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36)
2023(13738)
2022(12099)
2021(11360)
2020(9494)
2019(22008)
2018(21769)
2017(42371)
2016(23185)
2015(25729)
2014(25632)
2013(25581)
2012(23736)
2011(21172)
2010(20973)
2009(18920)
2008(18187)
2007(15797)
2006(13621)
2005(11641)
作者
(66868)
(55787)
(55157)
(52882)
(35484)
(26989)
(25139)
(21754)
(21249)
(19844)
(19379)
(18742)
(17794)
(17480)
(17220)
(17157)
(16663)
(16532)
(15999)
(15897)
(13837)
(13637)
(13452)
(12705)
(12439)
(12390)
(12337)
(12190)
(11190)
(11046)
学科
(95556)
经济(95468)
管理(61823)
(60902)
(49028)
企业(49028)
方法(42239)
数学(36726)
数学方法(36321)
(27133)
地方(26055)
中国(23188)
(21872)
(21694)
业经(21691)
农业(18455)
(16260)
(15276)
贸易(15267)
技术(14794)
环境(14787)
(14693)
理论(14640)
(14449)
(13635)
财务(13575)
财务管理(13553)
地方经济(13388)
产业(13202)
企业财务(12852)
机构
大学(322477)
学院(321893)
管理(127918)
(125437)
经济(122633)
理学(111884)
理学院(110493)
研究(109955)
管理学(108515)
管理学院(107944)
中国(78291)
科学(71568)
(69182)
(55750)
(55405)
(54722)
业大(51329)
研究所(51171)
中心(49975)
(49580)
财经(44644)
(44574)
师范(44116)
农业(43716)
北京(42676)
(40531)
(40395)
(38555)
经济学(36963)
师范大学(35893)
基金
项目(230843)
科学(181562)
基金(166993)
研究(166505)
(146469)
国家(145294)
科学基金(124670)
社会(103877)
社会科(98425)
社会科学(98398)
(92119)
基金项目(90682)
自然(82847)
自然科(80878)
自然科学(80857)
自然科学基金(79393)
(76628)
教育(75231)
资助(67914)
编号(67424)
成果(53522)
重点(51850)
(50297)
(50162)
(47700)
课题(46431)
创新(44536)
科研(44185)
教育部(42413)
计划(42140)
期刊
(135778)
经济(135778)
研究(91585)
中国(58657)
学报(54035)
科学(50049)
(50003)
管理(44648)
大学(40008)
(39945)
学学(37677)
农业(34898)
教育(34184)
技术(26981)
(24187)
金融(24187)
业经(23358)
财经(20822)
经济研究(20798)
问题(18224)
(17936)
(17779)
图书(17521)
资源(17097)
科技(16595)
技术经济(15292)
(15231)
理论(14941)
现代(14767)
实践(13770)
共检索到4581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雷延军  林康  
阐述了新形势下产业转型与空间结构重塑的新要求,对产业结构与产业空间结构协调发展的自适应规律进行了系统总结。以江苏省苏锡常地区为例,运用改革开放30a以来的发展数据,分析了不同时期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的演化特征与匹配关系,提出了苏南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转型的政策建议。实证表明,苏南每一个发展阶段的跨越实际上都是发展模式再创新的过程,同时伴随着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和空间结构重组。在不同发展阶段,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具有不同的特征、结构和最佳匹配模式,两者只有在发展阶段上保持一致,才能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贾海成  袁昕昕  
在分析江苏省物流业与产业结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江苏省物流业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研究,创新性地综合运用DEA和VAR模型定量化方法,探讨了物流业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关系和动态传导机制,为促进物流资源整合,推动江苏经济转型,促进物流产业健康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刚  许朝山  郑云娟  
产业供给侧改革对高职专业供给侧改革提出了新要求。在对常州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及其两者偏离度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常州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的适应性进行剖析,并从调整战略、优化结构、打造特色、完善机制等四个维度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建富  周如俊  潘玉山  张胜军  杨海华  吕莉敏  陈春霞  
基于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供给侧的改革,研究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吻合度问题,有助于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需求端的能力。根据对江苏省80393名毕业生、256所中等职业学校以及1939个用人单位问卷调查等采集的数据,对江苏省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吻合度进行分析,发现江苏省以人才培养对接用人需求、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为切入点,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努力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就业品质持续提升,专业与产业对接度逐渐提高,服务经济能力不断强化。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顾湘  王铁成  曲福田  
研究目的:对江苏省工业内部不同行业用地集约程度进行定量化评价,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统计分析法与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1)江苏省主要工业行业土地利用集约程度存在一定差异,不同指标反映的行业间差距明显(;2)江苏省的土地投入和产出水平均低于上海,具有提升空间(;3)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间工业行业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差异显著,为产业布局调整和产业梯度转移提供有力支撑。研究结论:将工业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参考依据,能够实现产业的优化调整与布局,有利于发挥地区产业比较优势,促进江苏生态大省的建设,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实现经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杨秋明  姜海蓉  魏丽  
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是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之间的协调性决定着一个地区国民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产业结构不断进行优化升级,就业结构也在不断进行相应的调整,但两者之间仍存在着一定的不协调性。为了实现江苏人口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本文以江苏省三次产业产值和就业数据为依据,并运用结构偏离度实证分析了江苏省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性,剖析了江苏省就业结构滞后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鹏飞  李红波  
探讨经济韧性的作用机理有助于增强经济体对冲击的抵抗能力,并提高冲击后的复苏成效。因此,论文从自身对比的纵向角度剖析了江苏省经济韧性水平,并通过网络分析方法研究其多年投入产出表以明晰产业结构变化状况与经济韧性作用机理,得出以下结论:(1)从自身对比的纵向角度而言,江苏省经济韧性在经济危机冲击中呈现出“高—低—中”的状态;(2)核心行业及其关联占据了产业网络结构中的主要位置,通过刺激现有核心行业能够实现经济体的高韧性;(3)发掘并扩展新的经济增长点能有效提升经济系统的综合韧性,其内涵在于以更强的增长中和、弥补衰落;(4)经济韧性的作用机理可以理解为经济体在面对冲击时,通过放弃网络边缘行业以集中发展要素维系其核心行业架构的正常运转,传统核心行业的受损状态与新型行业成长速度共同决定了区域经济韧性发挥效果。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顾湘  姜海  王铁成  曲福田  
经济发达地区土地供需矛盾突出,如何突破资源瓶颈,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空间支撑,已成为急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回顾了江苏省产业发展轨迹,分析结构变化,指出江苏省产业结构实现了由"二、一、三"到"二、三、一"的历史性转变。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选取5个指标,对江苏省工业行业用地集约程度进行定量化的评价,分析行业差异和区域差异。根据评价结果,结合江苏省实际情况和产业发展规划,提出政策建议:苏南应重点发展土地集约利用程度高的电子信息、精细化工等高新技术密集型产业,适度发展食品、纺织等传统优势产业;苏中应大力发展建材、电力、冶金、化工、纺织等用地优势明显的行业,适度发展电子等高科技产业;苏北应承接苏南产业大...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青  姚丽  陈志刚  
城市产业结构与用地结构的协调发展不仅能促进区域经济的优化发展,也有助于土地资源的高效配置。本文基于产业结构演变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相关趋势规律,通过测算城市产业结构与用地结构的偏离度指标,分析了江苏省城市产业结构与用地结构的协调程度及其变化趋势与空间差异。结果表明,第二产业的产业结构与用地结构之间存在明显的不协调趋势,而第三产业的结构发展日趋均衡;就不同城市而言,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城市产业结构与用地结构间协调程度相对较低。论文最后提出了优化产业发展与土地配置,促进产业结构与用地结构协调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迎英  曹荣林  
基于GDP产业结构贡献统计的多部门经济模型分析了1952—2007年江苏省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时间趋势特征;以截面数据为基础得出三大地区和13地级市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空间地域差异。研究表明:总体上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贡献呈3次波动的下降趋势,波动周期逐渐收敛;空间上三大地区产业结构调整贡献的变化遵循由南向北的梯度推移规律,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阶段基本吻合;市际间差异明显,通过K-means聚类分为4种不同类型,产业结构贡献的空间格局重心开始转移。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卢娜  曲福田  冯淑怡  邵雪兰  
定量研究经济社会发展对地区能源消费碳足迹的影响对区域实现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计算了江苏省苏锡常地区1991—2008年能源消费碳足迹,采用岭回归函数对STIR-PAT模型进行了拟合,采用脱钩指数分析了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碳足迹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1991—2008年能源消费碳足迹平均增长速度为15.30%,能源消费碳足迹分配率以煤炭为主,石油所占比例呈波动下降趋势,天然气所占比例上升较快,能源消费碳足迹产值总体呈波动下降趋势;②经济增长是能源消费碳足迹的主要影响因素,两者关系模型拟合未出现环境库兹涅茨曲线;③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碳足迹之间处于相对脱钩与复钩的波动状态,从另一侧面验证了目前...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将  赵景艳  
比较优势具有极强的动态性,其变化趋势影响着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因而研究其内在的变化规律,对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空间的拓展和综合竞争力的提升都具有重要的作用。鉴于此,从技术扩散的角度研究了产品空间的分布对比较优势的影响。研究发现,如果产品空间较稠密,产品间的距离较近,相对优势产品的先进技术越容易扩散,使得邻近普通产品的技术含量提升,并最终转化为优势产品,推动比较优势演化;反之若产品空间较稀疏,产品间距离较远,优势产品也有可能退化为普通产品,使原有比较优势弱化。由此可知,产品空间的结构特征影响着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因而可以通过重塑产品空间以达到影响比较优势的效果。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晓蓉  陶亚文  
文章从产业结构角度入手,核算了整个房地产产业链对GDP的重要发展贡献,随后利用投入产出分析、产业关联度分析方法研究了房地产业对整体产业结构的影响机制,得出目前江苏省房地产业主要对其他产业产生物质资本型和原材料消耗型影响。针对目前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和以房地产业为核心的产业结构可能存在的问题,文章根据"十二五"期间中长期核心产业问题研究动向,提出发展多需求拉动型先进制造业的观点。最后是对江苏房地产业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尤明珍  沈璐  李莹  
"双高"时代,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相适应尤为关键。以江苏涉农高职院校为例,分析认为涉农专业设置满足产业发展基本需求,但传统涉农专业设置趋同;涉农专业设置不能满足新业态发展需求,新兴涉农专业设置欠缺;人才培养规格未能完全满足提升农业人力资本增量需求。立足"双高计划"需求,江苏需以协同共治为关键,立足产业为根本、联动机制为保障,优化涉农专业建设。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程进  
马库森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考虑了FD I的因素将产业集群分成四种类型,通过对江苏省外资产业集群的分析,我们认为江苏外资产业集群处于卫星平台型向轮轴型转变的过程中,外资大规模进入后与本地企业联系正在加强。利用G ranger因果检验,我们发现了第三产业与外资存在双向的G ranger因果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