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26)
- 2023(11241)
- 2022(9034)
- 2021(7972)
- 2020(6270)
- 2019(14335)
- 2018(13982)
- 2017(27418)
- 2016(14824)
- 2015(16248)
- 2014(16348)
- 2013(16404)
- 2012(15761)
- 2011(14534)
- 2010(14909)
- 2009(13621)
- 2008(13330)
- 2007(12315)
- 2006(11368)
- 2005(10644)
- 学科
- 济(73461)
- 经济(73408)
- 管理(44283)
- 业(44055)
- 企(34885)
- 企业(34885)
- 中国(23499)
- 地方(23391)
- 农(21875)
- 方法(20772)
- 业经(19285)
- 数学(17299)
- 数学方法(17105)
- 环境(15390)
- 财(15275)
- 农业(14694)
- 制(14295)
- 学(13559)
- 地方经济(13424)
- 产业(13125)
- 贸(13041)
- 银(13037)
- 贸易(13028)
- 策(13025)
- 银行(13020)
- 行(12704)
- 发(12639)
- 易(12565)
- 融(12514)
- 金融(12514)
- 机构
- 学院(216970)
- 大学(211851)
- 济(97826)
- 经济(95844)
- 管理(82166)
- 研究(81398)
- 理学(68870)
- 理学院(68079)
- 管理学(67202)
- 管理学院(66764)
- 中国(62647)
- 科学(46447)
- 京(46206)
- 财(44332)
- 所(40942)
- 研究所(36621)
- 中心(36187)
- 江(35755)
- 农(34573)
- 财经(33538)
- 范(30210)
- 经(30187)
- 北京(29931)
- 师范(29926)
- 院(29842)
- 经济学(29467)
- 业大(28350)
- 州(28349)
- 农业(26341)
- 经济学院(26317)
- 基金
- 项目(135619)
- 科学(108338)
- 研究(104130)
- 基金(96754)
- 家(82999)
- 国家(82259)
- 科学基金(70764)
- 社会(67153)
- 社会科(63972)
- 社会科学(63960)
- 省(54893)
- 基金项目(49907)
- 教育(46202)
- 划(45336)
- 自然(42686)
- 编号(42193)
- 自然科(41605)
- 自然科学(41599)
- 自然科学基金(40871)
- 资助(39288)
- 发(37158)
- 成果(34728)
- 重点(31168)
- 课题(31007)
- 发展(30813)
- 展(30271)
- 部(29628)
- 创(28728)
- 国家社会(27444)
- 创新(26841)
- 期刊
- 济(121041)
- 经济(121041)
- 研究(71670)
- 中国(49029)
- 管理(33892)
- 农(33428)
- 财(31985)
- 科学(29065)
- 学报(27393)
- 融(26741)
- 金融(26741)
- 教育(25926)
- 农业(22727)
- 业经(21930)
- 大学(21565)
- 学学(20185)
- 技术(19711)
- 经济研究(19309)
- 财经(16573)
- 问题(15718)
- 经(14543)
- 贸(12739)
- 业(11825)
- 技术经济(11628)
- 商业(11512)
- 国际(11464)
- 世界(11208)
- 现代(11140)
- 坛(10816)
- 论坛(10816)
共检索到3518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贺丹 黄涛 姜友雪
本文将我国产业划分为42经济部门,依据产业关联及弹性理论,以投入产出模型为基础设计并计算2007年与2012年中国42经济部门的产业关联系数、产业排放关联系数和最终需求的相对排放敏感度系数。借鉴主导产业思想,指出产业结构低碳转型过程中应以产业关联系数排名进步较大而排放关联系数数值较小的产业为主导产业,关联系数排名下降较大的产业为限制产业,并选取5个主导产业和5个限制产业。选择结果显示2007年至2012年中国产业结构呈现出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转型的特征,最后依据不同相对最终需求排放敏感度系数针对主导产业和限制产业在投资、消费和出口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对主导产业的政策建议原则是:相对排放敏...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小瑜
“十五”规划期间我国经济已经处于相对过剩的时代,市场需求约束、生产相对过剩、有效需求须向现实需求转化等客观条件的变化,使过去的适应性调整已不再对当今的产业结构调整有效,取而代之的应是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我国新一轮的结构调整本质上明显不同于以往简单的“填平补齐”式的产业结构调整,它是在人民生活接近小康,劳动整个消费需求结构升级,形成买方市场的情况下,而且是在中国加入WTO,国际竞争加剧的环境下,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文婕 颜克高
在任何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下,产业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民经济增长的推动力。低碳产业的发展不仅有利于低碳技术的创新,而且为低碳经济的发展和低碳生产力的提高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低碳产业还将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来源。低碳产业的发展与产业竞争优势的培育,可以从创造和提升生产要素、构建低碳产业创新系统、扩大和提高低碳产品国内需求的规模和质量、推动低碳产业集群的形成、建立和维护市场竞争的秩序等方面着手。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雪苓 张强
90年代以来 ,市场化、全球化、信息化三大变迁浪潮的冲击迫使西部地区尽早调整产业结构以争取主动。然而 ,目前西部产业结构发展战略中仍存在许多旧的思维定势。基于此 ,本文对目前被西部作为发展重点对象的若干产业进行了剖析 ,从而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结合这些结论 ,从宏观层面上对如何为我国西部主导产业的发展构建条件性基础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
西部开发 主导产业 选择基准 分析构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董荫乔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我国农村正从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如何引导农民较好地实施这一转化,我们认为,必须根据各自的资源状况和社会经济条件,创造性地探索自己的发展路子,抓住“王牌”产品和“支柱”产业,带动其它产品和产业,迅速把自己的资源优势变为产品优势,再由产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基于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贾晓峰 张晓丽
本文从各产业的发展潜力与需求、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产业之间的关联关系、进出口的状况和资金技术密集状况五大方面对新世纪江苏主导产业的战略性选择及发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主导产业 战略性选择 综合分析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吕志胜 金雪涛 程静薇
20世纪中期以来,以信息技术革命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推动了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的变革,这种变革最重要的成果是各产业间建立起以知识、技术为核心的新的关联关系,日本学者地龙一郎将此现象定义为产业结构软化。产业结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高传华
"十三五"时期,郑州航空港以临空型主导产业发展,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其三大临空型主导产业应以"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存量调整,增量布局;链式发展,片区联动;量质齐升,协同周边"为发展思路。具体对策为:创新体制机制,优化支撑条件;建设要素平台,加大要素保障;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招商引资;细化主导产业,培育龙头企业。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文华 田应华 刘伟辉 刘锡荣
以产业市场规模、产业关联度、比较优势等5个方面的基准等作为指标体系构建的标准,构建了5个层面共8个具体评价指标的主导产业选择指标体系。同时,收集了重庆市的相关指标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确定了重庆市服务行业的主导产业,并对筛选出的主导产业进行了定性分析,通过定量与定性分析的结合,把金融服务;商贸服务;物流服务;科技信息服务;旅游服务等五个行业作为重庆市服务行业的主导产业,并对各个主导产业提出了发展对策。
关键词:
服务业因子分析法 评价指标体系 主导产业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胡春力
本文对影响我国经济实现低碳发展的经济规模、技术和产业结构三大因素进行了解析,指出产业结构低度化是制约低碳发展的主要障碍,其特征为第二产业比重过高,第三产业比重过低;在工业内部能源原材料工业比重过高;高技术产业成为资源密集度较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的产业。文章提出我国推进低碳发展的根本途径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按照低碳而不是高碳的模式来促进产业升级,发展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业。
关键词:
低碳发展 产业结构 途径 障碍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修华 王翔
以碳排放量为焦点,选取1995~2010年我国碳排放量的数据,通过建立双对数模型,分析了GDP增量和单位GDP碳排放量与产业结构比例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第一、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相比耗能高、对国内生产总值贡献率低,提高第三产业比例降低碳排放的同时可实现国民经济的提高,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低碳经济发展的耦合。根据模型分析结果,提出了产业结构升级的建议,指出通过发展低碳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可促进传统企业的转型,实现高碳产业的低碳化。
关键词:
产业结构升级 低碳经济 耦合 对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伟 朱启贵 高辉
本文借助Kaya恒等式对产业体系的碳排放量进行因素分解,分析生产技术、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升级对产业体系低碳化发展的影响,以此为基础构建产业体系碳排放模型,对我国29个省区产业体系及其三次产业1995—2014年间的碳排放强度、能源碳排放密度和能源消费强度进行测度,并对影响产业体系碳排放强度、能源碳排放密度和能源消费强度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产业体系低碳化发展是由能源结构的变化所驱动,属于能源结构变化型;由于产出占比和能源消费占比较大,导致我国产业体系能源消费强度,即能源使用效率主要受二次产业的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汤晓阳
我国正在大力提倡发展节能减排的低碳经济模式,谋求低碳发展是经济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选择。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对经济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发展低碳农业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推进农业现代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农业 低碳 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聂洪光 陈永庆
基于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背景,应用对数平均迪式指数法(LMDI)对2001—2015年吉林省能源消费变化进行了分解分析。吉林省能源消费的变化受到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能源强度的影响,其中经济增长效用是促使能源消费增加的最主要驱动因素;能源强度效用则是抑制能源消费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吉林省的产业结构效用表现为对能源消费的推动,这与发达国家和中国发达省份的情况相反,表明吉林省近年来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存在较大问题,不利于区域低碳经济的持续发展。通过进一步对2016—2025年不同产业结构情景下的能源消费情况进行情景分析,指出吉林省未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低碳发展的巨大潜力,同时也考虑到吉林省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吉林省基于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低碳转型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徐秋莹 晏合敏
低碳设计思潮影响着各类产品设计,而电动汽车设计首当其冲。本文从电动汽车能源种类、电动汽车新材料应用、电动汽车充电技术三方面展开,分析低碳设计背景下电动汽车的产业创新,并以此论述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策略,即根据电动汽车能源特点各取所长,政府帮助电动汽车车用电池市场规范标准,实现制造使用标准化,引导企业结盟合作发展,避免重复性投资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