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34)
2023(12941)
2022(10894)
2021(9986)
2020(8337)
2019(18861)
2018(18313)
2017(35317)
2016(19391)
2015(21861)
2014(20992)
2013(20656)
2012(19352)
2011(17653)
2010(17578)
2009(16136)
2008(15904)
2007(14170)
2006(12416)
2005(10983)
作者
(55319)
(46368)
(46089)
(43791)
(29635)
(22387)
(20709)
(17906)
(17850)
(16486)
(15950)
(15748)
(14936)
(14832)
(14623)
(14615)
(13793)
(13578)
(13476)
(13385)
(11693)
(11442)
(11411)
(10610)
(10501)
(10329)
(10288)
(10173)
(9453)
(9294)
学科
(88679)
经济(88608)
(54347)
管理(54093)
(44324)
企业(44324)
方法(38618)
数学(33523)
数学方法(33264)
(23380)
地方(22839)
中国(21733)
业经(20057)
(19252)
(17711)
技术(17637)
农业(15987)
(15385)
理论(15248)
(14139)
贸易(14128)
(13573)
产业(13089)
地方经济(12893)
(12642)
金融(12640)
环境(12034)
(11969)
(11961)
银行(11922)
机构
学院(273178)
大学(272289)
(115814)
经济(113586)
管理(102267)
研究(95547)
理学(88812)
理学院(87786)
管理学(86374)
管理学院(85886)
中国(70642)
科学(58605)
(57845)
(51201)
(48161)
(48016)
研究所(43918)
中心(42871)
(42514)
业大(41162)
财经(40830)
农业(37863)
经济学(37188)
(37187)
(37028)
师范(36578)
北京(35983)
(35540)
经济学院(33649)
(33504)
基金
项目(187446)
科学(148674)
研究(137234)
基金(135547)
(119254)
国家(118255)
科学基金(101369)
社会(88237)
社会科(83773)
社会科学(83757)
(75412)
基金项目(71693)
自然(64706)
教育(63758)
(63204)
自然科(63192)
自然科学(63175)
自然科学基金(62104)
资助(55337)
编号(53823)
重点(43340)
(42985)
成果(42949)
(41851)
(41632)
创新(39227)
课题(39221)
国家社会(36980)
教育部(35698)
科研(35443)
期刊
(125988)
经济(125988)
研究(81735)
中国(56946)
学报(44159)
(42720)
科学(40857)
管理(39061)
(38633)
教育(34768)
大学(33604)
学学(31539)
农业(29401)
技术(24727)
(24158)
金融(24158)
财经(21107)
经济研究(20964)
业经(20546)
(18439)
(17119)
问题(17018)
技术经济(14296)
科技(13725)
(12912)
(12515)
商业(12467)
资源(12330)
世界(11967)
统计(11919)
共检索到4061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谷良俊   杨春清  
产业结构升级是新质生产力的物质载体,为了科学评估产业结构升级对新质生产力培育的影响效果,选择I县作为样本,通过建立VAR模型和因果检验以及脉冲响应等计量模型进行实证检验,进一步提出相应的转型策略。研究发现:I县产业结构的调整能促进或加速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现代化的产业体系越完善,这种产业产值的增长越明显,新质生产力也能越快摆脱传统的经济增长形式。据此提出未来加快培育县域新质生产力的着力点:一是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增长;二是分主体实行优惠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政策;三是鼓励高科技经济,集中资源实现新质生产力发展;四是促进人才发展,集聚新质生产力人才资源。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谷良俊   杨春清  
产业结构升级是新质生产力的物质载体,为了科学评估产业结构升级对新质生产力培育的影响效果,选择I县作为样本,通过建立VAR模型和因果检验以及脉冲响应等计量模型进行实证检验,进一步提出相应的转型策略。研究发现:I县产业结构的调整能促进或加速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现代化的产业体系越完善,这种产业产值的增长越明显,新质生产力也能越快摆脱传统的经济增长形式。据此提出未来加快培育县域新质生产力的着力点:一是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增长;二是分主体实行优惠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政策;三是鼓励高科技经济,集中资源实现新质生产力发展;四是促进人才发展,集聚新质生产力人才资源。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徐毅   杜凤龙   徐政  
产业结构升级是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因素,而新质生产力是当前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力量。基于2011—2021年我国七大城市群城市的地方政府年度工作报告,通过文本分析法和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地方政府新质生产力注意力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新质生产力注意力的提升能够显著促进城市产业结构高级化,这种促进作用在特大型及以上城市、中部城市群城市和东部城市群城市更为明显。机制分析表明,地方政府新质生产力注意力通过提高城市人力资本存量和固定资产投资促进城市产业结构高级化。研究结论一定程度上可为地方政府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城市产业结构升级提供政策启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唐望   彭柳林   周发明  
农业生产性服务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其对县域经济将产生何种影响呢?本文从政策评估视角出发采用交叠DID、PSM-DID模型、事件研究法等探究农业生产性服务政策对县域产业结构升级的效果、异质性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本文研究发现:(1)政策实施对县域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促进作用,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政策的效果越来越强;(2)政策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制主要从供给侧促进农业生产效率提升、需求侧促进农民收入增长与促进规模经营三个方面实现;(3)异质性分析发现,政策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和劳动力转移程度较低的地区带动效果更强,表现出“益贫不益富”的特点。本文揭示了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政策在促进县域产业结构升级中的重要作用,为促进县域产业结构升级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新的经验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宋佳荣   同雪莉  
文章基于2014—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探讨新质生产力与产业链韧性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结果表明,新质生产力对产业链韧性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通过替换被解释变量、调整样本时间区间等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调节效应检验结果显示,创新要素配置能够强化新质生产力对产业链韧性的促进作用。作用机制检验表明,新质生产力能够通过提升技术创新水平、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作用于产业链韧性。异质性分析表明,在低创新要素错配地区,新质生产力对产业链韧性的提升效果更为显著。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乔晓楠   马飞越  
新质生产力是对传统生产力理论的重大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文章尝试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构建一个涵盖理论机理、测度方法与经验证据的分析框架。在理论机理方面,主张从投入产出的视角理解生产力,生产力发展的本质即投入产出关系的改变及其导致的生产效率提升,并且新质成分既可作用于生产资料、通过直接改变生产过程影响生产效率,又可作用于劳动者、通过提升劳动技能间接影响生产效率。在测度方法方面,综合计算包括物化劳动和活劳动在内总的劳动时间投入,进而以全劳动生产率评估生产效率,同时分别从生产投入和劳动力再生产投入中识别新质成分及其动态变化。在经验证据方面,以数字经济为例,利用投入产出数据并通过计量分析发现,数字设备的投入显著促进了生产效率提升,而数字服务的投入对生产效率的影响具有先降后升的U型特征,这说明新质成分对生产力发展的作用可能具有非线性特点。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立勇  高玉胭  
本文将山西省"省直管县"改革试点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以2002—2015年县级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法研究了财政分权改革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因果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省直管县"改革赋予直管县更多的财政收支权及经济自主权,大大激活了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活力,对县域产业结构升级产生了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即财政分权度的提高有助于促进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第二,财政分权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因果效应具有动态异质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响程度总体呈上升趋势,即"省直管县"改革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随着时间推移而愈发显著。第三,财政分权通过提高市场化水平而促进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本文从多个角度进行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均验证了本文实证结论的稳健性。最后,本文给出基本结论和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洪银兴  
新质生产力反映生产力的新性质、新质态。发展新质生产力从一定意义上说是新旧动能的转换。新质生产力概括为新科技、新能源和新产业以及这三个方面融合发展的数字经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现实途径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在深度融合中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这是中国式现代化所要建设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核心内容。当前新科技和产业革命提供的产业基础是数字化和智能化。新质生产力催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超前部署和培育未来产业也就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适应新质生产力的生产关系突出在建立人才高地,集聚高端创新人才,突出科技企业家的作用。相应地建立激励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体制机制,建立科技和产业融合的创新高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文婕   康玉梅  
文章基于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2011—2022年的统计数据,运用双固定效应模型探究新质生产力、产业结构升级对共同富裕的影响,进一步应用中介效应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检验其影响机制。结果显示,新质生产力、产业结构升级对共同富裕有显著正向影响;在新质生产力对共同富裕的影响中,产业结构升级发挥部分中介作用;技术创新与新质生产力的交互项对共同富裕发挥正向调节作用,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的交互项对共同富裕发挥负向调节作用。为此,应当全力提升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强化新质生产力嵌入深度;优化新质生产力发展环境;强化技术创新的正效应,防止贫富差距扩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邹小芳  
在新常态的发展背景下,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方向。在此过程中,流通产业在促进县域经济增长方面有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政府确定流通产业的先导发展地位,对流通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县域流通业面临着现代化改造升级的问题,具体表现为管理现代化需求、仓储现代化需求与运输、综合发展等现代化需求。本文以湖北黄冈市的团风县为例,研究流通业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上的作用。实证研究表明流通业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上有着直接影响。流通业对团风县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消费水平、产业结构、就业与GDP等方面的影响。与此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邹小芳  
在新常态的发展背景下,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方向。在此过程中,流通产业在促进县域经济增长方面有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政府确定流通产业的先导发展地位,对流通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县域流通业面临着现代化改造升级的问题,具体表现为管理现代化需求、仓储现代化需求与运输、综合发展等现代化需求。本文以湖北黄冈市的团风县为例,研究流通业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上的作用。实证研究表明流通业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上有着直接影响。流通业对团风县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消费水平、产业结构、就业与GDP等方面的影响。与此同时,流通产业对县域经济增长作用十分明显。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秦菲菲  杨山  
江苏启东作为中国沿江沿海交汇带的县级城市,其产业正处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战略和江苏沿海开发国家发展战略双重影响,面临结构升级和空间重构的压力及机遇。利用因子分析法和GIS空间分析功能研究启东29个行业和12个乡镇的优劣势,确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结构升级方向发展,找出适宜启东发展的4种产业——设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提出适应产业结构升级的以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体系为主的"两核"、"两带"、"一网"产业空间布局框架。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赵平  
本文以浙江为例并在其县(市)面板数据的基础上,利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SFA),对县域金融质量改善是否比数量扩张更具生产率提升效应的问题进行了计量检验。研究发现:金融质量的提升,无论在浙江全省县域还是内部各分区层面上,均对生产效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金融数量扩张,只在部分内陆县域层面上对生产效率提升产生了相对弱得多的促进作用。研究结论意味着,推进县域金融发展方式从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提升型的转变,将有利于我国县域经济生产效率的提高。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刘国斌  杨富田  
传统的东北地区县域产业结构不合理,限制了县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需要进行产业结构升级,改善县域产业结构,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农产品加工业、与工业生产相关的配套设施产业、"互联网+产业"的信息化产业,不断优化东北地区县域产业结构,使东北地区县域一二三产业相互融合协调发展。在此基础上,通过加强乡村旅游监督管理,树立乡村旅游品牌;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提升农产品加工业的核心竞争力;打造电子商务平台,发展线下物流,促进现代新兴产业结构升级等对策,解决东北地区县域产业结构升级进程中的矛盾,推动东北地区县域产业结构更加趋于合理、高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秦建群  赵晶晶  王薇  
文章基于中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在利用改进的熵值法测度数字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数字经济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及技术创新和金融发展在二者之间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产生显著的促进效应,两者存在“倒U”型非线性特征,当前阶段主要表现为显著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稳健性检验结论仍稳健;区域异质性分析表明,相对于东部地区而言,西部地区数字经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效果更突出;进一步分析表明,数字经济通过技术创新和金融发展等路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且在其中均发挥部分中介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