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20)
- 2023(14193)
- 2022(11949)
- 2021(10924)
- 2020(9376)
- 2019(21572)
- 2018(21081)
- 2017(41781)
- 2016(22488)
- 2015(24877)
- 2014(24617)
- 2013(24519)
- 2012(22292)
- 2011(20083)
- 2010(19565)
- 2009(18003)
- 2008(17694)
- 2007(15771)
- 2006(13392)
- 2005(11699)
- 学科
- 济(95783)
- 经济(95695)
- 管理(64444)
- 业(63699)
- 企(51849)
- 企业(51849)
- 方法(47491)
- 数学(42761)
- 数学方法(42215)
- 财(27774)
- 农(25897)
- 税(21888)
- 中国(21740)
- 业经(20654)
- 税收(20437)
- 收(20266)
- 学(18533)
- 地方(18466)
- 贸(17295)
- 贸易(17292)
- 农业(16989)
- 易(16816)
- 务(16573)
- 财务(16517)
- 财务管理(16483)
- 制(15973)
- 企业财务(15652)
- 环境(15249)
- 技术(15003)
- 和(14003)
- 机构
- 学院(319433)
- 大学(316967)
- 济(134669)
- 经济(132243)
- 管理(125650)
- 理学(110275)
- 理学院(109128)
- 管理学(107185)
- 管理学院(106618)
- 研究(102474)
- 中国(75149)
- 科学(64544)
- 京(64496)
- 财(63569)
- 农(55861)
- 所(51247)
- 财经(50822)
- 业大(50603)
- 中心(47868)
- 研究所(46827)
- 江(46564)
- 经(46185)
- 农业(44384)
- 经济学(42516)
- 北京(39398)
- 经济学院(38903)
- 范(37956)
- 财经大学(37831)
- 师范(37465)
- 院(36789)
- 基金
- 项目(223139)
- 科学(176489)
- 基金(164368)
- 研究(157139)
- 家(144547)
- 国家(143450)
- 科学基金(123981)
- 社会(102012)
- 社会科(97210)
- 社会科学(97179)
- 省(87940)
- 基金项目(87365)
- 自然(81741)
- 自然科(79958)
- 自然科学(79938)
- 自然科学基金(78590)
- 划(73582)
- 教育(71948)
- 资助(67631)
- 编号(61784)
- 重点(50225)
- 部(49234)
- 发(48163)
- 成果(48079)
- 创(47133)
- 创新(44166)
- 科研(43755)
- 国家社会(43277)
- 教育部(42191)
- 计划(41742)
共检索到4460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姗 曹芷君
基于中国2003—2019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绿色税收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的互动关系。研究发现:(1)产业结构高级化能有效促进全国及各区域GTFP的提升;而产业结构合理化对GTFP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产业结构合理化对长江经济带区域GTFP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是对非长江经济带区域的GTFP效果不显著。(2)在绿色税收的约束下,产业结构合理化对GTFP的影响存在单重门槛效应,而产业结构高级化对GTFP的影响存在双重门槛效应。(3)绿色税收可以负向调节产业结构合理化对GTFP的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姗 曹芷君
基于中国2003—2019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绿色税收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的互动关系。研究发现:(1)产业结构高级化能有效促进全国及各区域GTFP的提升;而产业结构合理化对GTFP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产业结构合理化对长江经济带区域GTFP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是对非长江经济带区域的GTFP效果不显著。(2)在绿色税收的约束下,产业结构合理化对GTFP的影响存在单重门槛效应,而产业结构高级化对GTFP的影响存在双重门槛效应。(3)绿色税收可以负向调节产业结构合理化对GTFP的影响。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徐军委 刘志华 平婧怡 张冉
本文基于2006—2019年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衡面板数据,选择产业结构升级作为门槛变量,构建一般回归模型与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分析双重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从总体趋势上看,双重环境规制促进了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在产业结构发展的不同阶段,正式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异质性,而非正式环境规制对其影响呈现“U”型态势。(2)从控制变量看,经济发展水平、金融水平与科技创新水平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外开放程度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正向影响,但影响不显著;而城镇化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负向影响,但不够显著。(3)从区域异质性看,双重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门槛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非正式环境规制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双重门槛效应;中部地区双重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都存在单一门槛效应;西部地区正式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单一门槛效应。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徐军委 刘志华 平婧怡 张冉
本文基于2006—2019年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衡面板数据,选择产业结构升级作为门槛变量,构建一般回归模型与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分析双重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从总体趋势上看,双重环境规制促进了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在产业结构发展的不同阶段,正式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异质性,而非正式环境规制对其影响呈现“U”型态势。(2)从控制变量看,经济发展水平、金融水平与科技创新水平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外开放程度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正向影响,但影响不显著;而城镇化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负向影响,但不够显著。(3)从区域异质性看,双重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门槛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非正式环境规制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双重门槛效应;中部地区双重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都存在单一门槛效应;西部地区正式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单一门槛效应。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莎
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于实现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基于2005-2019年中国30个省市样本数据,采用SBM方向性距离函数和Malmquist-Luenberger(ML)指数测度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引入空间杜宾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从空间维度分析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下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外溢机制以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显著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其中,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作用效果更为显著,产业结构合理化作用相对较弱;考虑到绿色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在不同门槛值下,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促进作用存在双门槛效应,而产业结构合理化存在单门槛效应。因此,建议从注重产业间融合发展、加强科技研发及提高创新水平等方面入手,实现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恰
基于1990—2019年全球78个经济体的面板数据,采用SBM模型测算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然后分别以人均GDP和碳强度作为门槛变量,利用门槛模型实证研究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优化对GTFP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结构调整与GTFP之间、能源结构优化与GTFP之间均存在显著的双重门槛效应。随着人均GDP增长,增加第二产业占比对GTFP的阻碍作用将逐渐减弱,增加第三产业占比对GTFP提升的促进作用将逐渐增强,优化能源结构对GTFP的影响将由负转正。随着碳强度的下降,增加第二产业占比对GTFP的阻碍作用将逐渐减弱,增加第三产业占比对GTFP提升的促进作用将逐渐增强,优化能源结构对GTFP的影响将由负转正。2021年,中国人均GDP已经达到人均GDP的最高门槛值,预计中国碳强度将在2029年跨越600.76百万吨/万亿美元门槛,2043年跨越391.08百万吨/万亿美元门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恰
基于1990—2019年全球78个经济体的面板数据,采用SBM模型测算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然后分别以人均GDP和碳强度作为门槛变量,利用门槛模型实证研究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优化对GTFP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结构调整与GTFP之间、能源结构优化与GTFP之间均存在显著的双重门槛效应。随着人均GDP增长,增加第二产业占比对GTFP的阻碍作用将逐渐减弱,增加第三产业占比对GTFP提升的促进作用将逐渐增强,优化能源结构对GTFP的影响将由负转正。随着碳强度的下降,增加第二产业占比对GTFP的阻碍作用将逐渐减弱,增加第三产业占比对GTFP提升的促进作用将逐渐增强,优化能源结构对GTFP的影响将由负转正。2021年,中国人均GDP已经达到人均GDP的最高门槛值,预计中国碳强度将在2029年跨越600.76百万吨/万亿美元门槛,2043年跨越391.08百万吨/万亿美元门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兵 王伟龙
运用超效率EBM模型测算出中国269个地级市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基于2004—2018年地级市面板数据,通过经济和地理属性构建两种空间权重矩阵,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研究了互联网、产业结构升级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研究发现:考察期内,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互联网和产业结构升级均显著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互联网和产业结构升级协同作用也显著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不同区域、不同创新政策和不同资源类型下的城市互联网与产业结构升级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呈现出显著差异。最后,提出互联网与产业结构融合发展的政策建议,以期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提供新的视角。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兵 王伟龙
运用超效率EBM模型测算出中国269个地级市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基于2004—2018年地级市面板数据,通过经济和地理属性构建两种空间权重矩阵,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研究了互联网、产业结构升级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研究发现:考察期内,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互联网和产业结构升级均显著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互联网和产业结构升级协同作用也显著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不同区域、不同创新政策和不同资源类型下的城市互联网与产业结构升级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呈现出显著差异。最后,提出互联网与产业结构融合发展的政策建议,以期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提供新的视角。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赢时 田银华 罗迎
选取260个城市2005-2014年样本数据,纳入环境因素,运用数据包络分析的Malmquist指数法,考量产业结构升级、能源效率以及两者交互作用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产业结构升级、能源效率以及两者交互作用对绿色全要素生产效率具有正向推动作用;从回归系数来看,产业结构升级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要大于能源效率的促进作用;在分地区实证检验中,东部与西部地区的检验结果显著,且东部地区要比西部地区更为显著,而中部地区部分结果不显著。因此,应分地区制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体路径,强化产业结构升级与
关键词:
产业结构升级 能源效率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徐秋艳 刘浩冬
推动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对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5-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SBM-GML模型测算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采用空间杜宾模型、面板门槛模型和空间门槛模型研究绿色信贷、产业结构优化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综合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正向“空间传染”特性,其提升主要源于绿色技术进步,而非技术效率变化;绿色信贷有助于提高本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通过空间溢出效应对周边地区产生抑制作用;产业结构优化显著提升了本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其中,高级化和生态化还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前者会抑制邻近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而后者促进了其增长;门槛效应检验表明,产业结构优化水平提升到一定程度后,绿色信贷对本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效果将显著增强,而对于不同维度,这一作用效果只存在高级化和合理化的门槛特征;空间门槛模型显示,本地区产业结构优化水平的提高会减小绿色信贷对邻近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抑制作用。
[期刊] 改革
[作者]
汪红驹 丁少斌
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的产业结构升级理论,提出高技术产业发展是金融结构优化促进绿色发展的前提的假说。根据不同的融资工具,从股权融资相对银行信贷比重、债券融资相对银行信贷比重、直接融资占比三个层面考察金融结构优化对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的影响。使用中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门槛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提高股权融资比重、债券融资比重和直接融资占比对促进GTFP增长均存在显著的积极作用。考虑产业结构差异后,发现股权融资比重存在显著的产业结构门槛效应,其对GTFP的积极作用只有当高技术产业发展到一定门槛后才会凸显。异质性分析表明,在达到产业结构门槛的过程中,四大区域呈现东部领先、东北次之、中部与西部落后的时空格局。提高股权融资比重和直接融资占比在东部与东北地区的效应明显超过中部与西部地区。此外,进入“十三五”时期后,股权融资比重的作用有进一步增强的趋势。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金芳 金荣学
本文利用1997—2016年中国大陆31省区面板数据,在较为全面地测度农业绿色生产率的基础上,借助空间杜宾模型,从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两个维度考察农业产业结构对农业绿色生产率的直接影响与间接溢出效应。结果发现,1998—2016年中国农业绿色生产率不断提高,其增长主要由技术进步驱动;东、中部省区农业绿色生产率整体水平较高,东北三省次之,而西部省区最低。省份间农业绿色生产率具有较强的空间依赖性,农业产业结构是影响农业绿色生产率增长的重要因素,一地区农业绿色生产率不仅受到本地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的直接影响,还受到邻近地区农业产业结构高级化的间接溢出。因此,新时期更应重视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与优化升级在农业绿色生产率增长中的重要作用,进而提升农业整体发展质量。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谢东江 胡士华
现代工业绿色转型离不开绿色金融的大力支持,本文基于2003—2019年中国28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绿色金融对城市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绿色金融整体上正向促进了城市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且经过替换核心解释变量的度量指标、改变被解释变量的测算方法和增加控制变量等稳健性检验以后,结论依然成立。分时段回归发现,绿色金融能正向促进2012—2019年城市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不能正向促进2003—2011年城市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2012年《绿色信贷指引》的实施能显著提高城市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第二,绿色金融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城市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第三,绿色金融对东部和中部地区城市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最大,对西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次之,对东北地区没有表现出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绿色金融对大型城市的城市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要大于中小型城市。第四,对城市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分解发现:绿色金融能显著促进城市工业技术进步,不能显著促进城市工业规模效率和城市工业纯技术效率。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应助力高耗能、高排放工业项目完成产业结构升级等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振凯 付佳璐 邱文文
本文基于2012-2021年流通产业面板数据,在采用综合径向与非径向距离的EBM模型测度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的基础上,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流通产业GTFP的影响以及探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双重中介效应。本文不仅丰富了数字经济对流通产业绿色发展影响因素的研究,也是对数字经济在实际工作指导中具体落实的有效补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