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91)
2023(6353)
2022(5089)
2021(4577)
2020(4059)
2019(8941)
2018(8362)
2017(17273)
2016(8815)
2015(9541)
2014(9474)
2013(9602)
2012(8925)
2011(7867)
2010(8240)
2009(8221)
2008(7155)
2007(6539)
2006(5700)
2005(5331)
作者
(24681)
(20310)
(20042)
(19308)
(12694)
(9650)
(9402)
(7989)
(7821)
(7298)
(6952)
(6726)
(6653)
(6429)
(6423)
(6215)
(6055)
(5952)
(5647)
(5599)
(5189)
(5093)
(4753)
(4734)
(4659)
(4572)
(4435)
(4222)
(4078)
(3998)
学科
(39559)
经济(39532)
(30392)
(26257)
金融(26255)
(24322)
银行(24309)
(23947)
企业(23947)
(23533)
管理(22835)
中国(19190)
方法(16569)
数学(14896)
数学方法(14805)
(13500)
(12630)
地方(11248)
中国金融(11222)
(10768)
保险(10677)
业经(10458)
产业(10362)
(9640)
(9405)
财务(9393)
财务管理(9375)
企业财务(9076)
(8421)
体制(7624)
机构
学院(122698)
大学(120616)
(58335)
经济(57271)
管理(47122)
中国(41360)
理学(39703)
理学院(39360)
研究(39306)
管理学(38814)
管理学院(38605)
(29753)
(24028)
财经(23434)
科学(21227)
(21205)
中心(20922)
(20710)
金融(20346)
经济学(19999)
(19339)
(18846)
(18619)
银行(18552)
经济学院(18333)
(18160)
财经大学(17783)
(17392)
研究所(16959)
业大(16023)
基金
项目(79820)
科学(63173)
基金(59013)
研究(58271)
(50267)
国家(49868)
科学基金(43536)
社会(39250)
社会科(37595)
社会科学(37587)
(31794)
基金项目(30979)
自然(26805)
自然科(26212)
自然科学(26205)
自然科学基金(25802)
(25526)
资助(25100)
教育(24885)
编号(22145)
(18571)
重点(18164)
(17550)
(17537)
成果(17356)
国家社会(16664)
创新(16515)
(15670)
发展(15484)
教育部(15451)
期刊
(60615)
经济(60615)
研究(41013)
(35034)
金融(35034)
中国(22441)
(22380)
(17352)
管理(17349)
学报(16518)
科学(15565)
大学(13158)
学学(13001)
财经(12157)
(10412)
农业(10377)
经济研究(10352)
业经(9713)
技术(9177)
问题(7861)
理论(7003)
技术经济(6507)
统计(6295)
实践(6220)
(6220)
(6007)
商业(5980)
中国金融(5962)
(5937)
现代(5889)
共检索到1912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龚强  张一林  林毅夫  
本文考察银行和金融市场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对产业发展的不同作用。研究发现,当产业的技术和产品较为成熟时,风险相对较低,资金回报较稳健,银行是更加有效的融资渠道;而在技术前沿的产业中,创新和研发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都较高,金融市场能够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随着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不断升级,金融结构也必将随产业结构的变化而变迁。在中国经济由成熟制造业主导的阶段,银行为主的金融体系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许多产业不断接近世界技术前沿,金融市场的重要性将逐步显现,但良好的市场投资环境是金融市场有效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本文发现与相关经验事实一致,能够为解析中国金融...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超  孙晓鹏  
厘清金融结构和产业结构协调发展与金融风险的关系对防范金融风险至关重要。本文基于2006—2020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探究金融结构和产业结构协调发展水平对金融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结构和产业结构协调水平呈现稳步上升趋势,且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性与空间正相关性。金融结构和产业结构协调发展有助于降低金融风险。调节效应表明制度质量的提升会削弱金融结构和产业结构协调水平对金融风险的影响效果,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提高则会增强该效果,且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调节作用依赖于制度质量。异质性分析表明对于中度与低度协调类型、经济欠发达、胡焕庸线以东地区,金融结构和产业结构协调水平的提升对防范金融风险效果更加明显。
[期刊] 改革  [作者] 林毅夫  李永军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童恒庆  
一、引言 既未增产,又未节约,产品种类、质量、价格也都不变,能够增收吗?这个问题往往令实际经济工作者困惑,同时又能引起他们的极大兴趣。因为果能如此,将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现实经济意义非常明显。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薛声家  王伯成  
产业结构是现代经济问题中一个极为引人注目的领域,至今已有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它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5年第5期文章“产业结构的最优调整方向”(以下简称T文)从投入产出分析角度提出了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在总产出∑x_j不变的条件下,仅仅通过改变产业结构(即改变各产业的产值x_j),如何使国内生产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周永锋  喻微锋  
本文基于最优金融结构理论,选取2006—2015年西部地区各省、直辖市及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利用耦合模型与灰色关联度模型,对西部地区金融体系与产业结构之间的耦合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总体上,西部地区的金融体系与产业结构之间属于高度耦合,符合最优金融结构理论观点;(2)在金融体系的分指标中,除了保险密度外,其他都是导致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因素,但是具体到各个省区市,则存在显著的差异;(3)在金融体系的三个子系统中,金融结构与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之间的关联度最高,金融规模居中,关联度最小的为金融效率。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喻微锋  曾茹苑  
基于"最优金融结构"理论,利用我国2004—2017年31个省区市的省级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银行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小银行占比的增加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该作用在东中西部地区存在明显差异,东部地区中小银行占比增加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并不显著,而中西部地区则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运用面板门槛模型对区域差异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外商投资水平、财政收入水平、市场化水平、自然资源水平以及人力资源水平因素的不同门槛值区间内,中小银行占比增加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具有程度和方向上的显著差异。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范文祥  李将军  
本文在探讨产业结构与金融结构最优耦合形成机制的基础上,采用面板模型分析了2008-2015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产业结构与金融结构耦合协调度的影响因素,发现高新技术研发企业比率、市场经营环境优劣度等因素对省级产业结构与金融结构耦合性具有差异性影响。建议进一步完善科创服务体系建设,开展知识产权综合服务,规范市场竞争秩序,优化市场经营环境,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骁毅  
以我国1978~2011年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关系检验、误差修正模型以及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模型的构造,找出二者之间的长期与短期关系。通过分析发现,二者互为因果,且存在稳定关系。但目前我国两种结构上还存在着滞后经济发展的问题,需要进行结构优化。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叶德珠  黄允爵  曾繁清  叶显  
产业发展政策和战略对发展中国家追赶发达国家、发达国家保持领先起到重要作用。然而,地区产业发展战略下的技术选择往往会偏离自身具有比较优势的最优要素禀赋结构,此时就需要与技术选择相匹配的金融结构来缓解偏离造成的要素禀赋结构扭曲,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演进。利用2001-2016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产业结构升级、技术选择与金融结构三者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在产业结构升级进程中,地区最优要素禀赋结构会随着时间和空间变动;地区技术选择的要素投入如果偏离了这一最优结构,将会阻碍产业结构升级,且要素禀赋结构的扭曲程度越严重,这一负作用也越大。适宜性金融结构能够减少要素禀赋结构扭曲给产业结构升级造成的负效应。金融结构越偏向于市场主导型,越能适应要素禀赋结构扭曲程度高的技术选择。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邱静  
产业结构的升级依托于新兴产业的发展,新兴产业的发展依托于科技创新,而科技创新离不开金融的支持。然而在我国利用金融资源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过程中,大都将金融配置资源的功能定位在银行的信贷活动上,这样的金融体系不仅不利于产业结构的升级还有可能产生阻碍作用。因此,如何大力发展适合新兴产业柔性生产的资本市场,构建金融与科技相结合的融资机制,是扶植新兴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关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峰  
论产业结构调整中金融的作用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陈峰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进程中,一个长期困扰我们的问题,就是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通过对我国经济运行的深层次分析,经济学界有识之士早已指出,产业结构失衡是引起我国经济发展起伏、波动的重要原因。产业结构是国民经济...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姚兴林  祁立春  
论产业结构调整与商业金融支持姚兴林祁立春产业结构调整主要靠投资牵引,包括投资增量的推动和投资存量的转移。随着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目前我国的投资格局已由过去的财政主导型转变为金融主导型。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业的主体,因此商业银行如何支持产业结构调整是...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高天天  滕子丰  
本文利用2011~2018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以及北京大学企业大数据研究中心编制的创新创业指数,探究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能够显著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主要表现为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中的数字保险业务通过劳动要素跨部门的合理分配,促进产业结构向合理化方向发展;数字支付业务通过服务业产业技术要素的进步,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级化迈进;货币基金业务通过加快小微服务业企业间资本要素流动,加速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推动升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