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31)
- 2023(7136)
- 2022(6199)
- 2021(5426)
- 2020(4958)
- 2019(11610)
- 2018(11434)
- 2017(23173)
- 2016(12732)
- 2015(14383)
- 2014(14677)
- 2013(14821)
- 2012(14040)
- 2011(12763)
- 2010(12860)
- 2009(12022)
- 2008(12090)
- 2007(11171)
- 2006(9446)
- 2005(8545)
- 学科
- 济(61998)
- 经济(61955)
- 业(35709)
- 管理(33809)
- 方法(28712)
- 企(28065)
- 企业(28065)
- 数学(25628)
- 数学方法(25449)
- 农(16833)
- 中国(15521)
- 地方(14450)
- 财(13837)
- 业经(12884)
- 学(11510)
- 农业(11072)
- 贸(11022)
- 贸易(11020)
- 制(10822)
- 易(10647)
- 产业(10186)
- 技术(8727)
- 地方经济(8585)
- 和(8491)
- 务(8475)
- 财务(8460)
- 财务管理(8435)
- 银(8068)
- 银行(8043)
- 企业财务(7993)
- 机构
- 学院(189631)
- 大学(189032)
- 济(83713)
- 经济(82128)
- 管理(73161)
- 研究(64088)
- 理学(63401)
- 理学院(62706)
- 管理学(61715)
- 管理学院(61358)
- 中国(47254)
- 京(39487)
- 科学(39479)
- 财(35805)
- 农(33805)
- 所(33106)
- 研究所(30175)
- 中心(29526)
- 业大(29198)
- 财经(28997)
- 江(28666)
- 农业(26861)
- 经济学(26615)
- 经(26145)
- 北京(24741)
- 经济学院(24329)
- 范(24227)
- 师范(23967)
- 院(22581)
- 州(22546)
- 基金
- 项目(125474)
- 科学(98544)
- 研究(91301)
- 基金(90330)
- 家(78174)
- 国家(77562)
- 科学基金(66083)
- 社会(58324)
- 社会科(55455)
- 社会科学(55436)
- 省(50490)
- 基金项目(48319)
- 划(41944)
- 自然(41754)
- 教育(41604)
- 自然科(40751)
- 自然科学(40737)
- 自然科学基金(40043)
- 资助(37194)
- 编号(37037)
- 成果(29713)
- 发(29051)
- 重点(28598)
- 部(28082)
- 创(26415)
- 课题(25616)
- 创新(24709)
- 科研(24140)
- 教育部(23882)
- 国家社会(23865)
共检索到2726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玉凤 高长元
文章运用协整理论对我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变动的状况进行研究,分析得到的结论与对统计数据定性分析的结论相一致。第一产业的增加值与就业人数不存在长期稳定均衡的关系,第二、三产业的增加值与就业人数存在着协整关系,但对就业的促进带动作用不一样。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协整分析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潘友仙 黄文强
一、引言海南作为我国的经济开发区之一,近年来在经济发展上取得了重大的进步。但因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经济体制转轨滞后及产业结构不合理,海南的经济和科技文化水平均居我国中等以下水平。改革开放以来,海南经济经历了一个持续的、快速的发展阶段,但在近三十年的发展中也释放了大量的失业人员,2012年海南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为17.73万人,失业率为2%,形成了比较严重的就业问题,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游离于社会中,导致社会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小梅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与否,直接影响劳动力在产业各部门之间的转移进程。青海产业发展“虚高度化”现象突出,重工业化为主导的第二产业客观上限制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使劳动力大量积淀在农村,同时存在大量的城市失业人员。针对现实中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协调的突出矛盾,提出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就业水平的思路。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少国 刘欢
本文基于1978~2012年的相关数据对北京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是否相协调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自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产业结构变化促进了就业增长,但较产业结构的变动而言,就业结构的交动存在滞后性。最后提出可以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劳动者素质、大力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等途径来促进北京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虞孔卡 张干
从结构相似数看,重庆与上海的结构相似程度非常低;从就业弹性系数看,重庆第二产业增长对就业拉动作用最小;从比较劳动生产率看,重庆第二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大于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大于第一产业;从结构偏离度看,重庆第二产业保持了较高的就业偏差;从发展趋势看,未来十年中,重庆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越来越协调,而第一产业越来越不协调,第二产业相对前十年有微小程度的不协调化。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周兵 冉启秀
本文认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具有密切的相关性,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变之间的协调关系即和谐问题对整个国民经济的长足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变之间存在不协调、不合理的地方,就业结构演变明显滞后于产业结构,大量劳动力滞留在农村,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健康顺利发展。因此,必须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就业结构转变的良性循环,在考虑扩大就业与产业发展问题时,注意二者之间的相互依赖性,产业政策调整要充分考虑其对就业结构和就业总量的影响。加快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扩大整个国民经济对劳动力的需求。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协调 措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曲三省
我国各级政府习惯于通过干预投资分配以优化经济结构。那么,采取这样的调控手段效果怎样?文章选取河南省1992~2012年三次产业产值与投资构成数据进行协整分析,结果显示:一、二产业投资比重与产值比重影响关系不明确,三产业投资比重变化对产值比重仅存在轻微影响。
关键词:
投资结构 产业结构 协整 河南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丁海燕
文章基于1978年-2014年相关数据实证分析广东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研究发现,广东省三次产业结构已演变升级为"三、二、一"格局,而就业结构仍停留在"二、三、一"式结构,结构偏离度分析表明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Moore值和灰色关联分析测算结果显示广东省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的时间为6年,针对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协调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丁海燕
文章基于1978年-2014年相关数据实证分析广东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研究发现,广东省三次产业结构已演变升级为"三、二、一"格局,而就业结构仍停留在"二、三、一"式结构,结构偏离度分析表明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Moore值和灰色关联分析测算结果显示广东省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的时间为6年,针对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协调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丁海燕
文章基于1978年-2014年相关数据实证分析广东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研究发现,广东省三次产业结构已演变升级为"三、二、一"格局,而就业结构仍停留在"二、三、一"式结构,结构偏离度分析表明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Moore值和灰色关联分析测算结果显示广东省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的时间为6年,针对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协调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政策建议。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马永霞 马立红
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研究是当前高等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以2001-2015年CNKI数据库中CSSCI收录的519条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研究的论文为样本,通过文献计量法和相关分析法,使用CIteSpaCeⅢ绘制出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研究的作者与研究机构聚类图谱、关键词聚类图谱和时区视图,并以"就业增长"为重要动力、以"适应性研究"为主要方向,以"新常态"和"供给侧改革"为研究背景,分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与产业结关系研究的特点与趋势。
关键词:
就业结构 产业结构 可视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桢
一般的经验分析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实践已经证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动关系是较为一致的,工业化的过程既是产业结构的比重优势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再由第二产业向第三次产业的演替过程,同时也是劳动力资源在产业间依次转移的过程,并最终达到经济均衡。结合一般经验与国际比较,并对比较劳动生产率、结构偏离度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动关系处于失衡状态,就业结构变动显著滞后于产业结构变动,而且劳动力的产业转移具有超越第二产业、直接向第三产业转移的特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失衡的原因在于发展战略与经济政策、投资与消费关系的失衡以及受到技术进步的影响。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结构偏离度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万明 石丽
基于江苏省1978年至2010年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相关数据,本文研究了江苏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互动关系。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变动的协同性分析显示,江苏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逐步优化;运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等动态计量方法,建立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互动关系的分析模型,结果显示第三产业产值与就业人数之间存在显著的长期均衡关系,产值变动是引起就业变动的格兰杰原因。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互动关系 江苏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廖添土 葛格
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持续发挥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耦合效应能够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就业的稳定发展。基于1986~2017年的福建统计数据对福建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耦合效应进行静态和动态分析,研究发现福建省三次产业就业弹性系数和结构偏离程度差异较大,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联动性不强,总体耦合度不高,就业机构演变滞后于产业结构演变。为促进福建省就业的长远稳定发展,要继续坚持以创新发展战略为指引,积极发挥投资、消费、出口对就业结构调整的促进作用,同时优化人才服务供给,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抓住"数字福建"契机,推进三次产业的融合立体发展。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耦合效应 就业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