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13)
- 2023(7327)
- 2022(6155)
- 2021(5255)
- 2020(4436)
- 2019(10038)
- 2018(9839)
- 2017(19607)
- 2016(10122)
- 2015(11354)
- 2014(11331)
- 2013(11697)
- 2012(11205)
- 2011(10353)
- 2010(10266)
- 2009(9063)
- 2008(8460)
- 2007(7577)
- 2006(6793)
- 2005(6206)
- 学科
- 济(51162)
- 经济(51120)
- 管理(27870)
- 业(25401)
- 方法(21654)
- 企(20266)
- 企业(20266)
- 贸(20190)
- 贸易(20182)
- 易(19536)
- 数学(18479)
- 数学方法(18344)
- 农(11931)
- 环境(11861)
- 中国(11388)
- 地方(11343)
- 学(11180)
- 业经(11179)
- 产业(10459)
- 财(9516)
- 结构(9066)
- 融(8550)
- 金融(8550)
- 出(8503)
- 制(8167)
- 关系(7883)
- 和(7627)
- 农业(7507)
- 划(7119)
- 技术(7032)
- 机构
- 学院(153848)
- 大学(153168)
- 济(75562)
- 经济(74496)
- 研究(58758)
- 管理(56336)
- 理学(48798)
- 理学院(48314)
- 管理学(47583)
- 管理学院(47361)
- 中国(42773)
- 科学(34735)
- 京(32286)
- 所(30196)
- 财(29678)
- 农(27686)
- 研究所(27646)
- 中心(24818)
- 经济学(24343)
- 财经(23992)
- 业大(23683)
- 农业(22237)
- 江(22180)
- 经济学院(22155)
- 院(22009)
- 经(21769)
- 北京(20357)
- 科学院(17918)
- 财经大学(17863)
- 范(17807)
- 基金
- 项目(104844)
- 科学(82456)
- 基金(77508)
- 研究(73284)
- 家(69224)
- 国家(68770)
- 科学基金(57610)
- 社会(48367)
- 社会科(46371)
- 社会科学(46361)
- 省(40456)
- 基金项目(40344)
- 自然(37277)
- 自然科(36384)
- 自然科学(36372)
- 自然科学基金(35719)
- 划(34471)
- 资助(32288)
- 教育(31694)
- 编号(27043)
- 发(25171)
- 重点(24493)
- 部(23611)
- 创(22140)
- 创新(20894)
- 国家社会(20875)
- 科研(20506)
- 发展(20267)
- 成果(20104)
- 计划(20059)
共检索到2314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邓光耀
文章利用2012年中国投入产出表和能源消费相关数据,理论和实证研究了国际贸易对中国各行业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总体来说,2012年中国是隐含碳净出口国;对大部分行业来说,隐含碳出口量也大于进口量。由于存在大量产品进口加工之后再出口的现象,因此隐含碳出口量较大的行业进口量也较大。(2)在保持隐含碳贸易量不变的情况下,一个行业隐含碳贸易量份额的增加量等于其他所有行业的减少量之和。
关键词:
国际贸易 碳排放 能源消费 投入产出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邓光耀
文章利用2012年中国投入产出表和能源消费相关数据,理论和实证研究了国际贸易对中国各行业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总体来说,2012年中国是隐含碳净出口国;对大部分行业来说,隐含碳出口量也大于进口量。由于存在大量产品进口加工之后再出口的现象,因此隐含碳出口量较大的行业进口量也较大。(2)在保持隐含碳贸易量不变的情况下,一个行业隐含碳贸易量份额的增加量等于其他所有行业的减少量之和。
关键词:
国际贸易 碳排放 能源消费 投入产出模型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正明 温桂梅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对外开放度的不断提高,CO2排放量也在不断增加。究其原因,不仅与我国的历史发展轨迹和发展模式有关,还与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等国际转移性因素有关。从理论上看,国际贸易与投资因素都会对碳排放产生直接的影响,但这种影响的方向和程度却是不确定的。为进一步分析碳排放的国际影响因素,研究开放经济下外商直接投资(FDI)和对外直接投资(OFDI)以及进、出口贸易影响碳排放的方向和程度,以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数据为基础,基于SYS-GMM方法的面板模型分析表明:我国CO2排放存在显著的一阶滞后效应,当期及滞后一期的出口加剧了国内碳排放;当期及滞后一期的进口对碳排放有积极效应;滞后二期...
关键词:
国际贸易 国际投资 碳排放 动态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煌 张秀英
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与国际贸易的关系一直是学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将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和国际贸易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利用2003—2014年省际面板数据估算了我国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对国际贸易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综合效应。结果表明: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在直接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的同时,还能通过技术创新驱动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结构升级倒逼技术创新间接影响贸易发展。总体上技术创新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是正向的,而产业结构升级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煌 张秀英
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与国际贸易的关系一直是学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将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和国际贸易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利用2003—2014年省际面板数据估算了我国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对国际贸易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综合效应。结果表明: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在直接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的同时,还能通过技术创新驱动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结构升级倒逼技术创新间接影响贸易发展。总体上技术创新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是正向的,而产业结构升级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性。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同斌 孙静
文章基于国际投入产出数据构建"国际贸易-碳排放"矩阵,将网络分析方法与全球向量自回归方法相结合,充分捕捉国家间的经济贸易及碳排放联系,合理描述了国际碳排放关系的网络特征。研究结论为:发达经济体的点入度较大,金砖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国家的点出度较高,发展中国家为发达国家承担了部分碳排放责任,这与国家间产品流动及其引发的碳转移方向一致,网络中心度的提升即国家间经济联系和生产环节增多会推动碳排放量增长。在中国碳排放波动的冲击来源中,除日本外的发达经济体和金砖国家经济增长对中国碳排放呈现倒"U"形的正向冲击效应,新兴经济体经济产出对中国碳排放具有"U"形的负向冲击效应,国际产业分工地位和出口贸易商品结构是导致代表性经济体经济增长对中国碳排放冲击效应差异的主要因素。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周心鹏 李琦
近二十年来,日本、中国都先后发生了大规模资本输出与商品输出并存的情况,而美国则长期处于资本项目顺差、经常项目逆差的状态中。本文认为,产业结构差异带来的资本回报率差异是形成这一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即美国更为先进的产业结构导致美国可以提供更高的资本回报率,从而可以长期吸引国际资本的流入,支撑其经常项目的逆差。
关键词:
国际贸易 产业结构 资本回报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彭徽
国际贸易理论历经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和新新贸易理论五个阶段,主要回答三个基本问题:贸易动因、贸易结构和贸易结果。依据不同的假设,贸易理论对影响贸易的边界条件的解释各不相同,对贸易动因解释也不相同;贸易结构从行业间贸易、行业内贸易发展为企业间贸易,国际贸易正在向全球化下的企业分工演变;贸易结果是国际贸易得以持续展开的效果,生产力提升是最终的结果。基于三个基本问题,比较各种国际贸易理论,揭示各种国际贸易理论的局限性,并做出评价。
关键词:
贸易动因 贸易结构 贸易结果 理论局限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袁丹 占绍文 雷宏振
本文基于中国1995~2014年的数据构建SVAR模型,实证检验了国际贸易、产业结构与国内居民消费间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当期国际贸易对产业结构、当期产业结构对国内居民消费分别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从跨期来看,在滞后1~6期,产业结构、国内消费水平与国际贸易的相互冲击都呈现正向效应,但波动较大,而在第6期以后基本呈稳定状态;产业结构的影响随时间增强,是自身、国际贸易和国内居民消费波动的贡献率的主要来源。国际贸易对产业结构变动的贡献率为40.01%,国内居民消费水平对国际贸易变动的贡献率为18%。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梁树广 张芃芃 臧文嘉
能源消费结构是影响节能减排效果的主要因素,但是能源消费结构又受到本地区产业结构的制约。基于2008—2019年中国30个省份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和节能减排的面板数据,利用熵值法测算了省级地区的节能减排效果,利用核密度法考察了三者的动态演进特征,构建了能源消费结构对节能减排效果影响的门槛模型,探讨在不同产业结构门槛水平下能源消费结构对节能减排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样本考察期间,各省份能源消费结构和节能减排效果均呈现集中态势,且差距逐渐缩小;东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结构技术化和产业结构偏离度呈现明显差异;能源消费结构对节能减排效果的影响存在明显的门槛特征,能源消费结构对节能减排的影响并不是单调的线性关系,在不同的产业结构水平下,能源消费结构对节能减排的影响不同。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梁树广 张芃芃 臧文嘉
能源消费结构是影响节能减排效果的主要因素,但是能源消费结构又受到本地区产业结构的制约。基于2008—2019年中国30个省份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和节能减排的面板数据,利用熵值法测算了省级地区的节能减排效果,利用核密度法考察了三者的动态演进特征,构建了能源消费结构对节能减排效果影响的门槛模型,探讨在不同产业结构门槛水平下能源消费结构对节能减排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样本考察期间,各省份能源消费结构和节能减排效果均呈现集中态势,且差距逐渐缩小;东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结构技术化和产业结构偏离度呈现明显差异;能源消费结构对节能减排效果的影响存在明显的门槛特征,能源消费结构对节能减排的影响并不是单调的线性关系,在不同的产业结构水平下,能源消费结构对节能减排的影响不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吕峰 陈建国 曾雪琴 郭松影
文章从国际贸易结构角度出发,利用1985~2010年相关数据,确定货物贸易、技术贸易、服务贸易和能源强度最大滞后阶数,并对其进行平稳性检验,接着对国际贸易结构和能源强度进行Johansen协整检验。检验通过后建立SVAR模型,并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三种贸易方式及能源强度自身变化对能源强度的脉冲效应。最后,通过方差分解确定三种贸易方式对能源强度的贡献度,并提出调整和优化国际贸易结构来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降低能源强度。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文 潘英丽
文章在2×2×2李嘉图模型下,考察汇率对比较优势影响以及产业结构的决定。通过国内产品市场和国际产品市场的一般均衡得出影响一国产业结构的主要因素有一国的消费偏好、进出口商品之间的替代弹性,实际汇率和及与实际汇率有关的比较优势等因素。
关键词:
产业结构 李嘉图模型 比较优势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赵晓丽 洪东悦
本文基于投入产出分析法中影响力系数的研究思想,提出了"能源消费影响力系数"的概念,运用1992年、1997年和2002年投入产出表中的数据,计算了各进出口部门净出口每增加一单位,通过投入产出的连锁反应最终导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的增加数量,得出了对我国能源消费具有重要影响的关键性的进出口部门,以及这些部门单位进出口额的变化对我国能源消费的影响程度。其中,在对能源强度的计算中,借鉴了投入产出混合价值模型(Input-output Model in Hybrid Units)的计算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