口不合理分布。结果表明:服务业对人口流动的带动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劳动者收入低,难以承担整个家庭的流动成本;户籍制度等政策性限制提高了迁移成本。鉴此,应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大城市多样化、中小型城市(镇)专业化,优化区域产业分工,提高劳动收入,减少对人口流动的隐性政策性限制等,以促进人口有序有效流动,改善我国人口空间分布。
关键词:
产业结构升级 人口流动 人口分布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镘 黄柏石 刘晔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健康中国”战略强调切实治理影响人口健康的环境问题,建设健康人居环境。论文基于2000年和2010年中国人口普查资料以及2005年和2015年各省级行政单元1%人口抽样调查等数据资料,论文使用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刻画中国城市人口死亡率的时空变化特征,并采用空间回归方法,揭示城市PM_(2.5)的平均浓度对人口死亡率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以及社会经济因素对PM_(2.5)—人口死亡率关联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1)中国城市人口死亡率的空间分布特征呈现明显的异质性,高死亡率地区早期集聚分布于西南地区,2005年后在西南地区、华北地区、华东地区和华中地区呈现逐渐集聚分布态势。低死亡率地区长期集中分布于西北地区、东北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和京津两市。(2)人口死亡率的分布存在空间关联性,高—高类型地区早期集中分布于西南地区,后期向东扩展;低—低类型地区主要分布于北疆、内蒙古西部和广东省及其周边地区。(3)城市PM_(2.5)浓度对人口死亡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对邻近地区的人口死亡率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4)中国城市PM_(2.5)浓度对人口死亡率的影响存在学历差异和城乡差异,地区高学历人群集聚可降低PM_(2.5)的健康风险,城镇化发展进程缓慢则会加重PM_(2.5)的健康风险。研究旨在为防范空气污染暴露导致的健康风险、建设健康人居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慧 伏开宝 李勇刚
构建数理模型发现,产业结构升级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劳动力流动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运用1994—201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在控制了一系列变量的条件下,实证结果支持了数理模型的结论。进一步分析还发现,产业结构高级化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而产业结构合理化却能改善城乡收入差距;劳动力流动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且具有门槛效应。研究还表明,产业结构升级的收入分配效应在中国各区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慧 伏开宝 李勇刚
构建数理模型发现,产业结构升级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劳动力流动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运用1994—201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在控制了一系列变量的条件下,实证结果支持了数理模型的结论。进一步分析还发现,产业结构高级化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而产业结构合理化却能改善城乡收入差距;劳动力流动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且具有门槛效应。研究还表明,产业结构升级的收入分配效应在中国各区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徐卫华 何宜庆 钟慧安
基于金融深化、科技创新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影响现状,采用我国1997~2014年30个省市统计数据,运用耦合模型和耦合协调模型,进行金融深化与科技创新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分析,以金融深化、科技创新及二者耦合度、耦合协调度为核心解释变量,同时引入控制变量和哑变量,构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三个动态面板模型,并利用两阶段系统GMM方法进行估计。主要结论有:金融深化、科技创新与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均尚未形成内生互动发展机制,但是金融深化与科技创新耦合系统与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初步形成了内生互动发展机制。最后根据实证结论,提出了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徐卫华 何宜庆 钟慧安
基于金融深化、科技创新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影响现状,采用我国19972014年30个省市统计数据,运用耦合模型和耦合协调模型,进行金融深化与科技创新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分析,以金融深化、科技创新及二者耦合度、耦合协调度为核心解释变量,同时引入控制变量和哑变量,构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三个动态面板模型,并利用两阶段系统GMM方法进行估计。主要结论有:金融深化、科技创新与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均尚未形成内生互动发展机制,但是金融深化与科技创新耦合系统与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初步形成了内生互动发展机制。最后根据实证结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伟平 江宏 李义稳
在经济集聚和人口集聚日益加剧的背景下,生态环境的变化是否与经济集聚和人口集聚有关,是现阶段需要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文章针对以上问题通过对我国30个省份2000—2014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我国经济集聚的环境效应总体呈负效应,当经济集聚度不断提升超过拐点时,经济集聚的规模效应及溢出效应显现,经济集聚对环境的负效应影响减弱;人口集聚对环境的作用呈"U"型非线性影响,在人口集聚度较低时,人口集聚的环境效应是正效应,人口集聚可以带来整体上环境污染排放的改善;但当经过临界点后,人口集聚所带
关键词:
集聚 人口集聚 经济集聚 环境效应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文武 左飞
基于我国10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GMM和门槛面板模型,分析了产业结构和城市规模对我国城市贫困的协同效应。结果显示:中国城市贫困与城市规模之间存在U型关系,即城市规模在达到"最优规模"之前,通过"规模红利"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贫困问题;产业结构与城市贫困的关系在不同地区不尽相同,在东部地区,产业结构与城市贫困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即产业结构向第三产业的转移有利于改善城市贫困,在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与城市贫困之间呈现出U型关系;城市中过高的服务业比重将妨碍"规模红利"的发挥,对城市贫困具有消极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景守武 陈红蕾
为了研究FDI、产业结构升级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文章使用泰尔指数测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基于2002~2014年我国30个省际面板数据,运用系统GMM模型对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DI、产业结构升级都分别缩小了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但是FDI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间接地扩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同时,人力资本、外贸依存度、城镇化率、政府干预能力和基础设施水平有利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但是经济发展水平又进一步扩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景守武 陈红蕾
为了研究FDI、产业结构升级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文章使用泰尔指数测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基于20022014年我国30个省际面板数据,运用系统GMM模型对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DI、产业结构升级都分别缩小了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但是FDI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间接地扩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同时,人力资本、外贸依存度、城镇化率、政府干预能力和基础设施水平有利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但是经济发展水平又进一步扩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范晓莉 李秋芳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数字经济对产业发展的作用程度不断增强。为探究数字经济在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发挥的作用,首先基于理论层面进行机理分析,其次测度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最后构建空间计量模型验证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产业结构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数字经济能够显著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应强调数字经济与产业的融合,加强资源有效配置,推动地区协同创新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欧阳博强 孙学涛 王振华
利用中国28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借助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考察了产业结构对城市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及城市化的门槛效应,并据此分析了中国城市劳动生产率增速放缓的原因。结果显示:中国城市劳动生产率与二三产业增加值之比呈倒"U"形关系;产业结构的"工业化"倾向对城市劳动生产率的促进作用随城市化水平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非线性特征,中等城市化水平下的"工业化红利"最为显著;产业结构和城市化水平对中国城市劳动生产率具有协同影响,但存在地区差异;中国城市劳动生产率增速放缓的原因在于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率下降,不能完全归因于产业结构的服务化倾向。
关键词:
城市化 产业结构 劳动生产率 门槛模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冉冉 沈春苗
当下我国经济处于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时期,如何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前经济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以三次产业的加权平均数作为产业结构升级水平的测度指标,采用2005-2016年间长三角16个中心城市的面板数据,从配置效应、集聚效应和交互效应三种理论机制出发,分别考察分析了资本流动、产业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表明:资本流动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其中财政资本流动、境外资本流动、社会资本流动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银行资本流动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并不明显;产业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积极影响尤为明显。另外,进一步分析表明资本流动和产业集聚对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存在正向交互效应,但影响并不显著。由此结论得出相关政策启示: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一方面在于有效促进资本流动,通过资本流动与转移改变要素资源配置结构;另一方面在于加强产业集群建设。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梁树广 吕晓 张延辉
本文以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互动机制为基础,以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为研究对象,构建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测算中国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联度和耦合程度。研究结果表明:2006~2017年人口结构系统与产业结构升级系统耦合度呈倒"U"型关系,大部分省份为拮抗型和磨合型,呈现空间聚集性和梯度分布特征,拮抗型与低水平协调型地区大多集中在中西部地区,而协调型和耦合型地区大多集中在东部地区。
关键词:
人口结构 产业结构升级 关联度 耦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人口老龄化“倒逼”产业结构升级的动态效应——基于中国30个省级制造业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
就业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基于中国30个省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金融支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实证研究——基于江西省11市的面板数据分析
绿色信贷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
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区域异质性分析
电子商务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异质性影响——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产业结构与产业关联:基于投入产出表的面板数据分析
信息化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影响分析——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研究
研发投入、风险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2008—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的中介效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