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04)
- 2023(11110)
- 2022(9257)
- 2021(8152)
- 2020(6674)
- 2019(15216)
- 2018(14862)
- 2017(29530)
- 2016(15322)
- 2015(17060)
- 2014(17265)
- 2013(17462)
- 2012(17087)
- 2011(15895)
- 2010(16329)
- 2009(15304)
- 2008(14969)
- 2007(13471)
- 2006(12332)
- 2005(11595)
- 学科
- 济(102347)
- 经济(102270)
- 业(43249)
- 管理(42909)
- 方法(36400)
- 企(34162)
- 企业(34162)
- 数学(31703)
- 数学方法(31562)
- 地方(27442)
- 中国(25503)
- 农(21502)
- 业经(20800)
- 地方经济(17284)
- 财(17037)
- 学(16432)
- 农业(15050)
- 制(14860)
- 融(14522)
- 金融(14522)
- 贸(14025)
- 贸易(14015)
- 产业(13961)
- 银(13415)
- 银行(13401)
- 易(13369)
- 行(13035)
- 发(13006)
- 环境(12315)
- 技术(11866)
- 机构
- 学院(240153)
- 大学(239567)
- 济(119036)
- 经济(117013)
- 管理(90688)
- 研究(87536)
- 理学(77279)
- 理学院(76430)
- 管理学(75557)
- 管理学院(75099)
- 中国(66581)
- 财(52308)
- 京(50526)
- 科学(47651)
- 所(43433)
- 财经(41326)
- 经济学(39191)
- 研究所(38745)
- 中心(38066)
- 经(37424)
- 江(36636)
- 经济学院(35073)
- 农(33982)
- 北京(32672)
- 范(31665)
- 师范(31378)
- 院(31177)
- 财经大学(30540)
- 州(29325)
- 业大(29227)
- 基金
- 项目(149154)
- 科学(119778)
- 研究(112701)
- 基金(109723)
- 家(93338)
- 国家(92562)
- 科学基金(80382)
- 社会(76506)
- 社会科(72923)
- 社会科学(72913)
- 省(57947)
- 基金项目(57136)
- 教育(50843)
- 划(47643)
- 自然(47545)
- 自然科(46439)
- 自然科学(46432)
- 自然科学基金(45684)
- 资助(45561)
- 编号(43653)
- 发(38989)
- 成果(35922)
- 部(34177)
- 重点(33971)
- 发展(32704)
- 国家社会(32496)
- 展(32192)
- 课题(31451)
- 创(31051)
- 教育部(30256)
- 期刊
- 济(143087)
- 经济(143087)
- 研究(81598)
- 中国(48504)
- 财(38471)
- 管理(36332)
- 农(31682)
- 科学(30842)
- 学报(30469)
- 融(26952)
- 金融(26952)
- 经济研究(24546)
- 大学(24360)
- 教育(23067)
- 学学(23063)
- 财经(22765)
- 业经(21966)
- 技术(21636)
- 农业(21353)
- 经(19885)
- 问题(18895)
- 技术经济(14849)
- 贸(14619)
- 世界(13435)
- 商业(13168)
- 统计(12620)
- 国际(12386)
- 经济问题(12073)
- 经济管理(11481)
- 策(11323)
共检索到3791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邵明波
作为成长中的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环渤海区域的经济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以1985~2007年的统计数据为样本,利用协整理论与误差修正模型分析得出环渤海区域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之间存在惟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验证了配第-克拉克定律的正确性,即经济的增长是劳动力转移的原因,但却否认了库兹涅兹收入影响论,即在环渤海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是经济增长的原因,而不是相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传平 高伟 赵亚楠
文章基于1980-2012年统计数据,研究结果显示,山东省能源消费、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间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经济增长对产业结构存在着单向因果关系,产业结构对能源消费也有单向因果关系。产业结构对能源消费的短期和长期影响均大于经济发展对能源消费的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廖杉杉 鲁钊阳 李瑞琴
从理论上来说,数字经济发展通过影响产业间结构转变、产业内劳动生产率提升和产业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等方式来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文章以我国24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16—2019年的数据为例,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第一维度、第二维度和第三维度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子样本数据的实证结果和采取替代变量的实证结果均支持这一研究结论;在控制内生性问题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的机制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发展主要通过消费升级效应和技术外溢效应两种途径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仁 王新华
文章基于2012—2015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能源利用数据,通过空间计量模型和面板单位根检验手段对影响能源效率的相关指标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省能源效率的空间依赖性明显,并没有出现完全随机的状态。空间相关性指数极其显著,表明我国省域能源效率之间内在作用机制长期存在且相互影响;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人口数量、技术进步等因素也在影响着各省份的能源效率,并且存在长期稳定的平衡关系,此外,该平衡关系具有较明显的波动效应和短期修正。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扶涛 陈恩
产业结构与地区经济增长之间非线性关系的研究对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的价值。笔者基于两体制和多体制的PTR模型,运用省际面板数据,对产业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产业结构对地区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非线性影响效应,各种经济环境条件的差异性造成了产业结构对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非线性和非对称性特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孟魁 李成标 张晨
文章基于2004—2021年长江经济带十个规模以上主要沿江港口及其腹地城市相关面板数据,采用PVAR模型探究内河港口物流、产业结构升级与城市经济增长的互动机理,研究表明:城市经济增长、内河港口物流与产业结构升级均存在经济惯性;内河港口物流对城市经济增长影响显著;长期来看,城市经济增长能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内河港口物流能长期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内河港口物流深受产业结构升级影响。应继续推动港口物流集约化发展,深化技术创新、优化港口物流结构,进一步促进长江经济带港产城融合发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许正松 孔凡斌
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构造了反映环境污染程度的环境污染综合指数。指数表明,江西省整体环境污染状况在1990-1997年间保持稳定,1998年之后则呈现逐年加重的趋势。进一步分析了江西省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变化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江西省污染综合指数与人均GDP之间呈现"正N型"曲线关系,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和重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与环境污染综合指数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第三产业比重的变化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并不显著,贸易开放则加剧了江西省的环境污染,工业污染治理投资并没有显著地改善江西省环境污染状况。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德余 汤勇刚 张绍合
运用目标规划模型,采用2008—2017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分析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金融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效应,进而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金融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进行检验。分析结果表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地区经济的发展影响较大,30个省份、中部省份、西部省份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综合效应为正;金融科技创新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驱动效应明显,地区金融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反过来促进金融科技创新,金融科技创新进而推动经济发展,地区经济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三者互融互促,推动国家科技创新发展,促进经济社会提质增效。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涛
本文在对数字经济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关系、流通效率的中介效应等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以流通效率为切入点,从流通效率视角探讨数字经济发展对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讲,数字经济发展对我国各大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都有明显促进作用,另外,数字经济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之间具有明显空间相关性,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有效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并对周边地区产生正相关空间外溢作用。从区域上来看,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具有促进作用,其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推动作用呈现出“中部>西部>东部”的区域异质性。从中介效应角度来看,流通效率在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中起到中介作用,这说明发展数字经济能够通过提高流通效率,从而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夏晴 何万里
服务业利用外资占总利用外资的比重日益增加。本文对浙江省服务业外资与GDP、人均GDP、服务业比重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由此判断服务业外资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中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斌 苏珈漩
运用super-DeA模型测算我国各省份的绿色经济效率,从三个维度测度各省份产业结构调整状况,基于测算结果和分析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实证研究产业结构调整对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绿色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和软化均对绿色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其中,产业结构软化的促进作用最大;对外开放程度和城市化水平对绿色经济发展具有显著正向效应,而教育投资、政府规制对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不显著。
关键词:
绿色经济 产业结构调整 空间计量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程莉 刘志文
文章以重庆市为例,刻画了1997-2010年重庆市内部经济发展差距的演变,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对产业结构变迁与重庆市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市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呈现出全市先下降后上升、地带内部逐步扩大、地带间在波动中下降的发展趋势。各地区二、三产业发展程度的差异较好地解释了重庆市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问题。
关键词:
产业结构变迁 区域经济差距 经济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晓慧
文章基于产业结构升级中介视角,以2015—2019年中国31个省份为样本考察了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效应来看,数字经济能够显著地提高经济高质量发展,而且表现出规律性的区域异质性,促进作用强度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从中介效应来看,在数字经济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中,产业结构升级起到了显著的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比为25.17%,即产业结构升级是数字经济作用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产业结构升级的中介效应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中介效应最强,东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最弱。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龚新蜀 靳亚珍
在系统分析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基础上,文章构建灰色关联模型,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新疆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协同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新疆产业结构亟待优化,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未能协同发展。(1)重工业发展优势渐弱,轻工业发展不足,第二产业开始衰退;(2)现代化农业发展迅速,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结构优势仍在;(3)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第三产业结构优势愈加明显。
关键词:
新疆 产业结构 协同发展 灰色关联度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彭继增 孙中美 黄昕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江西省产业结构和以人均GDP为表征的经济发展两项指标的协同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在没有排除指标序列初始值影响的情况下,三次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间的灰色绝对关联度趋于相似;进一步实证分析江西省三次产业与GDP之间的灰色综合关联度,发现第三产业对江西省经济增长的作用最为明显,证明现阶段江西省经济发展正步入正常的经济演化轨迹。这一分析结论再次佐证了传统经济理论中关于不同经济阶段三次产业贡献度演变规律的合理性。研究结论可以为中西部其他省份产业结构变迁以促进经济发展提供典型经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