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68)
2023(16354)
2022(13781)
2021(12725)
2020(10975)
2019(25176)
2018(24837)
2017(47613)
2016(25574)
2015(28736)
2014(28705)
2013(28139)
2012(25681)
2011(22996)
2010(23108)
2009(21682)
2008(20803)
2007(18287)
2006(15605)
2005(13973)
作者
(73419)
(61241)
(60753)
(58342)
(38680)
(29551)
(28087)
(23761)
(23273)
(21843)
(20714)
(20639)
(19340)
(19245)
(19143)
(19066)
(18601)
(18097)
(17651)
(17494)
(15235)
(14969)
(14955)
(13968)
(13868)
(13701)
(13659)
(13280)
(12507)
(12145)
学科
(106451)
经济(106339)
(71540)
管理(71373)
(60020)
企业(60020)
方法(50375)
数学(44797)
数学方法(44198)
中国(31073)
(30329)
(28566)
金融(28563)
(28425)
(27110)
银行(27059)
(26032)
(24913)
业经(24539)
地方(22635)
(21025)
(19564)
财务(19511)
财务管理(19464)
农业(18758)
(18710)
贸易(18698)
企业财务(18611)
(18187)
理论(17384)
机构
学院(360558)
大学(359796)
(150585)
经济(147558)
管理(139010)
理学(120656)
研究(119780)
理学院(119347)
管理学(117128)
管理学院(116450)
中国(94381)
(74325)
科学(73459)
(70571)
(62519)
(60055)
中心(57560)
财经(56237)
业大(54887)
研究所(54809)
(53402)
(51074)
农业(49259)
经济学(47396)
北京(46040)
(45844)
师范(45277)
(43087)
经济学院(43033)
(42567)
基金
项目(246117)
科学(194416)
基金(179941)
研究(176850)
(157389)
国家(156114)
科学基金(134553)
社会(113066)
社会科(107511)
社会科学(107476)
(97254)
基金项目(95417)
自然(87941)
自然科(85967)
自然科学(85942)
自然科学基金(84473)
教育(82449)
(81409)
资助(73907)
编号(70182)
成果(56381)
重点(56065)
(54830)
(53267)
(51957)
课题(48678)
创新(48614)
科研(47924)
国家社会(47298)
教育部(47204)
期刊
(157607)
经济(157607)
研究(102677)
中国(67750)
学报(57950)
(56062)
(55559)
科学(52402)
管理(49840)
大学(44300)
(43975)
金融(43975)
学学(42073)
农业(36639)
教育(36266)
技术(31848)
财经(28187)
业经(26223)
经济研究(26098)
(24371)
问题(21071)
(19310)
统计(18633)
技术经济(17771)
(17381)
(17136)
理论(16944)
商业(16412)
科技(16096)
(16080)
共检索到5248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范文祥  李将军  
本文在探讨产业结构与金融结构最优耦合形成机制的基础上,采用面板模型分析了2008-2015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产业结构与金融结构耦合协调度的影响因素,发现高新技术研发企业比率、市场经营环境优劣度等因素对省级产业结构与金融结构耦合性具有差异性影响。建议进一步完善科创服务体系建设,开展知识产权综合服务,规范市场竞争秩序,优化市场经营环境,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昌林  郭丽岩  
2016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推动下,全国各地区各部门全力落实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和"破""立""降"重点任务,强化创新驱动,着力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推动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经济发展质量效益不断提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阶段性显著成效。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曾蓓  崔焕金  
在构建供给侧结构形成与演进分析框架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历史制度研究方法,回溯1978~2015年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演进历程。主要围绕放松管制与市场化主线梳理调控发生、发展和演进机理,概括不同阶段的调控特征,从克服"市场失灵"的内生性调控与"政府失灵"的外生性调控两个维度剖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增进行政性管制的适应性、优化经济性管制激励方向、促进社会性管制前瞻性建构以及通过部门职能整合提高管制绩效等措施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升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姜东  
以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平顶山市为例,利用1978—2016年时间序列数据构建VAR模型,实证分析财政、金融政策对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效率。结果表明:财政支出政策抑制了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应减少政府对经济的直接干预,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信贷政策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推手和动力要素,但在产业结构优化上依然存在深化的空间;在横向比较上,金融对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作用效率明显优于财政,二者应注重协调配合,充分发挥各自政策优势,构建财政诱导撬动金融资源合理配置的良性互动机制,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
[期刊] 北京金融评论  [作者] 王娟  王思瑶  
随着全球经济危机不断激化,各国供需发展失调,我国工业经济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停滞甚至消殆状态。中国供需关系正面临着严峻的结构性失衡,呈现产能过剩和高端产品供给不足。为从根源上探索影响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金融因素,研究调查了京津冀地区2 082名农行职员对供给侧结构性影响因素的评价,结果显示金融服务质量和低碳金融是影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因素,探讨其如何调整供给结构,为真正启动内需,打造经济发展新动力提供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志俊  原鹏飞  
高技术产业发展和过剩行业去产能是我国产业层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未来经济增长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最关键环节。从产业结构变动影响的视角出发,通过建立动态CGE模型对过剩行业去产能和高技术产业增速提升影响的考察和对比,对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影响和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就单一的产业调整策略而言,过剩行业去产能会带来一定负面影响,但其业结构优化和节能效应非常明显;高技术产业产能提升具有显著的促增长、调结构效应。就综合性的去产能调结构而言,过剩行业去产能的负面效应能够很容易地被高技术产业产能提升的带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郑联盛  
金融功能是金融体系在不确定环境下对经济资源跨时空调度与配置的便利化媒介,可分为交易促进、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和经济调节四个功能。交易促进功能发挥金融体系交易实现和价值交换作用,资源配置功能发挥金融体系期限转换、信用转换和流动性转换等作用,风险管理功能指金融体系通过风险转换实现金融风险缓释或转移,经济调节功能是金融体系在政策实施中发挥数量调控、价格信号和政策传导等作用。金融功能发挥受制于金融体系的功能性短板。交易促进功能受制于技术性短板和安全性冲击;资源配置功能面临要素定价市场化缺陷、金融结构固化性扭曲、金融机构非功能性扩张以及市场与政府关系不明等弊端;风险管理功能面临金融风险内生以及政策副作用等难题;经济调节功能面临功能定位、量价匹配以及体制适应性等约束。金融供给侧是匹配金融供给与金融需求的关键端,是完善金融功能的核心支撑。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以金融体系功能性改进为核心,以四个功能提升为依托,提高供给体系适应性和灵活度,完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整体功能。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黄益平  
现在经常提一个词叫"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金融改革在新时代的最新要求。金融改革已经进行了40年,主要涉及六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是什么造成了中国当前的金融改革局面?中国金融改革40年,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向就是市场化改革。如果要用一句话总结40年的改革,就是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这是改革的大方向,但在金融领域存在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既然是市场化的改革,为什么我们还是看到非常普遍的政府对金融体系的各种干预和监管?第二,为什么在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夏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明确提出,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这是中央首次在顶层设计层面提出"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直指金融业深层次问题,突出了对金融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金融工作的科学指引和行动纲领。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领域资源供给体系中的主体,金融总资产比重达80%以上,但金融服务的供给长期存在一些结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匡卫华  王文涛  祁怀锦  
优化金融结构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要任务。以正在推进的"互联网+"行动计划为现实背景,采用2002~2017年我国31个省域的面板数据,运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互联网+"对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金融结构演化存在显著的路径依赖性和空间相关性特征,互联网普及率的提升有助于提高非金融企业的直接融资比例,从而促进整体金融结构的优化、助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叶初升  叶琴  
金融发展与碳排放的关系近年来受到较多关注,但大多数文献只是从量的角度考察金融对碳排放的影响,忽略金融结构影响碳排放问题。本文利用1990—2014年88个经济体的数据,采用系统GMM进行实证分析,以探究金融结构与碳排放的关系。研究表明,金融结构通过影响创新而发挥减排作用,偏市场的金融结构有利于增强创新减排机制,从而显著地降低碳排放强度。这是金融规模或发展水平基本相同的经济体具有不同金融减排绩效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一研究发现可以为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一个重要的政策目标维度。
[期刊] 征信  [作者] 生蕾  路子强  路漫天  
选取29个样本的年度数据,运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从服务实体经济、普惠性发展、服务效率、风险水平4个方面的6项指标分析改革政策实施前后数据的相互关系,检验和量化改革的实践效果。实证结果表明,互联网金融在选定衡量的4个方面都起到不同程度的积极效应,有效推进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和目标的实现。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姚瑶  
当前我国为了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痛点,提出供给侧改革,来对我国经济中的结构性问题进行修正,为经济结构的转型与发展打下基础。流通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其对于经济的先导作用不容忽视。本文基于供给侧改革视角,研究供给侧改革与流通产业之间的关系,并探析流通产业的先导作用,提出进一步发挥流通产业先导作用的建议,以期为我国供给侧改革与经济发展提供帮助。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赵瑞政  王文汇  王朝阳  
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今后一段时期金融工作的基本遵循。本文从金融结构视角入手,论述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线及其理论基础,从可量化角度对我国金融供给侧结构的现实表现进行比较分析。从整体来看,我国金融结构仍表现出银行主导型结构特征;从直接融资结构看,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已初具规模,然而各子市场内部结构失衡问题相对凸显;从间接融资结构看,我国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机构体系整体发育良好、风险可控,但在机构差异化、服务多样化等方面仍存较大完善空间;从金融开放结构看,我国金融机构与资本市场开放水平相对滞后,金融全面开放仍然任重道远。今后应在充分理解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涵的基础上,调整优化金融体系结构,精准定位金融服务领域,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扩大金融业开放水平,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多措并举引导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本职,走出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范文祥  
应用多元回归方法,针对1983—2007年期间国际产业转移对产业结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阶段性影响,而产业发展拐点的出现表明我国产业在承接高层级的国际产业转移存在一些障碍,从而强化了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阶段性和次序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